台灣 加入 聯合國 評論刊 登於<聯合報> ★ 本網站 世界排名 No. 1 : 2020, 2017~19, 2016, 2015, 2014, 2013, 2010~12 ★ |
|
![]() |
台灣最重要的廣告文宣: UN for Taiwan(入聯), 精準的八股文?
終止「政治隔離」 : 金魚缸 vs. 鯨魚 |
大標題: End political apartheid (停止「政治隔離」!)
副標題: A vital life should not be limited, a democratic nation not isolated.
(有生命力的民主國家不應該被隔離)
主旨: 將台灣獨排於外的作法,就像南非過去的種族隔離政策一樣,是一種歧視性的「政治隔離」(political
apartheid)。
民進黨政府過去曾聲明這祇會製造危機,無助於區域穩定與和平,也明顯違背聯合國創設的宗旨。
★ Government's view ★ |
||
|
11 |
☉ 新聞局長謝志偉: 這支廣告「創意無限」! 當前最能把台灣獨立性、自主性、國家地位展示出來的方式,就是人民的意志力。 他並強調,二次世界大戰迄今,幾乎所有殖民地變成獨立國家、擺脫外來政權統治,不是靠法理論述,是靠人民的意志力,這才是關鍵。 ☉ 副總統呂秀蓮批評:歷屆新聞局在推動加入聯合國的國際文宣比較表象, 今天台灣要加入聯合國的程序和實質問題,都是非常深奧專業的法理論述和論戰,但是,這幾年來政府和民間是比較空缺的。 |
上圖 : 新聞局長謝志偉以手勢表達態度。 ( 註:中國時報 9.22.07 短評稱「入聯」為「假議題」。)
★ 本站 批評 ★ |
★
(1) 不是新鮮的創意!!
匯豐銀行與UUnet等公司過去已有類似的廣告 (as below) 。
創意應無止境, 以「隔離」政策為主題應該有無限種表現方式,比方1985年南非黑人流血抗議種族隔離政策時,
世界各國便出現不少靈活巧妙的政治漫畫。
台灣對 於最重視的「國策」宣傳,理應集注全國之力,但結果是創意亮度 明顯不足。 台灣平時不努力或民族性實際,想像力拘限,總想改人家現成點子(這並非驕傲國家的個性),以賺錢或溝通為主,創意肌肉嚴重痿縮。等到重要時刻真要作「國家宣傳」時,當然抓襟見肘,笨手笨腳,明眼老外一看可知。就好像大家以「101大樓」世界第一為榮,但它的美學能夠跟矮一截的上海經貿大樓或馬來西亞雙子星相比嗎? 德國大報就看它是「笨重的巨人」(2007)。
|
|
HSBC : 鯨魚困在金魚缸 |
UUnet: 金魚困在金魚缸 |
★ (2) 唯一的「創意」 : 鯨魚的形狀如台灣,出自於台灣較早的平面設計,是針對台灣人的設計,廣告的主要目標 : 美國人(歐盟日本應該也是)無法領略。
★ (3) 廣告可以傳遞 intelligent 、witty .... 的「個性」(brand personality, 國家性格)。但台灣的廣告,即使是 在國際優勝的作品也很少做到。動腦雜誌07年8月30周年時倡議「想像力即國力」,想像力是讓創意起飛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西諺說看國家看它的廣告, 台灣的「國力」在廣告中觀微知著。
台灣 "UN for Taiwan" 活動標誌 |
★ (1) 批評一 : 不是新鮮的創意!! 將「地球」與「棒球」作融合(graphic fusion)或取代(substitution)等之設計已有不少 (see picture below)。 其他,如1990年 the World Series美國職棒因地震中斷, 或同年環保主題的政治漫畫,都採用棒球地球作clever的設計。
|
A major logo in "UN membership for Taiwan" campaign |
|
Similar design: Baseball-earth in hand, a statue in Japan
|
ref http://www.worth1000.com/cache/contest/contestcache.asp?contest_id=10000
★ (2) 批評二 : 掌握地球,像是超強、而不是台灣的形象。
★ (3) 批評三 : 據媒體補充說這是王建民投下沉球的大手,對瘋職棒(美國定位於某些階級)的台灣民眾是有一定效果的。
2004-2006 入聯廣告文宣 |
入 聯 廣 告 |
解 說 |
小 評 |
(1)
2004,
「UNFAIR
」 |
台灣2300萬人民追求參與聯合國體系的願望,未受聯合國重視,是UNFAIR的,為了台灣人民的健康、教育、生活水平和安全﹐請糾正這項錯誤。 |
(1)文字游戲是常見的設計方法。如西方廣告文案 「I Amsterdam」,洋基棒球場上的一般觀眾也可想出「TAIWANG」掛
牌在外野挺王建民。 (2)至於UN系列早已出現的太多了(見下圖),如果有人再用UN,通常會配合其他極強設計元素,才稱的上佳作。 |
(2) 2005,「台海和平」![]() |
"Feeling"(說情):
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孩手扶共同呵護地球,使整體畫面呈現和平、歡愉的氣氛;凸顯兩岸和平與亞太安定緊密相連,呼籲聯合國在台海和平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Think"(說理): 廣告文字闡明聯合國係為世界和平而創設,中國大陸以「反分裂國家法」公開威嚇台灣,並為武力犯台設定條件,聯合國應扮演維持兩岸安全與和平平台角色。 |
平凡的廣告。不見wits 與 clever。 |
(3) 2005,「UN-HAPPY」![]() |
以UN生日的「Happy」對比台灣的「UN-Happy」;聯合國60周年生日蛋糕採黑白色彩,蠟燭淚垂而未滴,呈現不快樂的氣氛,另文 案為"Can a family happy with one member missing?" 點出家庭聚會獨缺一員,全家快樂的起來嗎? | (1) 聯合國家庭獨缺台灣,全家就快樂不起來嗎? (2)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1995年聯合國50歲生日時已有相同文案: "UNhappy birthday", 以說明聯合國收到的哀悼比祝賀還要多。 |
(4)
2006,
UN-human Rights
|
2006年入聯廣告以人權為設計主軸﹐因為三月聯合國剛設立了人權理事會。 台灣政府解釋廣告創意來自非常受歡迎的電影「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將文字做一個反轉,凸顯聯合國處理台灣問題是反轉人權、倒退的、不公平的行為。 |
文字反轉在廣告或圖文設計上,是常用的手法,比如日本廣告反轉CITIZEN 、西方廣告反轉THINK皆是。台灣政府卻說由電影中想到反轉的點子。 |
(5) CHN <> Tai |
對比兩岸的政治宣傳 |
(1) 通常 "Two-fers" comparison/contrast
廣告,是 organize information、 get attention、 be persuasive、be effective 的 fundamental way。 (2) 如果面向高教育水準的讀者, 這般「指導」性質的文宣, 未必奏效, 您能試試用金魚缸來修改這則廣告嗎? |
(6) Jail vs. Free |
對比台灣與聯合國 |
不精確的 paired imagery comparison/contrast 廣告。 |
UN系列早已出現 :
1995年,聯合國50歲生日時,<The Economist>已經開始用UN文字遊戲作標題了, 如UNhappy birthday... |
台灣人權
聯 合 國 外 抗 議 |
|
附註:
★ 陳水扁總統說(9.23.'07報載):當台灣人民的集體人權受壓制時, 就如同「種族隔離」一樣。
★ 本網站連續近10年主張「台灣人權」, 70多國藝術家與會,亞洲&太平洋最佳報紙Straits-Times系統連續三年報導(頭版專訪一次)。
★ 本網站主張: 台灣政府犯行任何人權侵犯,應付嚴重代價 ,應立即承認。(雖謝長廷'07年也抱怨「吃很多虧」,但百姓 找不到intelligence chief, 只能找政府負責)
評"UN for Taiwan"標語與logo 評台灣入聯廣告(中文版) 評論刊於<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