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論台灣政治   ...  評論國是  .台海戰爭  風雨欲來  戰雲密佈   美中台戰略解析 

 
  本網站 世界排名 No.1 :  2020~25,  2017~19,  2016 2015,  2014,  2013 2010~12       Top  since 1998     


fights for rights

 
home  論國是OPinion  腦控人民  評台灣  武統台灣  封鎖台灣  旅遊  餐廳  醫療  夜市  民主自由  台灣  賴清德  蔡英文  民族性  外交  大學  檢察官  警察  貪腐  貪污  女權  言論自由  外勞   死刑   軟實力  隱私  詐欺   評論美國  電磁波大戰   網軍   網攻  民防  美國救援  居住  幸福  人權  世界人權   轉型正義  司法  迫害  販毒  愛情  情歌  音樂  西洋老歌  西洋新歌  愛國歌曲  電影  食安  buffet  超市  賣場  按摩  嫖妓  形象  文化  消遣副刊   評日本漫畫   政治漫畫評論   評美國設計   評美國漫畫  文創&漫畫  評上海世博   評北京奧運   二戰漫畫  CovID  FB  飛安  交通  逃逸外勞


本頁 jump to
 ♣♣♣ 賴清德睪固酮 ♣♣♣♣  美軍馳援   台灣破產 近視的台灣」「遠視的政客♣♣ 孫運璿 李國鼎 創立的「護國神山」  將被賴清德摧毀 ??♣♣♣台灣小偷?    美國大偷 ?  川普 挑起台灣戰爭?    ♣  賴清德被迫宣誓效忠美國   ♣  台灣扣川普紅帽子 ♣  美國不願出兵    ♣  川普就職典禮座位政治   ♣  川普翻臉  台灣翻牌?   ♣  兩岸人民不願互戰   ♣ 共軍會在裡登陸?  賴清德總統: 和平靠實力  (??)♣♣  川普 挑起台灣戰爭?  台灣要完了......川普會怎麼保護台灣?   台灣痴痴的等 ♣♣   台灣的悲劇  腳踢中国屁股    獻上美國屁股   t川普決定不協防台   台灣人民跳進絞肉機 ♣ 賴清德三塊招牌    台灣攔截中国飛彈?   賤民──高官?    t美國邀請中共入侵 ♣ 賴清德如意算盤  ♣  美國不願出兵 ♣ 台灣網軍 VS. 中国網軍 ♣ 民兵  多少公民戰場 ♣ 從俄烏戰中東戰  看美軍來不來♣ 動員青年上戰場  肅貪?  整肅 ? ♣   美國: 帝禁止我們與中国一戰   ♣  蔡英文自殺的邊緣」? ♣  台灣瓊瑤 vs. 韓國諾貝爾獎作家HanKang 

 

賴清德總統: 和平靠實力  (??) ♣賴清德空槍上戰場? 屠殺百萬台灣人 ♣♣♣ 台灣對美國不重要?  台灣存亡是 美國的事 ♣ 日本角度  美國是否出兵台灣 ♣ 賴清德肅貪真假  零日攻擊'任務'  總統出逃 ♣ 台灣有什麼用?♣♣   台灣人民的「大麻木」與「大問號 ♣♣ 台灣不像主權國家,像美國的附庸國   賴清德 vs. 孔子 ♣ 台灣核戰 台海戰爭 - 海灣戰爭  雨中燃燒的世界  川普不關心 台灣2300萬 條靈魂  台灣不是一個國家。哈哈哈♣♣ 台灣軍隊──嬰兒  台灣 戰慄  台灣不寒而  台灣「歇斯底里  不入侵吞併台灣  台灣是帝國野心的遊樂場 出兵  《哈利波特》作者羅琳   暫停發文X    林郁婷事件    ──    無數死亡威脅 ♣ 台灣引起國際憤怒嗎?  (林郁婷的包括川普與義大利總理) 賴清德 開槍射自己腳? 賴清德 搬磚砸自己的腳  台灣之戰  台灣之戰 如何開戰? 到「地獄」「自殺  台灣之戰,  三次世界大戰,   誰先來?  美國慫恿攻台  拜登搖擺保台 手短、 腳慢」的軍隊  賴清德亂感謝的    賴清德裝勇敢!?  讓陽光照進黑盒子   美國可能兵敗台灣  拖垮台?  美軍不會出兵 !?  台灣注定一戰?   評論美國  從未如此之近   「台獨淌血」   不可靠 !?   台媒 外媒 距離  台灣勇於作夢中国不敢作夢  死刑   拆除蔣介石雕像 以色列. 伊朗戰爭 給台灣的教訓  鎮壓人民進化    ──   雞鳴狗盜  馬英九對習近平的口誤真假 台灣海域  美中爭奪 不准說實話?      ♣ 美軍出兵干預?  ♣ 美國要台灣人民打游擊? ♣ 美軍駐台  金援 台灣大地震?   秤秤  台灣 的實力 ♣  抗議  vs.  鎮壓   ──台比較 ♣ 台灣命運  周處除「三害    ──    國家機器政府協力  ?   台灣 vs.大陸領導   誰可信?  台灣 更危險 (1)  台灣 更危險 (2) 

 

♣ 北京更  台灣更軟  台灣示軟怕硬 ♣ 台灣醫療落後亞洲?? ♣ 台灣大學實力 人權+女權 < 同志權? ♣ 移工看護薪水該多少?  台灣人如何避戰? ♣ 蔡英文秘史  香港  VS   (2)  香港 VS   (1) ♣ 大規模轟炸台灣 ♣ 台灣人為什麼愈來愈疑美  民主人權能救台灣民主人權?  ♣ 川普暗示放棄台灣  2024 隔離封鎖台灣? ♣ 印度看護不怕戰爭  神父改唸佛經?  和平正在消失  中国下一步? ♣ 美國大勝中国? ♣ 大選可能引爆戰 ♣ 美台在什麼路上? ♣ 蕭美琴公正??  準確的民調  賴清德的保證  / 美國不參戰   美國介選&擴張  總統大選辯論 ♣ 蕭美琴發什麼誓 ♣ 蕭美琴發誑語  台媒助攻賴清德?? ♣ 大選的 經濟影響  藍白可以必勝 ♣ 真假棄保  少數贏多數  習近平 三倍下注戰爭 ♣ 蔡英文 不信 中国會入侵  戰爭前奏? ♣ 台灣難民 逃往日本?  炒作戰爭?  隱瞞戰爭? ♣ 任意干政  何況介選 ♣台灣人相信有鬼 不信有戰爭風險  台灣人自尊心 ♣ 有計畫的鬧劇 ♣ 賴清德攻擊戰爭與和平 年輕選民 決定大選? ♣ 踢她的小屁股  習近平否認攻台計畫  美德配 '詐騙'? ♣ 習近平沒計畫攻台?  蕭美琴 ♣ 賴清德以謠言駁謠言 假訊息大戰 ♣ 賴清德挑釁 ♣ 藍白破局  設置台海戰場 賴清德 帶來戰禍?  賴柯侯  誰在詐騙? ♣ 美國怎麼介入大選? 藍白麼合? ♣ 美國只有二隻手? ♣ 美國騰的出手? 中東戰爭 下一個是台灣?  和平與戰爭  賴清德抨擊中国, 對嗎? ♣ 台灣 危機四伏 賴清德引爆戰爭原因  台軍無力阻止 飽和攻擊 賴清德&蕭美琴 想嚇中国 ♣ 台灣被判死刑?  賴清德 依賴日本?  柯P 漫畫

 ♣ 評論情歌  嚇唬中国  唬弄人民 ♣台獨國慶?  美國2029棄台 ♣ 台灣潛艇有用嗎?  賴清德實力? ♣ 台灣實力 ? ♣ 哪國在散播大選假訊息?  戰爭條件成熟 流亡政府 誰領導?   保衛台灣是漫畫?  共軍 漫畫 人命如糞土  賴清德辯論  賴清德 戰爭與和平  爭奪年輕選票 ♣ 民調不是水晶球  美國承諾協防?  ♣ 誰將會保衛台灣 ?  賴清德挑釁訪美  賴清德陷入"暴風眼"  賴清德 Lie Cheater  賣台灣什麼武器? ♣ 誰點燃導火索 引爆大戰  挑釁中  等美軍90天  腦控人民  監控  心說「好」腦說好」 賴清德能維持和平? 毀滅台灣」計畫60 美國破壞台灣民主  ♣ #MeToo性騷 台灣低  戰時誰與台灣並肩?? 台灣值多少錢? 真心換絕情?  統一有甚麼好處?  中美血染台海 台灣戰場  主戰派 ♣  封鎖台灣  ♣  封鎖台灣(2) ♣ 美國人民贊成出兵?  宣傳推廣戰爭 共慘 ♣  兩岸開戰  台灣會死多少人?  不會贏的戰爭!? ♣  台灣代理人戰爭  最血腥的 城市戰 ♣ 台灣人不相信美軍會來  ♣ "戰略模糊" 危險美國不願承諾保台   台灣的古巴導彈危機 台灣"核彈"  台灣  武裝中立 ♣  愚忠 ♣  疑美論 大戰前外交熱  共軍多久攻下台灣?   何時入侵台灣? 護 美神山不是神山  美國出賣台灣 ?  美國準備 對中国開戰   共軍第一個  打1年期役男   青年上戰場 ♣  台軍變成土八路共軍  美國要戰爭 不要和平 美國想戰  美軍怎麼會來?   三次世界大戰始於台灣?!  蔡英文訪美   美國保台?   ♣  愚民  誰發動台海戰爭?  發戰爭財 逼中國"珍珠港"之戰 救烏克蘭等於救台灣?  九合一選舉 打美國耳光  外媒看蔡英文  了解習近平  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   拜登出兵 保台?    從烏克蘭命運 看台灣  台灣戰爭   蔡英文挨拜登 刮 美國施壓兵役   富家子逃兵  當兵 Bull Shit !    留島不留人 ♣君悅飯店槍戰 左輪槍下的婚禮 藍白合陷入僵局  藍白分裂 可能引發戰爭  民調決定總統候選人需公正! 不需壓力!   See No Evil 台灣是國家? 人命無價    本網頁資料來源    ★★ 中 共大陸」為同義複詞

 

本網站  多年來遭攻擊無數次,  對方迄今躲藏,  如下水道鼠


 


          
     
 

 


pic.:  "評論國是 " 排名Bing, Yahoo  第一,  2025-2-28, 2025-1-28, 2024-12-3, 2024-11-21, 2024-11-9, 2024-11-1, 2024-10-10, 2024-9-23, 2024-9-1, 2024-8-25, 2024-8-8, 2024-7-22, 2024-7-1, 2024-5-20, 2024-5-1, 2024-4-12,  2024-3-8, 2024-2-28, 2024-2-1, 2024-1-26, 2024-1-16, 2024-1-9, 2024-1-1, 2023-12-23, 2023-12-8, 2023-11-20, 2023-11-1, 2023-10-31, 2023-10-13, 2023-10-5, 2023-9-3, 2023-8-29, 2023-8-8, 2023-8-1, 2023-7-4;  "評論國是 " 排名Yahoo第一, 2025-2-28,  "評論國是 " 排名 Bing, Yahoo , Ecosia, AOL, Dogpile, Duckduckgo, US Yahoo  第一, 2024-9-23, 2023-8-29, 2023-5-14, 2023-5-1, 2023-2-28, 2023-2-22

 

 本網頁資料來源
 

 

 


           

 

 

 

pic.: "評論台灣 " 排名Bing  第一,  2025-2-28, 2025-1-28, 2024-12-3, 2024-11-9, 2024-11-1, 2024-10-10, 2024-9-23, 2024-9-14, 2024-9-1,  2024-8-25, 2024-8-8, 2024-8-1, 2024-7-22, 2024-7-1, 2024-6-4, 2024-5-20, 2024-5-1, 2024-4-12,  2024-4-1, 2024-3-8, 2024-2-28, 2024-2-1, 2024-1-26, 2024-1-20, 2024-1-15, 2024-1-9, 2024-1-1, 2023-12-26,  2023-12-8,  2023-11-20, 2023-11-1, 2023-10-31, 2023-10-13, 2023-10-5, 2023-9-28,  2023-9-18, 2023-9-11, 2023-9-3, 2023-8-28, 2023-8-8, 2023-8-1, 2023-7-28,  2023-7-4, 2023-6-22, 2023-5-1, 2023-4-21, 2023-3-26, 2023-2-28, 2023-2-22
 

 

 

 


 

 

 


pic.: "評論國是 " 排名US Yahoo 第一, 2025-2-28, 2025-1-28, 2024-12-3, 2024-11-21, 2024-11-10, 2024-11-1, 2024-10-10, 2024-9-23, 2024-9-1, 2024-8-25, 2024-8-8, 2024-7-1, 2024-5-20, 2024-5-1, 2024-4-13, 2024-3-8, 2024-2-28, 2024-2-11, 2024-2-1, 2024-1-9, 2024-1-1, 2023-12-23, 2023-12-16;   "評論台灣 " 排名US Yahoo 第一, 2023-12-07

 

 

 

 

 

 

   

 

 

 

   

 

 

   

 


pic.:  "評論國是 " 排名Yahoo第一, 2025-2-28, 2025-1-28, 2024-9-1, 2024-8-21, 2024-7-22, 2024-7-1;  "評論台灣 " 排名Yahoo 第一, 2025-2-28, 2024-9-1, 2024-8-21, 2024-7-22, 2024-5-20, 2024-4-13, 2024-3-8, 2024-2-11, 2024-2-1, 2024-1-20, 2024-1-1,  2023-8-8, 2023-7-24    

 


 


          

 

      

 

 

 


pic.:  "評論國是 "  排名美國Duckduckgo  第一, 2025-2-28, 2024-9-23, 2023-12-12, 2023-8-29, 2023-5-14, 2023-5-1, 2023-2-28, 2023-2-22
"評論國是 "  排名美國AOL, AOLsearch  第一, 2025-2-28
 
"評論台灣政治 " 排名  Duckduckgo 第一,  2025-2-28, 2024-9-23;   "評論台灣政治 " 排名 AOL第一,  2024-9-23,  No.2 at 2025-2-28

 

 

 

 

 

 



 

    

 

       


 

        

 


          
     
 

 


pic.:  本網站群 "評論國是 " 排名US Google 第1, 2024-11-20, 2024-11-9, 2024-10-31, 2024-10-10, 2024-9-23, 2024-9-17, 2024-9-3, 2024-9-1, 2024-8-29, 2024-8-25, 2024-8-21;   "評論國是 " 排名US Google 第2,  2025-1-4, 2024-8-8, 2024-7-22, 2024-5-20, 2024-5-1, 2024-4-12, 2024-2-28, 2024-2-11, 2024-2-1, 2024-1-9, 2024-1-1, 2023-12-23, 2023-12-12, 2023-12-4, 2023-11-25; No.3 at 2025-2-28, 2024-7-1; 2024-3-8, 2024-1-20  (按網站排)

 


 


          
            
 

 


pic.:  本網站群  "評論台灣 " 排名日本Yahoo Japan第1, 2025-2-28, 2025-1-27, 2024-12-3, 2024-11-21, 2024-11-10
"評論國是 " 排名日本Yahoo Japan第1, 2024-11-10, 2024-5-20;
排名日本Yahoo Japan第2,  2024-11-21, 2024-2-1, 2024-1-9, 2024-1-1, 2023-12-25, 2023-12-15

 

 

 


   
      
 
 

 


pic.:  "評論台灣政治 " 排名 Yahoo Taiwan 第一,   2025-2-28, 2025-1-28, 2024-12-3, 2024-11-21, 2024-11-10;  "評論台灣政治 " 排名 US Yahoo , Bing 第一,  2025-2-28, 2024-9-23, 2024-9-1, 2024-4-13, 2024-1-20, 2023-12-25, 2023-12-072023-9-1, 2023-8-29, 2023-8-1, 2023-7-4  

 

 

 

 

 

        

 

          

 

 

 


pic.:   "評論台灣 "  排名德國MetaGER.de第一, 2024-9-1, 2024-8-25, 8-21, 2024-7-22, 2024-7-1, 2024-5-19, 2024-5-1, 2024-4-12, 2024-3-8, 2024-2-28, 2024-2-11, 2024-2-1, 2024-1-20, 2024-1-9, 2024-1-1, 2023-12-23, 2023-12-12   ;  "評論國是 " 排名德國MetaGER.de第1, 2024-9-1, 2024-8-25, 8-21

 

 

 

 

 


          
 

 

      

 


ic.:  "評論台灣 " 排名US Yahoo  第一, 2024-3-8, 2024-2-1,  2024-1-20, 2024-1-15, 2024-1-9, 2023-12-23, 2023-10-5, 2023-9-3; No.2 at 2025-1-28, 2025-1-1, 2024-5-1; No.3 at 2024-7-22
; 本網站群 "評論台灣政治 ", 排名Bing, US Yahoo   第一,  2024-1-16,  "評論國是 " 排名Bing, Yahoo , Ecosia, AOL, Dogpile, Duckduckgo  第一, 2023-5-14, 2023-5-1, 2023-2-28, 2023-2-22;   本網站群 "評論台灣政治 ", 排名Bing, Yahoo Taiwan, Ecosia,  第一, 2023-3-26, 2023-2-28, 2023-2-23,  2023-2-11,  "評論國是 " 排名Bing, Yahoo Taiwan, Ecosia, AOL, Dogpile, Duckduckgo  第一, 2023-2-11, 2023-2-1, 2023-1-26, 2023-1-21, 2023-1-6, 2023-1-1, 2022-12-31, 2022-12-24, 2022-12-20; "台灣政治評論 " 排名Bing, Yahoo , Dogpile, AOL, Ecosia第一, 2023-2-1, 2023-1-22, 2023-1-19,   "台灣政治評論 ", "評論台灣政治 ",   "評論國是 " 排名Bing, Yahoo , Ecosia第一, 2023-1-16, 2023-1-11, 2023-1-9, 2023-1-6, 2023-1-1, 2022-12-31, 2022-12-20 排名Bing, Yahoo , Ecosia , AOL, Dogpile, 第一, 2023-1-6, 2023-1-1

  

 

 

 OPinion  ♣♣        美國不願出兵

 

美國「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進行的"Should China invade, Americans support ... ?"系列調查(2024-10-8)發現,美國人不願意派遣美軍保衛台灣,也反對美國直接捲入台北與北京之間的軍事戰爭

 
如果中入侵台灣,美國人贊成 ... (%) ?   If China were to invade Taiwan, would you support or oppose the United States: (% support)
  2024 2023 2022
派遣美軍前往台灣幫助台灣政府 Sending US troops to Taiwan to help the Taiwanese gov. defend itself against China 36% 39 40
美軍向台灣空運食品和醫療物資 Using the US military to airlift food and medical supplies to Taiwan 74% 78  
對中国實施經濟和外交制裁 Imposing economic and diplomatic sanctions on china 72% 75 76
向台灣政府運送更多武器和軍事物資Sending additional arms and military supplies to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59% 62 65
globalaffairs.org/research/public-opinion-survey/taiwan-americans-favor-status-quo

 

如果中封鎖台灣,美國人贊成美國海軍打破中對台灣的封鎖,即使可能引發中美衝突 Using the US Navy to break a Chinese blockade around Taiwan, even if this might trigger a direct conflict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 (%) ? 
yr. 2024 2023 2022
overall 37% 50 62

 

◆  從這份民調延伸,發現了更多重要的事~

 ♣ (1) 美國The Hill  (2023-9-7): 美國決策者並沒有忽視民意,反而是對民意調查非常敏感。越戰和伊拉克戰爭 就是例子。美國出兵越南得到60%的強烈民意支持民意反轉到60%反對美國 就準備撤軍了大多數美國人 愈來愈反對出兵,除非入侵 台灣前「偷襲珍珠港」才可能逆轉美國民意 美國人不願意派遣美軍保衛台灣, 可說是對台灣的「戰略明確」

 ♣ (2) 國防部智庫國防院同一天發布最新民調顯示,52.6%的台灣認為美國會派美軍到台灣協防。外媒近日也報導近 60% 的台灣人認為,日本會派遣自衛隊前來援助。事實上, 根據美國海軍學院報導,15%日本人同意派遣自衛隊協同美軍作戰如果要日本單獨派兵協防比例恐怕 超低破表。
為什麼
台灣人 的認知與真相差距如此之大, 媒體與政府宣傳經費攀高恐怕難辭其咎,聯合報日前指綠營一向宣傳美軍會來馳援以致許多民眾可能遭到洗腦。

 ♣ (3) 隔日清晨 (2024-10-10 6:30 am) 以US Google 搜尋 「民視: 美國民調 出(或派)兵台灣」, 前十名都查不到相關新聞 台視、華視、 自由時報也沒有。這應該不是US Google的問題

 ♣ (4) 壹新聞是引用中央社的新聞稿。提及58%美國人反對在台海衝突時派兵導致美中直接戰爭但沒有報導僅36%美國人同意派遣美軍前往台灣, 也沒有報導入侵 台灣,以及封鎖台灣, 這二種情況下,美國人同意派兵的比例,近三年都是每下愈況

 ♣ (5) 民進黨著名立委受訪說烏俄戰爭,美國不是直接出兵, 但對於烏俄戰爭的貢獻非常的大。不過,西方專家已經多次評論,除非美國出兵, 台灣將無法保衛台灣
2024-10-10

 

 

 

 

 

 

OPinion  ♣♣  "台灣可能完了" ......     川普會怎麼「保護台灣?

 

「晶片小偷」

美國The Hill (2024-11-2): 台灣外交部副部長表示台灣對 美國大選“非常非常擔心"。  台灣當然有理由擔心甚至恐懼
川普前國家安全顧問
John Bolton 在Express (2024-10-25) 警告川普再度入主白宮 台灣可能完了 (Taiwan 'potentially toast')
台灣可能有災難性後果 (could have disastrous consequences )法新社:“為了更多美國利益,台灣將被視為討價還價的籌碼”。

 

川普多次對台灣發表煽動性評論(incendiary comments),台灣為「晶片小偷」。相對的,川普讚揚習近平由來已久, 他說:「我非常喜歡習主席」「聰明、才華橫溢、一切都很完美」(“smart, brilliant, everything perfect”) 非常好的人「是我總統任內的好朋友」「聰明、強硬」、「兇猛」(fierce)、「熱愛自己國家」; 川普也聲稱他和習近平「彼此相愛」。

 

川普獲勝後  南韓、日本、澳洲領袖都通電川普道賀。   烏克蘭、以色列領袖在電話中與川普討論戰爭。通電的還包括人權狀況不佳的亞洲國家沙烏地阿拉伯與印度領導官方新華社稱,習近平致電川普「歷史昭示我們,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相對的,賴清德在社交媒體X文,由美前國家安全顧問Robert O'Brien轉發,他是冷淡處理賴清德的適合人選

 

O'Brien前些個月建言,台灣唯一的路   ──    遊擊戰人手一把AK-47槍 效仿越共 在中国佔領台灣後, 繼續廣泛的抵抗與叛亂,直到解放軍被 趕出台灣島。US News & World Report  (2024-7-17) : R. O'Brien 建議台灣應該至少 5% GDP用於軍事開支
台灣一直冷淡處理
現在才開始緊張英國Reuters (2024-11-7):   台灣「極可能」迅速試圖與美國達成重大軍火交易,以鞏固自己的忠誠,抵消川普認為台灣在半導體欺騙美國揮之不去的傾向。 

 

買來大堆武器,無論是消耗中国的國力 抑或幫美國報越戰韓戰的血仇川普應該樂見 但終究台灣將自行與解放軍作戰,川普已經明確表示不會派兵介入
川普需要中
比方美國NBC (2024-11-7): 中東和俄烏戰爭如果沒有中的幫助,川普就無法兌現他的承諾。

政治學者Lev Nachman說:“川普的不確定性,會給台灣帶來巨大風險”。國際危機組織( the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專家表示,川普對台政策「高度不確定」 (“highly uncertain”)。 美國Insider (2024-11-9): 台灣得應付美國保護台灣或玩弄台灣的不確定性。分析人士警告,台灣可能會支付美國高昂代價

 

付美國保護費」 有用嗎?

給美國的保護費可能排擠拖垮台灣社會福利與建設Insider (2024-11-9), the Yokosuka Council on Asia-Pacific Studies 專家表示:  即使台灣支付保護費」 ,不清楚台灣能從川普得到什麼保護。
川普會怎麼「
保護台灣呢?

 

  ♣ 1.  談判  /  Politico (2024/2/4):  怎麼談判 ? 川普只有模糊的答案──"因為這真的會危及我與中的談判能力所以我不談論這些事情。很難說我會或不會──他們知道我做什麼,也知道我的立場。我們不會有問題"。 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  川普強調他與習近平的關係良好,認為「不用動武,因為習近平尊重他」
但是
根據英國Independent (2024-11-7)川普第一任時與中的貿易談判協議(兩年內額外購買 2000 億美元美國商品)最終並未成功還有很多批評認為該協議並不真正符合美國的利益

 

  ♣ 2.  經濟制裁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引述川普的話說:「如果你進入台灣,將對你徵收 150% 至 200% 的稅」 美國The Atlantic (2024-10-25) : 高關稅──川普似乎認為這足以起到威懾作用 美國Atlantic Council  (2023-6-21): 中国與全球經濟有著深厚的聯繫,這使得全面制裁對各方代價高昂。 美國 CNBC (2023-5-19): Musk(馬斯克)表示經濟和全球經濟體就像連體嬰 19FortyFive (2023-5-10): 大多數美國政客最終更願意維持美中深厚、持久的貿易關係 美國Brookings (2024-11-8): 對「中國貨」徵收懲罰性關稅,實際上是在懲罰為貨品加值的台灣和美國美國Next Shark (2024-10-24):川普政策可能產生重大經濟影響。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 專家認為,此類關稅將提高消費價格並損害美國經濟成長美國TIME  (2024-11-8): Economist 報導Oxford Economics 指出 川普的關稅將使「中國以外的亞洲」成為淨輸家( “non-China Asia” a net loser)美國Fox News  (2024-11-10): 習近平警告川普,美國將在新一輪貿易戰“對抗中失敗”

 

The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如果中真的發動攻擊,川普可能認為台灣不值得保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4-11-7): 川普基本上會說,保衛台灣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New York Times (2024-11-7): 可能認為川普不會為了「竊取美國晶片產業」的 台灣發動戰爭。台灣人越來越不確定川普是否值得信任。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4-11-7):  川普的話令人懷疑他否願意捍衛台灣。 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4-11-8): 2023 年 9 月民調發現,只有 34% 的台灣民眾認為美國值得信賴。今年 的比例必然再度大跌。 相對的Asia Times (2024-11-9): 滿懷希望的中國人從川普2.0看到了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窗口 美國會放棄台灣嗎? 国Global Times (2024-11-9):  基本上這是時間和外在環境的問題(Fundamentally, this is a matter of time and circumstances and will not shift due to changes in US politics or the personal will of certain politicians in the US and Taiwan.)

 

史上最大規模封鎖

美國Newsweek  (2024-11-7): 許多專家認為,統一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是否統一的問題。 美國Newsweek (2024-11-7):  川普暗示台灣不能被保衛,甚至不該被保衛。因此,Defense Priorities 專家認為在川普執政期間,北京確實更可能施展脅迫(甚至入侵)美國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研究員認為: 毫無疑問,未來幾年中對台威脅和展示武力的可能將繼續增加。 美國TIME  (2024-11-8): RSIS學者表示:川普可能會選擇與北京達成協議,以避免美國捲入潛在的衝突。

  ♣
1.   
非軍事手段   /    The 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宋文迪表示,川普為台灣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significant uncertainty) 孤立主義意味著中有更大的空間使用非軍事手段加強對台束縛美國Brookings (2024-11-8): 戰爭可能摧毀台灣大部分工業基礎設施工程師外逃,台灣經濟是中對武統三思之因。

  ♣ 2.   軍事入侵    /     Magazine International, MSN (2024-10-24): 即將入侵台灣美國TIME  (2024-11-8): 學者表示北京實際上很可能能夠在美國沒有太多干預的情況下佔領台灣 美國Strategy Page (2024-11-2): 如果入侵台灣成功,美國將封鎖中港口,迫使中放開到手的台灣。中35%的食品和40%以上的燃料依賴進口99% 的貨物都是透過海運進行的。
為什麼美國要等到中成功入侵台灣才封鎖中?  合理推想是,美國要利用台灣(大批軍火地雷與流血抵抗叛亂)先消耗中国的國力

国很可能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除了大規模飽和飛彈轟炸,美國 Real Clear Defense (2024-10-25): 台北備戰不如基輔。中軍人可能比應徵入伍的台灣士兵表現更好。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對扎波羅熱反應爐的作法表明威脅核事故的心理價值,同理 ,中可能佔領或襲擊台灣核能發電廠迫使當局投降。 此外,可能使用戰術戰區核武推遲和削弱美國干預 的可能,加速台北的失敗和投降

  ♣ 3.  軍事封鎖隔離     /     很可能採取封鎖或隔離戰略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10-25): 封鎖或隔離即將到來 (Chinese Blockade, or Quarantine, Coming Soon)  ;  即將到來的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封鎖。美國The Atlantic (Dec. 2022 issue) : 美國會冒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海戰來打破封鎖嗎?  謎底已經揭曉。 外媒報導,美國人民連較小 的戰爭都不想參與。

 

台灣防禦無能?

美國Voice of America (2024-11-7), 英國 Reuters (2024-11-5): 台灣國防部長表示,台灣必須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  台灣有決心嗎?   根據美國智庫 Brookings (2024-5-14)賴清德並不是一心一意關注台獨的熱心分子(not a wild-eyed zealot with a one-track-minded focus on Taiwan independence. );   賴清德是一個職業政客想的是贏得連任。 因此,賴清德是否會突然加速備戰擴大徵兵動員增加國防預算至GDP5%~10%,令人懷疑 民進黨依賴成性,美國Brookings (2024-11-8): 民進黨認為對美國盾牌的依賴──是台灣生存的唯一保證。 美國The Atlantic (2024-10-25): 台灣將過多的責任轉嫁給美國──川普可能不會承負這項重擔或許,等川普將整個半導體製造從台灣轉移至美國後(民進黨是否敢於抗拒? 台灣半導體對國安的意義與日韓不同),不再保台灣。

 

台灣政府平時不燒香,國防改革一再拖延, 賴清德的國防占GDP比不升反降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30): 最重要的是,台灣沒有採行很好的徵兵制美國The Atlantic (2024-10-25):  一言蔽之,台灣軍隊無能  國土防禦部隊(民兵)「幾乎不可能」,因為台灣社會還沒有為這種戰爭「做好心理準備」。
政府一直注重選票
一直宣傳美軍會來社會當然沒有「心理準備」。

 

但是兩岸自相殘殺所為何來? 
美國
Brookings (2024-11-8): 中華人民共和國需要讓台灣人民相信統一符合其利益,但它尚未提出好的offer。 這應該需要透過談判進行。

国Global Times (2024-11-9):  多年來,民進黨為了效忠美國,不惜出賣台灣利益 (GT:甚至有人說,「民進黨注定要跪著跟著美國來談判」)因為他們深知,有利可圖, 美國才會跟他們在一起   賴清德一再挑釁中共(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 2024-10-24) 又對美國俯首聽令 ( 英國Reuters, 2024-11-6: 美國可能利用台灣作為籌碼,比方,美國會限制台灣對中共的挑釁,以換取北京在貿易上的妥協) 賴清德服膺外力 難以獲得中共信任,為台灣人民爭取最大權益,他可能難以勝任
2024-11-8, 11-11

 

 

 

馬斯克打進川普的核心,令台灣雪上加霜。NDTV,  The Mercury News (2024-11-8): 馬斯克,而不是Melania,出現在川普贏得勝選後的家庭合照之中。

 

英國The Guardian (2024-11-7): 台灣對於馬斯克 的 SpaceX公司避免地緣政治風險,要求 台灣46 家零件和敏感設備供應商遷往海外感到憤怒。 這不是馬斯克第一次激怒台灣。去年他聲稱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美國的夏威夷州一樣,只是因為美國的保護而「任意」分裂出去。2022 年他建議台灣接受類似香港的模式。《華爾街日報》報導稱,馬斯克應普丁的要求,讓星鏈技術遠離台灣,作為對習近平的一個恩惠。先前報導星鏈在台灣無法使用,是因為台灣要求擁有多數股權。中国Global Times (2024-11-9): 馬斯克是深諳台灣問題的人,他曾表示“統一是百分之百會發生的”。他甚至建議中在台灣地區設立“特別行政區”,以避免兩岸衝突。 馬斯克的“地緣政治考慮”使民進黨當局被拋棄的焦慮感進一步加深。過去經常嚴厲批評馬斯克的民進黨這次異常低調,暴露出他們日益緊張的情緒。

美國NBC (2024-11-7):   抱怨美國的出口管制與限制,可能會向馬斯克尋求幫助,他在中国廣受歡迎, 擁有廣泛的商業利益

 

 

 

 

 

OPinion  ♣♣    川普   挑起台灣戰爭?

 

美國Insider (2024-11-13)法國 AFP (2024-11-13):  川普是交易風格的善變大亨
但是,不變的是,
從川普總統的第一任期迄今, 他都不想出兵保護台灣。

 

澳洲Sydney Morning Herald (2024-1-22) : 川普2018年(語氣開始有變化)問:“我們保護台灣得到什麼?” ( Bob Woodward's book 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  。 歐洲Politico (2021-3-15): 川普曾向參議員暗示因距離遙遠很可能不會出兵援台 ("If they invade, there isn't a f---ing thing we can do about it.")。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3-9-6): 川普暗示中国攻台時,他不會下令軍事干預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2-3-9) 也有相關報導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1-10):  川普表示 “別忘了,台灣距離美國 9,000 英里”。 英國 Reuters ( 2024-10-19): 問及是否會使用武力對抗中国封鎖台灣時,川普表示不會川普說「如果你(中国)進入台灣,...我將對你徵收 150% 至 200% 的稅」。 英國 Independent (2024-7-21): 「川普從來就不熱衷於保衛台灣,他的最新言論只是再次證實了他不出兵保護台灣的立場是相當堅定的。川普的言論暗示台北應拉攏美國以外的國家,同時專注建立自己的防衛戰力」。

 

川普說免費保護台灣是愚蠢的」(《Bloomberg2024-7月)  台灣若推論出「有繳保護費有保庇」 可能也是愚蠢的」。Asia Times (2024-11-22): 川普了解,大多數美國人不會容忍派遣美國人為台灣送死,這一立場引起了大多數美國人的共鳴,這點台北需要了解  (ps: 日本也不願參戰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2024-11-20: 韓國連直接批評中国也不願意台灣一向對人民宣傳美軍會來大錯特錯。 今後台灣可能還會呼攏人民 以不同方式

 

美國 Insider (2024-11-9): 台灣得應付美國保護台灣或是玩弄台灣間的不確定性。

 

♦ ♦♦♦   美國保護台灣?

 

 台灣政治層越來越不安,決定大手筆繳納「保護費」

「保護費」能換到什麼 ? ?

 

 ♣1.   美國武器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4-11-11): 台灣考慮購買大量的美國武器,包括F-35戰機等,超過 150 億美元,這只是一筆頭期款,作為向川普示好的姿態;  台灣已經與川普團隊進行了“非正式討論”, 但川普前高官表示, 台灣面臨生存威脅,應該優先考慮購買彈藥、防空和飛彈防禦系統等,以及實施國防改革  ──  美方長期敦促台灣擴大徵兵訓練實行不對稱戰略(而不是大件武器如F-35。National Interest, 2024-11-18: 售台F-35可能成為中美全面戰爭的潛在觸發點。Cato.org, 2024-11-22: 不對稱能力最適合抵禦中共入侵  )。 明顯的,美國不是要台灣繳 納「保護費」就好而是必須真的備戰,也就是準備好打一場非對稱游擊戰。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11-13) 2000多萬台灣人的真正軍事化──每個人都配備了美國的小型武器──以及讓中入侵部隊流血的計畫。
若真按美國的
,台灣15~65歲勞動人口男女全部上陣還不到1700萬難道要視茫茫髮蒼蒼的老人也上?

美國非營利新聞監督機構 MEMRI  (2024 Daily Brief No. 625)   :   台灣很難複製烏克蘭的經驗,大多數台灣人滿足於小康生活缺乏尚武精神。 如果沒有美國的全力支持,台灣不太可能抵禦。 Asia Times (2024-11-22): 造訪台灣的遊客震驚台灣人對危機甚至完全漠不關心...川普明白台灣沒有認真地保衛自己。 親川普的美國 FoxNews (2024-11-10):  Defense Priorities專家表示 「台灣不是我們的盟友,台灣問題是一個火藥桶──非常危險美國 Insider  (2024-11-11): Yokosuka Council on Asia-Pacific Studies 研究員表示 如果中国發動攻擊,美國不太可能派兵保台灣 The War Zone (2024-11-15): 瑞士 蘇黎世大學學者認為台灣現在並沒有被視為一個值得保護的民主國家,台灣是川普交易策略中的一張牌

 

 2.   美國幫台灣談判

 

如果談判有用, 日韓還要美軍駐防嗎?  美國CNN: 美軍必須駐防台灣才能威懾中美國 cimsec.org (2024-11-13)  : 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反對在台灣部署美軍以抵禦入侵。
 

南華早報 (2024-11-15)中国前駐美大使崔天凱稱台灣是一個不容談判的問題。“我們希望達成協議,但有些事情是不可能達成協議的"
美國 The Diplomat (2024-11-18): 川普可能會打「台灣牌」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勒索北京。然而,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認為沒有談判的餘地。

美國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2024-11-15):   国官媒提醒川普,台灣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訊息是:中国將與你們接觸──但按照我們的條件。

英國 Reuters  (2024-11-17): 習近平告訴拜登,台灣是中的“紅線”美國 Insider (2024-11-22): 習近平異常坦誠地向美國闡明了4條「紅線」,這是對川普對華鷹派的明確警告,也似乎是第一次由國家主席級別發布這些「紅線」,四條「紅線」中,台灣是第一條也是兩國間最敏感的問題;「北京的紅線缺乏彈性」
川普過去與北韓金小胖攪和半天,最終協議也沒成功
 

 

 ♣3.   美國經濟制裁中国   ──  可能提高關稅至 200%。 

 

美國Newsweek (2024-11-11): 北京警告川普,提高中關稅可能損害美國經濟。  美國Notre Dame de Namur University 院長表示: 如果貿易戰重新爆發,「美國經濟將遭受重大損失」。Asia Times (2024-11-11): 英國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學者表示:  習近平主席需要證明自己威望權力媲美毛澤東的價值,習近平可能會發現關稅200%是一筆物超所值的交易;  隨著中出口投資減少依賴西方國家,它可能越來越與東南亞國家和海灣國家接觸合作。

制裁中国也嚴重影響台灣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4-11-18):  台灣會在美中貿易戰中衰败。 英國Daily Express  (2024-11-14):   經濟受到關稅的打擊越大,它就越可能對台灣行動,因為它相信收穫將多於損失習近平將自己的聲譽押在了統一台灣美國 The New Statesman (2024-7-8): 我們將看到習主席還能容忍台灣事實上的獨立多久。

 

 

♦ ♦♦♦   美國玩弄台灣 ?


美國
 
Newsweek (2024-11-11):  国示警 美國想保護台灣還是想傷害台灣? 

 

 ♣1.   扒一層皮  ── 半導體

 

美國 Radio Free Asia (2024-11-7):    川普在Bloomberg商業周刊的採訪中說,台灣先進的半導體產業是国入侵的主要障礙。 但是美國從拜登起就計畫將半導體帶回美國。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2-1-26): 當問及美國是否會因為半導體晶片捲入台灣戰爭,拜登承諾將致力於把半導體的生產從台灣帶回美國 ( bring production of semiconductor chips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
「 指罵拜登與歐巴馬懦弱」的川普來搞進程只會更快

Asia Times (2024-11-9):  專家表示拜登吸引台積電以 650 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代工廠,「這樣的投資並不足以滿足川普的胃口,他想要的是台灣整個電子供應鏈   在川普將所有工業力量吸出台灣後,中國大陸就該採取行動了  ──  迫使台灣討論統一」(根據 美國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 2023-5-9 : 美國不准晶圓廠落入手中,相對的即便台灣是一個貧窮的農業社會,中国要台灣的決心也同樣強烈。 美國The Diplomat, 2024-11-15, 2024-11-18 :  川普前副助理國防部長、「黃禍狂熱」派系最高代表Elbridge Colby 建議美國在戰時轟炸台積電,以防止其落入中国手中;  「不應該由台灣決定」,因為「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 )

美國Semafor (2024-7-19):  川普政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專家解讀川普的所謂「保護費「尋求台灣在其高端晶片技術方面做出更大讓步」

美國Benzinga (2024-11-8): 川普批評拜登《晶片法案》“是糟糕的策略”,並暗示關稅是更實際的方法。 高關稅與一些措施可能會造成半導體產業移入美國

 

 ♣2.    扒二層皮  ── 新台幣

 

美國TIME (2024-11-9): 學者指川普將盡力從盟友那裡榨取儘可能多的錢。 川普稱韓國為「賺錢機器」,川普說將讓韓國每年支付 100 億美元。
台灣更可能被  ── 沒有美軍駐防 卻要多付日韓三、四倍的錢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4-11-18):  台灣一些人表示無力承擔川普在《華盛頓郵報》要求的國防支出佔 GDP 比10%
提高到10%不只是可能影響醫療保健、社會福利和基礎設施項目, 而且是幾乎所有其他支出(SCMP, 2024-11-13, crowd out nearly all other government expenditure. )。 如果兩岸開戰,不只10%正在與俄羅斯交戰的烏克蘭的國防支出高達 GDP 的約37%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1-10):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表示,10%意味要購買更多美國武器。但是,台灣付錢可能拿不到武器川普第一屆政府批准了超過 180 億美元的武器銷售迄今僅交付了13%。 Cato.org (2024-11-22): 軍售積壓達223.9億美元沒給台灣 英國 Independent (2024-7-21):  沒有法律保證白宮主人不能透過行政命令取消這些轉移,如果他們認為這符合美國的利益;  簡言之,美國可以吃掉你的錢  Asia Times (2023-1-7):  NDAA ─ 典型的華府詭詐,  下訂單後台灣需先買單 從過去的紀錄來看到時被"丟包"只拿到空袋子不無能   (Typical of Washington chicanery, Taipei pays first for a possible future delivery of advanced weapons. Based on past records, Taipei holding an empty bag is not beyond the realm).    The War Zone (Nov. 2024) : The Atlantic Copuncil 專家表示, 依法(臺灣關係法)美國應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但變數在於川普政府如何決定什麼是適合的“防禦性武器”,以及如何解釋足夠的能力以“抵制”威脅台灣人民安全、社會或經濟制度的行為 政府可以自由地解釋任何特定的台海局勢,而公報和保證很容易被美國總統否決 ( the communiques and assurances are policy decisions that can easily be overruled by POTUS)

 

美國官媒VOA (2024-11-7):  學者認為向台灣提供更多武器無助於讓中相信和平統一仍然是可能的。Asia Times (2024-11-9):  川普將避免增加軍售;  川普2.0時代可能是中解決台灣問題的機會。

台灣可以不付保護費?    台灣民意基金會(2024-11-15)民調指出,台灣民眾同意付費者38.7%、不同意者51.4% 但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 關鍵問題是,川普是否、如何讓台灣「支付」更多的國防費用,或者,川普可能懲罰台灣「竊取」美國半導體業務的行為。

 

 ♣3.   扒三層皮  ── 徵兵動員 代理戰爭

 

台灣備戰  ──「皇帝不急  急死太監」。 美國比台灣急。

根據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2-12-27)等外媒台灣延役一年是美國施壓所致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4-11-10)  : 台灣增加軍事開支,部分原因是迫於華盛頓的壓力。  法國 AFP (2024-11-13):  灣增加了國防開支,但它一直面臨著採取更多國防措施的壓力;  與中軍隊數量和火力相比,台灣仍然遠遠落後。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4-8-4)  :  川普國安專家表示: 「希望台灣能夠做出犧牲」, 約200萬後備役人員訓練計劃落後美國NY Times (2024-1-27): ... 美國可能試圖利用台灣作為對抗中的軍事堡壘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11-21)美國印太司令表示沒有任何超級武器或技術可以改變太平洋地區的戰力平衡;  僅靠無人機等並不能拯救我們。 美國 The Hill (2023-9-14): 與中直接武裝衝突,美國會失去一切 ... 反之解放軍將因突破台灣防禦受到嚴重削弱可能需要十多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因此美國將在全球擁有無可爭議的優勢。 台灣 聯合報 (2022-10-10): 川普第一任國防部長艾斯培(M. Esper)訪台,終於讓美國的真正意圖為之曝光。他建議台灣全民皆兵,與人民解放軍打一場不對稱戰爭。

 

 

 ♣4.    扒四層皮  ── 交易台灣

 

川普可能在扒完台灣三層皮後交易掉台灣, 也可能提前交易。 英國BBC (2024-6-27): 川普與拜登最大的差別在於台灣
歐洲 Politico  (2024-7-25): 人們擔憂,川普可能以商業交易來解決台海緊張局勢。 美國 New Yorker (2024-6-24) 認為川普可能交易台灣...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4-1-17):  南加州大學教授史丹利·羅森表示,「川普是完全不可靠的」。 "他是一位交易型的總統,理論上,甚至會與中達成協議,停止向台北出售武器"。 法國AFP (2024-7-19): 交易型的川普給台灣製造了麻煩

美國前駐中大使Max Baucus於1115日指出,川普是一個做交易的生意人(dealmaker),喜歡在外交事務上達成協議,「不排除他會與中在台灣問題上達成某種協議」

 

台灣的可悲是,身不由己、 任人叫賣~      喜歡叫美國爸爸的台灣人, 可能正面臨父親賣女求榮

 

 

♦ ♦♦♦  小結、 美國推動台灣戰爭 ...

 

一些台媒歡欣鼓舞宣揚川普重用了反中閣員,好像他們反中,就是保台。
大選前川普兒子公開表示,將排除所有新保守派和戰爭鷹派入閣,如博爾頓(
J. Bolton)、蓬佩奧(M. Pompeo)、妮基·黑利(N. Haley)等,以討好厭戰的美國人民,但是川普 勝選後,還是幾乎任命新保守派和戰爭鷹派,只是換了一批更聽話的面孔,他們的職業生涯中多在鼓吹海外戰爭,可能影響川普

美國FoxNews (2024-11-13):  新任國務卿盧比歐(M. Rubio) 與川普一致堅持台灣增加國防開支,但這不一定得到大多數台灣民眾的認同。 新任國安顧問沃爾茲(M. Waltz)至少和盧比歐一樣強硬,他在《經濟學人 (Economist) 》上撰文,認為戰略注意力應集中在中。 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在《新聞周刊 (Newsweek) 》說: 武器要拿來對抗中而不是俄羅斯


美國
 The Diplomat (2024-11-18): 
川普的核心圈充滿了對華鷹派,這群人的首要任務不是捍衛台灣,而是不惜一切代價確保美國霸權及對中的主導地位。 軍國主義、民族主義和優先主義利益可能有意識地挑起台灣代理人戰爭 ── 美國不必出兵,仍然可以對中造成重大損害削弱中国實力,儘管台灣將可能遭受數十年的破壞和經濟癱瘓,這些被美國鷹派視為必要的犧牲。
F
oxNews R Feingold所有美國政客都反中,沒有‘反中親台’這樣的說法,美國並沒有認真地支持台灣。 美國
Insider (2024-11-13): 國務卿盧比歐指出,美國人和美國的利益在一切之上。

 

美國 The Hill 三年前 (2021-6-6) 預測世界將爆發四線戰爭  ──  俄烏戰、哈馬斯以色列戰爭、伊朗軍事攻擊、 中国封鎖或攻擊台灣。 

目前只有台灣戰事尚未發生。(只有海警「在台灣週邊執法巡邏」The Hill, 2024-11-22 "国正為統一台灣奠定法律基礎": 海警巡邏目的是明確對台灣島擁有主權。承認中国海警(非軍方)的行為合法,就是接受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


美國
 CNN最近報導稱,習近平在 2023 年 11 月舊金山峰會告訴拜登,“中傾向於和平統一,並規定了動用武力的條件”  。美國FoxNews (2024-11-22): 只有台灣宣布獨立、第三方勢力介入、北京認定「任何其他方式都無法實現統一」的情況下,中共才會入侵( only if Taiwan declares its independence from China, if a third power intervenes in the dispute or Beijing determines that "unification was irrevocably beyond its reach by any other means.") 美國 The Diplomat (2024-11-18): 北京不太可能故意挑起台灣的重大衝突,因為它相信時間站在自己這邊  ──   除非受到挑釁 引爆戰爭

英國 Express (2024-11-14): 習近平確實有一個統一台灣機會之窗,可能到 2027 年下一次黨代表大會召開時為止 最好的情況是,這個窗口將在 2029 年左右關閉  屆時美國及其盟友將大幅加強軍事備戰

美國 The Diplomat (2024-11-18): 最令人擔憂的是,潛在的台灣代理人戰爭可能得在2028 年之前發生。因為促成戰爭需要 (1) MAGA的白宮 (2) 親美、傾向獨立的台灣政府  如果台灣下次大選勝出的新總統對北京溫和或立場中立,未必願意為台灣戰爭創造條件
2024-11-20, updated 11-22

 

 

 

 

OPinion  ♣♣     ♣♣    睪固酮

 

 


 

拜登 的睪固酮


人們懷疑美國對中
軟化跡象除了推遲武器交付台灣,還有亞太的武力部署不足。

兩年前Stopping a Taiwan Invasion一書 已經建議在日本部署HIMARS(高機動多管發射砲火箭系統),但是拜登政府一直反對 直到最近~   拜登要下台了,才決定在川普就任前一個月部署

法國 Le Monde (2024-11-25) 拜登正在製訂緊急應急計劃 日本Kyodo News (2024-11-25) HIMARS火箭系統將從日本鹿兒島縣一直延伸部署到台灣附近的沖繩與那國島。美國VOA  (2024-11-27) 美國蘭德公司研究員表示,HIMARS有助擊沉入侵的兩棲登陸艦、驅逐艦等

 

日本越來越擔心中不僅會攻擊台灣,還會試圖佔領防守薄弱的琉球群島,這將為中帶來重要的戰略優勢,因此同意部署HIMARS

 

HIMARS能保護台灣嗎?

 

   1.   以色列提供了台灣一些寶貴的戰爭經驗  Jerusalem Post (2024-11-29): 台灣岌岌可危 (precarious position) 国雖然可能發動兩棲入侵,但是運補龐大的軍隊 (美國Insider, 2024-12-1: 數百萬人和機器的移動; 台灣將拼命保衛台中港,其次是高雄、麥寮、安平和台北。) 將削弱中,因此,更有可能使用地對地飛彈、無人機、空中轟炸對付台灣。即使是兩棲入侵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4-12-1): 入侵前將施以猛烈的飛彈和海空轟炸美國19FortyFive (2024-12-2): 任教American University,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專家表示,中將首先對台灣進行 Shock and Awe 飛彈震撼打擊來自對岸、船艦和軍機的數百枚飛彈將在島上爆炸潛艇也將對台灣發射對地巡弋飛彈。  以色列Jerusalem Post: 台灣防空依賴 F-16 戰鬥機,但它們的航程比以色列的先進遠程戰機短,意味中的飛彈和無人機載具可以從更靠近台灣的地方發動攻擊,這使得台灣更難攔截 壓倒性的轟炸將使HIMARS難有用武之地。

 

   2.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4-12-1):  Ian Easton the China Maritime Studies Institute at the US Naval War College出版的新書中指出,入侵 成敗將取決於能否奪取台灣港口這並不容易  因此 美國Real Clear Defense (2024-11-26): 北京可能會以核武護送其兩棲部隊登陸台灣。 美國Real Clear Defense (2024-11-20):  可能會利用核武作為“底牌”,推動快速既成事實佔領台灣的策略。  即使美國干預洲際彈道飛彈擊中目標的時間不超過40分鐘,高超音速飛彈只需15分鐘 北京(2024-9-25)向南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彈, 並提前通知相關國家(尤其是美國)MEMRI (2024-11-18): 以洲際核彈警告威懾美國的原因,就是台灣。 Jacek Kugler 《The War Ledger一書計算出,即使是戰爭的勝利者也會損失5-7 年的恢復時間,而戰敗者若能倖存,可能損失長達25 年的時間若是全球核戰,可能需要長達一個世紀才能恢復。 中也可能實施NNEMP“震懾”攻擊,造成突然毀滅性心理打擊,可能迫使台灣投降。

 

   3.  Asia Times (2024-11-30)  "HIMARS計畫為時已晚嗎?一文指出:  美國提供了烏克蘭配備 ATACMS 的 HIMARS 烏克蘭發射了十幾枚,除了激怒俄羅斯人之外,並沒有取得太多成果。   中共 Global Times (2024-11-25):  HIMARS的特點是機動性高、精度高、射程遠,但最近表現不佳,因為俄羅斯找到了對抗它的辦法。 其中一個對策是以無人機偵察,發現後無人機將在 HIMARS 重新定位前通知火力摧毀它,另個對策是電子干擾, 《華盛頓郵報》5 月報導,包括 HIMARS 在內的許多美國製造的衛星導引彈藥未能抵禦俄羅斯的干擾技術。而且部署在日本小島上,不會有烏克蘭戰場那樣足夠的空間移動不那麼容易防禦深度有限一旦被無人機鎖定很可能遭到摧毀

 

***   ***   ***

 

美國取代HIMARS- ATACMS的新型遠程精確飛彈PrSM或是日本擁有的戰斧飛彈或是CSIS戰爭模擬美國獲勝的關鍵武器  JASSMLRASM 都不出售給台灣 美國CSIS 2023 年1 月進行的兵棋推演顯示,美國在台海戰爭可能不到一周就耗盡全部精確導引遠程反艦導彈在三週消耗了5,000 枚遠程導彈。 但是美國不讓台灣像這樣富家公子哥兒打而要台灣2000萬民眾用小武器 近距離血拚,以免美國被捲入戰爭

 

 


 

川普 習近平睪固酮

 

弱雞遊戲(chicken game; "chicken"是膽小如鼠的意思 ) 是指兩車對開,贏得比賽的關鍵是讓你的對手相信你會不惜互撞的代價繼續催油門向前。一些美國年輕人會炫耀地將方向盤扔出車外,向對手發出信號,即使最後一刻也絕不會轉向。這相當於說,要獲勝,你需要說服對手你會冒一切風險。( 比方賣座3.529 億美元的新黑色驚悚電影傑作 Basic Instinct)

Asia Times : 這與川普在某些情況下的做法類似。

New York Times (2024-11-06) 川普睪固酮驅動。80歲老人有一半睪固酮過低,此處紐約時報是在讚美川普的陽剛,為一些國家帶來了希望,順便批評美國(拜登)在中東很大程度上被視為無能...  美國The Hill (2024-11-5):  拜登的行動是「點點滴滴(drip-feed)式的,而川普可能更喜歡迅速果

 

 川普的白宮國家安全文件對中国的措辭比歐巴馬時代強硬得多,蓬佩奧呼籲推翻中共統治。  美國升級制裁中国半導體, 立即升級科技戰與供應鏈戰  ──  禁止出口美國 武器和半導體的原料稀有礦產鎵、鍺、銻superhard materials 等 (New York times, 2024-12-3) 美國The Diplomat (2024-11-18):  川普若迫使北京接受美國在東亞的霸權      ──    永遠服從美國,或是台灣衝突(賴清德的角色可能在此; East Asia Forum, 2024-12-3: Johns Hopkins Univ. 專家指美國可能會加大施壓台灣在軍事經濟上對抗中国),兩個選項,The Diplomat認為北京應該會選擇後者。  目前中国正在加速打造核武庫,習近平敢於對抗全球一號霸權,不願臣服,這是他的睪固酮驅動。 習近平開鍘當權國防外交親信高官,這是他的陽剛

 

相對的~    賴清德睪固酮」 呢?

 


 

賴清德睪固酮

 

台灣(2023年03月)表示,共軍若進入12海里領海線內,國軍就射擊(中央社)。結果美國CNBC (2024-5-24): 共軍已經烏丘和東引島2.8海里和3海里處巡邏; 國軍並沒有射擊 幾個禮拜後賴清德(2024年6月)表示將使用軍隊對抗解放軍罪行宣布若解放軍進入12海里領海、領空,就可以下令依比例自衛反擊。 結果,四艘共船距離金門5海,這是史上最接近的一次。 國軍仍然沒有反擊

 

這是台灣在弱雞遊戲中臨陣跳車不久台灣又參賽澳洲SKY News (2024-11 25):  人們越來越擔心中国可能封鎖台灣 (MEMRI, 2024-11-18: 北京首先會考慮封鎖台灣,摧毀台灣經濟,這基本上就是清朝康熙皇帝奪取台灣的戰略)國防部長宣示,他將動員軍隊打破封鎖。 但同時台灣修改空襲警報的規定英國 Reuters  (2024-11-29):  因為共軍不斷增加在台灣附近的軍事活動,台灣軍方將共機觸發空襲警報的距離從靠近台灣 70 海下調至 24 海,造成民眾只有短短三分鐘可以避難 共軍接近台灣發動攻擊,台灣難攔截飛彈與炸彈  如此一來大批民眾會死於空襲。

 

中国把台灣打成弱雞,是在美國的遊戲規則內揮灑  ,灰色地帶戰略並未越美國的紅線 。美國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2024-10-9): 台灣經常被解放軍包圍國際社會並沒有採取具體行動來減緩或阻止台灣海峽中線已不復存在 阻止中的海空脅迫是不切實際的   ──     它們已經成為了常態,並且是台海局勢不斷惡化的一部分 美國War On The Rock (2024-11-27)認為北京以脅迫逐漸削弱台灣美國只是一昧呈現出防守性的姿態永遠只能努力維持「現狀」,避免局勢升級為戰爭。

 

台灣為何如此弱雞?  原因之一   ──     When China Attacks: A Warning To America》 一書作者說:  川普正確地指出,台灣在國防支出上遠遠不夠; 事實上,過去30年台灣都沒有好好加強國防。 

過去30年台灣在幹嘛?  至少幹了一件壞事      ──    迫害霸凌人民......

 

賴清德(2024-4-6)表示,上任後要讓受迫害的人們得到平反,得到國家的道歉並恢復名譽 迄今賴清德反對迫害只是用說的,沒有迅速果敢  ──     陽剛的行動,去清查審判逮捕加害者高官權貴。  中共嚴辦高層權勢怎麼不怕動搖國本?   美國總統歐巴馬曾說他承認錯誤, 是因為不會再犯 賴清德連前朝錯誤也不承認 (或追查) 不清楚剛上任的賴清德(國安還是蔡人馬)是不是已經加入了恐怖的行列? 也想用西方科技控制人民?   ?  

以非法行動迫害人民(包庇不作為都是犯罪),就失去了統治的合法性

中共說要解放受到恐怖控制的台灣人民 (GT:  to free them from such spiritual blockade)台灣政府應該補充睪固酮,硬起來 推司法改革 就不用對岸「越俎代庖」了

2024-12-3

 

 

 

 

OPinion  ♣♣     ♣♣     美軍馳援   台灣破產?

 

 

兔死狗烹        完成任務後,功臣即遭殺戮。語出《淮南子.說林》

 

  proxy war

 

俄烏戰是烏克蘭代美國進行的戰爭  ── 根據美國Bloomberg, Washington Post (May 10, 2022): 以前蘇利用北韓和北越使美國流血, 這正是美國今天在烏克蘭發動代理人戰爭對俄羅斯復仇的原因。 這是現代歷史上最殘酷、最有效的代理人戰爭之一。

美國國防部長Lloyd Austin承認,美國的俄烏戰目標是「削弱」俄羅斯...降低其日後傷害西方能力。  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理查德·派普斯表示,美國「對蘇聯做他們曾對我們(美國)所做的事情」。

美國Newsweek (2023-9-18):  俄羅斯官媒和官員也將俄烏戰爭視為代理人戰爭 俄羅斯外交部長表示,美國正在對俄羅斯“發動戰爭”(America Is Waging War With Russia)

 

烏克蘭竭力血戰

在俄烏戰中,烏克蘭並沒有打混烏克蘭的國防支出高達 GDP 的約37%美國 War On The Rocks (2024-5-15): 澤倫斯基說 ──「我需要的是彈藥,不是搭便車」

Bloomberg (2022-5-10): 在許多情況下烏克蘭人都願意戰到最後一 兵一卒。

Atlantic Council (2025-2-13):  烏克蘭人以決心、勇氣和耐力對抗俄羅斯New York Times (2025-2-25):  烏克蘭傷兵選擇克服痛苦,繼續投入戰場與俄羅斯博鬥。

 n  悲劇演員們  臉上寫著頑強與倔強  "Марш нової армії"  Slava Ukraini!    ~   NY Times:  精疲力盡的烏克蘭人,堅持抵擋著很少人認為他們能夠抵擋的力量。

 

美國充分利用烏克蘭     不允和談  也不准獲勝

美國不提供烏克蘭足以結束戰爭的遠程先進武器也不希望雙方談判美國 The Hill (2023-2-6),美國鼓勵烏克蘭盡可能堅持長期戰鬥,無論如何損失慘重,也要讓俄羅斯“流血”,造成足夠的傷亡和痛苦

烏克蘭媒體 Pravda 報導 : 2022年4月9日,英國首相突訪基輔,敦促烏克蘭停止與俄羅斯談判,西方不願意支持談判。台灣中時(2023-2-14) 也報導: 以色列前總理Naftali Bennett爆料,普丁與澤倫斯基同意談判,但被拜登否決。...  美國就是想用俄烏戰拖垮俄羅斯

 

美國挑起戰爭?

學者John Mearsheimer 在 2015 年演講:“我們所做的是鼓勵烏克蘭人對俄羅斯人採取強硬態度,讓他們以為終將成為西方的一分子"。 烏克蘭被玩弄於股掌之中,因此幾乎完全不願意與俄羅斯人妥協

美國Washington Post ( 2022-4-25 ):  俄羅斯入侵的前六天,美國國防部已經看到了情報; 但美國不願將大量武器運往烏克蘭 以威懾俄軍;  美眾議員Rep. Michael Waltz (R-Fla.)批評美國:  如果在俄羅斯入侵之前運送更多武器,烏克蘭人的境況會好些。Asia Times (2024-5-7):  美國原本可以在俄烏戰之前發表重大聲明   ──  表示烏克蘭永遠不加入北約北約永遠不東擴、並立即部署強大的空軍聯隊,如此便可以避免這場歐洲 80 年來最大規模的戰爭。難道是美國Neocons想要這場戰爭嗎?

 

烏克蘭付出了什麼代價?

台灣聯合報(2025-2-21)轉載西方媒體的估計,烏軍死亡人數超過八萬人,雙方死傷加總超過百萬人,一千多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超過九百萬人流亡國外成為難民,另有五百萬人無法住在自己原來家園台灣自由時報(2025-2-24): 數萬烏克蘭平民死亡,經濟與公共基礎建設幾乎變成一片廢墟...

 

烏克蘭戰功彪炳?

烏克蘭雖有自己盤算,但它已盡力達成美國的目標

美國Atlantic  Council (2025-2-13): 在美國的支持下,烏克蘭正在榨乾俄羅斯的血... 俄羅斯無力結束這場戰爭,其軍事資源已經耗盡,戰爭的曠日持久持續對俄羅斯國家實力產生有害影響... 俄羅斯... 一個破碎的外殼...  美國Stanford Review (2025-2-24): 近百萬俄羅斯士兵死傷俄羅斯軍隊已被重創掏空,超過 5,400 名軍官被殺,其中包括至少 9 名將軍。俄羅斯已然成為世界舞台上的「賤民」。 雖然,美國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5-2-21): 俄國成功佔領了約1/4烏國領土。

 

美國不認帳?

血腥戰況 與戰果來看, 活的烏克蘭軍人應該讓美國授勳死的也應該進美國忠烈祠」吧?

目前卻相反~

2年前澳洲 SkyNews (2023-2-14) 就預測美國終將放棄烏克蘭“無法取勝”的代理人戰爭,就像美國結束了在越南的敗仗一樣

不只如此~

美國總統對烏克蘭總統冷言冷語,譏他「做得很爛」,說他只想從美國「撈油水」...  川普澤倫斯基「獨裁者」,拒絕稱俄羅斯總統普丁為「獨裁者」(New York Times, 2025-2-25) 紐約時報報導川普堅稱烏克蘭應對俄烏戰負責且無法參與談判  川普還要求烏克蘭以5000億美元的稀土礦產抵償美國的援助。kyiv independent (2025-2-23): 川普在CPAC說 "我要你還我的錢 因為那不公平"。(這跟對台灣說 的很像)

台港陸中文媒體與英國《每日電訊》 報導要拿走烏克蘭經常性 開採收入的50%, 這相當於對烏克蘭永久性經濟殖民。如果該草案被澤倫斯基接受, 金額估占烏克蘭GDP的比例 超過當年《凡爾赛和約》 的屈辱賠款——歷時92年才完全還清優惠打折後的金額。 澳洲ABC Business (2025-2-24): 澤倫斯基表示:“我不會簽署要讓十代烏克蘭人償還的債務。”凡爾赛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對戰敗國的求償而美國要求的礦產卻是 沒參戰的向同一陣營的自己人求償

 

 
烏克蘭babel.ua (2025-2-23) : NYT報導烏克蘭拒絕50%礦產抵償後,美國 提出更加嚴格協議 ── 現在要100%自然資源。根據Fortune (2025-2-26) New York Times (2-27 morning brief)報導,烏克蘭預計會同意美國的協議,讓美國拿到其稀有礦產 ,但目前約40%在俄國占領區內 而且美國同意的軍事援助 ── 未明確寫入草案中; 像是在愚弄烏克蘭 (最後方案日內見曉)。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5-2-25):  川普他們正在敲定的和平協議不會是公正的和平,因此,不會是持久的和平
 

 

公平交易?

代理人戰爭不是美國與烏克蘭 談好公平交易嗎? 

烏克蘭媒體babel (2025-2-23): 澤倫斯基 反駁川普不是5,000億美元, 而是 1,000 億是贈款,不是借錢,這是他與拜登和美國國會共同同意的。

再看看美國媒體的證據~

美國Atlantic Council (2025-2-13):  這是美烏兩國的財金交易( financial bargain), 在這樣的代理人戰爭中 美國人的生命不會損失,也不會帶來政治風險 (意思是 很划算)。所謂代理人戰爭就是找到一個忠誠的合作夥伴 ── 一個願意殺人和 被殺的代理人 ── 然後提供它武器、資金和情報,讓它代替自己毀滅性的打擊對手。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理查德·派普斯表示,美國“以非常低的成本……就可以讓敵國俄羅斯變得非常困難 ……"美國Newsweek (2023-9-17) 說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是樂捐  (The U.S. is the largest single donor of military aid to Ukraine)

 

 

今日烏克蘭   明日台灣?

 

最近英國《經濟學人》(2025-2-17) 的封面故事是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Will it be Ukraine today, Taiwan tomorrow?)」為題。

下一個折了兵又賠夫人的倒楣鬼可能就是台灣!?

 

 ♦ 1.  半導體  /  美國Semafor (2024-7-19):  川普國安委員會專家解讀川普所謂保護費就是「尋求台灣在其高端晶片技術方面做出更大讓步」。 等半導體到手,你無法排除任何可能,只要能削弱中国 根據美國The Diplomat (2024-11-15, 2024-11-18)   川普的現任副國防部長Elbridge Colby 曾建議炸毀台積電,以免落入中国手中 「不應該由台灣決定」,因為「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Asia Times (2023-5-25): 川普的前任國家安全顧問Robert O'Brien表示美國永遠不會讓[半導體]工廠落入中手中,即使這意味著軍事打擊; "炸毀台積電"以美國陸軍戰爭學院著名論文為基礎
"炸毀台積電"這就有如昔日移走烏克蘭的核武 以及今日的計畫 移走烏克蘭 的礦產 "台積電"變"美積電"後 , 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台積電會被摧毀。 屆時還有與對岸談和的籌碼嗎?

 

 ♦ 2.  代理戰爭  /   近年美國不斷責罵台灣的備戰不力 比方,The Atlantic (2024-10-25): “台灣軍隊,一言蔽之,就是無能( incompetent )” 
美國為什麼這麼關心台灣備戰
?

 

 

美國Stanford Review (2025-2-24): 與烏克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台灣不太可能那樣頑強抵抗。台軍士氣極度低落,預備役制度支離破碎且效率低下。大多數台灣人會保衛台灣? 這些民意調查本身就值得懷疑

☉美國非營利新聞監督機構 MEMRI  (2024 Daily Brief No. 625)   :   台灣很難複製烏克蘭,大多數台灣人滿足於小康生活、缺乏尚武精神。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30):  ...台灣選民可能不像烏克蘭人...那 麼願意做出必要的重大犧牲
台灣Taipei Times (2022-2-27): Stanford專家批台灣人的戰鬥決心不如烏克蘭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5-2-22): 台灣必須將自己變成一個勇士國家...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3-4-15): 與烏克蘭不同,沒有美軍,台灣無法自衛
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4-5-15): 澤倫斯基說只需要彈藥,不搭便車 但台灣幾乎肯定會要求美國直接軍事干預。
英國The SUN (2022-10-23): 抵抗共軍入侵,可能是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之一,其破壞程度將使在烏克蘭發生的一切黯然失色

 

 

美國不會輕易讓兩岸統一(Washington Post, 2021-12-23:美國 國防部暗示台灣永遠不能與中國統一...)美國不會輕易放掉台灣這張 可以遏制或勒索中国的牌 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5-2-23): 美國印太政策的關鍵驅動因素是防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武力佔領台灣所需的系列安排。

但是,兩岸如果發生戰爭,因為台灣戰力不及烏克蘭,可能造成美國更重的負擔美國The Atlantic (2024-10-25): 川普可能不會承諾過多的責任負擔。英國Daily Express (2025-2-26): 川普拒絕承諾戰時保衛台灣 澳洲Sydney Morning Herald (2025-2-24): 川普對待台灣不像對待朋友。美國TIME (2025-2-27): 倫敦大學學者: 我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表明川普非常關心台灣; 新加坡學者: 如果中美達成類似克蘭協議,中国可能「在沒有太多美國干預的情況下」拿下台灣。美國Stanford Review (2025-2-24): 兩岸戰爭時,美軍會擺出樣子(加強基地防空系統,航母編隊向西太平洋進發...) 但他們永遠不會開 一槍。 即使美國選擇像俄烏戰那般援助台灣事後美國要求台灣的抵償,也許92年都還不清??  別提美軍馳援以及災後重建與美軍駐防了(否則共軍隨時又打過來) ── 天文數字的債務 會是多少?英國Guardian (2021-10-5) : 如果美軍協防台灣, 估計將背負每年數千億美元的防禦經費重擔。也許這筆錢 二十代子孫 也還不完

 

英國Economist (2025-2-17): 川普決意不再讓美國當傻 (Trump “will not allow anyone to turn Uncle Sam into Uncle Sucker”) 數萬面折疊的美國國旗與靈柩數以萬計的悲慟家庭為了 那些不願意作戰的國家。

台灣 要當傻嗎?  像烏克蘭那樣 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5-2-25): 不能責怪台灣會擔心川普某天將宣布賴清德總統是獨裁者,而且愚蠢地“發動”了台海戰爭

2025-2-26 updated 2-27

 

 
 ♣ 英國
BBC (2025-3-1): 川普與澤倫斯基在白宮的爭吵預示著北約的重大危機; 最大的問題是川普是否會兌現杜魯門 1949 年的承諾,對北約盟國的攻擊就是對美國的攻擊。現在有人懷疑,這場公開爭吵是一場有計劃的政治搶劫:要麼迫使澤連斯基聽從美國,要麼將危機歸咎於他。

 ♣ 美國WSJ (2025-3-1): 爭吵後川普命令審查是否暫時或完全停止運送武器給烏克蘭。

 ♣ 美國WSWS (2025-3-1): 川普與澤斯基的爭吵暴露了美歐大國間日益加劇的對抗危機(比方, 川普稱歐盟的成立是「為了坑美國」; 歐盟最高外交官Kaja Kallas稱自由世界需要新的領導人 ) 以及美北約對俄戰爭的失敗從2008年美國布希政府宣布烏克蘭「將成為」(“will become”)北約成員國開始,就利用烏克蘭作為槓桿來破壞俄羅斯的穩定,並希望摧毀俄羅斯。根據Elissa Slotkin, the leading "CIA Democrat" in the US Senate烏克蘭局勢的逆轉可能會削弱而不是加強美國與中國的衝突。
 

 

 

 

OPinion  ♣♣     台灣 美國大暪台灣小偷?  美國大偷 ?

 

 

歐盟Politico (2024) :  張忠謀說,如果美國想要一個可以依賴的半導體(晶片)產業,那麼它應該繼續投資台灣的安全。 

顯然 拜登與川普都不如此想。尤其是川普,急於施壓台灣到美國生產晶片,且一再表示不會出兵保護台灣安全。

美國NY Times (2025-2-13): 川普指責台灣在半導體製造獲得了不公平的主導地位 美國WSJ (2025-2-12),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5-2-11), 美國CNN (2024-12-14):  川普指責台積電「竊取」了美國的晶片產業 ( “stolen” America's chip business.)美國PC Magazine (2025-2-13): 川普Intel一直都很偉大,直到台灣奪走了我們的晶片 英國Reuters (2025-2-14): 川普說他現在要拿回來。美國WSWS.org (2024-11-13): 川普說,台積電應該「回到自己的國家」。(should “go back to their own country.”)

美國Bloomberg (2024-9-2):  台灣經濟部長反駁了川普的說法。 TaiwanPlus  (2024-10-29):  台灣閣揆表示 (晶片產業) "是我們自己發展出來..."

到底 台灣是不是川普口中的「竊賊」?

 

根據 al jazeera  (2024-10-29)川普是說台灣幾十年前就「竊取」了美國的晶片產業。( accused Taiwan of “stealing” the chip industry from the US decades ago ).

俄羅斯journal neo (2025-2-7)的觀點是:  "我們很容易同意,美國因大規模出口晶片製造技術(chip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由美國科學家開發)到國外而遭受了非常巨大的損失"

美國Quora :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之前,美國向台灣提供大量援助貸款和技術轉讓 台積電的技術專利主要來自Intel、ASML和IBM的授權。Quora : 美國公司設計了晶片即它是大腦,台灣是勞力。晶片製造需要密集的勞動力,包括夜班   ──   美國公司想做的 。美國Bloomberg (2024-9-2): 台灣晶片是由美國公司委託生產的,美國的毛利率最高。

 

澳洲 RedFlag.org (2024-2-13): 美國公司從不製造晶片,而專注於晶片新設計,然後將其分包給台積電。台灣的成功基於早期決定 完全專注於代工製造   ──    這只有招募延攬美國科學家和公司到台灣才能實現目標。

根據wikipedia.org1974年孫運璿(前閣揆)決定從美國引進積體電路製造工業,1986年李國鼎邀請張忠謀回國擔任台積電董事長中國時報(2018-10-9): 行政院澄清表示張忠謀的國籍為「美國」

 

雖然日本《日經新聞》(Nikkei, 2022-8-12  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49448-2022-08-12-09-45-18.html?start=1 ) 批評台積電技術高中生,美國是大學生 但台積電一再自我突破努力將晶片做得更小、更薄目前市佔最高  製造晶片並不容易消耗大量的水力電力以及技術人員的「賣肝」... Al Jazeera  (2023/1/5)  : 最尖端的半導體需要一千多個工序,沒有人是每個步驟的專家, 歐盟Politico (2023/02/14) :   張忠謀表示 美國缺乏“製造人才”,因為幾代雄心勃勃的美國人湧向金融業和互聯網路公司  製造半導體片的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複雜,組裝過程需要高度精準(microscopic precision)   New York Times (2023/02/22): 台積電表示,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可能至少是台灣的四倍

 

專家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是透過早年的遠見和戰略規劃而崛起 Wikipedia: 從第一天起,台積電就不是真正的私人企業:它是中華民國政府的一個計畫。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3-5-12):  “Chip War” (2022) 作者評析說台灣領導人建立晶片產業,部分原因是為了提高台灣 對華盛頓的戰略價值  也就是"矽盾"('護國神山')的價值因為美國軍事承諾不太可能在壓力下持久,除非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美國會 因此被台灣套牢嗎?  Newsweek (2025-2-12): 中美戰爭即使不是世界末日,也至少接近世界末日;  美國將損失數萬億美元財富 以及很大一部分艦隊  ──   而且核戰螺旋上升的可能性無法排除。川普去年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話中之意是美國將很難阻止中国對台灣行動。

然而,台灣有半導體在手, 美國仍有高機率會想方設法保護台灣。

SCMP  (2024-3-14):  西方鷹派政客組成的IPAC提出了“MIST行動”,鮮明的提醒世界不能如此依賴台灣近乎壟斷的晶片。美國PC Magazine (2025-2-13): 川普──不拿回晶片「我們會不很高興」


台灣一旦失去壟斷的局面,美國
CNN (2024-12-14): 可能會影響台灣經濟安全,並摧毀保護台灣的「矽盾」。 "蔡政府成共犯結構" 一文,面對美國的壓力,蔡英文未善盡溝通之責,甚至積極主動勸服台積電前往美國才是關鍵

中共 (Global Times 2025-1-12) : 台積電被民進黨拿來「效忠」美國 (DPP's "pledge of allegiance" to curry favor with the US)
台灣不時被媒體批為美國從國或看門狗賴清德是否會屈服美國,加速進程使台積電變成“美積電” 且拭目以觀。

 

至於川普指責台灣晶片小偷,被川普從五角大廈趕出去的CNN(2024-12-14)報導 ──  專家駁斥了川普的「小偷」言論
美國Quora (
quora.com/Why-does-Trump-say-Taiwan-stole-the-entire-U-S-chip-business-Hasn-t-he-been-a-businessman-for-decades-How-could-he-be-so-ignorant-and-unable-to-understand-how-the-modern-world-economy-works) 也有評論: 台灣從未偷過美國的晶片技術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是美國公民,台積電最大的機構股東是美國人。 川普領導下的美國才是小偷 ──   在敘利亞戰後顯然竊取了敘利亞的石油。聯合國譴責美國非法佔領敘利亞土地; 這片土地生產敘利亞 80% 的石油。 …… 截至2024年,竊盜仍在繼續。

2025-2-14

 

 

 

 

OPinion    ♣♣    孫運璿 李國鼎 創立的「護國神山」  將被賴清德摧毀 ??

 

根據美國The Hill, 2021-6-4: 西方一再默許非法改變世界版圖... 台灣的命運可以看看烏克蘭的命運

 

聯合報 (2025-2-16) "烏克蘭棋子變棄子": 川普和普亭幾乎確定了...烏克蘭終將成為棄子的命運。

至於俄烏戰The Hill:  美國援烏量和質都太差,而且姍姍來遲...;  最後造成災難性的數十萬人傷亡、數百萬難民危機、城市的破壞 、可能失去約二成國土...

 

台灣之戰的命運也可能相似,美方之前說台灣得自行作戰三個月,川普則 一再表示不會出兵,前二天美國主要智庫Brookings (2025-2-12) 還引述川普曾說的話── 如果中入侵台灣,“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1-24): 台灣的不幸命運是,它永遠容易遭到美國的背叛。這種危險可能正在增加

 

面對川普指責 ──台灣半導體的不公平主導地位,賴清德緊急表態將支付更多保護費 ── 購買液化天然氣等(New York Times , 2025-2-13) 以及將國防開支提高到 GDP 3% ( Reuters, 2025-2-15)。 然而川普要的是10% ,國防副部長Colby警告說: 台灣不應自認為 是不可或缺的 ── 軍費至少5%,或是目前(2.5%)的兩倍 美國Brookings (2025-2-12): 迄今為止,賴清德仍無法打破僵局,說服疲憊的台灣選民相信增加國防開支的必要性

 

何況錢別國也會給 川普更想要的是台灣半導體 ──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5-2-12): 台灣可以向川普展示台灣是有用的  ── “一部分是技術(轉移),一部分是投資(如亞利桑那州的設廠)”。

 

將半導體緊握在手是台灣免於溺斃的最後一塊浮木美國CNN, 2022-12-9: 台積電的存在讓西方國家有強大的動力來保衛台灣 。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2-9-9: 台灣從前由美帝保護 , 現由“矽盾”(護國神山) 巧妙保護美國 National Review, 2024-10-14:   台灣政府似乎堅信,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主導地位是對侵略的威懾, 如果兩岸戰爭爆發,他們可以將世界消費電子產業劫為人質(hold hostage)......

 

賴清德會摧毀台灣的護國神山嗎?  ──  屈服於川普 不顧台灣與2300萬人民的命運。 聯合報( 2025-2-14) 市場人士看穿政府已棄守,拱手讓出半導體供應鏈

 

換個角度看,統一對政客的命運顯然是不利的 因為不能作莊了, 但是,統一會改善2300萬人民的命運嗎?  真相可以透過兩岸對話與談判逐漸明朗。根據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2025發布的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24貪腐指數),香港排名全球第 17,而1996~2000年 分別是排第18, 18, 16, 15, 15 (files.transparencycdn.org/images/1996_CPI_EN.pdf),名次差不多,回歸後讓中共統治並沒差,年年都比台灣強,202490%台灣人民認為政府貪腐嚴重(think government corruption is a big problem)2024香港人民只有 46%認為貪腐有增加 (並不是嚴重)2024香港人民1%前一年向公家機關行賄台灣的行賄香港的17倍。台灣還不如戰亂的巴勒斯坦  ──  僅62%人民認為政府貪腐嚴重

2025-2-16

 

 

綠的   紅的   都反對

 

台灣自由時報, 2025-2-17: 台灣在協助美國半導體再起的同時,仍須維持先進技術的領先優勢,否則可能陷入日本在《廣場協議》、《美日半導體協議》後,導致半導體王國崩塌的覆轍

 

中共Global Times, 2025-2-17: 台積電資產迅速撤離台灣的主因之一是民進黨“依賴美國、迎合美國”的“效忠誓言”( a "pledge of allegiance" for "relying on and pandering to the US.")。台積電一直發出求救聲,但民進黨只是一聲不響地配合美國的「割地」要求,任由台積電被肢解、分批外賣。 此前,民進黨迫於美國壓力,已允許外籍董事佔60%。輿論擔心,美國有明顯傾向透過董事會影響台積電決策。 針對美國的最新壓力,賴清德拋出一堆空話... 反而會幫助美國更快吞噬台積電。globaltimes.cn/page/202502/1328545.shtml Global Times, 2025-2-19: 台灣半導體產業已成為美國「小院高墙」下僅存的先進晶片製造壁壘之一。因此,美國軟硬兼施, 要求台灣交出製程技術。 在「台獨」勢力的積極配合下,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基礎正逐漸被掏空。在美國軍事存在逐漸向「第二島鏈」轉移...的背景下,台灣失去半導體影響力後,美國還願意付出多少代價來保住這張「無用牌」

 

 


美國
NBC News, 2025-2-17:  美國國務院網站刪除了不支持台獨的短句
同時也添加了台灣與五角大技術和半導體合作開發計畫,並表示美國將繼續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包括在適當情況下成為會員國」。中国一貫反對台灣加入WHO等國際組織
不清楚賴清德是否在
五角大廈半導體合作開發計畫中包含了高階晶片技術轉移內容?

 

英國Reuters (2025-2-26), 美國Tom's Hardware, 2025-2-27:  週三指責台灣政府 將「出賣」「贈送」半導體產業作為紀念品以獲取美國支持與政治上的好處 ── 一腳跨入依附外國 尋求獨立的門檻... 台灣否認
 

 

 

 

OPinion  ♣♣ 近視的台灣

 

 

想當年 高一同學們幾乎都有近視  因為他們幾乎都是好學生 

沒想到,到了1990年代,台灣的近視率已從20%左右上升到80%以上。 英國The Guardian (2025-2-28)  稱今天的台灣為 近視的台灣」,是世界上近視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一排排的士兵戴著眼鏡,突擊演習時,要花費寶貴的時間摘下眼鏡,才能戴上防毒面具,衝向紅綠煙霧繞的 戰爭區域。

近視是一種醫學病症,但也是一種社會病症; 更普遍地指「缺乏遠見」、「目光狹隘」、「缺乏洞察力」或「缺乏想像力」。

比方, 台灣政客長期宣傳美軍會來 許多民眾被蒙騙 (美國Fox News, 2025-3-2: 台戰略專家表示: 我理解美國戰略政策邏輯,但我擔心太多台灣人——尤其是年輕人——仍指望山姆大叔的救援) 有的台灣民調說大多數民眾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美國 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2022-3-28) 英國BBC(2018-4-21)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2-9-20)  美國 Texas Public Policy Foundation (2023-8-29)、以及前幾天史丹佛大學的Stanford Review都質疑台灣民調的凖確 (美國Fox News, 2025-3-2: 大多數台灣人不願意為戰爭作出必要的犧牲。   基本上把腦筋動到用移工外勞補充行伍只突顯了台灣公民多麼少人願意戰鬥)

台灣一些高官政客關注短期自身利益而不是國家的長期利益 ( 比方不願意大力推動司法改革) 他們除了近視 有的還有遠視。比方只看到七十年前的白色恐怖卻看不見近年的人權迫害 (比方 Amnesty International國際特赦組織呼籲大力保護人權 並防制日益加劇的網路鎮壓 )。久遠年代的一些加害者固然可惡 但他們已經蒙主寵召 而近30年的加害者仍可追究法辦。

1947年的迫害  (228事件)

今日的迫害

美國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  The World.org,  2023-3-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ang Kai-Shek, this was an insurrection. And these had been common in mainland China und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dating back for decades…so it was quite typical to dispatch the military and put down what they perceived to be a rebellion.從蔣介石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場起義暴動造反叛亂。溯及幾十年前……派遣軍隊平息叛亂是很典型的做法。(ps: 二二八元凶們都已死亡  無法追究刑責  ) 在今日"民主"台灣,政治領導仍然存有蔣介石的心態思維邊說轉型正義  邊做人權迫害或 視若無睹不作為或找藉口 卸責...

 

只見二二八 無視眼前 (比方電磁波攻擊),像蔡英文 就是視眼

2023-3-1, updated 2025-3-1, 3-2

 

 

 

 

OPinion  ♣♣     ♣♣     蔡英文在「自殺的邊緣?

 

Politico (2024-11-23): 蔡英文稱烏克蘭比台灣更迫切需要美國武器,美國應優先幫助烏克蘭。

 

但是應該給台灣的美國武器一直在延誤, 美國Cato.org (2024-11-22): 積壓約一半是重要的非對稱武和彈藥。截至8月延誤的包括關鍵武器F-16C/D戰機、「魚叉」岸置防衛系統、海馬斯火箭系統以及刺針飛彈 沒有人知道它們是否會何時會交付給台灣  因此,人們越來越懷疑拜登對中軟化 (美國Real Clear Defense , 2023-1-3 )。
為什麼
蔡英文也主張先給烏克蘭呢?  川普不是才 批評為烏克蘭花費太多錢了?  美國Bloomberg: 中国有發動奇襲戰爭(surprise attacks)的悠久傳統 美國Newsweek  (2024-7-6): 解放軍的關鍵戰略是徹底突然的大規模的打擊; 美國MEMRI (2024-11-18): 北京警告台灣未來軍演隨時可能轉變為實戰一旦實戰,連人道物資都難以運入台灣,何況武器
交付給烏克蘭 HIMARS
火箭系統 已 經俄羅斯摧毀不少,Brookings高級研究員表示,HIMARS 「最重要的目的」是「反艦」和「保護島嶼基地」; 蘭德智庫專家認為海馬斯(HIMARS)對於擊沉解放軍兩棲登陸艦、驅逐艦等 至關重要;  美國The Hill (2024-6-6):   台灣防禦的核心是減緩敵軍的推進, 當然應該配備大量機動武器來擊沉中的船艦
所以武器應先交給台灣

 

之前 吳釗燮與蕭美琴已經因為與蔡英文同樣的主張挨過美方罵

 

川普幕僚Elbridge Colby (May 11 2024, Taipei Times) 批評台灣領導人敦促美國向烏克蘭而不向台灣提供關鍵武器...  是不明智的毫無根據的、而且極其魯莽的; 台北領導人必須牢記:  中国可能在沒有任何預警下發動襲擊,  寄望中国不會入侵是不聰明的... 。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等 共和黨人士都認為,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而不向台灣發送所有的武器)會削弱台灣的戰力 無法讓入侵付出高昂的代價  美國AP News (2024-11-20):  美國印太司令示,向烏克蘭與以色列供應武器正在消耗美國武器庫存已經開始影響亞洲戰爭局勢。  美國American Reservative  (2024-7-6) : 武器先給烏克蘭不會影響台灣嗎? 「不幸的,這根本不是真的」。美國Cato Institute (2023-11-22):一再拖延交付台200億美元武器,奇怪的是台灣掉以輕心並未心生不滿。  E. Colby 批評: 台灣幾乎沒有備戰的明顯跡象,台灣領導似乎更關心宣傳,而不是國防 台灣目前在「自殺的邊緣

 

中国不會入侵嗎?   賴清德正走向和平與統一之路 還是獨立與挑釁之路呢?

 

歐洲Politico (2024-11-23):  中入侵的威脅迫在眉睫。 澳洲SKY News (2024-11-25):人們越來越擔心中可能封鎖台灣   美國Real Clear Defense (2024-11-20):  選擇何時攻擊是攻擊者的特權,這為中帶來了巨大的優勢 (防守者得隨時小心)。美國24/7 Wall St.  (2024-11-28):  如果中發現川普缺乏保衛台灣的意願,很可能會發動攻擊。  Elbridge Colby:  台灣可能指望美國出手相救但我們的領導人不能也不會要求美國人為台灣犧牲,其代價是美國無法忍受的 美國The Hill  (2024-11-5 ): 即使先前表示台灣優先於烏克蘭的專家,現在也認為,協防台灣的成本太高、太危險,因為可能與中發生直接衝突。

 

武器不用於戰爭 和平談判也需要武器穩住陣腳(Stimson Center, 2024-11-22 "How to Avoid a War over Taiwan": 美國不應該公開反對談判) ?   蔡英文想以美國支持烏克蘭來證明美國也會支持台灣, 好嚇唬中共,但是川普已經口頭大白 話表示不會出兵保護台灣, 美國點點滴滴軍援烏克蘭繼續打或施壓不打 (根據Voice of America與ABC News (2024-11-30)川普言論被解讀為烏克蘭必須交出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領土 或被迫在談判中接受不利之條款)台灣都得靠自己作戰美國出兵的機率微乎其微,美國民調就是明證。

 

美國不願出售台灣F35尖端武器,而要2000 萬台灣人拿小型武器打游擊戰叛亂戰, 為什麼?   美國The Diplomat (2024-11-18): 這樣才不會引發廣泛的區域戰爭
任教喬治華盛頓大學和喬治梅森大學的美國參議員研究顧問撰文:  美國如果加入台灣戰爭 可能導致三方數百萬人死亡 (The Hill, 2024-12-3: 俄烏戰造成約 100 萬人死傷 )   美國會出兵參戰嗎?

2024-12-3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5-1-1):  烏克蘭戰爭阻礙了對中的威懾力。由於武器被轉移到烏克蘭,阻止中入侵台灣的彈藥量和質都下降了。俄烏戰 事越早結束,太平洋地區美軍就能越早重新武裝

 

 

 

 

 

OPinion  ♣♣     上帝禁止美國一戰


 

德國 Deutsche Welle (2024-12-3):  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夏威夷州,沒有受到正式的政府接待( formal government reception),兩天停留期間,沒有與美國高級官員會面的報導 賴在閉門會議上發表了講話,包括“中是台灣面臨的最大挑戰”。 後來 他在州緊急應變機構(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會見了夏威夷州州長,並出席宴會。

 

the 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認為,美國這些中轉站不太容易受到媒體關注和政治爭議,「讓北京方面發脾氣的藉口較少了」。
選擇偏遠的夏威夷和關島,並且不與任何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會面,被解讀為象徵性地提醒人們美台關係的重要性,同時不跨越北京的紅線。

 

但是美國AP,  Washington Post (2024-12-4): 在關島賴清德與美國眾議院議長Mike Johnson了電話 另外還有Hakeem JeffriesRoger Wicker ,會談似乎旨在強調國會兩黨對台灣的支持 美國 Bloomberg (2024-12-5): 與眾議院議長通電話可能增加了中加強對台灣軍事恐嚇的理由。

 

美國MEMRI (2024-11-18)  : 北京警告未來的軍演隨時可能轉變為實戰。 解放軍專家表示:“聯合劍2024B”是第一次將“封鎖台灣”的選項擺上桌面。 MEMRI: 由於北京具有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它可以選擇熱戰或冷戰,後者是圍而不打(封鎖),這是共軍昔日攻占北平(北京)的模式,也是康熙皇帝奪取台灣的 戰略。北京之所以對賴清德如此憤怒,是因為中共可能被迫採取行動,打亂了準備和部署節奏,這也正是不斷舉行軍演、警告台灣領導人的原因

 

解放軍預計 2027 年才準備好,雖然 Newsweek (2024-11-20): 中国軍方稱,捍衛主權領土「隨時準備好」。 根據英國 Economist (2024-12-5),由於解放軍高層腐敗中国經濟困境和社會不滿 可能將危險(戰爭)推遲幾年的評論並未得到美國政府內外的普遍認同,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學者Andrew Erickson表示:「習近平的腳牢牢踩在油門上,車子已經加滿了油 

川普的言論與人們對拜登軟化的質疑更增加了風險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12-4): 美國國安顧問Jake Sullivan剛才在CSIS表示,與中国的戰爭將「非常迅速地」耗盡彈藥庫存,「上帝禁止我們終將與一戰」

2024-12-6

 

 

 

 

OPinion  ♣♣     ♣♣    賴清德被迫宣誓效忠美

The Taiwan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University 教授Zheng Jian 表示,賴清德在短暫的「過境美國」期間被迫宣誓效忠美國 ("Lai is compelled to pledge loyalty to the US during his brief "stopover" ,    Global Times , 2024-12-6 )

報導公布後未見台灣糾正或反擊 也未曾耳聞任何主權獨立國家的元首有「宣誓效忠」他國的前例 包括爛國與小國,比方,丹麥總理拒絕美國收購自治區格陵蘭;  巴拿馬總統回嗆美國控制巴拿馬運河的意圖,南美洲國家也紛紛反彈。

 

清德要「效忠」美國什麼  (如果報導屬實 )

根據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4-12-2)川普批評台灣國防與晶片後賴清德在「過境美國」時的一場閉門演講中,似乎作出了回應,他概述了國防計劃,並承諾半導體產業將深化與美國的合作。
根據美國 CNN (2024-12-15) 華盛頓可能拆除台灣的矽盾(Trump's remarks have prompted jitters that Taiwan would need to move more of its critical chip supply chain to the US at a faster pace.  A move like that could affect the island's economic security and dismantle the very “silicon shield” )
台灣的「矽盾」有如烏克蘭昔日龐大的核彈庫烏克蘭同意移除核彈後 至少換到了美俄共同簽署但無用的一紙保證。

美國Columbia 大學教授約瑟夫·馬薩德 表示:中国並沒有破壞地區的穩定  是美國和台灣破壞了地區穩定  ── 美國尋求消滅所有對手  ── 利用台灣威脅中国、利用烏克蘭威脅俄羅斯

美國Real Clear Defense (2024-11-19): 川普的核心圈充滿了對華鷹派,可能會打「台灣牌」 甚至可能在台灣發動代理人戰爭。

美國Washington Times (2024-12-27) "Elbridge Colby (美國國防副部長&川普首任國防戰略製定者) 與Pete Hegseth
(美國國防部長) 為美台安全製定新路線一文" 述及台灣可能的國防優先待辦事項時 說到台灣軍購「 必須」針對非對稱武器台灣「 必須」將戰略與美國的優先事項結合 (must align its defense strategies with American priorities), 還說親中政客是嚴重(critical vulnerabilities)對國民黨政客進行罷免 ( recall elections targeting these KMT politicians) 云云。 因此, 目前親綠磨刀霍霍炒作國民黨共產黨化   全台大罷免潮」( 賴清的在新年講話中提及罷免) ,不知是否來自美國指示?    聯合報 (2025-1-1) : 新國會智庫民調顯示,高達7成民眾認為大罷免不利國家安定。

清德「 被迫」宣誓效忠蔡英文時的台灣美國表示自願被利用(根據Eurasian Times)

 

 

 

2025-1-3

 

 

 

OPinion  ♣♣     ♣♣   美國新國安政策輪廓  將從迷霧中浮出水面 

 

──台灣  戰

美國 War On The Rocks (2024-12-19):  U.S. Naval War College 教授表示習近平決心接管台灣急於為可能發生的台灣戰爭做準備EurAsian Times  (2024-12-1): 中台衝突 ──美國同意向台灣提供更多軍事援助,印太緊張局勢沸騰。 法國RFI (2025-1-1): 習近平今年新年致辭時表示:誰也不能阻擋統一的歷史大勢!  法國 Le Monde Radio Free International:  北京對台北加大了政軍壓力不排除動用武力。美國Newsweek (2025-1-3): 問題已經不再是是否會入侵,而是中將加強什麼樣的脅迫力度,以接管台灣如果中加大壓力,就會增加危機和衝突的可能。

 

  1.  封鎖或隔離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2-31): 中国與台灣的戰爭(入侵或“隔離”) 將引發經濟危機,目前,美國還沒準備好 加拿大 Vox (2024-12-16):  根據最近對美、台國安專家的survey,大多數不信中国目前有能力兩棲入侵,但確實認為中国可以實施封鎖或隔離,切斷台灣對外貿易,迫台投降或對主權做出重大讓步 這樣的行動可能與入侵同樣有效,而北京的風險卻小得多。 運載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船隻是台灣的生命線,且台灣約 70% 的食品依賴進口, 一旦遭到封鎖或隔離,也許最快會在六個月內, 將迫使台灣人民日益依賴番薯為食。 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4-5-16): 不全面入侵 就接管台灣是可行的
美國 CNN (2024-12-15): 川普表示不會對抗中国的封鎖  美國 Breaking Defense  (2024-12-6):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議員Jim Himes 表示你(中国)可以實施封鎖 (但入侵 使台灣變成冒煙的廢墟 你可能無所斬獲)。

隔離是比封鎖更微妙 「真的很容易」的方法由於其「灰色地帶」性質,美國等國不太可能干預。

 

  2.   網路攻擊

Real Clear Defense  (2024/12/24):   川普前副國安顧問Hoover Institution學者 Matt Pottinger表示,  習近平不會犯俄羅斯同樣的錯誤   ──  中国將盡力切斷海底電纜(台灣的大部分網路服務都依賴 14 條海底電纜並炸毀衛星  ( Musk的星鏈Starlink因台灣要求所有權而談判破裂)。   Vox (2024-12-16): 鑑於中国無與倫比的網路攻擊能力,以及台灣對網路存取的依賴程度比烏克蘭高得多,全面封鎖網路可能幾乎與北京使用飛彈或轟炸一樣具有破壞性

 

  3.  飛彈&轟炸      Jerusalem Post (2024-11-29): 中国更有可能使用地對地飛彈、無人機、空中轟炸對付台灣;  詳賴清德睪固酮 一文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1-27) 評析解放軍空襲轟炸可能會讓台北屈服,但這將徹底摧毀台灣的基礎設施 德國Deutsche Welle (2022-12-30) 引用 澳洲前總理Kevin Rudd的估算至少數萬甚至數十萬近百萬(hundreds of thousands) 台灣平民死亡

 

  4.   入侵台灣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4-12-29): "An imminent invasion   ──     美國軍事專家和國防官員看到了一些跡象  ──  表明中国可能會在幾年內採取行動。 美國華府 The Defense Priorities 智庫主任說:如果中国繼續全面脅迫,兩棲攻擊不僅是可以想像的,而且很有可能。  Defense Priorities 的專家Goldstein 相信中国「如果願意的話」,現在已經準備好接管台灣。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4-12-13):  根據美智庫CSIS的戰爭模擬,當中国入侵台灣遭受挫敗時,使用核武的最大壓力就出現了,這突顯了美國對 北京可能淡化不首先使用核武承諾的擔憂Real Clear Defense  (2024/12/24):   Matt Pottinger表示,普丁每次揮舞核武大刀時,太多的歐洲和美國外交官是多麼害怕以致在國務院的辦公桌跳來跳去。因此北京會認為核子浩劫的威脅是有用的,或至少是潛在有用的;  習近平將忍不住這麼做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12-19):  美國《中國軍力報告》(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rt) 暗示,如果中国武統失敗,可能使用核武。 「如果常規軍事失敗嚴重威脅到中共政權的生存,北京可能考慮先 發制人使用核武美國Newsweek (2025-1-3): 五角大廈報告表示,中將可能升級網路、太空戰或核戰,以試圖結束曠日持久的衝突。 


 

 台灣人願意一戰嗎 ?
 

Vox (2024-12-16):  美國大選前幾週訪問台灣時,它看起來根本不像是一個為潛在災難入侵作了準備的地方。 歐洲politico.eu (2024-12-23): 台灣仍然沒有做好準備。「 台灣所有軍種——陸軍、海軍——都沒有做好準備——人力、訓練和武器都短缺。政府官員承認需要採取更多措施 。名義上台灣有250萬後備役部隊,但實際上沒有足夠的軍械或裝備給他們,而且他們缺乏訓練。國民黨智庫表示,真實數字可能只是10萬人。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5-1-1): 台灣的國防支出與一個處於衝突前線的國家(比方波蘭)相比相去甚遠 美國Washington Times (2024-12-27): 川普剛任命的國防副部長 Elbridge Colby 直言不諱指台灣國防開支與戰爭準備不足(美國在1980s冷戰期間國防預算占GDP 6.8%)社會和政府缺乏明顯的準備跡象。以色列的民軍準備是一種民族精神,而台灣與以色列大不同Colby 指台灣不能指望美國會補強台灣的不作為, 台灣必須認識到防禦不僅是購買武器,還涉及社會復原韌力、戰略清晰和政治意願,台灣必須培養類以色列的文化, 這包括建立民防網絡。 美國VOA  (2024-12-26): The Global Taiwan Institute 專家Michael Cole表示,民防在台灣面臨相當大的阻力,政府安全機構和軍隊 都不喜歡讓公民參與國防。美國CSIS  (December 11, 2024): 台灣民眾是否做好抵抗的準備和決心仍然令人擔憂

 

美國AP News (2025-1-1): 台灣總統誓言隨著中威脅的加劇將增加台灣的國防預算。 但美國媒體(比如Washington Examiner, 2025-1-1)不認為賴清德近期會大幅改善國防
 

 

──美國  戰

美國半官方的the 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主任  Rorry Daniels (2024-12-6):  美國選民厭倦了全球反恐戰爭失敗帶來的海外糾葛。 美國大選結果很明確:美國人民選出的領導階層希望最大限度地減少海外衝突,增加國內投資 ...。因而未來四年內為台灣海峽帶來了巨大的危機與風險。  

 

The Boiling Moat: Urgent Steps to Defend Taiwan  一書結論: 台灣極易受到封鎖,而試圖打破封鎖會給台灣和美國帶來巨大的局勢升級風險。打破封鎖需要壓制解放軍在中東南部部署的廣泛戰鬥網絡,要做到這一點可能需要“對中國大陸進行長期的轟炸行動”,這一步是如此激烈,以至於戰爭模擬很少納入,更不用說認真考慮了。

 

美國 War On The Rocks (2024-12-19):   偶爾會出現一些「髒衣服」(高層貪腐),這不是統一的阻礙, 中的「名牌服飾」包括「世界領先的高超音速飛彈庫」,大約 400 枚洲際彈道飛彈全部能到達美國本土。為防止美國介入台海,中開發了五種不同類型的反艦彈道飛彈。其中   DF-26 能夠進行核精確打擊,眾多的 DF-17 擁有世界上最先進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可躲避美國雷達和防禦系統。 DF-27可以高超音速核攻美國。 Asia Times (2024-12-21):   從陸地、海上和空中平台各方向同時發射高超音速攻擊可能壓垮飛彈防禦系統。 岸基宙斯盾、薩德和愛國者系統,在面對飽和攻擊時有反應不協調的風險。

 

美國最近測試的「暗鷹」高超音速飛彈(Dark Eagle hypersonic missile) 標誌著重要里程碑。如果美國高超音速打擊可能威脅中的戰略核武庫,中可能考慮進行先發制人的核打擊。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4-12-13):  美智庫CSIS與麻省理工學院(MIT)最近的台海兵推首度納入核武,結果 15次模擬僅5次擊退解放軍, 三次導致了中國和美國城市的核毀滅,奪走了數億人的生命,因此作者敦促美國評估台灣戰爭可以做出哪些讓步,而不是訴諸核戰。

 

美國副助理國防部長在CSIS表示:中国有個弱點   ──   對進口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   ──   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一旦發生戰爭,中可能會遭到美國及其盟國的封鎖。 「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對此還沒有答案。」

 

台灣《Taipei Times》最近一篇社論欣喜地說,從川普的領導團隊組成來看「美國將繼續大力支持台灣」 然而美中之戰不等於保台之戰, 甚至陷台灣於險境。
美國
CNN (2024-12-15): 台灣要扣好安全帶應對台可能更加不穩定的關係。 The WEEK (2024-12-30) 複述了CNN的上述文字,並報導川普的言論讓台北領導人感到緊張,“不可預測性”意味著“我們不知道會更安全還是更危險”。

 

美國是否會致力保護台灣川普偶而含糊其辭 (比方「我永遠不會說」),但長期以來他都表現出非常不願出兵的態度  川普認為任何可能冒與中發生戰爭風險的軍事干預都是「愚蠢的」 (Asia Times, 2024-12-23: Trump has dismissed any military intervention that could risk a war with China as “stupid.”) 美國Newsweek (2025-1-3): 川普表示,他不會保衛台灣免受中的侵害 (Trump, who positioned himself as being tough on China, has suggested he would not defend Taiwan from China)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5-1-3)  與 加拿大Vox (2024-12-16) 都引用川普的說辭 「如果你()進入台灣,我很抱歉,我將向你徵高額稅」來阻止侵略。( Trump said he would be able to prevent Chinese aggression by telling Xi, “If you go into Taiwan, I'm sorry to do this, I'm going to tax you”— meaning impose tariffs — “at 150 percent to 200 percent.”)    

顯然川普傾向經濟報復而非軍事干預  即使若干美國鷹派政客渴望一戰人民的厭戰與反對也將是極大阻礙

 

和平?

 

    中  ―  美國

 

最近根據澳洲Sydney Morning Herald川普已向北京發出了早期信息,即華盛頓不太可能放棄台灣

 

中美關係可能影響台灣戰爭  若中美水乳交融 台灣將失去利用價值 若中美交惡  台灣之戰可能觸爆英國Daily Express  (2024-11-14):   經濟受到的打擊越大,它就越可能對台灣行動,因為利多於 美國Newsweek (2025-1-3): 習近平可能希望以升級行動來轉移經濟和社會挑戰帶來的內部壓力

美國

Chicago Tribune (2024-12-10) :  對共產黨領導階層來說,經濟仍然比意識形態的純潔性更重要。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5-1-1):  習近平承認,中經濟正面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 ,  問題包括失業以及不斷加劇的房地產危機等,習稱艱苦奮鬥定能戰勝困難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2-31): 與台灣的戰爭將引發經濟危機美國還沒準備好 美國 若把對付伊朗和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拿來破壞, 將適得其反,因為中在全球供應鏈中位居核心地位。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5-1-3):  在台灣問題上,北京除了動員全部軍力外,還將使用各種經濟策略對付西方。Rhodium Group 與 Atlantic Council的研究結論是,北京在這方面的戰略準備比俄羅斯更系統化,  G7(美&歐盟)的主要民主國家依賴超過 4,770 億美元的中商品,中可能限制這些商品的出口,七國集團(G7)至少 4,600 億美元的直接投資資產將面臨風險......

 

美國Asian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 專家表示: 至少在未來四年內,美中關係面臨下行壓力。川普和習近平都不想被視為軟弱或過度遷就對方,但兩人都沒有信心在衝突中獲勝。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5-1-1): 香港大學政治教授表示,「在川普政府執政的上半年或一年內,存在改善關係的機會之窗」, 川普在意識形態上並不反對

美國The Hill 一篇評論認為川可能妥協  Breaking Defense  (2025-1-3) : 新的外交和國家安全政策的輪廓將開始從政治迷霧中浮出水面。目前最有可能的結果似乎是對中採取更加修正的路徑 (more amendable approach to China)對美日緊密情報關係更加懷疑,並對北韓不那麼強硬  美國East-West Center, Honolulu  專家於Asia Times (2024-12-24) 表示,台灣相比中並不重要。 川普甚至承認了已經聽取了習近平的建議 (admitted to taking counsel from Xi) 。川普2.0比韓戰以來的任何美國政府都更有可能停止對自治台灣的支持。 川普和習近平有可能達成一項重置美中關係的大型協議北京將承諾額外購買數百億美元(明年,台灣計劃撥款 706 億新台幣(22 億美元)收購新的美國武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台北購買了180億美元美國武器比歐巴馬政府兩屆任期的總和還多40億美元。但無法與大陸比錢 ) 的美國產品來平衡巨額貿易順差 ──  順差是川普談論最多的中問題。其次,中將向川普保證美國可以繼續在中主導的東亞自由貿易,作為回報,川普將放棄美國在亞洲的戰略領導地位。川普傾向相信,美國領導全球的成本超過了利益。 當然,許多美國國會議員會表示反對,但也不應低估共和黨政客為了站在川普這邊而犧牲原則甚至核心信念的程度。 

 

      ―  台灣

 

美國

Chicago Tribune (2024-12-10)  認為兩岸可能會繼續避免戰爭。

台灣

民進黨政府已經努力了八年,支持親美的民眾也不過兩成,超過六成的民眾依然認為,在美中台三邊關係中,台灣應該維持等距發展

 

英國Reuters (2024-12-23): 《零日》製片人表示,希望讓台灣人民思考:他們會用自由換取權力,或換取巨額金錢? 面對誘惑,台灣人民會如何選擇?(would they trade away their freedoms for power, or for an enormous sum of money?  When faced with the temptation, what will the Taiwanese people choose?”)

 

如果有巨大的回報,和平就有巨大的希望

台灣聯合報 (2022-2-27): 日據時期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指「台灣人愛錢、怕死、愛面子」,美國Brookings (1-22-2021): 僅23% 台灣人認為民主比經濟重要  美國Washington Post (1-2-2017):  評論兩岸統獨時   ―  83%台灣人要麵包(現實) 而非愛情(理想)   ― ("83 percent chose bread over romance")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1-11-18) 引用知名統計機構 Pew Research Center 的研究調查台灣人對"Material well-being"(US Google AI Overview:  a person's standard of living, which includes their financial situation, the ability to afford necessities, and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material conditions  也就是物質錢財等 ) 重視的比率甚至超過家人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2-31):   在 1982 年承諾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China's commitment, in 1982, to pursue unification with Taiwan through peaceful means, which Mr. Xi himself describes as part of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s).

2025-1-3

 

 

 

 

 OPinion  ♣♣臺灣扣川普紅帽子?

 

 現在臺灣處處亂扣紅帽子,只要懷疑兩岸衝突,美國將會袖手旁觀,就會被網軍側翼貼上「疑美論」標籤,亦認定有此論調者政治忠誠度有問題

 

如果中共不會處處亂扣「台獨」帽子,臺灣的言論自由就輸了

 

美國會不會袖手?  以下是西方專家最新的評析

 

 

♣ 美國Newsweek (2025-1-3): 川普表示 他不會保衛台灣免於中国侵害 (Trump, who positioned himself as being tough on China, has suggested he would not defend Taiwan from China) 台灣一項民調顯示,川普獲勝後,台灣民眾對美國軍事干預保衛台灣的信心大幅下降。

 

♣ 英國Telegraph (2025-1-13)川普承諾不會允許美國捲入對外戰爭 (he has pledged not to allow the US to become involved in foreign wars)

 

♣ 美國War On The Rocks大多數美國人反對捲入兩岸戰爭美國官員未解釋為何台灣值得發動戰爭也沒有努力激發鼓動美國人支持戰(至關重要)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5-1-13): 這就是川普不保衛台灣的原因——為台灣或任何小國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不符合美國總統的偏好和優先(predilections and preferences) ; 當中国確實推進他們的邪惡計劃時,美國不太可能採取任何措施來阻止他們。 中国可以確保美國的失敗,讓山姆大叔完全退出這場新的偉大的全球遊戲 ( it could ensure the defeat of the US, taking Uncle Sam out of this new great global game altogether) ; 因為美國及其盟國根本缺乏政治意願和國防工業來支持擊敗中国封鎖和/或入侵台灣所需的艱鉅努力。 

川普的團隊已經向北京方面發表了和解聲明,特別是他史無前例地邀請習近平參加1 月20 日的總統就職典禮(習近平拒絕了這項邀請)。川習兩位領導人都知道台灣的命運已成定局。 川普不尋求核戰,他最終將讓中国佔領該島。 

 

川普第一任期時,就讓人懷疑他保台的意志。  美國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1-2-18): 川普政府往往將象徵意義置於實質之上,並不必要地公開某些事態發展,進而引發中国的強烈反應。英國The Week, Yahoo News (8-9-2020) : 專家質疑川普對加強美台關係有多認真?  並預測若情勢升溫,美國可能會退縮,陷台灣無助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8-29): 川普在 2017 年訪問北京期間受到皇室待遇,一時間愛上了中国的奉承;  如果川普重返白宮,預計習近平會複製這項策略。川普原本就不想保衛台灣, 曾經向議員表示不會出兵台灣...

 

臺灣一直喜歡呼攏人民 ,誤導人民。執政者對內應該進行改革 對大陸應該將和平談判納入選項。
繳納太多保護費會損害
台灣人民福祉  ——    川普「敦促」台灣將國防開支增至GDP的10%,這相當於台灣政府預算的80% ,  必將排擠公共福利支出影響人民生活

2025-1-25

 

 

 

 

 OPinion  ♣♣川普就職典禮 座位政治學

 

 

台灣媒體報導,在川普就職典禮會場,中国副總理韓正曾站在阿根廷總統及義大利總理等身旁,3人的座位十分靠近。另一媒說韓正距川普不到十公尺。 說了半天讀者仍然霧裡看花,不清楚他們究竟坐在哪裡。

義大利官方通訊社ansa報導,義大利總理坐在林肯雕像下一句話就明確了其座位位址

 

美國Newsweek (2025-1-21): 對於專注於座位順序細節者而言,就職典禮座位安排的象徵意義是不容忽視的。

由於圓形大廳只能容納約 600 人,這使得最受歡迎的嘉賓才得入內。包括最高法院法官、軍事領導人、前總統及其配偶、內閣官員和外國領導人,還有川普總統的特殊客人。

 

VVIPs們的座位怎麼安排?

 

印度India Today (2025-1-21)報導: 印度總理莫迪的代表 ─ 外長S Jaishankar 被安排在第一列第一行的座位,而日本外務大臣和澳洲外長則坐在第三列 (印度似乎沾沾自喜)坐在前排被視為印度旨在與川普政府建立密切關係的明確訊息。根據aljazeera (2025-1-19),印度總理Modi並不在川普邀請名單之

第一列第一行似乎是全場最佳座位 ,非第一貴賓莫屬 ,其實未必。印日澳三位外長都坐在川普面前, 而川普背後的區, 坐著美國近幾任總統(拜登第一列 布希、克林頓等第二列)、 川普家人 科技大咖 等, 看來是川普心中更有分量的人物。中国副總理韓正也坐在這個區塊

 

這個區塊包括約四列 ——  第一家庭坐在第一列美國NBC (2025-1-20): 科技大亨馬斯克、貝佐斯(Amazon)、祖克柏(Facebook) 坐在第二列,Newsweek (2025-1-21): 科技大亨比一些內閣成員、州長和資深官員擁有更好的席位,這反映出矽谷的巨大影響力。馬斯克和祖克柏並肩而坐,這是罕見的團結表現。第三坐著其他具有影響力的科技領袖,包括AppleGoogle、TikTok 和OpenAI 的頭頭。第四列坐著即將上任的教育部長、國防部長、調查局長等閣員。座位安排標誌著優先事項的轉變,科技領導者被定位為新的權力掮客。 該區包括阿根廷總統、義大利總理和中國家副主席韓正,他們都是受川普正式邀請而來

 

美國Radio Free Asia (2025-1-20): 出於對貿易和安全的擔憂,亞洲派出了高官參加川普就職典禮;  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的代表都將出席,這反映出中和日本對與世界最大經濟體建立良好關係的重視。  但是根據aljazeera (2025-1-19)川普邀請名單並未包括日本領導 美國華府RFA(2025-1-20):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岩屋毅將成為日本第一位出席美國總統就職的外相,這顯示川普新政府重視與日本的關係

 

最近川普對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的言論引發了中社群媒體的猜測,認為他可能願意讓中拿下台灣。台灣派出了立法院長率領的大型議員代表團赴美 (相對比沒有美國國會議員出席賴清德就職典禮)。歐洲Politico: 台灣正在對華盛頓發起新的魅力攻勢(a new charm offensive),突顯了台北對於川普重返白宮感到多麼不安。美國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D. Sacks表示,議長韓國瑜可能試圖告訴川普團隊: 台灣“正在認真對待其防禦,它不是搭便車者”。然而,台灣官方中央社報導,台灣代表團「因空間限制」將無法進入圓形大廳觀禮  後來台灣方面出現了"兩岸代表都在「同一個屋頂下」"" 距離川普只有「25公尺」"   ——   輸人不輸陣的說, 然而差一點差很多,兩岸間隔了道厚牆 。美國WSWS.org (2025-1-26): 台灣兩黨都支持這種沾沾自喜 阿諛奉承  ——  這並不是台灣政客第一次將接近美國總統視為莫大的榮耀

 

相對比,加拿大總理對於川普邀請加國成為美國一州, 嗆說「像地獄出現雪球」一樣不可能,丹麥總理對於川普合併格陵蘭的提議 ,  在電話中出現「火爆激烈」的對話。 他們對於自己國家 ,顯然感到莫大的榮耀 如果川普邀請台灣成為美國一州, 不知道賴清德會不會反嗆川普?

2025-1-27

 

 

 

 

 OPinion  ♣♣川普翻臉

 

 

川普光火

 

美國The Hill (2025-1-24): 川普與丹麥首相因為格陵蘭島進行了「激烈火爆」的對話

根據英國BBC (2021-5-31), 美國CNN(2021-6-1)丹麥長期幫助美國監聽德法等歐洲政要丹麥為了美國 「出賣」了歐洲弟兄,結果川普翻臉跟翻書一樣

 

台灣跟丹麥一樣為了美國 「出賣」了大陸同胞。 根據Asia News Network  (11-25-2022)等報導, 台灣對大陸的間諜活動“是世界上最有效的”。著名戰略專家 Ian Easton: 沒有台灣可能導致美國情報界失去進入中的主要窗口,五角大廈和中央情報局可能開始產出有缺陷的分析報告

 

結果川普一樣翻臉大肆批評台灣國防與半導體小偷。 蛇年除夕前川普再度點名台灣

 

   ♣ 1. 台灣半導體

 

原總統大選競選者&川普提名的政府效率部長Vivek Ramaswamy表示,台灣對美國很重要,只是因為半導體,美國提高自己的產量後,應該停止保護台灣。根據英國Telegraph (2025-1-23),日前 QUAD組織似乎警告中不要對台灣動手, 係因川普政府在盤算台灣的高科技晶片美國Newsweek (2025-1-22):  美國正在努力將半導體生產遷回美國以減輕風險;   ——   而不是保護台灣以減輕風險

 

中共GT (2025-1-12):  國台辦表示,台積電被民進黨拿來討好「效忠」美國 (TSMC has become the DPP's "pledge of allegiance" to curry favor with the US)... 台積電變成“美積電”只是時間問題。

 

Yahoo News: 最先進製程留在台灣? 台灣經濟部(2025-1-10)表示,「時代不一樣了」,是否赴美投資,由台積電自行考量。此意味對台積電大開綠燈

與此同時美國重要智庫CSIS.org  (2025-1-10):  台灣向台積電施壓,要求將大部分先進製造節點保留在台灣,因為「矽盾」抵禦中国十分重要

Yahoo News: "台積電成為「美積電」?"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在台大演講(2025-1-16)時說「門都沒有」

美國 techspot (2025-1-14):  台灣最終將允許台積電在國外生產先 進的 2nm 晶片台灣政府正在取消阻止台積電在海外建造尖端製造工廠的限制。台積電目前的目標是到2028 年在亞利桑那州的第二家工廠生產3nm 和2nm 半導體。

 

「矽盾」還是台灣安全保障嗎?

美國 Newsweek  (2025-1-22) "矽盾是台灣安全保障還是攻擊目標?" 一文指出目前台積電讓中更加覬覦台灣。台灣官員大肆宣揚「矽盾」作為安全的絕對保障是魯莽的。畢竟,中攻台會破壞所有人的供應源這可能是雙輸;但至少在北京看來,它並沒有將任何競爭優勢讓給對手

 

   ♣ 2.  台灣國防

 

澳洲SKY News  (2025-1-15): 川普新任國務卿Marco Rubio稱中將在 2030 年入侵台灣。美國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5-1-15):  美國印太地區最高軍事指揮官在 2021 年警告,中可能在十年內嘗試入侵台灣,一些專家認為可能要久點,其他專家則認為2049 年是一個關鍵日子。

 

評估可能出錯 。  英國在 1930 年代評估德國要到 1943 年才準備好戰爭,結果德軍1939年就入侵波蘭。法國評估德軍無法穿越天險阿登森林(Ardennes Forest)攻擊法國 , 結果,什麼都擋不住德軍

 

美國The Diplomat (2025-1-17):    国成功滲透半導資料將減少對台灣半導體的依賴,可能會加快其入侵的時間表。此外美國在印太威懾力的削弱,可能大大增加衝突的風險 英國Telegraph (2025-1-23):  去年12月中国採行新 ── 不張揚地進行大規模軍演 ── 向華盛頓暗示,它可以隨時攻擊台灣

 

台灣備戰的如何?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5-1-23)  稱讚北韓士兵通常不會撤退,「積極性高、訓練有素」且「勇敢」
相對的,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5-1-10):  國防副部長Elbridge Colby表示有充分理由懷疑台灣的國防誠意。 儘管台北一直在談論國防,但沒有行動證明。

美國Bloomberg (2025-1-21) : 台灣執政者批評反對黨大刪預算將損害國防 CNN(2025-1-25) :台灣行政院長說這 (凍結近 40% 的常規國防預算等)是“自殺”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5-01-21) 說這會疏遠川普

但是 國防不是只繳保護費 

美國Real Clear Defense (2025-01-21): 台灣號稱百萬預備役軍人,其中 999,000 人每年只接受約四天的軍訓。

美國CNN(2025-1-25) : 專家對台灣非對稱戰爭轉型的緩慢進展表示擔憂。美國Newsweek (2025-1-25) : 台灣大部分預算購買昂貴且極易受到解放軍打擊的戰鬥機和軍艦等大件武器。

美國Bloomberg  (2025-1-14): 台灣軍方尚未做好迎接川普世界的準備。 台北需要重新考慮其防禦戰略。

美國the Cato Institute: 美國積欠大量武器未運交台灣。 這可能也影響反對黨大刪預算。

 

台灣沒有動員備戰 ,卻搞出一堆創意 ,比如, 美國The Defense Post (2025-1-16)Eurasian times (2025-1-15) DarkReading  (2025-1-24) 報導 台灣考慮招募傭兵 ; 以及將台灣所有的寶貴資產 ── 比如半導體工廠、故宮所有古物、大量人民(人肉盾牌?)和核電站 ── 都放在一起,假設對手不會攻擊它們這是一場賭博

這不算別出心裁,因為本網站1~4年前已經提出招募外籍兵團 以及利用故宮文物點子。
2025-1-28

 

 

 

 

 OPinion  ♣♣兩岸人民不願互戰

 


 ♣  ? 戰?

 

 

美中關係戰略模糊大師Henry Kissinger, 以及川普首任時的國安顧問Bolton都認為 ,現狀不可能無限期地持續下去.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5-1-13) : 許多台灣人和中國大陸人都自視為同一文化的兄弟姊妹。鑑於這些文化聯結,兩岸政府都面臨人民明顯不願互戰的問題。( substantive numbers of both Taiwanese and Chinese view themselves as siblings from the same culture. Both China and Taiwan’s governments face the problems that there is a clear reticence on the part of their people to fight each other, given these cultural linkages.)

 

但是就像延長兵役 未來是和是戰恐怕不是人民能夠決定的

 

 美國的利益 

 中国政府以及一些學者專家認為美國的戰略利益是利用台灣來「遏制」中 

「遏制」的目的呢?  TIME, 2022-10-11(  brief time.com/6221072/why-protecting-taiwan-really-matters-to-the-u-s/) : 非常偉大的國家(中國)未來會強大到威脅及削弱我們, 因此美國得先發制人削弱北京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說:我們不會讓中成為第一川普新任國防副部長Bridge Colby多年來一直提出論點:美國無法承受中国贏得亞洲霸權第一步是與台灣統一美國19fortyfive (2022-12-12) : 美國已經走上了阻止兩岸統一的道路。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5-1-17):  和平統一只在兩種情況下是可能的:  (1) 政治自由化並接受美國領導的秩序,或 (2) 如果台灣的社會和政治趨勢根本上轉向歡迎統一。

美國目標顯然是收編,要不就得打擊它 ── 利用台灣...

 

  中国利益

美國19fortyfive (2025/01/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毫不掩飾地表示,與台灣「統一」對於北京扭轉「百年恥辱」的目標至關重要。(如果中国被美國收編 就變成前辱未雪 新辱又) 英國Telegraph (2025-1-23): 台灣是習近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核心。

Real Clear Defense (2025/01/21): 習近平完成毛澤東無法完成的「統一」志業 可以成為不朽的人物。佔領台灣,中国 便突破了第一島鏈 ── 解放軍可以輕鬆進入太平洋,並可能包圍日本,切斷澳洲的聯繫繼續前進。

美國New York Post (2022/11/16) : 五角大廈認為的目標 ── 到 2049 年成為全球頭號強國

也有西方專家認為国 的雄心壯志不那麼誇張University of Maryland傑出教授Warren Cohen表示,中的利益「除了賺錢之外不會擴張到世界各地」「他們並不打算接管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他們僅希望削弱美國的控制 如果可能的話,他們希望他們所在的地區沒有美國的存在,但我認為他們也只能這樣了」。

 

 

 ♣  戰爭?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5-1-10): 全球霸權衝突主要集中在台灣和南海。Washington Examiner (2025-1-9): 美國軍方領導認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衝突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是否發生的問題。

 

法國AFP (2025-1-25):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上週在參議院聽證會表示,美國須明確讓中共知道“武力統一台灣的成本太高"三日後王毅警告魯比歐,不排除以武力統一台灣的可能性。

 

許多聯合國成員國可能接受北京封鎖台灣為 其內政事務川普新任國務卿Rubio曾表示:北京不僅擁有核武庫,也控制著關鍵供應鏈,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甚至連前蘇聯都沒有。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隱藏著重塑全球秩序、成為世界最強大國家的真正雄心,現在他們不再隱瞞了。川普新任國防部副部長Elbridge Colby 認為北京很快將主宰東亞

俄烏戰露底了美國軍事技術的限制。依賴GPS定位的西方精準攻擊武器經常被俄羅斯干擾,使其幾乎毫無用處,而中人也學會了  五角大廈也非常擔心北京的遠程飛彈D-21和D-26 (雖然尚未經實戰驗證) ;  北京的間諜活動規模之大令人畏懼。北京的造船能力是華盛頓的 200 倍,而美國曾經強大的工業基礎卻在萎縮。

專家常提及解放軍幾十年沒有打過熱戰了 缺乏實戰經驗   Washington examiner (2025-1-10): 美軍近年的作戰經驗將是相對於中的優勢?  美國一直在打擊恐怖分子和伊拉克這樣的三流軍隊,而不是工業超級大國。 歷史明鑑警告我們:當年英國與德國交鋒,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作戰經驗幾乎沒有意義  Washington examiner: 美軍明確的優勢 是潛艇, 解放軍在海底的秘密戰鬥仍落後美國數十年 。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5-1-8): 美軍包括潛艇部隊,已陷入低谷,將持續到 2020 年代末至 2030 年代初期。美國海軍估計需要66 艘潛艇以完成全球任務,而目前僅約為49 艘。

 

 ♣  和平?

 

美國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1-2-18) : 如果美國明確表示有意願、有能力保衛台灣,將減少兩岸衝突的可能性
然而
,這不是川普心之所。    美國Newsweek   (2025-1-22):   Why Taiwan Matters作者Kerry Brown表示:   川普對民主國家的支持不太感興趣,而更關心如何與獨裁鄰國達成協議。台灣領導人需要謹慎。
這也不是
美國人民心之所紐約時報(2025-1-18)民調,6成民眾希望美國降低對國際事務的重視,更專注在國內

英國Telegraph (2025-1-23)、英國Reuters中文網: 初步跡象顯示川普對習近平的請求持開放態度。  習近平將使用他所有的外交和經濟手段來對付最具交易性的美國總統川普。「 中美之間正在進行很多幕後討價還價」。 “習近平希望表明,如果美國不向台灣提供軍事支持,他願意在其他領域——中東、烏克蘭——進行合作。”

 

***   ***   ***

 

美國對華鷹派作風強硬,會多大程度影響川普尚待觀察 GZERO Media (2025-1-26):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與中外交部長王毅首次通話就台灣獨立問題發生了衝突。王毅對魯比奧說,「希望你好自為之」 這 通常是中國上級使用的一句話,用來警告下級員工或學生要負責任地行事。 外交部兩小時後發出英文稿,沒有翻譯「希望你好自為之」這句話。

美國The Hill (2025-1-7): Brown大學美中關係教授表示,中戰爭至少會在台灣和南海地區造成大規模毀滅性後果。
民進黨政府一逕想依賴美國,得小心台灣變成冒煙的廢墟, 或成了菜單上的菜肴

2025-1-28

 

 

 

 OPinion  ♣♣共軍會在哪裡登陸?

 

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5-1-13): 根據中国軍事學術論文一旦入侵台灣,解放軍將瞄準港口和機場,以運入部隊和物資。如果失敗或達不到要求,就要搶灘兩棲登陸Asia Times  (2025-1-13):台灣領導人被斬首後,中可能派遣 30 萬至 40 萬隊上岸,如果斬首失敗,中可能必須派遣200萬名士兵,包括警察和準軍事部隊,確保對台灣軍隊形成三比一或五比一的數量優勢。

 

美國知名專家伊斯頓在2021 年的《Project 2049》報告中表示,台中是共軍兩棲入侵最有可能的港口,因為它擁有廣泛的現代化設施、相對明亮的城市環境以及附近海灘和河流三角洲的環境;  但是, 台軍必然會嚴密防守台中,高雄、左營、台北和安平由於戰略重要性也可能成為目標,儘管其密集的城市環境和周圍的防禦陣地會構成挑戰。
再其次是基隆、蘇澳、花蓮和馬公,但是它們的地形不利入侵且防禦堅固。 伊斯頓總共確定了14 個適合登陸入侵的
台灣海灘其中9 個在北部,5 個在南部美國Newsweek》2023 年12 月報導,謹慎的台灣已經確定了兩打以上的可能登陸點。 至於其他的綿長海岸由懸崖、礁石和岩石組成,而平坦的西部海岸則佈滿泥灘,重型設備很容易卡在其中非常難以登陸

 

然而美國Naval News (海軍新聞)報導,中国正在建造"移動碼頭"(重型駁船)。Asia Times  (2025-1-13): 駁船頭可以伸出異常長的路橋,將坦克和重型設備直接卸載到台灣道路  這可能使得許多原本難以登陸的地點成為共軍兩棲入侵的突破口,也打破了台軍原先的戰略規劃目前,中国已經完成了至少3艘,但可能有 5 艘或更多。英國Telegraph  (2025-1-13): 中国可能需要至少兩打駁船,才能“可靠地將大量裝甲和物資運上岸”,因為許多駁船將被台灣摧毀。“鑑於中国巨大的造船能力 (美國的200倍),這個數字完全在中的能力範圍之內"。

 

英國Telegraph  (2025-1-14): 中 国正在建造駁船是戰爭即將來臨的明確訊號   一些分析家認為,中需要運入200萬士兵才能確保勝利。如果武統戰爭爆發,駁船可能是入侵成功的原因

 

中国GT (2025-1-13) 表示:  炒作駁船暴露了對解放軍能力不斷增強的焦慮 ;  截至發稿,中國大陸尚未就駁船事件發表正式聲明。如果這些駁船確實有軍事用途,軍事專家指出,中國大陸用於兩棲登陸的船種越來越多,解放軍在解決台灣問題上有多種選擇。 

 

當年英國遠洋艦隊攻打福克蘭群島戰役台灣將領只有一位準確判斷出登陸地點。 如果"移動碼頭"成真,台灣許多地點可以登陸,就不知道要在哪裡集結重兵防禦了

2025-1-20

 

 

 

 

 OPinion  ♣♣        賴清德  的   三塊招牌

 

賴清德有三大招牌: (1)  和平靠實力   (2)  台灣與民主陣營(美國)在一起威懾中国  (3)  避戰靠備戰

 

以下分別解析~

 ♦  (1)  和平靠實力?  這是口號而已  澳洲智庫Lowy Institute不久前將台灣綜合實排名亞洲第14 這是多麼後段的位置?

 ♦  (2)   與美國在一起?

  美國The Hill (2023-9-7): 美國的計算嚴重偏向同類嚴重缺乏對外國人生活的關心...美國的外交政策偏向擁有共同歷史或文化遺產的國家,常常將照顧範圍限制在白人為主體和基督教的國家( majority white and Christian countries. 對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缺乏同理心
 
英國 The Independent (2024-10-2): The 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s (IPAC) Alumni Council  (全球議員反華聯合會) 副主席說: 川普他們那群寧願去鼓勵中国  還希望美國和自由世界可能在未來某時困境歸咎於台灣,再把台灣扔到公共汽車底下 去

  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4-10-7):  Taiwan on the Brink - 美國人經常以交易的方式( in transactional ways)看待台灣的關係。 1950 年代,隨著朝鮮戰爭的結束,以及 1970 年代,隨著蔣介石政權的結束,華盛頓將台灣視為可以交易的籌碼(Washington treated Taiwan as a chip to be traded away)。 只是更大的地緣戰略利益始終蓋過「有形」的考慮。

 ♦  (3)   威懾中国?
美國不願意保衛台灣
要怎麼威懾中国

美國 Defense News (2021-5-4): 美軍要增強威懾可能得駐兵台灣

  John Bolton (2022) 俄烏戰是美國威懾失敗的例子。台灣需要真正的威懾─美軍駐台
英國 The Independent (2024-10-2):  歐洲議會(MEP)法國議員:    我們已經知道川普先生不願意保衛烏克蘭。現在我們了解到,他也非常不願意保衛台灣
♣ 
美國The Hill (2024-9-26): 美國(拜登政府)每天都在無意中向中發出「不作威懾」的訊息。 ( “non-deterrence” to China)   

 ♦  (4)   避戰靠備戰?

台灣的備戰」難以呼弄西方專家 

 

台灣駐美國大使 '撒謊'

美國Fox News, 2024-10-4: 台灣駐美國使稱,隨著中加大侵略力度,台灣人民已準備好戰鬥 美國 Business Insider (2024-10-8): 台灣沒有做好戰爭準備。(Taiwan and its allies are ill-prepared to counter.)

美國 National Interest (2024-8-29): 台灣人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美國 War On The Rocks, 2024-3-21: 台灣尚未作好必要的戰爭準備。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4-8-4)台灣顯然還沒有準備好。

美國Fox News, 2024-10-4: 台灣駐美國特使,他希望不需要美軍,但如果美軍提供協助,他會熱切地接受。 「如果你的房子被火燒了,他們幫你拿一桶水,你會拒絕嗎? 美國 War On The Rocks, 2024-5-15: (烏克蘭)澤倫斯基的名言——「我需要彈藥,而不是搭便車」, 但台灣幾乎肯定會要求美國進行直接軍事干預。

 

 ♣ The Bulwark (2024-10-8):  更令人不安的是,局勢即將升級台灣應該增加國防預算,並擴大徵兵規模(目前設定為一年)。

 ♣ 英國 The Independent (2024-10-2):  Trump告訴《華盛頓郵報》,台灣“應該將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10% 用於國防”

 ♣ 英國 Economist (2024-9-5): 台灣將男義務兵役延長至一年,但這比以色列的三年短,且不包括女性;不像以色列預備役部隊,台灣主要承擔後方任務。台灣的軍事開支約為加薩戰爭前以色列軍事開支的一半。 民調顯示,台灣抵抗侵略的意願取決於美國是否會來保衛他們。

 ♣ National Interest  (2024-7-30):  台灣最重要的是沒有很強的徵兵冷戰期間,美國沒有面臨任何國家的直接入侵威脅,也維持兩年的兵役期時,台灣的相形見絀呈現出了問題:台灣是否認真抵抗中的入侵,或認真看待這種威脅台灣政客可能比華盛頓更清楚地認識到,台灣選民可能不像烏克蘭人、以色列人、芬蘭人或瑞士人那樣願意做出必要的重大犧牲

 

賴清德不時喜歡發表煽動性言論 (英國《金融時報》也曾承認有點過於挑釁)。 但是雨天有多少 人會真正「支援」他?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4/06/06): 未來,台灣可能會選擇與北京就緩解兩岸緊張局勢、新形式的經濟合作以及新的政治關係方式進行新一輪談判。
或許
這才是
solution !

2024-10-10

 

 

OPinion  ♣♣     ♣♣     新戰爭模擬    台灣之戰

 

綜合美國Fox News (2024-11-22) 英國Daily Mail (2024-11-23)  印度The Print (2024-11-23) ,根據美國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進行了 25 次的戰爭模擬 並於本周向眾議院中國特別委員會(China Select Committee) 提交的報告,在2026 年美國、日本和中因台灣爆發的戰爭中,各方都付出毀滅性的代價。 台灣戰爭是在政治動盪之際發生  ──  台灣總統賴清德對中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

 

CSIS警告說,中在飛機、飛彈方面的產量正在超過美國;  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30倍,美國目前庫存的約 440 枚反艦飛彈將在不到 7 天內耗盡。 國防工業正在「戰時基礎上」運作,削弱了美國數十年來針對亞洲崛起強國的軍事優勢。

 

CSIS的報告強調:
(1) 台灣必須「堅守陣地」對抗入侵;
魚叉和岸防巡航飛彈對台灣防禦「絕對至關重要」
(2) 美國須立即決定是否保衛台灣; 
像俄烏戰那般逐步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行不通。 美軍無法從遠處保衛台灣,而必須在島上部署美軍以阻止中的攻擊。 「如果美國在入侵後兩週內不加入戰鬥,那就太晚了」的飛彈將威脅美國運補
(3) 需通過日本
的基地開展軍事行動;日本的作用至關重要,韓國可能不會捲入台灣戰爭
(4)
 美國需要立即增加反艦飛彈的供應

 

然而問題是:

 

 ♦ (1)  戰爭模擬假設川普願意來保衛台灣但事實上川普並未做出這樣的承諾。而且眾所周知川普不願意保衛台灣川普在競選期間並未明確表態支持台灣,美國人民也不想參戰New York Times (2024-11-24):  川普與前幾任不同 對台灣甚不關心將台灣視為地緣政治小事。 (couldn't care less about Taiwan... geopolitical trifle)  

 

 ♦ (2) 戰爭模擬假設美國和日本聯手瞄準中国的兩棲艦艇,如果這些船艦被美日摧毀,解放軍將無法運補日本並不願意參戰保衛台灣,美國戰力也有問號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11-21): 2020年以來,美國相對中的軍事地位急劇下降。川普政府得盡快不惜一切代價回復美國造船業,讓我們的海軍為戰爭做好準備。

 

 ♦ (3) 美國眾議院China Select Committee主席John Moolenaar 說,如果需要的話,美國可能必須再次成為世界的“武器庫”。台灣國防預算得停止選擇中容易摧毀的大型艦艇,而專注於較小、生存力較強的艦艇和隱形潛艦( stealthy submarines)上。眾議員Carlos Gimenez表示:“要讓中用精緻的武器來攻擊我們不精緻的武器 (non-exquisite stuff)”。The Print:  國防專家表示,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向台灣提供 500 枚魚叉導彈安裝在移動發射器上Taiwan News: 根據戰爭模擬「台灣至少必須戰鬥一個月,甚至長達兩個月,然後美國才能派遣增援部隊這與CSIS所謂「美國兩週內不戰,就太晚了」相矛盾 台灣力拼玉石俱焚美軍真會來嗎?

 

 ♦ (4) 台灣備戰不足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11-21):  美國必須與台北坦誠溝通,表明他們在國防方面做得不夠。解決台灣恐懼的答案不能單是:打電話給華盛頓請美軍來拯救我們

 

***   ***   ***   小結   ***   ***   ***

 

戰爭為什麼發生?

英國Reuters (2024-11-24): 俄羅斯指美國利用台灣煽動危機 ,挑釁中華人民共和國,滿足一己私利(美國財經CNBC Oct. 2021普丁表示「我認為中國並不需要動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從購買力平價來看,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透過其經濟影響力,中國完全有能力實現其國家目標。)

美國CSIS說台灣戰爭是在政治動盪之際發生賴清德對中更為強硬  ──  台灣人民需要警惕,點燃台灣戰爭的導火引線 究竟反映了人民的集體意見?  抑或是充當美國棋子所致?

2024-11-23, 24

 

 


          

 

  

 

 

 


pic.: "評論台灣 "  排名德國Ecosia第一, 2025-2-27, 2025-1-28, 2024-11-9, 2024-10-10, 2024-9-23, 2024-8-25, 024-7-22, 2024-7-1, 2024-5-19, 2024-5-1, 2024-4-12, 2024-3-8, 2024-2-28, 2024-2-1, 2024-1-20, 2024-1-10, 2023-12-23,   No.2 at 2024-1-1

 "評論國是 "  排名德國Ecosia第一, 2024-12-3, 2024-11-21, 2024-11-9, 2024-11-1, 2024-10-10, 2024-9-23, 2024-9-1, 2024-8-25, 2024-8-8, 2024-7-22, 2024-7-1, 2024-5-20, 2024-5-1, 2024-4-12, 2024-3-8, 2024-2-28, 2024-2-11, 2024-2-1, 2024-1-10, 2024-1-1, 2023-12-23, 2023-12-12; 

 
 

 

 

OPinion  ♣♣     台灣瓊瑤vs.韓國Han Kang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0-10): 偉大並不等於受歡迎,甚至可能相反。諾貝爾文學獎的作用是頌揚他們的重要。

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韓國作家Han Kang紐約時報  (2024-10-11)  說她的作品啟發了一代的韓國作家,在主題上更真實、更大膽, “她一次又一次地勇敢地面對審查制度和舊文化, 每次都擺脫這些對她壓制的嘗試。”

台灣針對我不利、對對方有利」的任何訊息,會認為是(中共)「在地協力者」,要啟動檢調警國家機器調查認定,足收震懾威嚇之效(聯合報 2024-3-14, 3-17 )

台灣,會有足夠真實、大膽」的創作嗎?

 

 

瓊瑤的愛情作品之中 有舞女黑道  但是沒有政客的邪惡 和國家機器冷血的容身之處

李敖評的作品不食人間煙火李昂說她的故事很清純、很理想 中國新聞網 (2024-12-04): “瓊瑤”一詞幾乎等同於“純愛”“有情飲水飽”。

她的作品相當影響上代人的愛情觀

中興大學(2011)一篇論文說,她筆下的男主角 們 一般來說  學有專長 才幹出眾 氣質超凡 遠離銅臭;  女主角純情靈性...

如果每個台灣人都被瓊瑤潛移默化氣質超凡 遠離銅臭司法改革 早已完成台灣也不會黑金貪腐若此。

 

 

英文媒體看瓊瑤

法國AFP (法新社), 2024-12-4 50~70年代,每個文藝氣息的年輕女孩都藏著幾本瓊瑤小說,90年代之後,瓊瑤的傳統愛情故事並沒有消失。古典基調和戲劇張力繼續支撐著她的愛情故事王國~
英國BBC, 2024-12-4 瓊瑤輕生,她是頂尖的中文小說家(Top Chinese language novelist) 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華語言情小說家2017年她與繼子女就如何照顧生病的丈夫發生爭執後,成為頭條新聞。
美國People, 2024-12-4 瓊瑤,深受喜愛的台灣浪漫愛情小說家,18歲開始寫作,86 歲自殺身亡1949年中國共產黨接管大陸後,她全家搬遷台灣。
中共Global Times, 2024-12-4 瓊瑤,她寫了中國人自己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 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瓊瑤的小說和電視劇影響了幾代中國人。她的遺書寫道: 我已經擺脫了越來越折磨我的身體...
中共Global Times, 2024-12-6 61部文學作品、51部改編電影、25部改編電視劇  ──   瓊瑤在華語世界產生如此深刻的共鳴共同的文化記憶。中華文化的肥沃土壤紮實的中國古典文學功底,賦予了她的文學生命靈魂。  1987年,台灣允許赴大陸探親,瓊瑤立即提交了申請
中国CGTN , 2024-12-4 她的作品為多部熱門電視劇和電影奠定了基礎,吸引了亞洲各地的觀眾。

2024-12-5, 12-6

PS: 台灣才情縱橫的 瓊瑤劉家昌 兩人去世僅隔一天,他們共同創作了十多首歌曲 ,比如庭院深深台積電張忠 謀曾引用庭院深深

 

 

 

 

OPinion     腳踢中国屁股  n  獻上美國屁股  

 

有時美國會在戰爭模擬中獲勝但是globely news (2024-10-28):  CSIS的研究指出,美國不能單打獨鬥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7-15: CSIS 模擬發現,如果有日澳等盟邦支持,美國可能會阻止中国接管台灣。但日本慶應大學教授說:90%的日本人都不願冒生命危險保台灣。澳洲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23-3-9):  澳大利亞的軍事基地沒有受到保護,可能很快就會被摧毀。澳沒有遠程軍事打擊能力 澳洲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23-2-21): 澳大利亞前總理Keating 表示,台灣“不是澳的重要利益”,台灣是中國的“民事問題”。 西方國家現在“基本上沒有彈藥”。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5-10): 攻台風暴所及,美國環顧四周,可能發現許多盟友都是晴天時的朋友。

2024-10-31

 

PS:  本文遭網路攻擊  以致部分須以圖顯示

 

 

 

 

 

 

OPinion  ♣♣     川普  不出兵保衛台灣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4-10-17): 国 為懲罰賴清德 ,舉行軍演對台灣軍事封鎖,真正的軍事封鎖未來非常可能上場。如果賴清德不屈服封鎖可能是習近平的首選。


英國Reuters  (2024-10-19):  川普表示將不會以武力對抗中国封鎖台灣
。「我和他(習近平)的關係非常牢固」 ,川普說 「我不必(使用武力),因為他尊重我,而且他知道我瘋了」。 至於入侵台灣,川普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如果你(中)「進入台灣」,將 對你徵收 150% 至 200% 的稅。因此,無論中封鎖或入侵台灣美國都不會出兵。終於有了明確答案。

 

根據美國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的系列調查(2024-10-8),僅37% 美國人贊成美國 出兵打破中對台灣的封鎖,如果中入侵台灣,贊成美國出兵的比例更低 ,  只有36%川普 的決定是 順應民意而為

 

 

封鎖台灣 ( blockade )

 

美國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2024-10-9): 封鎖看來是懲罰一個依賴進口的島嶼的有效方法, 封鎖甚至可以切斷台灣半導體工廠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包括中的關鍵礦物鎵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4-6-5): 多名分析家認為,台灣面臨的主要威脅不是入侵,而是脅迫封鎖,以迫使台灣屈服既然美國不出兵事情就簡單多了
美國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2024-10-9): 封鎖將扼殺台灣經濟, 而中国經濟規模比俄羅斯大得多,有更多的籌碼來對付美國的制裁 美國The Atlantic Council (2024 年)報告: 可以用 進口禁令、杯葛抵制、檢查和關稅打擊西方  美國CNAS (2023 年) 報告: 美國極端措施可能為美國及盟國帶來反作用(迴力鏢)重創經濟和市場,並可能引發全球衰退根據路透社(Reuters),川普在 2017 年初至 2021 年初擔任總統期間,對中採取了一系列關稅措施,最終升級為貿易戰,而影響了全球市場


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4-6-5): 台灣對隔離或部分封鎖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停止向中國大陸運送(半導體)晶片,彭博經濟的經濟模型表明,在封鎖的第一年,中国的國內生產毛額將下降9%。如果中国對台全面封鎖——包括威脅擊落運輸半導體的民用客機等風險    ──  世界生產總值將萎縮 5%。

 

出口占台灣國內生產毛額的60%以上,封鎖無疑對台灣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而能源短缺更是雪上加霜。然而,現代歷史上還沒有國家甚至城市純粹因為經濟破壞而屈服的先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花了兩年半對列寧格勒進行可怕的封鎖,導致上百萬平民死亡和飢餓,但俄羅斯這座城市並沒有投降。

台灣是不是俄國那般戰鬥民族? 美國American Conservative (2024-10-11): 台灣相對舒適的生活對於備戰構成了挑戰。台灣嚴重依賴能源進口,煤炭、原油和液化天然氣進口佔能源結構的 98%。英國The Independent (2024-10-14): 據說台灣在任何時候都只有兩週存量的 瓦斯(gas, 天然氣)供應 。如果台灣遭到封鎖,狀況肯定會很嚴峻。

西方專家提出了一種「最有可能」的設想,即「中實施空海邊境管制,使台灣成為中國的自治行政區」。

 

檢疫隔離台灣 ( quarantine )

 

美國CSIS.org  (2024-6-5):  檢疫隔離比封鎖更有可能實現;封鎖本質上是軍事性的, 由解放軍執行。檢疫隔離本質上是法律性的, 執法部門、中国海警和海上民兵行,因此升級軍事對抗的風險較低。  隔離可以僅針對某些類型的商品,或擴大涵蓋所有飛往台灣的空運和海運; 搜索和扣押商船可能產生巨大的威懾。  隔離如果持續很長時間,台灣社會內部可能會將台灣領導人描繪成無能,使其失去民眾支持,或增加台灣領導人與北京談判或改善關係的政治壓力。

隔離收效仍然是有限的。如果北京的目標是迫使台灣投降,就需要軍事行動。如果​​不想發動全面入侵,軍事封鎖將是關鍵選項。

2024-10-19

 

 

 

 

 

 OPinion  ♣♣        愚蠢台灣癡癡?
 

 

癡癡的等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20: 台灣國防的主要目標似乎是等待美國(及盟友)入侵時介入。

為什麼?

美國著名智庫RAND, Jun. 2023 (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A1658-1.html)  : "Can Taiwan Resist a Large-Scale Military Attack by China?" 一文指出台灣要有能力在 90 天內抵抗中国的攻擊——這應該是美國調集足夠的部隊抵達東亞進行干預所需要的時間

但是灣人流血拼命 美軍會來嗎? 

台灣能撐那麼久嗎?  美國The Hill (2024-1-23):  CSIS 報告指出,在美國不干預或非常有限干預的情況下,台灣抵抗隔離/封鎖的能力為一到三個月。

美國Bloomberg  (2023-12-20): 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首席研究科學家、亞洲安全問題專家Eric Heginbotham, 表示,「如果台灣在戰爭前幾天舉雙手投降,我不會感到驚訝」。

換言之灣人流血的獎品終究不會到來,而美國消耗中国國力的目地達到了

美國The Hill (2022-8-12): 台灣認為美國會急於救援是愚蠢的。  

 

愚蠢的事」?? 

美國WarOnTheRocks, 2021-12-6: 美國要求台灣採行不對稱戰略  ──   “讓人民為一場長期而血腥的消耗戰做好準備"  ──   但若美國最終決定袖手旁觀,這場消耗戰可能會成為一件愚蠢的事; 這就是台灣不願採用對稱防禦戰略的基本原因

現在川普終於明確表示不會出兵保衛台灣。

誰還要做愚蠢的事」呢 ?

 

不對稱戰

  什麼是不對稱的戰爭?    ──  使用大量、小型、便攜、機動、廉價、致命的武器(而不是大型、華麗而不實、笨重的武器如坦克與戰機 這些戰時可能被迅速摧毀  ──   根據Economist, 2022-4-23, Wall Street Journal, 2022-3-29, L.A. Times, 2022-3-20, Economist, 2021-5-1, Foreign Policy, 10-19-2020, Japan Times, 2019-7-9, etc  
英國Daily Express, 2023-6-1:
台灣應該準備好迎接“不對稱戰爭”比如 游擊戰、敵後叛亂和恐怖主義活動(執行白色恐怖綠色恐怖的國家機器可能很適合做這個)

二戰時日本十多歲孩童也受訓充當人肉炸彈,滾爬到美軍坦克下引爆身上炸彈,有如IS聖戰士

  台灣的草莓年輕人願意嗎?

美國Bloomberg (2022-7-13) 美國國務院認為先進的“不對稱”武器和台灣人的決心勇氣台灣可能抵抗強國入侵
台灣人的戰鬥決心不如以色列(Bloomberg, 3-22-2021)也不如烏克蘭(Taipei Times, 2022-2-27: Stanford專家)

Semafor, 2024-1-24: 根據美國Foreign Policy, 台灣執政黨缺乏主張不對稱戰爭的軍事指揮官; 賴清德必須讓年輕人相信,威脅真實存在,而他們將是第一道防線

  People (2022-6-21)Global Times (2022-6-20): 日本日經新聞報導美國將繼續打造台灣的“不對稱力”;這些武器不是最先進的,大多塵封過時已久,且雙方軍力差距“太大”,不可能形成“不對稱 戰力”,兩棲戰前解放軍將摧毀魚叉導彈,完全掌握制空權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2-4-7): 如果台灣不能擾亂共軍的制空權,不對稱防禦就會失敗。今天,台灣的防空系統在硬體和技術上都缺乏 美國可能不想提供美防禦作戰指揮系統

美國Foreign Policy  (2024-10-21): 俄羅斯愈來愈能夠成功定位摧毀烏克蘭的機動飛彈部隊  Brown大學專家: 這些武器也可能甚至更容易被摧毀。
美國
NY Times (2022-6-13): 台灣軍方認為 以小型武器對抗共軍沒有用處(smaller weapons are not useful for standing up to China in visible ways) 遠程導彈才可以威懾北京。
在戰爭模擬中
,美軍獲勝的關鍵武器如遠程隱形導彈與核潛艇,都不賣給台灣

 

不對稱戰爭不會贏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4-7-18):   即使英勇的作戰,台灣也很難獨自對付兩棲攻擊或封鎖

美國CBS (2022-8-8): 法新社:如果美國和日本不介入,台灣將很難應對嚴酷的封鎖   
美國The Hill (2024-7-17): 川普表示,中可以輕鬆佔領台灣島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3-4-15): 與烏克蘭不同,沒有美軍,台灣無法自衛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3-30): 台灣購買的許多武器都是錯誤的平台,目的在發動錯誤的戰爭     傳統常規戰爭     這種戰爭需要美軍的軍事預。

 

不對稱戰爭不會敗?

山區叢林戰

所以  無論不對稱戰爭  抑或傳統對稱戰爭,台灣很可能都無法獲勝,要不就是付出慘痛的代價拖延著  。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0-23): 哈馬斯的高級指揮官大多死亡,戰士也被大量殺害,但是小規模的、打了就跑的遊擊戰難以遭到擊敗。
近七十年來,台灣部隊一直在挖掘洞穴、掩體和隧道
...(
美國Fortune, 2022-3-4); 台灣多山的地底佈滿了隧道,提供台灣高層及反抗軍掩護行動(日本Japan Times, 10-8-2020) ; 接受西方盟邦幫助的軍隊“逃進山區”,應該是 戰亂時的典型場景 (美國Voice of America , 2021-12-21); 台灣會把主力遷入山地, 可能成為中国的‘越戰’(美國Voice of America, 8-26-2020); 多山的島嶼對任何軍隊都是巨大的挑戰 (英國Daily Mail, 2022-4-14)

敵後叛亂
美國海軍學院 Naval Institute (May 2022): 在戰爭模擬中,美軍“慘敗”,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總結:  共軍佔領台灣不應視為結束,美應協助台灣繼續流血游擊叛亂,以期盟軍日後再戰

游擊叛亂? 這很可能就是中共鎮壓新疆的原因 (美國 WSWS.org, 2022-10-11, 10-10 : Obama“重返亞洲”起美國的戰略目標是破壞中國穩定)。如果中共抓不準抓不完CIA協助真正的游擊隊叛亂犯, 就會連累一般老百姓不對稱遊擊戰也是城鎮巷戰, 逐街逐巷挨家挨戶進攻,一般老百姓將遭池魚之殃

 

*** *** *** *** *** ***

小結

 

美國The Hill (2022-8-12): 中国1996 年遭受美國屈辱後積極建設共軍,台灣也應該傚法中共,加強獨立綜合戰力,而不是假設外國會來挽救局面。
但是台灣政客為了選票
沒有積極練兵(中共Global Times (2021-10-26) 嘲諷:不改革兵役、 不增加國防預算,而想實現“台獨”,是做白日夢。中共Global Times, 2021-10-26: 若爆發戰爭 不敢打仗的民進黨當局突然投降也不出意料), 溝通交流方面,也一再拖過為老百姓爭取最大利益的時機

不僅如此台灣政客還為了討好美國,成為刺激對岸的工具英國The Week (UK) , Yahoo News , 8-9-2020 : 專家預測若情勢升溫,川普可能會退縮,陷台灣無助

現在,正是川普退縮,台灣無助之時

2024-10-23

 

PS: Daily Telegraph  (2024-10-24): 日本軍隊曾佔領台灣,並加強數千個地下防禦工事,以 防備美軍入侵,台灣軍方仍在使用日本80多年前建造的基地
 

 

目前兩岸情勢

習近平 美國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24-10-21): 習近平向台灣人傳達的訊息明確無誤 ── 合則獲利,抵遭報復(Mr. Xi's message to Taiwanese was unmistakable – economic, trade, and cultural benefits await those who cooperate with the unification goal, while those who resist will meet with military retaliation)
賴清德 「兩岸互不隸屬」、「不簽署任何和平協議」
台灣人民 台灣總統大選與九合一大選表明,大多數人民要和平

 

 

 

 

 

 

 OPinion  ♣♣        美國邀請中国 入侵台灣
 
New York Magazine (2024-7-17) : "川普邀請中入侵台灣",  The Hill (2023-9-26): 美國邀請中攻擊台灣

 

美國 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2024-10-11):  在民進黨和美國某些外交機構的鼓舞下,台灣人民存在著普遍的假設,即美國毫無疑問將進行干預台灣 聯合報(2024-10-8): 綠營一向宣傳美軍會來馳援。台灣 聯合報(2024-10-23): 綠營與側翼長期釋放美國會出兵保台的訊息

台灣政府積極洗腦台灣人民時,本網站早已評析,美軍很可能不會協防。 現在,終於確認川普不會出兵保衛台灣。

 

美軍不來的原因很多,比方:

 

距離+時間
美國 New York Magazine (2024-7-17)  "川普邀請中入侵台灣", 川普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暗示美國不會保衛該島。 「台灣距離我們有 9,500 英里,距離中68英里」 。 "川普用他熟悉的黑幫邏輯解釋拒絕保衛台灣的理由"。

美國 CNN (2023-7-14): 如果大量的解放軍機艦已經來到台灣周圍,那麼美軍前來救援可能太晚了
美國 Defense News, 2023-12-5: 不幸的是,後勤問題無法簡單解決: 向戰區部署大量美軍和武器需要數月時間。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2-3-9)歐洲Politico (2021-3-15): 川普曾向參議員暗示因距離遙遠很可能不會出兵援台"If they invade, there isn’t a f---ing thing we can do about it."

美國 Chicago Tribune (2022-9-23): 總統怎麼能主動宣布美國去保衛距離中那麼近的島嶼?

中国 GT (2022-8-22): 若真要保衛台灣島,美軍必須能在數小時內趕到

台灣聯合報 (2022-9-22) 報導: 美國之音說美軍抵達台灣會太晚了。

 

西方道德

 美國 The Hill(2021-6-4): 十幾年來,西方一再默許非法軍事手段改變世界版圖,頂多發表空洞的聲明或不充分的制裁回應之。目前全世界都在忐忑不安地注視著台海。

♣  美國 National Interest(2024-1-24):台灣的不幸命運是永遠容易被美國出賣; 這種危險可能還會增加。

♣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1-24): 川普可能背叛台灣。

♣  美國New York Times (2011-11-11) 呼籲: 「為了挽救美國經濟放棄台灣 !」

  美國 CSIS.org (2024-9-26): 川普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與中進行談判,以交換美國的整體優勢

 美國 Chicago Tribune (2022-9-23): 尼克森總統明智的三角外交就是為了美中關係正常化“交易”掉台灣...

♣  2021美國 總統拜登2~3週前才承諾,美軍永遠不會像 46 年前撤出南越那樣撤出阿富汗,且不太可能讓塔利班徹底佔領阿富汗,然而旋即'末日大逃亡'上演。

 

成本效益

澳洲 Lowy Institute (2022-9-27):   美國保衛台灣的成本已經遠遠超過必要性。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3-11-28) : 台灣不再是資產, 已成為美國的負債 ... 捍衛成本過高且不合理
美國 Chicago Tribune (2022-9-23): 台海衝突的前景不、 代價可怕...
美國Yahoo Finance, 2022-8-9: 如美國出兵保衛台灣Rand估計將是自 1930 年代大蕭條以來對美國繁榮的最大打擊

 

引起大戰

  英國Economist, 2021-5-1: 美軍只能以尖端隱形戰機與遠距武器襲擊共軍 ― 除非先摧毀大陸沿海雷達導彈,但那等同對核武大國發動直接攻擊... (ps: 本土可能會遭反擊)

  美國Brookings, 2021-4-28: 若爆發中美海戰,因美軍無法確切找到對方潛艇,唯一可靠的方法是 等潛艇加油 重裝彈藥時執行攻擊,換言之美國得進攻大陸,這將導致戰爭升級巨大風險,雙方也會摧毀干擾對方的衛星,此即為什麼戰爭模擬中美軍經常落敗,中共對台灣是如此在乎因而 具有強大動機使用戰術核武...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3-10-21): 我們實際上不想與中国交戰

 

屠殺美國人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1-2-1: 美國航母戰鬥群很難在數百枚中国導彈攻擊下倖存美國在中東經歷了二十年的失敗極度厭戰的美國民眾會支持這種不必要的屠殺嗎?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1-3-18: 對中国而言,台灣不僅是核心利益,也是情感的問題,他們遠比我們更願意付出不菲的代價、犧牲生命。美中戰爭最好的情況是 重創美軍與國安,最壞情況是輸掉戰爭、城市變成核廢墟、數百萬人喪生

英國 Economist (2020-10-9): 若戰況升級至核戰,美國人很難說:"我很願意用洛杉磯換台北"

 

難以獲勝

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4-7-17): 川普在彭博社採訪中說,美國要保衛台灣免受中的攻擊「非常非常困難」。
美國VOX, 2021-5-5: 模擬顯示美國很可能無法贏得這場人間煉獄般的戰爭。
 
美國Fox news, 2021-10-17 : 模擬兵推表明,幾乎不可能阻止共軍大規模兩棲入侵,除非美軍和盟國已在現場 (駐軍會引起中国強烈反應)。
美國Defense News 報導最佳情況是美軍將共軍侷限到台灣一
以免全面侵佔。

 

實主義和孤立主義

  美國 CSIS.org, 2024-9-26: 因為川普陣營內部的現實主義和孤立主義傾向,中國專家認為,川普不太願意在台灣問題上與中開戰
  美國 TuftsDaily, 3-10-2021: 歷史殷鑑印證了現實主義的威力,美國面對最後通牒時,若出於政治必要,可能會將台灣交給中国
  美國 The Atlantic, 2022-2-24: 美國民眾厭倦了世界大戰...

 

沒有盟友共同作戰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3-2-2): 美日軍艦(航空母艦、巡洋艦和驅逐艦)加起來是中共海軍的三倍多,如果沒有日本,美國可能會處於劣勢,但日本似乎只準備反擊攻擊其國土的共軍; 也就是只想自善其身
  加拿大The Global and Mail (2022-9-10): 西方各國,以及韓 都不會出兵保衛台灣

  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1-6-3: 由於中先進防空系統,美國幾乎 無望重獲空海上優勢◦  中能在短短幾天或幾週內全面入侵 。華盛頓需要一個龐大的國際聯盟,不幸的是,這仍然是遙遠的可能,因為許多國家不願干冒經濟前景風險,遑論參戰。對台灣不幸的是,美國現在才意識到新的現實

 

台灣備戰不力

中時 社論, 2022-10-11: 美國規畫讓台灣與大陸「玉石俱焚」
或是耗損中国國力
,以免中国對美國霸權形成威脅。 但台灣備戰不力一旦戰爭 美國將會耗損嚴重。

 

小結

美軍不但不來 

n(1) 其他支援也有限
   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1-6-3: 美國可能會少量物資救援,但不會更多。加拿大The Global and Mail (2022-9-10): 如果台灣能遏制中国兩棲攻擊達三到四星期之久,美國或會提供一些軍事支持
  
英國Economist, 8-30-2020: 台灣不能仰賴美軍的幫助

   美國New York Times, 8-30-2020: 台灣戰略上不能依靠美國...  

n(2) 美國還可能歸咎台灣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1-8-16: 拜登說美軍不應該在阿富汗自己也不願 打的戰爭中戰鬥與死亡
台灣不願擴大徵兵
動員訓練 以及大幅增加國防開支,都可能成為美國指責的原因。

 

*** *** ***   *** *** ***    *** *** ***

 

從美方的理由(無論是否合情理)來看美國出兵保衛台灣的機率非常之低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20: 台灣領導人需要知道美國及盟友在入侵 時介入是多麼不可能。
但是台灣政府卻一直宣傳美軍會來因此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2-10-13: 國際媒體對台灣的悲觀報導與台灣街頭的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台灣政府的謊話,很可能還有很多~很多

2024-10-23

 

 

 

 

 

 

 OPinion  ♣♣     讓台灣人民跳進絞肉機

 

n美國與西方盟友計算了保衛台灣的成本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3-11-28) : 台灣不再是資產, 已成為美國的負債 ... 捍衛成本過高且不合理
美國 Chicago Tribune (2022-9-23): 台海衝突的前景不、 代價可怕...

澳洲 Lowy Institute (2022-9-27):   美國保衛台灣的成本已經遠遠超過必要性。
美國 Yahoo Finance, 2022-8-9: 如美國出兵保衛台灣RAND智庫估計將是大蕭條以來對美國繁榮的最大打擊。

美國 Tufts Daily (2021-3-10) :  沒有理由期望美國總統將台灣的主權置於美國利益之上,如果出於政治必要,美國可能會將台灣割讓給中国

美國 The Hill (2023-9-14): 台灣島上沒有任何東西值得拿美國的整個國家安全去冒險

因此~

 美國 CSIS.org (2024-9-26): 川普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與中進行談判,以交換美國的整體優勢

 美國 National Interest (2024-1-24) : 川普執政,華盛頓犧牲台灣與中達成有利於美國經濟的協議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11-11-11) 呼籲美國放棄(賣掉)台灣!台灣的售價是 1.14 萬億美元($1.14 trillion) ,如果美國捲入台灣戰爭, 據估算將花費億美元(multitrillion-dollar)。以四億美元算,除以台灣2300萬人,每個人約台幣600萬。中国國防開支的1/41/3用在對付台灣的軍隊,因此中国也可以節省 5000 億美元

 

n台灣有沒有計算保衛台灣的成本?

 ♣ 美國The Atlantic (2024-10-25): 一言蔽之台灣軍隊是無能的。領導層將戰爭視為“要麼是巨人之間的戰爭,要麼我們很快就會失敗” 台灣加強徵兵、軍事開支...這些改革措施遠遠不 敷對抗中所需。建立領土防禦部隊也「幾乎不可能」。 「城市戰,讓人民跳進絞肉機    ──  這非常好萊塢,非常烏克蘭」台灣想將過多的責任轉嫁給美國  ──  川普可能不會承諾這項負擔。

 ♣ 英國The SUN (2022-10-23): 抵抗共軍入侵,可能是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之一其破壞程度使在烏克蘭發生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 美國CNN (2022-6-1): 大屠殺的情況可能比諾曼第登陸更糟
 ♣ 英國Daily Express (2022-6-1): 台灣死傷將更慘重
 ♣ 美國The Hill (2024-6-4 ) 評論 如果台灣不想遭受烏克蘭的命運    ──  大量死傷、城市破壞、反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痛苦......

 ♣ 英國Economist (2022-08-11): 專家評估是,中可以封鎖台灣數月,甚至數年,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 台灣如果僥倖擋住共軍,之後每年都需龐大經費備戰,可能符合國際法的封鎖將使台灣經濟崩潰。美國 CNN (2024-5-24): 一旦被圍困、封鎖,很容易導致經濟崩潰,變成一座死島

 

台灣人應該已經打過算盤 澳洲The Conversation (2023-8-16): 一些觀察家認為,台灣人民不願意付出像烏克蘭 般大量生命損失和經濟崩潰那麼沉重的代價來維護其政治自治。美國官媒Voice of America (2023-3-12) 引用台灣民調: 只有 26% 的台灣人“願意主動抵抗共軍,甚或渴望當兵”

 

但是台灣政客的計算不大一樣。英國Reuters (2024-10-25):  台灣總統 賴清德在前線金門島表示,任何「外部力量」都無法改變我們的未來  古寧頭戰役「代表了我們保衛國家的決心」。聯合報(2024-10-26):  我方擺出「不惜一戰」姿態
鎮守
美國第一島鏈,目前得利的是民進黨高官權貴 美國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4-2-27): 美國沒有提供台灣人民實際的經濟利益。

 

n 人民的「成本收益比
加拿大 Eurasian Times (7-9-2020): 台灣向
美國表示自願被"利用" 以致現被美國"深度控制" (under deep control) 澳洲  The Interpreter , The LOWY Institute (6-16-2020) : 美國政策推動台獨... 把台灣當作挫败北京的工具,會危害台灣的安全 。 美國政策是要刺激惹怒中共作出過度反應,風險是最後美國放棄台灣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20) : 台灣不像主權國家,而更像是美國的附庸國。中時(2024-10-24)一篇評論寫得更辣     ──   台灣是美國養的一隻看門狗

 

工具深度控制附庸國看門狗...  被說成這麼不堪, 還要再提什麼主權「獨立」「 保衛國家」,這麼冠冕堂皇的口號?

 

台灣應該實際計算一下成本收益比至少, 應該先嘗試與對岸對話,如果人民對結果同意答應, 就化解了一場血光之災 , 否則得加緊準備, 才是正確的「」 或「手筋以免像National Interest說的, 台灣即將面臨軍事封鎖 台灣聯合報(2024-10-24): 封鎖若不影響航行權益 各國可能置身事外

2024-10-31

 

 

 

 

 OPinion  ♣♣     台灣攔截中国飛彈?

 

 ♣ 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4-5-20):  美國中国(或台灣)附近作戰缺乏相對優勢
 ♣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10-25):  簡單的事實是,美國沒有足夠的軍艦,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足夠。而且與中国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 國海軍戰爭學院Leidos Chair of Future Warfare Studies at the US Naval War College 表示:的數量優勢可能擊敗技術優勢的美國海軍  ──  Superior Numbers Almost Always Defeat Superior Technology! (EurAsian Times, 2023-1-19)
 ♣ 中共Global Times (2023-1-10, 1-11) : 美國海空軍的優勢,到中附近就難以施展,且美國 航母無法防禦其導彈
 ♣ 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4-8-7):  應迫使中国軍隊在遠離主場優勢的地方作戰     ──      中国軍隊較可能遭受重創。

 ♣ 美國The Hill (2024-10-24):  ,解放軍已經建立了足夠的局部軍事優勢,可以在台灣週邊贏得與美國的戰爭。因此美國若選擇戰爭必須在其他地方一戰,比方麻六甲海峽,中 70% 的石油進口均經過該海峽簡單地接受關閉並不是北京會接受的選擇... ...

 

國可以選擇不在台灣附近作戰,台灣卻沒得選擇

 

聯合報(2024-10-27):  美售我NASAMS飛彈,專家估射程在四十至六十公里,可提高空軍中程防空能力

這對台灣防空有多少幫助?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0-16): 美國最近提供了以色列先進的(薩德)防空系統和操作該系統的部隊。(most recently with an advanced air defense system and troops to operate it)美國The Diplomat (2024-10-25): 以色列不僅得到了美國的幫助,也得到了英國、約旦和法國攔截飛彈系統的幫助,還有以色列自製號稱攔截率9以上的Iron Dome飛彈系統。但是許多伊朗飛彈仍然繞過防空系統照亮了以色列的夜空
伊朗的飛彈必須穿越1700公里才到達以​​色列,台灣距離中國大陸僅 有 160 公里,台灣的反應時間要少得多。此外,伊朗大部分的彈道飛彈是
重新設計老一代的飛彈,比起中国最新型飛彈相形見絀,中国攻擊台灣也不需要遠程彈道導彈, 1,200 枚短程飛彈(如 DF-11、DF-12 和 DF-15)與大量的無人機和火箭(可以擊中 160 公里外的目標)就足夠了。台灣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法持續攔截,一波又一波的飽和攻擊將不可避免地壓倒台灣的防禦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6-24):  軍隊每天會發射數百枚飛彈,加上空軍,可以迅速壓倒台灣。

美國 Associated Press (2023-4-22): 美國國會的戰爭模擬顯示: 北京的導彈和火箭使台灣傷亡慘重 超過美軍(如果參戰)

美國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STITUTE (2023-3-9):  美國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進行的兵棋推演表明,幾乎所有台灣戰鬥機以及所有台灣船艦都將在解放軍對台灣空軍基地的導彈轟炸中被摧毀

美國 Bloomberg (2023-4-22)  (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3-04-21/china-s-game-plan-for-a-taiwan-invasion-is-not-a-secret   James Stavridis) : 如果中国成功封鎖台灣,它將使用遠程巡弋導彈和彈道導彈摧毀該島的防空系統
2024-10-31

 

 

 

 OPinion  ♣♣     誰是賤民  ──  高官?

 

Asia Times (2024-10-29): 台灣應該像韓國一樣要求服役兩年 。時間越長,他們就會變得越熟練和有戰鬥能力。New York Times (2022-3-3): 烏克蘭軍隊與許多退伍軍人受過訓練, 知道如何與俄羅斯人作戰 相比之下,台灣年輕人可能戰技生疏的多,上戰場容易成為炮灰。

jns.org與加拿大National Post (Nov 13, 2023)  報導以色列總統Isaac Herzog的兒子正在加薩走廊與哈馬斯作戰總統夫人在電台表示 “我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與他取得任何聯系了,但我們仍然抱有希望" 。「對於所有母親對於一般女性來說,這些日子很煎熬困難」。  總統也發表電視講話,讚揚以色列民族的「堅韌、精神和靈魂」

美國Yahoo News (2023) 報導: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說:現在發生了戰爭,我的孩子 都留在烏克蘭,這對總統很重要  ;因為國家就在這裡,因為年輕男女正在這裡死去。 澤倫斯基為妻子兒女們留在烏克蘭感到自豪。他認為,這對現任總統和前任總統都很重要。

相對的,台灣聯合報(2024-10-10): 台灣總統和高官(包括軍方)的兒子爭相迴避 (從戎)   ──   「別人的兒子死不完」。   full text:  udn.com/news/story/7338/8282146?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_v2

Asia Times (2024-10-29): 韓國社會視試圖逃避徵兵的人為懦弱的人社會賤民。

懦弱兒子的父母會是英勇的軍方領導?  社會賤民的父母卻是貴族達官? 

國際名片被遺忘的受到50多國人民的歡迎,片中的父親與女兒,雖然自幼未曾謀面分隔兩處,但奉獻與犧牲的性格卻是 一個模子。

台灣高官對於近年的人權迫害,始終未能承認與判刑,也可見其人格懦弱之一斑。

2024-10-31

 

 

 

 

 OPinion      台灣的悲劇

 

悲劇

《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作者美國名校芝加哥大學教授John Mearsheimer認為,美國對引發烏克蘭戰爭負有主要責任 (The US is principally responsible for causing the war in Ukraine)烏克蘭戰爭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美國是背後推動者)試圖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從一開始就明確表示這是無法接受的。在中東問題上,美國原本 應該竭盡全力推動以色列接受巴勒斯坦建國,這是中東問題的根源。 但是美國卻幫助以色列在中東製造越來越大的麻煩。

總之,美國的外交政策正在助長烏克蘭和中東的混亂。 美國沒有試圖結束戰爭,而是試圖推動戰爭繼續進行,以便烏克蘭能夠擊敗俄羅斯。

 

不只是擊敗,美國似乎想凌遲俄羅斯。根據美國 The Hill (2023-2-6) 美國鼓勵烏克蘭儘可能堅持長期戰鬥,無論損失如何慘重,也要讓俄羅斯“流血”,造成足夠的傷亡和痛苦 The Hill (2023-2-20): 美國目的是讓烏克蘭繼續戰鬥,而不是讓烏克蘭“獲勝”。   The Hill (2024-10-24) 美國拼命阻止以色列和烏克蘭積極追求勝利Bloomberg, Washington Post (May 10, 2022): 以前蘇俄(與中共)利用北韓和北越使美國流血, 所以今天美國要利用烏克蘭對俄羅斯復仇。 美國當然可能也利用台灣中国參與韓越戰復仇。美國Voice of America (8-26-2020):  台灣會把主力遷入山地 可能成為中国的‘越戰’ 

 

 三缺一

在北韓派兵前往俄烏戰場後新「 軸心國」只剩中国還沒動作。美國Newsweek 報導川普指美國「幾乎迫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同樣的美國也希望中国發動戰爭。美國 War On The Rocks  (2023-11-9) : 美國正尋求挑起台海戰爭...。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4-6-16: 習近平向歐盟主席指控美國要(wants)出兵攻打台灣澳洲 LOWY Institute (2022-8-26)   台大教授指美國似乎正push武統台灣 日本Kyodo News (2024-7-6) 點出大家對美國不信任的強度
 

Chicago大學教授John Mearsheimer表示,「我們一直在製造混亂,而不是為國際穩定做出貢獻」。 只要中国能崛起強大,美國就會介入,這就是大國政治的悲劇。 我不認為中國人是壞人,美國人是好人。我認為這就是國際政治的運作方式,大國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台灣就是大國衝突的導火線。

美國 Foreign Affairs (2024-10-16): 專家們幾乎一致認為,台海已成為世界上最易燃的爆發點 美國Stragety Page (2024-11-2)  :  如果中国想要收回台灣,他們就必須發動戰爭。 美國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2024-10-9): 自2020年以來,中已將施壓行動從南海轉向台海國際社會除了譴責並無具體行動 認為台灣或美國能夠阻止中国海空脅迫是不切實際的;  它們已經成為常態以及台海局勢不斷惡化的一部分

川普不出兵干預的聲明似乎為共軍封鎖或入侵台灣開了綠燈 即使是賀錦麗當選美國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4-10-16): 類似的動態都可能出現

台灣要警惕成為砲灰

 

砲灰

如果台灣把美國當爸爸言聽計從聽命行事......  
美國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24-8-16):  美國聲稱要摧毀台灣半導體產業 當時NPR認為尚無證據;  三個月後,美國Stragety Page (2024-11-2)台灣人承諾,如果中国入侵,他們將親自銷毀這些電子資產。(The Taiwanese also promise that they'll destroy those electronic assets themselves if there is a Chinese invasion.)   相對的,美國Daily Express (2024-10-25):  川普前國家安全顧問 John Bolton表示:北京不希望發生一場令人痛苦的戰爭他們希望台灣以及台灣的設施完好無損

成為砲灰的, 可能不只半導體,還有無辜的人民 我們應該避免迎合美國利益傷害台灣利益。未來是和是戰,應該由人民決定、自由的決定

 

所謂自由,是指不受干預的思考與決定

(1) 洗腦誤導人民
台灣台灣政府喜歡的媒體就給錢   ──   幾億幾十億這樣給  所以現在幾乎80%都是綠媒幫民進黨宣傳法國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SF) Director General Thibaut Bruttin 批評台灣新聞缺乏獨立性,可信度赤字是台灣民主的 "real Achilles heel"( "阿基里斯腱 " 即“真正的致命弱點” )美國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4-5-13) :  根據 英國 Reuters Institute台灣新聞媒體的信度比例,在亞太地區排名墊底  (only 27 percent of Taiwanese respondents trust most news media most of the time, ranking it las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2) 威脅恐嚇人民
台灣聯合報 (2024-3-14): 國防部長說任何訊息「對我不利、對對方有利」,就會被認為是(中共)「在地協力者」。聯合報 (2024-3-17):  國防部長說是不是在地協力者,要由檢調調查認定。看似避免傷及無辜,但只要啟動檢調警國家機器,就足以收震懾威嚇之效;經司法程序一路折騰,即使還其清白,也已被剥掉幾層皮。只准報喜不許唱憂,正是統治者要的寒蟬效應! 聯合報 (2024-5-18): 台灣政府將批評政策或異議人士當成打擊對象,連尋常民眾都不放過

*** *** 小結 *** ***

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美國The Diplomat ( November 1, 2024):  川普已經表明,如果北京提出適當的offer,美國在台灣問題的“戰略模糊”可能就會改變台灣也應該效法美國川普視北京提出什麼offer, 隨時改寫悲劇的劇本。

2024-11-5

 

 

 

 

 OPinion  ♣♣        賴清德依賴美國

 

聯合報 (2022-4-5) 文章指: 過去民進黨策略是:戰爭靠美國,民進黨始終用各種明示暗示手法,讓國人相信美軍會來救
綠營一向宣傳美軍會來救  聯合報 (2024-9-25)  :  賴清德強調,台灣要和民主陣營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懾力量中時 (2024-9-27): 美國智庫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David Sacks 暗示美國不認為台灣會「救自己」,卻事事想靠美國。

 

美軍救援

美軍會不會來救台灣,本網已有多篇分析,以下再加幾筆

 ♣ 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 2024-9-21): 有史以來,如果無法壓制敵人的海軍和空軍,現代兩棲作戰就不會成功。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征服台灣的複雜兩棲作戰有效性,中國人民解放軍(PLA)可能先發制人攻擊美日在亞洲的軍隊,但是,這種血腥無端的攻擊將消除美國或日本與中国全面戰爭的所有政治障礙。

易言之,如果中国不攻擊美國,美國社會將反對涉入台海戰爭,要突破這道政治障礙將引發巨大爭論。美國247wallst.com  (2024-9-19 ): 美國國會可能會排除對中發動任何攻擊的可能性,以防止衝突升級失控War on the Rocks (2024-6-28): 從台灣守軍手中奪取制空權,能為成功入侵台灣創造後續條件

美國 海軍學院 US Naval Institute (Oct. 2024): 沒有日本的支持,美國將很難贏得台灣戰爭。證據表明,日本等議會聯合政府的外交政策比其他民主國家更容易受到民眾壓力,令人沮喪的是,只有15% 的日本人支持與美軍並肩作戰。 從過去日本自衛隊在南蘇丹與波灣戰爭的例子可知,為什麼安倍首相承諾「如果任何日本自衛隊被殺,他將辭職。」
Asia Times ( 2024-9-23 ) "為什麼日本不來救台灣?" 一文說到:  近 60% 的台灣人認為,日本會派遣自衛隊前來援助。然而Temple University學者告訴 Voice of America日本人愛台灣的原因之一是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像台灣人那樣愛日本,但是那種溫暖而模糊的“我們喜歡你,欽佩你”和派遣軍隊到台灣作戰存在極大的差距 也就是Washington Examiner (2021-10-21) 說的 :  日本是台灣第二好友  和平時期確實如此 。

 ♣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4-8-28):    最近幾天, 川普國防大將、 副總統參選人范斯的盟友Elbridge Colby 發表了一系列評論,暗示如果中發動侵略,美國可能不會出手保衛台灣
 ♣ 美國CSIS.org (2024-9-26): 川普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與中進行談判,以交換美國的整體優勢。中國專家認為,川普不太願意在台灣問題上與中開戰,也不太願意在衝突中保護任何其他美國盟友或夥伴對抗中拜登團隊所推動的小多邊關係和網格結構可能無法持續維持

 ♣ 美國The Hill (2024-9-26): 美國國防部無法發動超出其庫存武器彈藥的戰爭

 ♣ 美國NBC News (2024-5-28): 在美國有機會做出回應之前,實際的入侵可能就已經結束

 ♣ EurAsian times (2022-4-5) 從烏克蘭戰爭可知,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可能來自邊緣(support might come from the fringes)而非實戰支持。因此,對於這個小島國家(台灣)來說,最好的選擇是自己做好戰爭準備

 ♣ 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4-5-28): 台灣武裝部隊可能必須主要靠自己保衛自己...

 ♣ 美國247wallst.com  (2024-9-19 ):  如果中試圖入侵台灣,美國可能選擇不介入武裝衝突,但向台灣提供大量軍事援助,讓其單獨作戰(開戰後物資難以運入)

 

國威懾

威懾失敗時可能就是戰爭
Crisis Group (2024-9-26):  維持台海脆弱的現狀變得更加困難。北京對統一(幾十年來的主要目標)的渴望增強, 它認為統一是崛起與美國並肩大國地位的關鍵標誌 (大國中只有中國是 如此分裂的)

 ♣ 美國The Hill (2024-9-26): 美國每天都在無意中向中發出「不作威懾」的訊息。 ( “non-deterrence” to China)   

 ♣ 美國 Foreign Policy (2023-9-8): 美國對中共的威懾正在失敗

 ♣ 英國 Economist (2024-10-3): 美艦每年幾次穿越台海日本、澳洲、紐西蘭和德國的海軍艦艇也通過台海這些訊號並未使解放軍的「蟒蛇戰略」放鬆對台箝制擠壓

 ♣ 歐洲 GIS Report (2024-9-30): 美國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the Commission on th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發布報告,強調美國 軍隊對不久將來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戰爭「準備不足」。「一旦進入距離中國海岸線1000英里以內的範圍,美國將失去軍事優勢,並可能陷入失敗。
 ♣ 美國 Insider (2024-9-30): 表示美國對台軍事援助 沒有威懾作用習近平已將拿回台灣列為首要任務

 

威懾

 ♣  美國 Defense News, 2024-9-26: 44 年來首次對國際水域發射洲際彈道飛彈這很不尋常,且意義重大,中告訴我們:「我們將表現得像偉大的核武國家」引發了該地區的安全擔憂

 ♣  美國 Insider, 2024-9-25: SIPRI: 中国擴大核武庫的速度比其他國家都快 ;  中国威脅如果台灣不放棄其控制權,就會攻擊台灣

 ♣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4-9-19: 解放軍在台灣附近的巡邏和演習力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因為規模越來越大,因此很難判斷他們何時會從訓練轉向大型演習,從大型演習轉向戰爭   Economist, 2024-10-3:  1至 8月共機入侵海峽中線次數增加了五倍多 ,台灣週邊解放軍船艦數量翻了一番。台灣海軍司令表示: 台灣很少人知道解放軍巡邏的距離台灣有多近、有多頻繁, 披露過多會損害台灣人民的士氣或經濟

 ♣  美國著名政客H. Kissinger在 2007 年警告台灣「中国不會永遠等待」,認可了中国的最後通牒。(Henry Kissinger endorsed China’s ultimatum when he warned Taiwan in 2007 that “China will not wait forever.”  中国以核武威懾美國後,從2007 年起,美國不再敢派遣航空母艦戰鬥群浩浩蕩蕩通過台灣海峽。 247wallst.com: 派遣航母戰鬥群以前曾經奏效,但現在可能只是誘人的目標 失去一艘航空母艦對美國來說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迄今,只有些小號船艦穿過台海

 

賴清德靠民主陣營

戰時民主陣營可能只提供制裁。 美國 Brookings (2024-9-25): 台灣外交的關鍵標準是爭取到在必要時願意對華實施嚴厲經濟制裁的夥伴 
但是
,太多國家嚴重依賴對華貿易,連美國的親密盟友也很難跟隨美國制裁。美中的貿易額均超過 7,500 億美元,制裁對雙方都是痛苦的。Bloomberg Economics (Jan. 2024) 估計,台灣戰爭將耗費約 10 兆美元
美國
The Hill (2024-9-24) 根據1979 年的《台灣關係法》美國可以因為中對台“訴諸武力或脅迫”( force or other forms of coercion)而斷絕北京外交關係。但是coercion這麼久了,美國有行動嗎?

2024-9-29, 10-1, 10-3

 

 

 

美國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Sept. 2024)  兩岸兵力對比
台灣明年國防開支GDP比不增反降   GIS: 將國防開支增加至GDP的3%也不太可能滿足川普政府的期望
台灣國防開支
與受外威脅國家如波蘭以色列仍有相當大的距離
 

 

 

 


 OPinion  ♣♣        台灣網軍 VS. 中国網軍

 

 

台灣網 

 

為報復賴清德的言論,親俄羅斯駭客組織攻擊台灣政府(美國CNBC   9-13報導)之後,台灣並未反擊;   倒是北京罕見地指控台灣對大陸進行網路攻擊

英國Reuters (2024-9-24) :  台灣經常抱怨中国網攻,但北京很少反過來指控台灣。 美國Radio free Asia (2024-9-23): 2008年,中国曾經一度指責台灣對中共進行網路攻擊。 美國ISMGBankInfoSecurity (2024-9-24):  除了 2023 年中国指責美國入侵華為伺服器之外,中国很少指責任何國家。

 

英國The Register (2024-9-25) :  稱網攻的幕後黑手是台灣政府,而不是民間駭客。 美國Radio free Asia (2024-9-23):  中国指責“匿名64”(Anonymous 64 )不是普通的駭客組織,而是"台獨勢力支持的網軍”,目前已公布台灣「ICEFC」(即資通電軍指揮部或謂「網 路戰司令部」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Electronic Force Command」)的三名現役成員姓名照片並立案展開偵查

 

Global Times (2024-9-23): ICEFC成立於2017年6月,是台灣當局的“第四軍種”,2022年改制為“國防部”直屬機構。主要承擔電子戰、資訊戰、網路戰、軍事線路維護等任務,是台灣對大陸網路作戰的主力。 手段包括散播謠言或聳動話題,煽動社會衝突;竊取機密資訊...

煽動衝突也是美國的網攻手段。   美國The Hill (2024-9-21): 戰時美國可能利用網路煽動中境內廣泛的暴動。

 

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  中国國家安全部稱台灣一直試圖在網站、戶外螢幕和網路電視上上傳和傳播「詆毀大陸政治制度和重大政策的內容」GT: 台灣網路 滲透破壞日益嚴峻

台灣國家報紙」自由時報的英文報Taipei times (2024-9-30): 台灣的網軍或許可以設法癱瘓解放軍支付軍餉揭露入伍士兵的線上活動、造成社會不和諧、使解放軍的後方行動複雜化...

Voice of America:  「匿名者64」聲稱足跡所至的許多網站都是假的或幾乎沒有流量。所以,造成的傷害可能有限

 

相對比軍擁有毀滅性戰力。al jazeera (2022-4-4): 台灣網相形見絀。

 

 

 

軍   

 

 ♣ 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1-6-3):  國防專家對於中能否網路封鎖台灣的爭論很少。 中已經組建集網路、太空、電子戰力於一體的戰略支援部隊。美國19FortyFive (2023-9-21): 共軍最大的威脅 在於其網路、太空、電磁頻譜的毀滅性戰力。

 ♣ 美國The Diplomat (2023-2-6):  封鎖台灣可能伴隨著癱瘓台灣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的網攻擊。
 ♣ 
歐洲 Politico (2024-9-11): 中国吞併台灣的戰略更多的不是火力 、而是網路戰力。......連美國重要的水、電力和通訊部門 也面臨中斷的風險。

 ♣ 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4-5-28): 不幸的是,進口煤炭、天然氣和石油仍佔台灣發電量的 82%,這使得台灣的能源網路極易受到網路或電磁、動能攻擊。台灣的數位基礎設施和通訊網路可能同樣脆弱...

 ♣ 美國 華盛頓DC - Foundation of defense of Democracies (2024-10-4): 對於中共而言,統一最好減少軍事破壞台灣的基礎設施和經濟,因此可能採行網路經濟脅迫(cyber-enabled economic coercion campaign )。其中網路戰包括:<1>金融系統網路攻擊(破壞銀行網絡:特別是轉帳系統,導致延遲交易錯誤金融動盪; DDoS 攻擊:阻止客戶存取與交易; 竊取敏感財務資訊並威脅發布; 勒索軟體攻擊鎖定關鍵財務資料etc,以削弱投資者和民眾的信心); <2>能源基礎設施網攻 (停機和大範圍和長時間斷電、攻擊關鍵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的協調與SCADA 系統); <3> 電信服務攻擊 (網路和電信癱瘓,造成混亂和通訊故障);  <4> 供應鏈網路攻擊 (造成關鍵貨物的延誤和短缺) <5> 政府網路偵察與軍事資料的竊盜中共在關鍵機構中預先部署了惡意軟體,...。真正的挑戰在於消費者層面,如果導致銀行擠兌或 ATM 癱瘓。solution包括: 必須提高網路韌性以及社會韌性,台灣能源產業需多元化(e.g., 主要液化天然氣供應國卡達與中共關係日益密切)美國需製定快速脫鉤計劃、取消中国最惠國待遇等。在華盛頓和台北實施反制措施所需的長時間內,台灣將仍然極其脆弱fdd.org/analysis/2024/10/04/targeting-taiwan/

 ♣ 美國Foreign Policy (2024-10-4): 台灣最大的弱點不僅在於軍事還有金融、網路安全和能源風險

 ♣ 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4-5-16): 利用網路戰和物理破壞來嚴重削弱台灣的基本服務,例如清潔水和電力,台灣將無法有效應對這些攻擊,使政府顯得非常無能,並為台灣社會帶來不安全感。此外也以網路宣傳降低台灣人民對軍隊的信任,以及美國被迫分散資源去滿足全球盟友夥伴的緊急援助請求,從而 更加不情願援助台灣

 ♣ 美國 The Hill (2024-6-14): The Carnegie Peace Foundation研究十種以假媒體進行的金融攻擊,包括偽造語音視訊、捏造意見領袖觀點並透過社群媒體機器人傳播以造成股匯市異常波動,引發銀行擠兌、資本外流等。俄羅斯入侵 Georgia期間曾利用網路攻擊獲得優勢比方先對國防部與銀行網攻,然後發送ATM短缺現金的假短信,製造銀行擠兌和社會動盪

 ♣ 美國Voice of America (2023-2-27) : 美國警告將 對台灣發動大規模網路攻擊, 包括西方和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也將遭到攻擊 很可能多條天然氣管道爆炸、供水系統大規模污染、電信系統遭到劫持、交通節點癱瘓。 所有都是為了煽動混亂和恐慌,並阻止調集軍事力量和鞏固人民心防的能力。

 ♣ 美國 SpaceNews (2024-9-16): 戰爭模擬顯示  網路攻擊將中斷台灣的衛星通訊共軍潛艇將切斷台灣電纜 無人機襲擊台灣微波站、供電系統和手機發射塔並干擾OneWeb 訊號,導致了大範圍的通訊中斷和民眾恐慌;  然而西方Eutelsat OneWeb 團隊拒絕向台灣提供超出合約的額外通訊支援;  台灣緊急請求美國立即提供額外的軍事和通訊支援, 但華盛頓無法滿足此請求   , 台灣要求盟軍制裁中,盟軍也沒有採取進攻性軍事行動,只是推動譴責中的聯合國決議(但北京和莫斯科否決了該決議),最終美國總統決定秘密網攻中北斗衛星地面站,相對應,中也 網路攻擊美國的 GPS 系統。key findings指出: 這場 戰爭模擬突顯了台灣的通訊系統在軍事攻擊面前是多麼脆弱。中可能會在一場相對不流血的戰爭中吞併台灣 。

 ♣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3-10-20): 中国若對美國進行網路攻擊很可能伴隨著美國多條天然氣管道的爆炸水系統的大規模污染劫持電信系統交通節點癱瘓...——阻止美國調動軍力 ,煽動混亂和恐慌,並損害人民支持作戰的意願與能力。

 ♣ 美國WIRED (2024-6-19) 的網路攻擊會使美國經濟的每個角落都感受到

 ♣ Washington Post (2023-10-20): 中国駭客的數量比美國的網路人員至少是 50:1。
 ♣ Asia Times (2024-10-4): 台灣國防部長表示,台灣每天面臨超過 500 萬次網路攻擊,其中主要來自中國大陸

 

台灣承認網攻国?

 

對於中罕見指控台灣網攻 一事美國Benzinga  (2024-9-24)  台灣強烈否認網路攻擊。英國TechRador (2024-9-24)  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指責中散佈假新聞。Taipei Times (台北時報)》:這是中破壞國際社會對台灣支持的一種方式。

 

這不禁聯想起台灣曾經聲明WHO(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對台(網路攻擊)的指控是 不負責純屬憑空想像 ... 

  n美國FOX news4-9-2020: 譚德塞指控台灣對他種族侮辱  (WHO chief claims he was racially targeted by Taiwan)
 n英國 BBC, 4-9-2020 : 譚德塞與台灣爭執種族主義侮辱 (WHO chief and Taiwan in row over 'racist' comments);
 n美國CNBC, 4-8-20: 譚德塞「受到死亡威脅及種族主義侮辱」

 

指控 的台灣網攻是真是假?  目前難以判斷
中時(2024-9-30): 根據慣例,任何一方情治機構破獲的案件,被指控的另一方都會矢口否認、反唇相譏因為資通電軍是在民進黨任內成立的,故 對岸首次以「台獨網軍」稱呼並援引《懲獨22條》立案。
台灣聯合報(2024-9-25)大陸(對網攻)都採公開案情,「以眼還眼」... 國民黨立委提醒,兩岸對抗進入駭客戰。
台灣
涉外言論有時或許需要謹慎;  然而,台灣
(國家機器)對於迫害自己人民的指控,也時常否認或不敢承認或不予澄清......就十分可恥 令人不齒

2024-9-26, 9-27, 10-1, 10-4
 


ps本文完成後又遭網攻    
社評網頁(intlHumanRights.com/Opinion.htm)儲存後無法開啟    如同 CovID疫情時的批評文章
遭網攻後   上方新增的 Al Jazeera評論也只能以圖片方式顯示
「匿名
」者始終不敢見人
 

 

 

 

OPinion  ♣♣從俄烏戰 中東戰 看美國是否協防台灣

 

俄烏戰
 

俄烏戰爆發時 美國人贊成出兵烏克蘭的比例是36%, 結果美國並未派遣美軍協助烏克蘭。 隨著戰爭消耗日增, 美國人贊成出兵呈下降趨勢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美國人贊成派遣美軍前往 烏克蘭幫助防衛俄軍  (%) ? 
年月 Feb. 2024 Sept. 2023 Nov. 2022 July 2022 Mar. 2022
overall 28% 26% 32% 38% 36%
globalaffairs.org/research/public-opinion-survey/americans-continue-support-military-and-economic-aid-ukraine     2024-2-28

 

中東戰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2024-8-29): 十分之六的美國人(60%)支持美國軍事支持以色列,直到人質被送回;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2024-8-6): 42% 的美國贊成派遣美軍保衛以色列 53% 共和黨人支持美國軍隊保衛以色列
再看 
New York Times (2024-10-14) 與WSWS.org (2024-10-14) 五角大廈宣布支持以色列並保護美國人美國將在以色列部署先進的飛彈防禦系統,以及大約 100 名美軍操作員。 那是非常少量的派遣美軍

 

小結
 

美國人贊成出兵烏克蘭的比 只有36%, 與贊成出兵台灣的比例相同,因此美國出動美軍保衛台灣的可能性 極低而且, 台灣不像以色列在美國有那麼多有權勢的猶太裔影響決策

 

美國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4-10-16): 沒有其他國家願意或能夠承擔美國的角色 ,而美國日益抬頭的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使川普的政策聲明(夥伴都是搭便車的,他對 能否保衛台灣表示懷疑,台灣站在戰鬥爭前線的說法不太可能打動川普) 反映了許多美國人的 心聲,今年無論誰贏得總統選舉,類似的動態都可能出現

2024-10-18

 

 

 

 

OPinion  ♣♣     賴清德  動員青年備戰

 

聯合報 (2024-10-16): 媒體爆料學校發給高中生「青年服勤同意書」,引起家長恐慌,北市實際有意願比率僅不到一成中時 (2024-10-15): 教育部執行賴清德的備戰主張 並發放服勤同意書,這是以《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之名,行動員青年備戰之實

 

雖然有的民調說大多數國民願意上戰場,若真如此,總統應該會儘快動員,以討好選民從九合一選舉以及民進黨將「抗中保台」改為「和平保台」可知實情真相恐非如此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2-9-20: 台灣人告訴民意調查  願意為國家而戰而死是一回事,艱苦備戰 又是另一回事。鐵的事實是,這樣的台灣人太少了台灣要備戰高官權貴子女回國參軍,才是激勵 廣大人民服役之道。但是聯合報(2024-10-10)說: 總統和高官的兒子爭相迴避   ──   「別人的兒子死不完」。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5% 的男性拒服兵役,另 12% 的入伍者開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超過一千萬美國人入伍, 3.75%逃避兵役  美國 Dept. Defense (April 2020): 大多數服役男性以及許多女性都是自願參軍。

 

2016 年 ,挪威實施了全民徵兵,首度要求女性參與。 瑞典於2017 年重新授權徵兵制。徵兵制在全球廣泛復甦。美國War on the Rocks (Aug. 2024): 如果美國希望阻止或擊敗中攻台,就應該作好有效徵兵的準備,這可能是必要的。美國可能需要在一場對國家生存威脅(an existential threat to the nation's existence)的衝突中動員人民。 

 

美國只會為美國而戰,台灣只是個幌子

美國Defense One (3-1-2021): 台灣對美國既不是核心利益,也非生存利益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4-9-2): 川普的國防顧問Colby說: 台灣並非美國的生存利益。

 

分析表明,台灣戰爭將導致美國傷亡率達到兩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高水準美國為什麼可能參戰 並考慮徵兵呢(美國會推動18歲至26歲「役男自動登記」系統)?   Colby曾表示: 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於否定中在亞洲的霸權。

 

  ♣ (1) 中国先發制人  /    美國The Hill (2024-9-21): 可能正在準備對美國和日本主要軍事設施進行大規模飛彈襲擊。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5-10): 很難相信,與美國就台灣問題進行的任何戰鬥不包括對我們在日本、關島、夏威夷和美國領土的軍事設施進行先發人或報復性打擊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2-9-10): 若北京確定美國會干預,很可能衝突一開始就摧毀西太平洋美軍

  ♣ (2) 美國先發制人  /    美國Foreign Policy (2024-5-12)  "接近台灣核戰的邊緣":   台灣已成為向中展示美國強硬的手段。 如果將中逼入絕境,讓中覺得除了猛烈反擊之外別無選擇,該怎麼辦?對此,華盛頓除了做好戰爭準備之外沒有答案   美國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2024-6-27):  對華鷹派提議直接對抗中 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4-8-7):   美軍可能在台灣及其周邊處於不利地位,我們要迫 使国軍隊在遠離家鄉、不利的地方與美國作戰

  ♣ (3) 任一方先發制人  /    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4-10-16):  幾乎一致認為,台灣海峽已成為世界上最易燃的爆發點。專家、學者,甚至美國政府官員都編造了一系列涉及台灣的世界末日情景 焦慮和不安全感可能導致其中一方先發趕製那麼多核彈, 當然主要不是為了投向台灣

2024-10-19

 

 

 

 OPinion  ♣♣        多少公民上戰場?    台灣 國土防衛部隊  民兵民 防

賴清德總統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時提明年台灣要有四十萬「可恃民力」(民兵),橫跨警、消及義警、義消,還有其他民間團體;國防部長顧立雄則指出,一旦情勢嚴峻,「當然就要支援軍事作戰」。

台灣在備戰上前進了一步 , 但與美方期待還有距離。

Robert O'Brien 2023 年訪台時表示,使 100 萬手持 AK47 槍的公民在台灣「每個角落、每個公寓巷弄」,將是「可怕的威懾」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4-8-4)年輕人並沒有響應備戰號召,一旦戰爭爆發, 200萬預備役軍人須即動員起來,台灣顯然還沒有準備好。

 

西方早已建議台灣建立國(領)土防衛部隊 

 美國 War On The Rocks, 2024-2-21: 台灣推行不對稱的「全面防禦」「縱深拒止」 動員平民組成「領土防禦部隊」這將使共軍佔領台灣的代價極為高
 英國 
Economist2022-4-23: 當中俄宣稱友誼“無限”時,台灣不寒而慄。台灣應提高軍事預算軍訓無分男女打造國土防衛部隊
 英國 The 
Guardian2022-4-11: 台軍無法與共軍匹敵,資源、訓練和水平低至 60-80%,專家建議發展使用標槍導彈和無人機打游擊戰的平民領土防禦部隊...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3-1-2: 台軍的實力和複雜性仍遠遠落後於解放軍,延長義務兵役仍未解決廣泛的戰略缺陷,台灣需領土防禦部隊、游擊戰
 美國 The Diplomat, 2022-5-17: 複製烏克蘭的國土防禦部隊可能讓台灣倖存於武統但可能因政府缺乏政治意願而受阻
 
美國 WarOnTheRocks, 2022-3-15:  台灣建立類似美國國民警衛隊的領土防禦部隊


 
 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  (CEPA), 2024-8-28: 俄烏戰最重要的教訓之一是需要強大而有彈性的領土防禦部隊;  烏克蘭成功遏制俄羅斯的進攻,尤其是在衝突的早期階段,可以歸功於其領土防禦部隊的有效動員減緩了俄羅斯進攻的速度,並為正規軍集結和反攻贏得了時間。這些部隊由當地志願者和2014-22年頓巴斯戰鬥的退伍軍人組成,他們提供了關鍵的抵抗許多中歐和東歐國家已經開始加強領土防禦部隊的訓練。與烏克蘭一樣,台灣面臨更強大的鄰國威脅,動員和維持領土防禦力量至關重要


 
英國The 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2023-5-11): 烏克蘭國土防禦部隊(TDF, 'territory defense force',  25 個旅,共 150 個營)在挫敗俄羅斯計畫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真正的戰鬥表明,國土防禦部隊需要熟悉更廣泛的武器裝備,才能有效地執行作戰職能。 2022 年 2 月,TDF 最多配備反坦克飛彈(ATGM)和榴彈發射器,通訊設備、個人防護手段和車輛嚴重短缺。立法設想的武器包括防空系統、火砲、蘇聯反坦克飛彈、無後座力步槍、60 毫米迫擊砲...

 

台灣的民防, 有計畫訓練使用這些武器嗎?  還是只安排少量演練?  主要還是救災滅火?  四十萬只是帳面紙上數字? 

根據中時 (2024-9-28)  政府動員的民力,包括長老教會、一貫道、慈濟的代表,以及黑熊學院成員...   這40萬民兵,竟由不懂軍事的黑熊學院負責人調度指揮。
相對比龐大的軍隊正在為統一做好準備數百萬的士兵(Millions of soldiers)肩負著這個任務(估計將用兵 40 萬~ 200多萬) (al jazeera , 2022/4/4)

 

美國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org) ,2024-9-25 : 大多數安全分析專家表示,如果沒有美國出兵軍事干預,中国將能夠武力征服台灣。美國Chicago Tribune與 Yahoo News (10-12-2020):  幾乎毫無疑問,中共將擊敗台灣。美國 National Interest, 2024-6-9: 台灣戰爭 - 美國可能無法獲勝 
美國出兵的可能性極小,
因為其國內政治
構成巨大阻礙
即使
美國出兵
CrisisGroup.org (2024-9-26): 美國的干預可能導致一場代價高昂、曠日持久的戰爭,而且不會有明顯的勝利

 

簡言之,美軍不來敗局已定。 有些像柏林保衛戰(該戰役殲俄軍30萬)之前 德國敗局已定
 「
可恃民力與地雷水雷一樣  只是增加共軍傷亡,自己也將賠上

 

台灣要繁榮應該設法避戰 (否則台灣基礎設施嚴重毀壞, 戰爭無論結果如何都將是一場災難) 
台灣要戰爭
應該設法進口先進武器(比同日韓裝備同級, 美國目前反對)、加速國防改革、減少依賴進口能源、加強部隊訓練

2024-9-29, 10-1

 

  ♦♦♦  美國 The Atlantic  (2024-10-25): 台灣國土防禦部隊(民兵),在每個城鎮街巷與共軍對抗的戰略在台灣引起爭議。 台灣專家認為「幾乎不可能」, 城鎮巷戰——跳進絞肉機——這非常好萊塢,非常烏克蘭,台灣社會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4-10-17): 如果台灣不投降,封鎖可能是習近平主席的首選。 台灣需要更多的民防訓練和軍事開支,美國需要更快交付積欠的武器。

 

 

 

 

 

OPinion  ♣♣         台灣人為什麼 愈來愈 疑美 ???


美國
Washington Post 7-22-2020: 2019年習近平向台灣提出'最後通牒' ◦ 隨後共機便打破慣例多年來首度穿越海峽中線侵門踏戶不斷加劇升溫緊張局勢

蔡英文 如果真有心保衛台灣真是辣台妹的話,她應該 ——

 1.  延役徵兵 
——  根據National Interest, 2024-1-27,按照戰爭學院傳統攻守3:1比例,如果台灣動員訓練百萬精兵,中国 需要超過300 萬軍隊才能成功入侵; 如果動員訓練的更多,共軍要完全佔領到處是島嶼與山麓的台灣的時間就會拖延更久, NI 認為如果像二戰時的日本或今日烏克蘭願意為每一寸土地而戰,共軍需多年(for years)才能控制住台灣

 2.  增加國防預算  ——   西方媒體專家不斷批評蔡英文  一直批評到一月的今天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27): 台灣不願做出犧牲國防預算GDP比例不如美國、以色列或愛沙尼亞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1-8): 台灣國防預算比例不如波蘭和以色列 他們的敵人還不如台灣敵人強大 

 

蔡英文想的可能是依賴美國美國如果可信, 這條路或許可行,三年前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1-8-23): 台灣人信賴“美國爸爸”但迄今台灣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年年下降,《紐約時報》(2024-1-20):台灣民調顯示——只有34% 信賴美國
總統應有超群的外交知識與經驗
竟與老百姓一般缺乏遠見?

 

台灣人為什麼疑美?

 

n1.   歷史殷鑑  (主要原因)

TuftsDaily (2021-3-10) :歷史殷鑑印證了現實主義的威力,美國面對最後通牒時, 若出於政治必要,可能會將台灣交給中国

根據New York Times (2024-1-20) 等媒體, 美國承諾永遠不會像撤出南越那樣撤出阿富汗,然而拜登不聽將軍們的意見,旋即災難性的讓塔利班迅速佔領阿富汗 ,俄羅斯入侵之前,美國不願將大量武器運往烏克蘭威懾俄軍卻煽動烏克蘭對俄強硬,入侵之後,又反對烏克蘭和俄國談判因 被俄羅斯的核武嚇倒願提供烏克蘭先進武器( The Hill, 2023-9-26, New York Times, news briefing, 2023-2-21, Economist, 2023-2-18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1-8-16: 拜登說美軍不應該在阿富汗自己也不願 打的戰爭中戰鬥與死亡 ;  這話不就是對著蔡英文說的嗎? 
此外蔡英文聽美國"命令"安排
裴洛西2022 年訪問台灣,引發了中国的強烈鎖台軍事反應,美國護送裴洛西離台後當晚就跑的遠遠的,美國媒體還嘲笑台灣眉毛也不敢揚一揚

智庫US-Taiwan Watch的編輯Jasmine Lee最近的疑美論報告:  “疑美是合理的,因為我們以前被美國拋棄過”《紐約時報》(2024-1-20)報導世新大學教授說: 特別是以前沒有經歷過台美斷交的民眾會相信美國
蔡英文
今年貴庚 讀書時沒有經歷台美斷交?  沒有去機場對美國國務卿級代表團扔雞蛋嗎?

 美國The Hill  (2021-6-4): 過去十幾年來,西方一再默許強國以非法軍事手段改變世界版圖,發表的大多是空洞的聲明或不充分的制裁 ……當習近平考慮美國干預台灣戰爭時,他有充分的證據西方不會強力回應。...台灣的命運可以看看美國如何實現對烏克蘭的承諾
♣ 
美國National Interest(2024-1-24):台灣的不幸命運是永遠容易被美國出賣。這種危險可能還會增加

 

 

n2.  Donald Trump 川普

♣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1-24): 川普可能背叛台灣。
 美國Newsweek (2024-1-22) :  葛來儀 Bonnie Glaser (managing director of the Indo-Pacific program for the 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S) 表示:「台北要當心川普了("Taipei beware").

 英國Economist (UK, 2024-1-4): 川普,對中国言辭強硬,但對台灣並沒有多大的愛。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27):  川普在 11 月的勝利可能會讓中国的侵略更可能成功。川普表示不確定是否幫助台灣,很難想像他會協調盟友向中国施壓。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4-1-17): 南加州大學教授史丹利·羅森表示,「無論是作為盟友還是對手,川普都是完全不可靠的」。羅森說:“川普在台灣和香港很受歡迎,因為他們以為他說話強硬,態度強硬。但他不會貫徹到底”, "他是一位交易型的總統,理論上,甚至會與中達成協議,停止向台北出售武器"。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17):  如果聯盟各國 因川普可能的「美國優先」政策和美國政治失靈而猶豫是否加入美國的備戰 工作,華盛頓可能難以組建一個有效的聯盟來阻止或擊敗中国入侵台灣

 

n3.  J. Biden 拜登

 

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3-7-15): Janet Yellen如果拜登總統連任,可能寧願不為台灣而戰  

Economist (UK, 2024-1-4):  拜登可能屈服於中国對台灣的壓力...   (近日,美國對黎巴嫩真主黨伊朗代理人也多次呈現軟弱)。

New York Times (2024-1-27): 拜登被普丁的核武威脅嚇到了。 (當然,他也會被中的核武嚇到)

♣ New York Post (2023-8-10):  川普接受Newsmax採訪時表示,「我相信中国給了拜登一大筆錢」。「我從未見過有人對中国如此軟弱。」;川普嘲笑拜登是「滿洲候選人」。「這是一位完全妥協的總統」 ,他補充道,「他非常害怕中国,他害怕的原因是,因為我相信他們付給了拜登巨額金錢,他不想讓人知道這件事」。

 

n4.  美國民眾

  Asia Times (2024-1-8):   The Chicago Council on Foreign Affairs 的最新調查:「與過去的調查一樣,大多數美國人(56%)反對派遣美軍前往幫助台灣...」(ps: 通常美軍對付較弱小的國家也有60%的民意支持與核武強國對戰恐怕需要更多民意支持?)
  N.Y. Times (2024-1-20): 2021 年以來的民調顯示,許多美國人反對出兵保衛台灣

 

n5.  美國戰力

英國The Economist today (A Sunday edition, 2024-1-21):  拜登的外交政策已經夠讓人頭疼, 再加上俄烏戰和加薩戰爭——這些戰爭正在增加與伊朗發生直接衝突的風險。

美國NYT (2024-1-22):  北韓可能計劃襲擊南韓
Economist (2023-11-13): 五角大廈早已放棄了同時打兩場重大戰爭的計畫…隨著中軍隊的強大,美國最新軍事裝備的投資要到2030年代才派的上用場
 

n6.  美國議院

美國Fortune (2023-12-15): 共和黨領導的眾議院 11 月只批准了向以色列提供資金,無視烏克蘭和台灣這二個盟友,這是美國分心的跡象。

Economist (2023-11-13): ...削減對烏克蘭的援助不僅會為俄羅斯帶來勝利,也會為中国帶來勝利

 

n7.  台灣被利用

 不少媒體評論稱,美國有意利用台灣進行代理人戰爭,削弱中國。  NY Times (2024-1-27): 當五角大廈高官Ely Ratner將台灣描述為美國的戰略資產時,北京也一定感到不安。這意味著美國可能試圖利用台灣作為對抗中的軍事堡壘

 

n8.  台灣戰力

Oriana Skylar Mastro ( a fellow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 : 讓台灣相信美國會進行干預,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許多研究表明,這會影響他們的立場。 “而且我們需要台灣堅持足夠長的時間,美軍才能到達那裡。”

美國著名智庫RAND, Jun. 2023 (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A1658-1.html)  : Can Taiwan Resist a Large-Scale Military Attack by China?
     ...
……台灣要有能力在 90 天內抵抗中国的攻擊——這應該是美國調集足夠的部隊抵達東亞進行干預所需要的時間

 美國Bloomberg  (2023-12-20): 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首席研究科學家、亞洲安全問題專家Eric Heginbotham, 表示,「如果台灣在戰爭前幾天舉雙手投降,我不會感到驚訝」。

 美國The American Reservative (2024-1-12): 馬英九說台灣將無法抵禦中国足夠長的時間,因此無法等到美軍提供援助,台灣很快就會落入中国手中。 "無論你如何保衛自己,你永遠無法與大陸開戰。你永遠贏不了”,“他們太大了,比我們強大得多。(馬英九接受德國DW專訪)

2024-1-27, 28

 

PS: GT (2024-2-4): 對於各種“疑美論”,民進黨政府都將其歸於“認知戰”("cognitive warfare" ),極力迴避問題、並轉移焦點。他們試圖強調須「依賴美國」來平衡這些憂心。

 

 

 


               

 


  pic.:  "評論國是 " 排名US Google 第2,  2024-2-1

  

 

 

 

 

OPinion  ♣♣          賴清德    ──    和平實力

 

台灣人民最關心的和平」,賴清德在總統就職演講中 說: 「靠實力達到和平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 2024-5-20: 這將是賴清德對兩岸的主要立場

 

什麼是實力」呢?

 

1.  依靠美國及盟友實力

 

唯一在蔡英文下台前作專訪的英國BBC (2024-5-19 )報導:  蔡英文抱怨  ──   日菲都非常不願意堅定支持台灣 (deeply reluctant to vow support) ,即使是美國也沒有保證出兵 (put boots on the ground)

美國PBS (2024-5-17) :   "World on the Brink: How America Can Beat China in the Rac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作者 表示,如果我們在大西洋作戰,毫無疑問我們可以輕鬆擊敗中国軍隊但在靠近中国的戰場就不是如此   ──    我們現在正在拼命希望能夠追趕上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4-5-20):
戰場可能決定了台灣之戰

 

2.  台灣的 實力

 

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4-5-15): 澤倫斯基的名言  ──   「我只需要彈藥,不 要搭便車」,而台灣幾乎肯定會要求盟友直接軍事干預。  Washington Post, 2023-4-15:  與烏克蘭不同,沒有美軍,台灣無法自衛  美國The Hill (2022-8-12) 台灣無法自救;只有依賴美國明確的軍事干預可能阻止中

英國 Economist (2022-08-11): 專家評估是,中可以封鎖台灣數月,甚至數年,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3.  核戰

 

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4-5-20):  由於美國中国附近作戰缺乏相對優勢,這引發了專家擔心,美國考慮使用核武。

美國Foreign Policy (2024-5-12):  前國防官員建議使用「低當量戰術核武」 (投在廣島和長崎的屬於低當量)。俄羅斯總統普丁可能使用核武震驚了全世界,但在與中 国的戰爭中使用核武的想法在某些圈子裡變得很正常。 然而無法保證戰爭時只使用「低當量」核武。如果升級將使世界陷入核浩劫。

 

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4-5-20): 国預計2035 年擁有 1,500 枚核彈頭 它的潛艇發射的核彈可以攻擊美國本土美國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我們在台灣的利益是否足以冒與中核戰的風險?”  根據民調 多數美國人反對參戰 遑論核戰

 

美國可能希望台灣使用核彈(外媒報導曾'誤寄'若干核武元件過來)核戰對台灣更是災難

2024-5-20

 


中美台看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
英國BBC, 2024-5-21: 中国回應賴清德就職演說稱,「台獨是死路一條」; 無論打著什麼藉口、什麼旗號。

美國L.A. Times, 2024-5-20: 台灣新總統 的言論對安撫中国領導人沒有什麼作用。
美國CNN, 2024-5-20: 中国 抨擊「台灣地區領導人」發出尋求獨立、挑釁、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危險信號。
 

 

 

 

 

OPinion  ♣♣          秤秤   台灣的實力

 

日昨美國3M工程師來家中 保養電器這位年輕人被"洗腦"到 似乎對中国有他說台灣未來對付中国要靠 實力」, 與民進黨的選舉語言如出一轍

 

台灣的 實力」 如何呢?  根據日前澳洲The Lowy Institute 發布的 Asia Power Index, 2023 Edition  (亞洲各國實力指數)台灣綜合實力(Comprehensive Power )排名亞洲第14名 ,得分僅15.2(滿100分)還不如外勞國印尼泰國越南...中国排名第2名 ,得分72.5,次於第一的美國得分80.7美國不是位於美洲嗎? 但其霸權(hegemony)已經擴張到了亞洲勢力之強遠超出亞洲多國。比方日本綜合實力排名第三,得分只有37.2,韓國更低,29.5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2-2) 引用 Asia Power Index 說: 美國正忙於幾場戰事分身乏術拜登的無能讓中更加大膽, 因此反華的日菲必須聯合起來 抗中但是 ,日本軍事實力27.4南韓軍力33.1菲律賓5.9。三國加總起來還不軍力的分數,何況, 它們本來就不想少了美國 群龍無首,更不想硬碰硬至於中国 對實力的評估是: 美國的實力在達到絕對高點後將逐漸衰退台灣社會普遍認為美國擁有強大的綜合實力和軍事實力,但也知道中在台海周邊較美國具有軍事優勢 (Global Times, 2024-2-4)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4-2-12)大致認同, 說美國的軍事實力實際上在這十年中正在下降海軍尤其如此美國Washington Post ( 2024-1-5): 隨著歐洲和中東的戰爭,美國的實力處於危險的、史上鮮見的薄弱的狀態。

 

台灣近年 花那麼多錢買美規武器軍力卻只有21.7,排名亞洲第11,還不如以前靠台灣訓練的新加坡 軍隊它如今已爬到第九位

蔡英文國慶時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7032) 吹牛臺灣是—堅韌之島•韌性國家 ;  台灣的「韌性」, 在Asia Power Index只排亞洲第18, 還不如窮小國如孟加拉斯里蘭卡。沒有韌性,就做不到美國 要求的不對稱城鎮山區游擊戰,可能撐不了多久 就投降

 

the Lowy Institute Asia Power Index, 2023 Edition  亞洲各國實力指數

Military Capability
軍事實力
No.1 US, No.2  China, No.3 Russia, No.4 India,  No.5 S Korea, No.6 Japan, No.7 Australia, No.8 N. Korea, No.9 Singapore, No.10 Pakistan, No.11 Taiwan,  No.12 Vietnam, No.13 Indonesia, No.14 Thailand  
Resilience 韌性 No.1 US, No.2  Russia,  No.3 China,  No.4 India, No.5 Australia, No.6 New Zealand , No.7 Indonesia, No.8 Malaysia, No.9 N. Korea, No.10 S. Korea, No.11 Japan, No.12 Brunei ,  No.13 Thailand,  No.14 Singapore,   No.15 Pakistan,  No.16  Sri Lanka,  No. 17 Bangladesh,  No.18 Taiwan  No.19 Vietnam
Comprehensive Power綜合實力 No. 1.US, 2.Chn, 3.Japan, 4.India, 5. Rus, 6. Aus, 7. S. Korea, 8. Singapore, 9.Indonesia, 10.Thailand,  11.Malaysia, 12. Vietnam, 13. NZ, 14. Taiwan (ROC)
Cultural Influence 文化影響力 No.1 US , No.2 China, No.3 Japan, No.4 India, No.5 Australia,  No.6~No.12 Malaysia, Korea, Thailand, Singapore, Rus, Indonesia, Vietnam,  No.13 Taiwan (ROC)

power.lowyinstitute.org/countries/taiwan

 

除了軍力,台灣外交影響力( 第22名)、經濟 關係(第12名)和文化影響力(第13名)都呈現下降趨勢。

 

蔡英文(2023年11月18日)說:文化是重要的外交力量盼共同為臺灣文化播下更多種子、長成豐碩果實。 但是,一方面想利用文化「去中國化」方面想利用文化打破國際上孤立的局面; 美國Variety, 2023-11-26: 台灣轉向文化軟實力企圖提升台灣在世界舞台上的知名度澳洲 abc news, 2022-9-8: 台灣想以電影和遊戲重新與世界聯繫可惜台灣仍處於建設軟實力的“初期”臺灣文 創軟實力一直poor & weak。 比方 部分台灣人似乎喜歡滑稽而非幽默諷刺,這是品味的問題; 一些台灣政客不喜歡被幽默諷刺,這是水準的問題 政客被幽默諷刺後想要報復,這是犯罪的問題; 司法一直改不好,這是 歷任總統...的問題

 

2016迄今,臺灣電影在美國奧斯卡 法國Cannes Festival 義大利Venice Film Festival  英國British Academic Film Award 都表現不佳 其他視覺設計如廣告也少見witty作品

2024-2-9, updated 2-12

 

PS: 聯合報 (2023-3-16): 好萊塢對於批判政治、諷刺的影片,學會會員比較喜歡~ (brief)

 

 

 

 

 

 

 

 

♣  中文  精簡版  請click   香港  VS 
♣  政治漫畫   傾國傾城     FECO News, April 2024 ,  distributed to 40+ countries

 

 

 

 

OPinion  ♣♣           拜登 搖擺  

 

美國 TIME, 2024-6-4: 拜登在時代雜誌專訪中被問及   ──  之前多次表示將動用美軍保衛台灣是 指地面部隊實際參與軍事行動(boots on the ground)嗎? 拜登回答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美國不尋求台灣獨立,「也不會不防衛台灣」  ──  如果中国試圖片面改變現狀 ( it is we are not seeking independence for Taiwan nor will we in fact, not defend Taiwan if they if, if China unilaterally tries to change the status); 當被問及部署或調派(deploy)軍隊到台灣的可能,拜登說,不排除動用美國的軍事力量,但部署調派地面部隊、空軍  與部署海軍「差很大」 當被問及美軍是否會從日本或菲律賓的基地發動襲擊時,拜登表示,“我無法談論這一點” 日本Japan Times (2024-6-5): 華盛頓「一直在與該地區的盟友進行磋商

 

拜登的回答閃躲,或是明確地表明他已經轉回模糊立場 不像前四次挺台言論的明確堅決,  雖然四次都被白宮與政府收回。  美國出不出兵將「差很大」根據美國 Washington Post, The Hill 的評論:  台灣無法自救

 

澳洲 The Australian (2024-6-4) 評論 拜登在台灣防禦問題上搖擺不定(wavers),並指專訪中雜亂無章、有時語無倫次( a rambling sometimes incoherent interview )。日本最大的通訊社 共同社新聞 (Kyodo News, 2024-6-5)的解讀是如果北京試圖改變現狀,美國將 "stand behind the island"   ──   就是"支持"(support)台灣  ──   未必派兵並肩作戰。 德語世界最傑出的新聞之一 Neue Zürcher Zeitung (Swiss), 2024-6-6 寫道:  拜登總統多次表示將保衛台灣(defend Taiwan)   ──   它不是寫出兵保衛台灣

 

美國 The Hill (2024-6-4  國會山莊報) 評論 拜登仍然擔心局勢升級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因而猶豫不決;   如果台灣不想遭受烏克蘭的命運    ──  大量死傷、城市破壞、反人類造成的難以估量的痛苦,首先 ,拜登需要擺脫對戰局升級 過度和不切實際的恐懼
2024-6-5, 6-6

 

 

New York Post (2024-6-5) 拜登 在TIME專訪中糊里糊塗,簡直 一場災難。 他把南韓口誤成台灣,又搞混了習近平與普丁,忘記了關於經濟、 外交一些重要事項, 也不記得他擔任參議員時有沒有去過烏克蘭,把他二年前的亞洲行跟投資公告混淆一談;  拜登說日本把3% GDP 用於國防, 其實是1%;   非洲人口目前 14 他說將增長到「10億人」...... 

些台灣媒體在混淆視聽?

 

從拜登西點軍校演講 到接受<時代雜誌>專訪,台灣一些媒體作出錯誤解讀 , 或以顯目標題報導,拜登第幾度挺台,引人作正向思考, 然而,真相是拜登已經由前四次的聲明堅定出兵保台,  轉向模糊閃躲...

 

從前留學時 見到台灣同學不滿中央日報的問題報導憤而 將報撕成碎片 現在若干民 營媒體 有時也成了為官喉舌似的......
 

PS:   台灣大選辯論(2024-1-1):    政府喜歡的媒體就給錢   ──   幾億幾十億這樣給  所以現在幾乎80%都是綠媒幫民進黨宣傳

 

PS: 中共GT (2024-6-6):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表示,儘管拜登有選舉壓力,但以不負責任的方式宣示所謂強硬立場,影響了中美關係。

 

 

 

 

 

OPinion  ♣♣        台灣之

 

 

美國  國會山莊報 (The Hill, 2024-6-11) 中国有理由相信,要對台灣動手時,美國總統拜登會作讓步;  他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恐懼反映了他智力和道德的癱瘓

台灣之戰如何進行? 

 

美國WIRED (2024-6-19) 報導了新書 World on the Brink  (amazon.com/World-Brink-America-Twenty-First-Century/dp/1541704096),關於中国入侵台灣的戰略美國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4-1-10)  美國The Defense Post (2024-1-9) ,  Barron's (2024-1-9) 所見略同

 

主攻哪個城市?

入侵的重點可能必須是台北附近而不是高雄 台中 花蓮... ;  而且是入侵而不是封鎖

封鎖可能造成人道主義災難,半導供應鏈的中斷會引起國際反彈...,最重要的是,國際危機組織(ICG)最近的報告表示:圍困持久戰與人民解放軍速戰速決的目標背道而馳。

入侵的主要政治目標 —— 迅速佔領主要的政府所在地,包括總統府和國防部 ;  共軍將尋求奪取台灣的控制權並推翻政府。法新社(AFP):當你切斷政軍首長的通訊聯繫時,軍隊就無法指揮

 

攻港口

雖然台灣南部有主要港口,但由於通往台北的主要公路少、河流多,使得解放軍的大型裝甲部隊從任何其他港口或海灘快速運輸到首都幾乎是不可能的, 台北座落在一個碗狀區域,周圍環繞山脈,守軍可以利用地形來瞄準入侵部隊, 也可以選擇摧毀隧道和高速公路阻隔共軍

當中船艦逼近西北沿海時,解放軍將利用現有基礎設施,快速卸載數十萬部隊和數千輛坦克、裝甲車、重型工程設備、武器、彈藥以及後勤物資。北京還必須假設台灣一開始就摧毀港口,但解放軍已經花了數年演練在基礎設施最少的港口(比如缺乏碼頭坡道或拖船支援)快速卸載。

 

攻機場

距離台北最近的海灘之一位於桃園市北部,這裡也是最大的國際機場所在,台北還有較小的松山機場佔領機場可以運輸部隊、彈藥和食物解放軍空降直升機旅相當於美國第 101 空降師,他們預計從登陸碼頭出發 10 分鐘內將攻擊、佔領機場的關鍵設施。

 

軍方首腦

台灣東岸的兩艘中航空母艦上的攻擊機,將猛烈打擊台灣的空軍基地,試圖在空軍發揮作用前使其癱瘓。大陸精確導引航道飛彈和巡弋飛彈,以及遠程車載PHL-16多管火箭發射器和自殺式無人機,都將瞄準台灣的固定雷達、固定武器平台、關鍵指揮通訊節點、海軍設施、能源基礎設施、電視和廣播塔...... 阻礙台灣軍方高度集權的決策傳達。

 

電子和網路戰

必須採取極為複雜的軍事行動,同步使用空、陸和海上力量以及電子和網路戰。根據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3-10-20) 以及NY Times,若美國參戰 ,中有能力在美國發動網路攻擊,比如破壞天然氣管道數天至數週很可能伴隨著美國多條天然氣管道的爆炸;水系統的大規模污染;劫持電信系統;令交通節點癱瘓——阻止美國調動軍力 ,煽動混亂和恐慌,並損害人民支持作戰的意願能力。

 

台灣總統府

拒絕最後通牒後, 台灣總統在國家聯播電視上發表了講話。講話四分鐘後,全台網路癱瘓,電視螢幕一片空白,廣播電台一片寂靜

解放軍猛烈打擊及登陸後最後階段 可能被迫逐街逐巷作戰這時台灣人民的戰鬥意志可能比山脈、港口、道路或海洋的障礙更具決定性。

 

美國白宮

World on the Brink 寫道,入侵的警訊一整年不停,但分心的美國卻沒有注意到,直到為時已晚 美國國安顧問在白宮叫醒總統後,評估彈道飛彈可能正瞄準美國本土例如聖地牙哥海軍航空站和密蘇裡州空軍基地(遠程B-2 轟炸機的基地)。中的網路攻擊會使美國經濟的每個角落都感受到,Bloomberg  (2024-1-9) 估計全球 GDP 將下降 10% 左右  此外,還有核戰的風險。 

「不 ! 」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這不是像伊拉克或阿富汗的有限衝突,甚至不是像越南或北韓的大規模戰爭。
2024-6-22

 

 

 

OPinion  ♣♣        台灣之戰    怎麼?

 

 

美國New Yorker (2024-6-24, 7-1) "How to Start a War Over Taiwan" (台灣之戰會如何開始?):  川普政府的國安會亞洲主任編輯的新書《沸騰的護城河》 ("The Boiling Moat")指出,要阻止中国發動攻擊,須依靠強大的軍事威懾體系    ──    護城河(台海)裡面佈滿了Jassms(聯合空對地導彈)、Irasms(遠程反艦導彈)、himars(高射程飛彈),此外, 還需要台灣和日本「新軍事文化」 , 為台灣之戰做好「身心」準備。  但是, 美國不出售Jassms、Irasms 給台灣,日本與美國人民更是強烈反對參戰。

 

New Yorker 寫到,現在美國感到有必要對中国強硬, 包括政客高調訪台激怒北京,以及宣稱保衛台灣... 然而,這些並不是「嚴謹思慮」的決定。
就像五十年代,當毛澤東砲擊馬祖和金門時,美國決定拯救蔣介石因而展現強硬,也不是「深思熟慮」(
well-thought-out)的政策。

 

根據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1-5-22)報導:  1958 年美國不願失去台灣諸島 因而製定了對中国核打擊的計畫   ──    但若如此幾乎肯定引起蘇聯出面為中共進行核報復(當時中共核武還不行) ,這將導致台灣數百萬人喪生的風險"(當時台灣人口約一千萬) 數城市也將成為放射性荒地 這就是1958 年美國「毀滅台灣」絕密計劃。 當時中研判華盛頓是虛張聲勢

 

0多年過去了學術期刊Geopolitics評論 五角大廈今天仍然在進行類似的討論 

美國Foreign Policy (2020-8-7): 華盛頓一些鷹派建議核武裝台灣。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1) : 未來10年,台灣可能被列入潛在發展核武器的名單。EurAsian Times (2023-2-18): 中共動武的紅線包括台灣擁有重大戰略武器 。 如果川普執政也許更糟英國BBC (2024-6-27): 川普與拜登最大的差別在於台灣  New Yorker (2024-6-24) 認為他可能提供台灣核武,也可能交易台灣

 

因此習近平對於美國試圖激怒中国攻擊台灣的指控應非虛言。 而 "台灣再次成為大國衝突的棋子。賭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

New Yorker 評論:  展現強硬應該是為了阻止中国。  “但如果威懾失敗該怎麼辦?"   英國BBC (2024-6-27):  一些人質疑川普是否願意在台北需要時提供援助 美國The Hill (2024-6-11): 鑑於40年來犯下的外交政策錯誤記錄,中国有理由相信,當事情到了緊要關頭 對台灣採取行動時,拜登將會讓步。

 

New Yorker : 習近平的民族主義旨在完全恢復大清帝國的邊界;  如必要將使用武力   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4-2-23:  習近平在拜登峰會上說如果美國致力於“一個中國”,就應該支持和平統一 美國 The Hill (2023-11-16) : 習近平表示,和平統一是首選。在德國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外交部長王毅第一次堅持要求各國支持和平統一


台灣與中共展開對話 是否定會失去美國的支持?    蔣中正支持一中(美方提出一中一台,被蔣中正拒绝) 50 年代台海危機時並沒有失去美國的支持 美國還稱呼獨裁 (至少是不夠民主自由) 的台灣是 "自由中國"
2024-6-27, modified 6-28

 

 

 

OPinion  ♣♣        台灣美國沒那麼重要?

 

美國重心轉移至中東與歐洲

賴清德讚賞來訪的妮基·黑利(Nikki Haley 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及共和黨總統前參選人) 防止「威權主義」的呼籲,黑利說 “我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中国是否入侵台灣,我們需要現在就面對情況”   但是 ,黑利是加薩種族滅絕最熱心的支持者之一 (美國WSWS.org:加薩的巴勒斯坦人遭到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密集的轟炸, 這正是黑利所歡呼的;   白宮和行政部門不再像70 年代那樣向國會隱瞞其種族滅絕意圖和罪行)支持以色列 ,目前有如不大支持台灣。 2024年8月13日,美國批准向以色列出售價值200億美元的武器,試圖將加薩正在進行的種族滅絕擴大為涉及中東黎巴嫩、敘利亞和伊朗更廣泛的區域戰爭。

 

美國的軍火  /   美國The America Conservative (2024-8-30):   美國的軍火庫比 2022 年要薄弱得多。我們繼續在東歐和中東的血腥沙盒中進行冒險時,看起來也不能有意義地補充我們的軍火庫。

美國的軍  /   多家外媒報導美國目前在太平洋沒有任何航空母艦,原本應該在這裡的林肯號航母已經開往阿拉伯海去威懾伊朗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8-29):  雖然美國在亞洲偶爾部署Littoral Combat戰艦 ,那似乎是為了向中表明美國對衝突升級絕對不感興趣畢竟,北京知道Littoral Combat戰艦對戰爭毫無用處。Carnegie Endowment.org (2024-9-3): 由於美國的資源和注意力從亞太地區轉移出去,中国從戰爭中受益。

 

賴清德讚妮基·黑利    ──     點像是揚美國將關鍵資源、軍力態勢 轉移至中東與歐洲?

 

Colby: 亞洲更重要

約十年來,川普的國防專家Bridge Colby (柯伯吉/柯爾比) 一直提出一個論點:美國無法承受中国贏得亞洲霸權(第一步是與台灣統一)Colby認為: 只要美國軍力沒有浪費在歐洲和中東,這種結果就可以避免,反之,一切都無法實現。

 

New Statesman  (2024-7-2):  Colby的邏輯本質上可以歸結為    ──     「亞洲比歐洲更重要,中比俄羅斯更強大...,今天,很明顯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亞洲...預計亞洲明年將貢獻全球GDP成長的60%  ,  「如果中佔全球GDP的一半以上,蘋果、微軟和 Alphabet... 這些將是中公司,最好的大學將在中,美國經濟將被推向價值鏈下游,美國將淪為二流國家。(統一的台灣更幸福?)
因此
Colby提倡「否認策略」(“strategy of denial”)       ──        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於否定中在亞洲的霸權,台灣對實現此一目標很重要,卻非必要。 他警告,「我們正走向可能連捍衛台灣都做不到的局面」;如果台灣無法奮戰堅拒中侵略,尤其是戰爭初期,那麼美國介入或許不足以拯救它。  Colby 主張台灣提高國防預算、並加強徵兵規模和速度備戰否則「威脅放棄台灣」 Wall Street Journal (2024-9-2): Colby: 台灣並非美國的生存利益。

 

Colby 在想怎麼台灣, 別派專家則想「棄台,川普的外交特使William Ruger說: Colby認為中是我們在海外最重要的戰略挑戰是正確的但他誇大了台灣對美國利益的重要性以合理成本保衛台灣並不樂觀。 The America Conservative (2024-8-30):  越來越明顯的是,美國根本無法對中發動常規戰爭海軍計劃封存 17 艘MSC(軍事海運司令部)船艦  (而中的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00倍以上) 簡言之,我們不太可能向前線提供足夠的人員和物資 為了在戰場上與中較量,我們必須在十年前就開始認真準備,現在我們根本沒有時間。美國決策者應該開始考慮降低中入侵台灣對美國政策的影響。

 

台灣備戰不力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近日在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 活動中表示,民進黨執政以來,軍費增加70%。這就像學生對父母宣稱比以前用功70%,但到大考那天如果 書只念了1/4,還是會被死當。美國警告2027年是可能的攻擊日 (Taipei Times, 2024-9-5, etc)
美國 National Interest (2024-8-29): 台灣人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英國 Economist (2024-9-5) : 台灣兵役比以色列的三年還短,又不包括女性,預備役部隊不像以色列用於前線作戰
英國 Economist (2024-9-5) :
以色列和烏克蘭最重要的教訓可能是要做好戰爭準備。台灣需要孤軍奮戰足夠長的時間,以等待朋友前來援助,但台灣民調反了過來, 台灣人抵禦共軍的意願取決於美國會出兵保衛他們 台灣在加強防禦方面可以做很多事情,但遺憾的是,它對影響美國政治無能為力

 

美國政治   中国政治

烏克蘭戰爭告訴我們,高強度的戰鬥會消耗大量的彈藥,美國應該 預先在台灣部署武器,但 Economist (2024-9-5) : 這會帶來政治上的擔憂 ("politically fraught")National Interest主張重建杜魯門總統1950 年的台灣巡邏隊,但 SCMP (2024-8-29): 拜登政府拒絕了台灣 反潛直升機巡邏台灣周圍的請求 拜登似乎更感興趣的是在卸任前到中国進行傳統訪問,Washington Examiner (2024-8-29): 這種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安全政策之上的做法將進一步鼓舞北京。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 (Kamala Harris) 的團隊現在以中国鴿派為中心。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 2017 年訪問北京期間受到皇室待遇時,一時 間愛上了中国的奉承 如果川普重返白宮,預計習近平會複製這項策略。川普原本就不想保衛台灣, 曾經向議員表示不會出兵台灣 , 日前更對台灣是否值得美國防禦表示懷疑。

 

相對比習近平的首要外交政策利益是確保拿下台灣而不是南海或中印糾紛的領土、也不是俄羅斯拿走的土地      ──       雖然 EurAsian Times (2024-9-3): 這不意味著北京已經放棄從俄羅斯收復「失地」的想法

2024-9-7

 

 

 

 

OPinion  ♣♣        台 海海灣戰爭

 

 

美國Fox News (2024-7-30): 台海緊張局勢已經成為人民常 談的話題,甚至一些人民設法逃離台灣。美國 The Hill  (2024-7-30): 台灣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美國National Interest(2024-7-30): 人們對入侵的擔憂與日俱增許多戰爭模擬都預測了可怕的結果入侵將是迅速而猛烈的正如 同第一次海灣戰爭(Gulf War)那樣

根據Wikipedia 第一次海灣戰爭 屬於新型現代戰爭 使用了「一切必要手段」( "all necessary means")展開空中和海上轟炸,持續了至少五週。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特別是各式空軍制導炸彈,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子優勢,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守軍 完全無法招架,也 獲得了「電玩戰爭」的綽號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6-24):  軍隊每天會發射數百枚飛彈,加上空軍,可以迅速壓倒台灣

美國National Interest(2024-7-30)指出中国可能先摧毀台灣的雷達和空中/海上防禦能力,然後空降部隊,奪取機場和港口等。隨後進行兩棲攻擊(Washington Examiner , 2024-7-19: 中国可能以兩棲入侵征服台灣) 解放軍潛伏在台人員很可能進行針對性的特種作戰和網路行動。最後,可能對台發動電磁脈衝攻擊。

 

台灣防禦

美國Bloomberg  (2024-7-30):  台灣總統賴清德表示,台灣將 從海外採購武器並「繼續推動國防自主」。他在 IPAC 首次在台conclave會議上表示,「台灣將依靠自己來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Taiwan will rely on itself to keep the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法國AFP (2024-7-19): 台灣「必須依靠自己」防禦中国 。

 

台灣真能「依靠自己」嗎?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3-4-15):  與烏克蘭不同,沒有美軍,台灣無法自衛  美國The Hill (2022-8-12): 台灣無法自救...

美國National Interest(2024-7-30): 台灣正在發出一個不太令人信服的信息——它的國防支出佔GDP比低於美國(2.6% vs  3%),最重要的是,台灣沒有採行很 好的徵兵制,對比美國,冷戰期間沒有任何直接入侵威脅時, 也採行兩年兵役期台灣是否在認真看待中威脅? 台灣政客可能比美國更清楚認識,台灣人民可能不像烏克蘭人、以色列人、芬蘭人或瑞士人那樣願意作出必要的重大的犧牲

 

簡言之 賴清德不是真的防禦台灣。
法國
AFP (2024-5-16):
國安專家Ryan Hass認為,賴清德希望的是連任 (真搞台獨必須備戰) 美國Brookings Institution(2024-5-14): 賴清德希望贏得連任因此他幾乎肯定需要轉向台灣政治光譜的中心

 

美國防禦

Global Peace Index 2024: 根據首創的軍事評分系統表明,美國的軍事能力比中高出三倍( suggests that US military capabilities are up to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China).

但是美國派一支遠征艦隊到台海作戰,將凶多吉少,也就是川普近年一再說的「 徒勞無功」(Newsweek, 2024-7-17)

避免too little, too late唯一辦法美國派重兵駐防台灣(美國National Interest,2024-2-14: 少量部隊(tripwire)駐台可能不足威懾)  John Bolton:台灣需要真正的威懾─美軍駐台。 美國National Interest(2021-5-18):  部分美方人士呼籲美軍駐台 、聯合軍演

但是, 美國TIME  (2021-10-8): 美國擔心破壞美中關係,甚至被拖入可以避免的戰爭,演變成一場核戰。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7-17), Washington Post (2024-7-18): 只因為美國出售台灣武器,国就叫停核武談判。Washington Post (2024-7-18): 核彈頭到 2030 年可能翻倍

不像拜登四次將說出口的話收回CFR.org (2024-7-19):川普和搭檔范斯都拒絕承諾保衛台灣(國會無法影響總統的外交政策)雖然印太一份調查顯示台灣是'20年唯一支持川普而非拜登的國家。Bloomberg (2024-7-17): 專家表示川普將這個島嶼視為談判的籌碼...他本人根本不關心台灣。

何況美國 The Hill  (2024-7-30): 川普最近發出對華友好聲明,他 強烈喜歡(infatuation)習 近平普丁。台灣有理由祈禱了

 

兩岸對話

多數選民希望兩岸對話但是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4-7-2): 賴清德和北京之間建立秘密 管道的前景變得黯淡 。(the prospect of establishing a quiet backchannel between Lai and Beijing has dimmed) 為什麼呢? 
美國Bloomberg  (2024-7-30):  賴清德承諾與其他民主國家合作對抗中,這場言論可能加深他與北京的裂痕。

備戰與和平對話可以並行,台灣卻不顧此又失佊。

2024-7-31

 

 

 

 

OPinion  ♣♣        台灣怎麼用?

 

 

美國總統艾森豪政府於 1955 年通過了the  Formosa Resolution (《福爾摩沙決議》),授予總統保衛台灣的權力。 
但是物換星移,時至今日,美國總統還會出兵保衛台灣嗎?

 

美國The American Reservative  (2024-8-9): 上個月通過的共和黨政策綱領在台灣問題上保持沉默,而以前的綱領明確宣布,如果台灣現狀發生任何威脅,川普政府將向台灣提供援助。川普的批評者一直稱他將放棄台灣 ......

美國CNBC  (2024-08-05): 台灣外交部長林家龍告訴外媒台灣必須依靠自進行防禦。日本Nikkei Asia (《日經亞洲》)報導專家的預測,大陸入侵或侵犯台灣的時間將不晚於2027 年

台灣自由時報 (2024/08/09): 賴總統表示,「我們有決心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台灣聯合報 (2024/08/10): 國防總開支將再度刷新紀錄。政府不斷向民眾宣傳:國防資源豐沛,國安固若金湯。

 

台灣似乎想在川普入主白宮前 打混(CNBC, 2024-8-5: 哈里斯的立場不清楚。Trump-Harris競爭使台灣面臨加強軍事防禦壓力), 而美國已經等不及「開罵

  1  錢     ──      美國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4-8-9): 賴清德宣布國防開支近 200 億美元計劃大多數外國觀察家的共識是,台灣仍然沒有足夠認真地對待生存威脅,兩岸間的軍力差距將越拉越大以色列2022年的國防開支佔GDP4.5%,美國在冷戰期間的國防開支通常佔 GDP 的 5% 至 10%。  台灣國防開支應以GDP 5%為目標(目前約GDP2.5%, 不及3%),每年應以兩位數的%增幅(賴清德宣布的是近 6% )成長 

  2  人    ──      美國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4-8-9): 台灣須盡一切努力為最壞的情況作好準備,並在威懾失敗時頑強抵抗。美國Star and Strips (2024-8-4):  台灣必須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島上的持久戰

頑強抵抗 持久戰 需要大量部隊應戰犧牲。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4-8-4) "台灣備戰的進展不太順利" :  川普國安專家Matt Pottinger表示: 「希望台灣能夠做出犧牲」。約200萬後備役「對於保衛台灣非常重要」,但他們的復訓計劃落後,只有五分之一完成了新延長為兩週的訓練大多數人只受訓五到七天。此外只有 6% 的義務役年輕人入伍接受延役為 一年的軍事訓練。

 

一旦兩岸戰爭美軍會來嗎? 
美軍保衛台灣的目地是什麼?  除了美國正設法對付台灣壟斷的半導體之外

 

  1 防止中国以台灣作為跳板威脅美國的西太平洋地位

  根據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4-8-7) 的評析 中国拿下台灣對於美中對抗的優勢影響微乎其微反而美軍全面防禦台灣可能造成嚴重損失,中国軍隊也可能遭受重創但北京有能力快速重建軍力,中国13個海軍造船廠,至少其一的產能比整個美國造船基地還要大美軍被大大削弱不符成本收益,因此美應該少關注台灣

   2 美國信譽

保衛台灣雖然維持了美國對日菲韓的信譽  ,但是   ──    日本和菲律賓喜歡仍然存在的台灣,還是喜歡仍然浮在海面上的美國第七艦隊?

 

因此Foreign Affairs (foreignaffairs.com/taiwan/taiwan-fallacy)主張:

不要使台灣成為美國的負擔,而要台灣去大量消耗中国。美國應加倍努力在台灣部署致命防禦武器,更多地雷、無人機和反艦飛彈... 日後美中如真需一戰(National Review, 2024-8-5: 總的來說,美方比中方更好戰) 迫使中国軍隊在遠離主場優勢的地方作戰     ──      中国軍隊更可能遭受重創, 而美軍將繼續在印太保有優勢

 

簡言之美國不會派重兵防衛台灣,台灣必須依靠自進行防禦。 因此,台灣將面臨「錢坑」 與「人坑(大批年輕人成為萬人塚) 的問題。

 

24/7 Wall St.  (2024-8-7):   如果中 国發現川普政府缺乏保衛台灣的意願,很可能會發動攻擊。
台灣應該打一場迷糊仗,還是先看看北京的藍圖 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人民同不同意?  國民黨不可以私下跟對岸對話嗎? 

2024-8-11

 

PS: 聯合報, 2024-8-6:《零日攻擊》承認賴清德路線走到底就是戰爭

 

 

 

 

OPinion  ♣♣        台灣人民大麻木」大問號

 

 

日本 Asia Nikkei (2024-8-15):「台灣人民的大麻木」 有好處   ──     如果大多數台灣選民對中国威脅非常敏感,那麼台灣現在心理上已經被中国征服了。

英國 The i   (2024-8-16):    歐洲外交高官 完全忽視迫在眉睫的中国入侵是“愚蠢的”。 川普的戰略大師Elbridge Colby (May 11 2024) 批評台灣領導人  敦促美國向烏克蘭,而不向台灣提供關鍵武器...  是不明智的毫無根據的、而且極其魯莽的

 

中國會入侵嗎?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8-17): 兩岸緊張局勢有可能爆發; 多位專家認為,中国將採取某種針對台灣的重大行動 美國The Hill (2024-8-13): 中台戰爭迫在眉睫   (the looming China-Taiwan conflict. )英國 The i   (2024-8-16):  根據英國和美國情報機構的了解,受到俄烏戰的鼓舞,習近平誓言使用一切必要的力量收復台灣 英國 The i    (2024-8-20): 專家普遍認為,中共將試圖佔領台灣,西方情報機構預計 2027 年局勢將升級英國BBC (2024-8-16):  人們越來越擔心習近平加快了攻擊台灣的時間表。台灣Taipei Times (2024-5-11):   Elbridge Colby表示: 顯然正在準備入侵台灣,台北領導人必須牢記:  中国可能在沒有任何預警下發動襲擊,  寄望中国不會入侵是不聰明的...

   ──     寄望美國救援聰明嗎?

 

美國會出兵援救嗎?

美國National Public Radio (2024-8-16):  隨著美國是否應該保衛台灣的爭論不斷升溫,台灣越來越懷疑美國的可靠性台灣人民真的想知道美國是否非常明確承諾海軍或海軍陸戰隊會來保衛自己,而不只是向台灣運送武器

英國 The i    (2024-8-16):  烏克蘭和中東的激烈戰爭已成西方首要任務。吸引了歐洲如此多的資源和注意, 以致連提供武器,「我們現在也做不到」。

Elbridge Colby警告:   台灣領導人不能要求美國人民為台灣作出犧牲,那代價是美國無法忍受的。美國經過二十年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無疑對捲入另一場代價高昂的血腥戰爭持懷疑態度。台北不能把美國的承諾視為理所當然。

 

日本 Asia Nikkei (2024-8-15):  台灣民眾擔心美國可能撤退,他們有理由擔心,因為1979年美國曾經背棄過中華民國(台灣)。

美國無法忍受為台灣犧牲美國人命,至於不會犧牲美國人命的無人機呢?  美國WIRED (2024-8-19):  《華盛頓郵報》報導印太司令計劃生產成千上萬架無人機載具讓台海成為「地獄」,但瑞典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指出,中国控制無人戰機市場的四分之三。 美國CNAS 報告稱美國國防工業可能“目前沒有能力生產與中戰爭所需數量的無人機" 美國 CSIS 報告稱:北京生產高端武器系統裝備的速度比美國快五到六倍

 

台灣人民的選擇

備戰

日本 Asia Nikkei (2024-8-15):  台灣社會的危機感不強。Elbridge Colby表示: 跟以色列等國不同 ,台灣幾乎沒有正在備戰 的明顯跡象,事實上,台灣領導人往往似乎更關心宣傳,而不是確保台灣國防 台灣的國防開支可能比中少 37 倍,因此目前在「自殺的邊緣

美國正在施壓台灣大幅增加國防開支,「要嘛現在,要嘛never !!」「5%是底線  ─   為什麼不 10% 呢?」日本 Asia Nikkei (2024-8-15) 對美方不考慮台灣民意感到不安 ,因為這可能引發國內政治騷亂,導致2028 年出現友北京的總統。然而根據CSIS披露的中共學術文件"Start Taiwan Takeover Preparations as Soon as Possible" 國民黨軟化甚至走向隱性台獨 美方或許認為,如果都不備戰都會弄丟台灣,民國兩黨執政又有多少差異呢? 

 

美方也建議廣泛分發武器給人民進行訓練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8-17): 每 片樹葉每株草後面都要有一把槍,和一名訓練有素的台灣公民    。台灣得進行長期的叛亂游擊戰


 「
長期」?  根據英國Daily Express (2023-1-10): 華府智庫CSIS複雜的兵棋推演顯示,若美軍參戰, 戰鬥三到四個星期,結果慘勝由此可以推論, 美國不會參戰此外美國WIRED (2024-8-19):  印太司令計劃中的「地獄景觀將重擊共軍一個月然而,根據美國智庫 RAND ( Jun. 2023 )美國需要三個月才能調集重兵, 赴東亞作戰。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4-4):   一旦軍隊佔領台灣,將很難將其驅逐出去。

 

和平對話

美國國會山莊報 (The Hill, 2021-6-4): 台灣的命運可以看看美國如何實現對烏克蘭的承諾
美國
The Hill (2024-8-13):  台灣面對迫在眉睫的中台衝突,可以得到最重要教訓是    ──      西方未能阻止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在先,後又未能支持烏克蘭取得勝利 綜合美國The Hill (2023-9-26), New York Times, news briefing (2023-2-21), Economist (2023-2-18) : 美國願提供烏克蘭先進武器 烏克蘭苦戰二年半軍人死傷近二十萬平民死亡失蹤數萬。 根據NY Times (2024-6-5) 烏克蘭使用美製火箭摧毀了俄羅斯境內的飛彈發射器 ,還需美國批准。

 

如果美國會像布達佩斯備忘錄中承諾的那樣直接保衛烏克蘭,就可以避免戰爭。如果西方不循循善誘 烏克蘭放棄全球排名前茅的大批核彈,也可以避免戰爭。台灣的半導體有如烏克蘭的「核彈」。美國National Public Radio (2024-8-16):  川普表示他將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採取報復措施一些評論人士表示,美國正將生產移出台灣來削弱台灣的半導體產業, 甚至聲稱要摧毀台灣半導體產業,雖然NPR認為沒有證據但美國媒體已有相關評論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3-5-12: 我們將需要更多像Rep. Seth Moulton議員那樣摧毀台積電的創意思維 National Interest, 2022-6-5: McKinney and Harris主張"威脅摧毀台積電";  美國 Bloomberg (2022-10-7) - 美國戰爭學院論文建議美國必要時得對台積電 焦土戰略("scorched-earth strategy”) )

 

美國Newsweek (2024-8-16):  「除了軍事行動之外,沒有什麼辦法」能統一台灣。 這是美方的說法。英國Economist (2023-5-31): 可悲的是,和平並不完全在台灣總統的權力範圍之內台灣夾在美中攤牌之中

日本 Asia Nikkei (2024-8-15) 指出 台灣民調顯示,大約30%的選民可能願意先進行談判......。在2024總統大選前 媒體報導多數人民傾向兩岸對話。 美國 NewsWeek (10-28-2020):  民調顯示, 當戰爭逼近,台灣幾乎所有人都希望和平美國 Washington Times (2022-10-17): 大多數台灣人說希望與中和平相處,有些人說應不惜代價避戰

 

中共對台「 藍圖」 如何 , 可能相當影響民意走向

 

***   ***   ***   ***   ***   ***

美國戰略專家Richard D. Fisher, Jr.   "Taiwan's Freedom Is Worth Five Percent" (2024/08/19) 一文聳動寫 中国準備要殺害數以百萬計的台灣人 (they are prepared to kill Taiwanese by the millions) ... 佔領,將是一場不分黨派的恐怖和暴行;他們將毫不猶豫地屠殺民進黨和中國國民黨的領導者、活動人士和成員但是如此重大「情資卻沒有公開來源及細節, 因此可能被質疑是鼓動人民仇中備戰的文宣

2024-8-20

 

 

PS: Defense News (2024-8-23): 賴清德總統競選時承諾國防開支將達到GDP的3%。如果立法院本月稍後批准該提案,台灣2025年的國防開支將增加7.7%,佔GDP的2.45%,與今年幾乎相同。「我們還需要考慮國家的財務狀況,」國防部說。

 

 

 

 

 

 

OPinion  ♣♣        賴清德  '空槍'上戰場?

 

 

2027 年入侵 ?!
 

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 (2024-9-21) 解放軍的理論強調先發制人的破壞性攻擊,為大規模入侵台灣掃清道路。 解放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導彈庫,並已經發展出壓倒性的精確打擊能力。有能力對日本發動毀滅性的第一次打擊,它可能會摧毀日本群島上的大部分美國軍事資產,同時癱瘓美日重要港口。
同理可證台灣
    ──     美國Brookings (2024-9-16) :解放軍擁有一系列軍事能力,可以使台灣遭受各種攻擊,如飛彈和空襲轟炸。

Brookings (2024-9-16): 台灣也需要加強防禦網路攻擊 Space News (2024-9-16): 戰爭模擬顯示中国將破壞海底電纜、微波、手機和天基通訊系統,可能癱瘓台灣, 以確保取得無硝煙的勝利。

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4-9-19): 賴清德上任後,(中軍事)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因此很難判斷他們何時會從訓練轉向大型演習,從大型演習轉向戰爭。 台灣反應時間不如以往

 

美國Newsweek (2024-9-17): 中央情報局局長和前印太司令阿奎利諾等都表示,習近平正在讓解放軍有能力於 2027 年入侵台灣。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印太司令戴維森 (Phil Davidson) 警告中国可能在 2027 年入侵台灣美國現任印太司令·帕帕羅上將(Samuel Paparo)今年 5 月對日本《Nikkei(日經新聞)》表示,中国環島演習「看起來像是入侵的預演」。美國Insider (2024-9-18): 大多數專家都表示,跡象表明中国可能會在短短幾年內採取軍事行動。 美國空軍部長本週表示,戰爭可能性正在增加美國專家Bonnie Glaser表示: 中藉著中央電視台播出的《淬火》電視劇向台灣表現出強硬立場

美國Brookings (2024-9-16) : 台灣需要決心,以及一支有能力的軍隊。美國的 安全承諾仍然至關重要

 

美國做了什麼?

 

英國《金融時報》(2024-9-12) 率先報導擊斃賓拉登的美國海軍海豹六突擊隊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訓練
但是
美國官媒VOA (2024-9-14) 強調,海豹六隊的秘密和精確作戰特點,意味其抵禦中的作用非常有限美國Insider (2024-9-18)大標題是: 海豹六隊可能正在訓練台灣軍隊Voice of America:  海豹六隊表明美國捲入保衛台灣比之前想像的更加深入    ──      這是表明美國的上限就是支派海豹六隊助台嗎?  Insider: 預計海豹部隊將參與緊急應變(或許是協助美國AIT與公民撤離?),應急計畫不是政策或承諾,這不代表美國政策的改變  美國The Hill (2024-9-21): 解放軍將以海軍艦艇和軍民兩用船隻運送數十萬部隊穿越海峽 而根據歐洲Radio Free Europe (May 6, 2011),「第六隊」的名字是一個詭計,目的欺騙敵人海豹還有第一至五隊...其實根據不同媒體估計海豹六隊人數僅約為 200 至 300 人。日本Asia Nikkei最近說台灣需要鼓勵 不是懲罰Colby美國也需要鼓勵海豹六隊的消息或許是美國恩賜台灣鼓勵?

 

根據Cato Institute,截至8月美國積壓了價值200億美元的武器未能運台, 包括關鍵武器F-16C/D戰機、主力坦克、「魚叉」岸置防衛系統、海馬斯火箭系統以及刺針飛彈;  中時(2024-9-19) : 美國烏克蘭與台灣的待遇, 有如天壤之別但是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9-16) 報導 :  烏克蘭認為美國的優柔寡斷使他們無法勝利,澤倫斯基的挫敗感沸騰了他以激烈的演講批評美國的頑固也抱怨北約拒絕擊落俄羅斯飛彈,因而每天造成不少烏克蘭平民死亡,而且在冬天前將摧毀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  拜登還對烏克蘭遠程武器的批准猶豫不決。根據New York Times (2024-9-13) , 拜登總統尚未批准烏克蘭使用西方遠程武器,即使批准也不使用美國武器

很可能,台灣之戰時美國也是這個態度,可能還遠不如烏克蘭 (武器難以運入)

相對的,美國CBS (2024-9-15):  今年華盛頓向菲律賓贈送了強大的武器    ──     能夠到達中國大陸的飛彈系統。拜登總統:美國對菲律賓的國防承諾是鐵定的。
台灣的「磐石」大概比不上「鐵」來的堅硬
?

 

台灣做了什麼?

 

美國學者 G. LailariTaipei Times (2024-9-15)指出,美國沒有落實對台承諾, 台灣也沒有落實自身的防禦要求。Financial Times  (2024-9-19): 擔心川普回鍋總統美國可能減少對台灣安全的承諾,台北面臨著展現加強防禦決心的壓力。
   ♣ 1.

美國Brookings (2024-9-16) :軍現役僅 約18萬人(台灣公視, 2024-9-21:志願役人數),不到總人口的1%Lailari建議: 台灣應該每年召集約180萬名後備軍人,實施卅天至六十天的戰鬥訓練。目前每年僅有少數後備軍人實施兩週訓練,明顯不足。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4-8-4): 年輕人並沒有響應備戰號召,一旦戰爭爆發, 200萬預備役軍人須即動員起來,台灣顯然還沒有準備好。

   ♣ 2.
英國《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  2024-9-19): 賴清德政府提議將明年的國防開支增加 7.7%,達到 6,470 億新台幣但這一數字說是增加佔 GDP 比卻是下降,從今年的 2.5% 降至 2.45%。 相對的,以色列不斷投資鞏固國防,一九七五年國防開支 曾高達GDP的30.46%,二○二三年5.3%,二○二四年將增至6.6%。

 

不惜一戰?

 

美國Brookings (2024-9-16) : 台灣民眾可能會歡迎回到從前兩岸接觸的狀態。雖然Brookings認為前景不樂觀,但總可以想出 什麼方法吧?


GIS Report
(Geopolitical Intelligence Services), 2024-8-15: 賴清德將兩岸定位轉為戰略明確。中國時報 (2024-9-14): 賴清德在邁向台獨的路上一點都不掩飾,同時挑釁中國大陸,擺出不惜一戰的姿態

賴清德叫戰不備戰,是為了台灣? 還是為了連任?

2024-9-21

 

 

Wall Street journal, 2024-9-21: 武器優先提供烏克蘭,歸咎於美國國防工業的壓力與侷限性,Cato Institute國防分析師表示,今年導致超過 200 億美元的武器系統延遲交付台灣。戰時台灣的島嶼地理使補給成為更大的挑戰。西方尤其擔心中国可能透過封鎖迫使台灣投降。美台合產也有問題: 華盛頓特別擔心先進國防機密可能洩漏台灣國防工業規模小許多國防承包商似乎不願意投資 這需要大量前期資金...msn.com/en-us/news/world/taiwan-looks-for-ways-to-defend-itself-as-us-weapons-supply-hit-by-gaza-ukraine/ar-AA1qWd7W?ocid=BingNewsVerp  Story by Joyu Wang

 

 

 

 

OPinion  ♣♣        殺害百萬台灣人民

 

 

美國戰略專家Richard D. Fisher, Jr.   "Taiwan's Freedom Is Worth Five Percent" (2024/08/19) 一文聳動寫 中国準備要殺害數以百萬計的台灣人 (they are prepared to kill Taiwanese by the millions) ... 佔領,將是一場不分黨派的恐怖和暴行;他們將毫不猶豫地屠殺民進黨和中國國民黨的領導者、活動人士和成員但是如此重大「情資卻沒有公開來源及細節, 因此可能被質疑是鼓動人民仇中備戰的文宣

 

殺害百萬台灣人, 本網站於 一二年前曾經報導如下:

 

 

德國Deutsche Welle (2022-12-30) 引用 澳洲前總理Kevin Rudd的估算至少數萬甚至數十萬近百萬(hundreds of thousands) 的台灣平民死亡

 

根據美國Yahoo Finance, 2021-11-20 的訪問報導  ──  如果中国入侵台灣,會有數十萬人最多近百萬人死亡 (I spoke to a senior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 who told me that if China simply invaded Taiwan, hundreds of thousands would die. )

 

美國 Bloomberg, Yahoo, 2022-3-8: 如大規模轟炸, 將造成數十萬台灣平民死亡 (Bloomberg, 2023-1-21 CSIS 討論武統戰爭時, 論及 二戰德國對英國的長期轟炸行動)

 

EuraAsian Times, 2023-1-30: 預測中国入侵台灣可能成為一場殘酷的戰爭,傷亡和屠殺的規模將達到自二戰以來未曾見過的規模,並蔓延至整個亞太地區。

 

其他外媒描述兩岸的開戰 ── 美國CNN, 2022-6-1: 台灣將付出極其血腥的代價,大屠殺的情況可能比諾曼第登陸更糟 (Daily Digest, 2022-11-4: 諾曼底登陸 雙方軍隊傷亡超過 50 萬,無數平民死亡,入侵台灣"更加危險和複雜")英國Daily Express, 2022-6-1: 台灣是下一個,死傷將 比烏克蘭更慘重英國The SUN, 2022-10-23: 這可能是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之一,其破壞程度使在烏克蘭發生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如果動用核武將更慘烈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8-21):  拜登總統在2024年三月批准了一項高度機密的核子計劃,重新調整威懾戰略,聚焦中核武的快速擴張。五角大廈認為,未來十年中的庫存將與美國和俄羅斯相提並論。 該計劃機密等級非常高,甚至沒有電子版本,是美國首次應對中、俄、北韓可能一致的核戰 作好準備。

Asia Times  (2024-8-13) "美國對中核攤牌準備不足"  一文指出   :  美國CNAS報告(2024 8 月) 增加了使用非戰略核武的可能,標誌著在台灣戰爭中放棄「不首先使用」原則美國大西洋理事會2023 年11 月的一篇文章中表示,中可 能在台灣衝突中使用核武來威懾美國干預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4-8-2):  202311the Atlantic Council發表的兩份文件暗示對中国核打擊的計畫,這是從未見過擺上檯面的姿態。文件其一是國會任命的核戰略諮詢的論文,標題是“蓄意在台灣戰爭使用核武"( "Deliberate nuclear use in a war over Taiwan.")。   有專家說這只是即將登場的預兆(a taste of what's to come)一些美國核彈學者如Brown大學中國計畫主任強烈反對,擔心這只會激怒北京。

 

由此來看似乎是美國較想動用核武。因而可能造成 數百萬人民死亡多城市變為放射性荒地,有如紐約時報(2021-5-22)所寫

 

Lauren Sukin在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Oct. 2023)一文指出,擁有更多核武並不一定等於更大的安全或戰略優勢

Frank Miller在 2024 年 4 月《Economist 經濟學人》指出,與 Sukin的 看法一致,美國必須重新評估其核子戰略

 

以上屠殺百萬台灣人是西方包括澳洲的說法。目前中国傾向和平統一

 

至於Richard D. Fisher, Jr. 所說屠殺民進黨和中國國民黨的領導者、活動人士和成員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4-8-23): 據稱去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決議,敦促製定“台灣省分裂勢力黑名單”,包括要處決的台灣知名人士 該政協決議文的作者呼籲處決賴清德 今年國務院發布了“頑固‘台獨’分離主義者”名單,包括台灣副總統蕭美琴、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等

中共Global Times (2024-8-7): 今年6月,中當局發布了《對實施或煽動分裂國家的頑固分子刑事處罰 guidelines on imposing criminal punishments diehard "Taiwan independence" separatists for conducting or inciting secession》 的指導意見,允許對相關案件判處死刑和缺席審判另有媒體報導: 台灣人與境外機構、組織和個人勾結犯罪的,應從重處罰。 以上明確了刑法措施是針對少數從事或煽動分裂國家活動的頑固分子,分析人士表示,並不針對大多數台灣同胞 (The new columns with the names of a small number of diehard "Taiwan independence" secessionists listed serve both as a deterrent and as a clear message that the criminal justice measures are aimed at a small number of diehard individuals who engage in or incite secession activities, and do not target the majority of Taiwan compatriots)。 

2024-8-24

 

 

 

 

OPinion  ♣♣        日本角度看   美國是否出兵台

 

 

美國國會山莊報 The Hill  (2021-6-4): 過去十幾年來,西方一再默許強國以非法軍事手段改變世界版圖,...台灣的命運可以看看美國如何實現對烏克蘭的承諾

 

美國CSIS  (2024-8-21) "Will the United States Send Troops to Taiwan? Lessons from Ukraine" 一文正是烏克蘭的教訓判斷美國是否出兵台灣

 

日本專家作者認為美國不出兵烏克蘭的原因可能有三:(1)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2)烏克蘭戰略利益不夠(3)俄羅斯擁有核武器

 

(1)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美國沒有保衛基輔的義務

根據The Hill ,  AP  News (2024-8-24) 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妮基·哈利訪台時稱烏克蘭和以色列是美國盟友(allies)。至於台灣,一般只認為是夥伴,哈利也沒有稱台灣為盟友, 而只是強調台灣重要 ( underscored the importance of Taiwan)。美國、俄羅斯和英國於 1994 年簽署《布達佩斯備忘錄》,  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結果沒有任何作用,《布達佩斯備忘錄》是在聯合國登記的國際協議,  美國的台灣關係法是國內立法,並不是安全條約。

 

(2)烏克蘭對美國戰略利益不夠重要

美國CSIS : 美國派兵到台灣去保護半導體工廠是不可想像的。(it would be inconceivable for a U.S. president to send troops to Taiwan to protect semiconductor factories).

川普的戰略大師Elbridge Colby (May 11, 2024)表示:    台灣對美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利益; 然而,這不是生存利益; 沒有台灣美國人也能生存; 我們美國的 領導人不能也不會要求美國人民為台灣犧牲美國ABC News (2022-3-14): 分析家表示 台灣是美國的重大利益,但卻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失去台灣將徹底顛覆中共政權,因此中共將生死決戰,但美國不會...  美國Defense One (3-1-2021): 台灣是中的''核心利益'',不容協,台灣對美國既不是核心利益,也非生存利益

美國CSIS 該文認為台灣對美國戰略利益比烏克蘭重要    ──   但看來還沒有重要到美國願意出兵。

 

3俄羅斯擁有核武,美國不想冒核 戰風險

這讓日本專家也擔心起日本

美國多次對日本重申核保護傘承諾拜登卻經常提到需要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或核戰世界末日。
如果美國不出兵烏克蘭的真正原因是俄羅斯的核武和核升級的風險,那麼台灣和日本在內其他國家還能否確信美國?有人可能會說,必須在日本等
條約盟友與台灣等夥伴之間劃清界線。

這已引起盟友的擔憂。美國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核武升級,並不符合核威懾邏輯
2024-8-26

 

 

 

 

OPinion  ♣♣        台灣存亡美國的事

 

 

台灣為什麼應該增加國防開支?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8-29): 台灣的國防政策傳達了這樣的訊息:「台灣存亡是美國的事」 ("It's America's job to keep our nation alive.”)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3-10-5): 台灣還關心它的存活嗎?台灣應至少增加其國防預算一倍
或約GDP之10% 

日本Asia Nikkei (2024-8-15): 台北需要鼓勵而不是懲罰(關於國防預算)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4-8-28) 給了台灣若干讚美,但作者Montgomery與Bowman 還是認為台灣應該投入更多國防預算只是他們認為溝通「最好是坦誠地私下進行」。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8-29) 認為「私下進行」已確定失敗,因為已經「進行」了至少十年。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1-8): 波蘭與以色列國防預算比台灣高得多它們面臨俄羅斯和伊朗的威脅,這二國實力都不如中国。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8-29):   明年波蘭國防支出將佔GDP 的4.7%,台灣和波蘭的GDP總量非常相似,因此沒有理由不向波蘭看齊。 另個例子是臨俄羅斯的愛沙尼亞國防預算也比台灣高, 雖然北約及其波蘭東翼堡壘已將俄羅斯的威脅降低到遠低於中国對台威脅Eurasian Times (2024-8-29) : 至2023年,中國大陸單是演習的花費(在西太平洋),將近台灣總國防預算的80%
加拿大The Global and Mail (2022-9-10): 西方各國,以及韓 都不會出兵保衛台灣,如果台灣能遏制中国兩棲攻擊達三到四星期之久,美國或會提供一些軍事支持

 

嚇阻

美國建議台灣採行「豪豬」或「刺蝟」戰略,是以大量、分散、機動、隱蔽的武器為基礎, 無分男女打造土防衛部隊在“每個角落和每棟公寓”戰鬥   使解放軍吞 下台灣難以消化 美國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  (CEPA, 2024-8-28) : 俄烏戰最重要的教訓之一是需要強大而有彈性的領土防禦部隊烏克蘭成功遏制俄羅斯的進攻,尤其是在衝突的早期階段,可以歸功於其領土防禦部隊的有效動員減緩了俄羅斯進攻的速度,並為正規軍集結和反攻贏得了時間。  美國CSIS.org (2022-11-22):  「豪豬」讓中武統成為代價高昂的勝利
簡言之,以「豪豬」嚇阻
中国攻台

如果美國願意戰略明確 嚇阻效力將遠超過「豪豬」; Eurasian Times (2024-8-29) : 2023 年,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兵棋推演運行了 24 次,每一次美國-台灣-日本沙盤上都成功擊敗了中国的常規兩棲攻擊。 然而,真實戰場上美國不願意出兵。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3-10-21): 我們實際上不想與中国交戰The Hill (2024-1-29): 與中的戰爭將是一場徹底的戰略災難是一場根本不需要打的戰爭。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8-29): 戰爭最多可能導致超過(甚至遠遠超過)10,000 條美生命。 澳洲 Lowy Institute (2022-9-27):   美國保衛台灣的成本已經遠遠超過必要性。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3-11-28) : 台灣不再是資產, 已成為美國的負債 ... 捍衛成本過高且不合理  干預「必須能用國防預算支持」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4-1):  川普戰略大師Elbridge Colby表示, 美國沒有興趣大幅增加國防預算 英國 Telegraph  (2023-4-20):  海軍不斷壯大,拜登卻計劃縮減美國海軍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8-29): 美國在太平洋沒有航空母艦原本在太平洋的航空母艦已改道前往中東

 

戰爭

如果嚇阻失敗台灣將面臨戰爭。 甚或美國要的不是嚇阻, 而是戰爭, 就像川普指責美國造成了俄烏戰

美國 WarOnTheRocks ( 2021-12-6 ): 美國要求台灣執行一場長期而血腥的消耗戰

美國 The Hill (2022-11-29):  美國一直拒絕售台先進戰鬥機、柴油潛艇和其他可能威脅中国阻止戰爭的武器系統

 

俄烏戰可以推測台灣之戰怎麼進行

 ♣ 美國 The Hill (2023-2-20): 美國只零碎地向烏克蘭提供有限的軍事支持目的是讓烏克蘭繼續戰鬥,而不是為了“獲勝”。

 ♣ 美國 The Hill (2023-9-26):  拜登一再不願提供烏克蘭決定性損害俄羅斯部隊的武器。美國The Hill (2023-3-16):  拜登明顯不願在俄烏戰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

 ♣ 根據 The Hill (2023-2-6):  美國鼓勵烏克蘭盡可能堅持長期戰鬥,無論如何損失慘重,也要讓俄羅斯“流血”,造成足夠的傷亡和痛苦

 ♣ 美國 The Hill (2023-9-14): 解放軍將因突破台灣防禦受到嚴重削弱。中可能需要十多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因此美國將在全球擁有無可爭議的優勢。台灣島上沒有任何東西值得拿美國的整個國家安全去冒險

 

台灣有什麼東西值得冒險一戰嗎?

 ♣ 英國The SUN (2022-10-23): 攻擊台灣,可能是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之一其破壞程度使在烏克蘭發生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 美國CNN (2022-6-1): 中共有實力拿下台灣,但與台灣都將付出極其血腥的代價大屠殺的情況可能比諾曼第登陸更糟
 ♣ 英國Daily Express (2022-6-1): 台灣是下一個,死傷將更慘重
 ♣ 美國The Hill (2024-6-4  國會山莊報) 評論 如果台灣不想遭受烏克蘭的命運    ──  大量死傷、城市破壞、反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痛苦...

 ♣ 聯合國2023年初估計,烏克蘭的重建恢復成本已增至 4,110 億美元,等於再建造216棟台北101大樓台灣如果僥倖擋住共軍,之後每年都需龐大經費備戰,可能符合國際法的封鎖將使台灣經濟崩潰
 ♣ 英國Economist (2022-08-11): 專家評估是,中可以封鎖台灣數月,甚至數年,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 美國The Conversation (2023-8-16): 一些台灣觀察家認為,台灣人民不願意付出像烏克蘭 般大量生命損失和經濟崩潰那麼沉重的代價來維護其政治自治。

 

小結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8-29):  將大多數台灣人視為中國同胞(they view most of the people in Taiwan as fellow Chinese)

台灣值得冒險一戰嗎?  這應該由人民決定而不是由政客決定人民決定前應獲得充分正確的資訊

2024-9-1

 

 

 

 

OPinion  ♣♣        總統出逃

 

 

因為插隊特權偷打疫苗,秘魯的衛生部長和外交部長辭職前總統受到刑事調查; 西班牙的高級將領和奧地利的市長遭到控訴  阿根廷衛生部長下台 川普取消了向白宮高官分發疫苗 的計畫

但在台灣,插隊 特權或偷打疫苗,卻被政客說成是 人性 使然  (也有的政客說高官應有特權)。

 

 人性 如此,疫情嚴峻台灣拒絕中提供BNT疫苗(英國 Economist 2022-11-29); 優先考慮政治而非人民的健康與生命(英國 Guardian, 2021-7-12); 這似乎符合民進黨的選舉利益(英國The Guardian, 2021-6-14); 政府將利潤置於生命之上 (美國WSWS.org, 2022-6-30: The corporate media has hailed Taipei's actions as part of the agenda of placing profits before lives) 

 

 人性 如此,不禁令人懷疑,台海戰爭爆發時,人民當砲灰,政客會不會落跑?

 

英國Reuters (2024-4-1  x.com/Reuters/status/1774631149370798346): 根據 2021 年首次發布未經證實的報告,台灣總統蔡英文計劃在爆發戰爭時乘坐美國飛機逃離,該報告在台灣 2024 年 1 月大選前夕得到了呼應

 

即使總統出逃是網路傳言

台灣總統出逃到外國成立流亡政府, 像戴高樂逃到英國,呼籲國內人民繼續戰鬥,這個做法不能被接受。目前台海戰鼓頻催  ,看不到台灣備戰跡象, 美國Defense News (2024-8-23): 賴清德總統競選時承諾國防開支將達GDP的3%,但近日公布的2025年國防開支只佔GDP的2.45%,與今年幾乎相同。(與美方要求的5%~10%相差甚遠) ;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15):    台灣年輕人強烈反對延長徵兵計劃 ,大多數台灣人民並沒有承諾保衛領土

難道要等到中共佔領台灣,要流亡政府總統在國外呼籲,台灣人民才會拾起槍枝戰鬥嗎?

 

台灣總統應該學習二戰時的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 一旦戰敗 拒絕出國避難,選擇與臣民留在一起,並通過斡旋,使丹麥在納粹德國占領國當中得以保持高度自治的地位。

 

有美國媒體建議 (至戰爭必要階段)  將台灣總統接走   ──   如此一來, 台灣很可能將走上戰爭之途

2024-8-26

 

 

 

 

OPinion  ♣♣        

 

日本出兵

 

日本Kyodo News   (2024-7-6) "台灣的高度緊張與 現實主義" 一文寫道:  57.5%的台灣人認為,如果即將遭到中国攻擊,美國就會出兵。

 

這讓人聯想到 美國The Diplomat (2024-3-18): 台灣民調顯示:  43.1% 的台灣認為,日本將保衛台灣。SCMP ( 2022-3-22):  四成三的台灣相信日本會參戰  但英國BBC (2024-5-19): 蔡英文接受專訪時表示 東京和馬尼拉都非常不願意( deeply reluctant to vow support )支持台灣。即使是最重要的盟友美國,也沒有保證實際行動

 

日本Kyodo News   (2024-7-6) : 支持台灣可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台灣前高官說:即使日本口頭承諾或開張空頭支票,我也很感激。美國The Diplomat (2024-3-18): "日本不會保衛台灣!";  74.2% 的日本人反對與美國併肩 作戰對抗中国 日本 Asahi News (2023-5-1): 朝日新聞民調顯示,80%日本人擔心日本捲入台灣戰爭。

 

美國Newsweek  (2024-7-6): 自 2021 年年中以來,中国一直在警告援助台灣的國家可能遭受核武攻擊

 

美國出兵

 

美國國會山莊報 The Hill (2024-6-18)主張為了保護台灣,美國必須:

n (1) 宣布「從升級到降級」doctrine of non-nuclear 恐嚇(威懾)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2024-2-9) :
俄羅斯強調"Escalating to de-escalate" with nuclear weapon戰略  ─  核升級使局勢降級。現在拜登正被俄羅斯恐嚇之中

n (2) 現在派遣航空母 艦戰鬥群穿越台灣海峽。
美國自從遭中
以核武恐嚇後,就不敢再派航母 浩浩蕩蕩穿越台海。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7-3): 美國偶爾組織國際海軍艦隊(小型艦)穿越南海並沒有阻止習近平。

 

美國連嚇阻都不大願意,何況出兵?  (戰時或許會或暗或明助攻, 以免消耗中国國力不足)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7-5):
我們的軍隊和經濟根本還沒準備好。海軍陸戰隊和空軍部長去年九月表示:明天與俄羅斯或中開戰,我們距離準備好差距還很大如果要與中開戰,我們最好開始採取行動,否則最好作好輸掉21世紀最具政治意義的戰爭的心理準備

 

美國要中国出兵

 

英國大報 Financial Times (2024-6-16) 報導 習近平向歐盟主席指控美國要(wants)出兵台灣日本Kyodo News (2024-7-6) 作者表示: 儘管美國政府立即否認,但我在各地都被問及其真實性,足見大家對美國不信任的強度European Commission與美國是 一掛的習近平應該不致於對容易核實真相的人撒謊

 

另一個推論是: 拜登曾慫恿俄羅斯進攻烏克蘭 他也很可能會慫恿進攻台灣 在美國總統大選辯論(June 2024)中 川普指責拜登引誘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4-6-28): 川普指責拜登要為俄羅斯攻打烏克蘭 負責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2-10-9): 川普受訪 Real America's Voice時指責美國領導層慫恿(goad)普丁對烏克蘭發動拙劣的入侵。美國Newsweek 報導川普指責美國「幾乎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丁入侵烏克蘭。美國New York Post (2022-1-21): 川普猛烈抨擊拜登總統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開了“綠燈”,他說‘他們可以進去,他們會進去’

 

美國要台灣增兵 & 激怒中国

 

n台灣延役是在美國不斷施壓及責罵下為之    ──   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2-12-27:  The conscription reform follows years of increasing US pressure on Taiwan to strengthen its defences.   Financial Times (UK), 2021-9-15 : Washington keeps scolding Taipei over its supposed lack of preparation against an ever mightier Beijing. 

n 聯合報 (2024-7-4): 今年替代役男教召數大增9倍

n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3-7-16 :  大多數台灣人民並沒有承諾保衛自己的領土,延長強制徵兵的計劃,遭到了台灣年輕人的強烈反對  

n美國 Roll Call, 2022-9-28: 大多數人不想參軍...

n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3-1-2: 延長義務兵役仍未解決廣泛的戰略缺陷,台灣還需 要領土防禦部隊、游擊戰...

n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2024-7-6)表示,他相信近年來日本和美國政客向台灣發出的錯誤訊息,讓新領導人更加大膽。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對區域和平穩定構成威脅。
n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6-27): 有些人質疑華盛頓及台灣政府是否不必要地激怒了北京

 

台灣討好美國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5): 台灣領導人從過去已經學會如何利用美國政治謀利(Taiwan leaders historically have learned how to leverage U.S. politics to their advantage)。 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明確支持台灣與中永久分離得到了美國選民與美國政客的共鳴 他也呼應了美國的觀點   ──   因為地緣戰略重要性華盛頓不應允許中控制台灣。American Reservative  (2024-7-6): 台灣政客如吳鑷燮表示「透過保衛烏克蘭來保衛台灣」,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不會影響對台灣的防禦」。不幸的是,這根本不是真的。 因為資源是有限的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taiwan-seeks-escape-its-history-211750   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taiwan-should-not-present-itself-as-another-ukraine/

台灣一來刺激中,二來武器不足,萬一出兵台灣,是件危險的事
美國Bloomberg曾評析: 中国有發動奇襲戰爭(surprise attacks)的悠久傳統 美國Newsweek  (2024-7-6): 解放軍的關鍵戰略是徹底突然的大規模的打擊

2024-7-6

 

 

台灣政客道德

OPinion  ♣♣           台灣  美國附庸國   

                              National Interest (2024-7-20) : 台灣不像主權國家,而更像是美國的附庸國
 (
... makes Taiwan out to be less of a sovereign state in need of help, and more a vassal state to America. it would appear that the main aim of
Taiwan's national defense  is to wait for the Americans and their allies to come rolling in ...Taiwanese leaders need to know how unlikely this reality is.)

 

台灣常自願被美國利用    ──  無視道德 甚至無視台灣安危。

 

比方美國總統拜登準備將一些給台灣的援助優先挪給烏克蘭美國部分議員反對 希望減少援助烏克蘭增加對台灣的援助 (Associated Press, 2023-10-9)美國CFR.org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4-7-19): 川普的副總統搭檔范斯與一些知名共和黨人士都認為,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而不向台灣發送所有的武器)會削弱阻止中国攻擊台灣的能力。


台灣的美琴卻表示反對New York Times (2023-5-30) 報導 :希望把台灣的那一份優先提供烏克蘭理由是「烏克蘭的生存就是台灣的生存」烏克蘭如果有武器抗俄有助於阻止侵 略者不受懲罰、無需成本的想法 吳釗燮也一樣,他說「透過保衛烏克蘭來保衛台灣」,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不會影響對台灣的防禦」。

 

川普的著名戰略大師 Elbridge Colby (W.E., 2023-6-1) 批評她們, 蕭美琴不擔心自己國家武器的短缺尤其荒謬!   “如果台灣對國防如此輕率,美國人為什麼要伸出脖子?" 美國 American Reservative  (2024-7-6) 也批評 武器先給烏克蘭不會影響台灣的防禦? 「不幸的是,這根本不是真的」。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7-19) 批評台灣姍姍來遲地 增加國防預算、買錯誤的武器、領導人還有意無意鼓勵美國優先援助烏克蘭,這是錯誤。台灣不能也不應該期望美國為不能保護自己的國家而戰鬥犧牲

 

美琴與吳釗燮的意見應該也就是台灣總統的意見。合理推論她們無視台灣安危 想討好美國 政府與總統?

 

 
 

英國 Independent (2024-7-21):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積 欠了台灣價值約190億美元(Reuters, 2024-7-17)的武器交付,美國官員和政界人士一再承諾加快交付。但沒有法律保證新總統不能透過行政命令取消這些轉移,如果他們認為這符合美國的利益的話 (there are no legal guarantees that a new resident of the White House couldn't cancel these transfers by executive order, if they deemed it to be in the US's interests.)。 Asia Times, 2023-1-7:  NDAA ─ 典型的華府詭詐,  下訂單後台灣需先買單,  從過去的紀錄來看,  到時被"丟包"只剩空袋子, 也不無可能   Typical of Washington chicanery, Taipei pays first for a possible future delivery of advanced weapons. Based on past records, Taipei holding an empty bag is not beyond the realm.  asiatimes.com/2023/01/2023-bodes-poorly-for-us-international-relations/   美國Fox News (2024-7-22), Cato Institute: 台灣等待武器交付的平均時間比其他國家更長,尤其是HIMARS、新F-16和Abrams坦克美國國務院 發言人Matthew Miller說台灣已向美購買 "billions of dollars"軍事裝備   SCMP (2024-7-21): 川普執政期間,美國對台軍售四年183億美元歷史新高,而在拜登總統期間迄今為63億美元 (LTN, 2024-7-26 : 54.812美元)

 

 

她們的民進黨前輩也一樣WSWS.org (2024-7-16) 報導2000年5月民進黨政府上台後, 就急於找機會向美國展示自己的「用處」。 當美國決定攻擊伊拉克時,陳水扁政府緊急向伊拉克發出最後通牒,這是美國以外唯一這樣做的政府。陳水扁又大力遊說美國想派遣 大批台灣海軍陸戰隊參戰, 美國聲稱 「會不受歡迎」後, 2005年至2009年間,台灣改而供應美國大量子彈 (現在台灣軍事訓練子彈不足的原因?)。 相對比,日本派出自衛隊赴伊拉克戰場,但禁止開火,即使遭到敵人攻擊 自衛隊的主要作用是人道援助。

 

英國The Guardian記者與反戰運動者稱伊拉克戰爭「恐怖主義的別名」。 GT (2022-8-7) 美國伊拉克殺了100萬人 Eurasian Times (2023-6-29) 美國利用伊拉克對其先進武器的 驚人能力進行實彈測驗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  (2023-9-7): 美國入侵伊拉克,被美國人指責是戰略錯誤...美國很大程度上忽視了約30 萬伊拉克平民因而死亡。根據Wikipedia,美國聲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以入侵伊拉克,結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根本子虛烏有。 根據 Intercept 報道,有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謊言在美國入侵之前就已經崩 解,伊拉克戰爭的主要策劃者之一博爾頓(John Bolton)當時向禁止化武組織總幹事施壓不准做相關檢查。

 

2023 年,川普當政時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Bolton)出席了 FAPA  40 週年的活動台灣總統蔡英文在那場活動中,讚揚當年 聯繫遊說 參與伊拉克戰爭的台灣人員
民進黨以
親美」而聞名世界,外媒指他們「只有美國說是種族滅絕  才種族滅絕」 。而國民黨政權也曾協助美方
訓練日後成為大屠殺(許多是婦女兒童)的戰爭罪犯...

 

台灣政客的道德 ,這幾十年來 , 看來是始終如一

 

至於未來台灣政客會不會配合美國 激怒對岸促成台海戰爭甚至一場核戰??  (澳洲 智庫The LOWY Institute: 美國政策是要惹怒中共 使它反應過度,風險是美國將放棄台灣 ) 人民都會睜大眼睛盯著

2024-7-20, 7-21, 7-22 updated 7-26

 

 

加拿大 Eurasian Times (7-9-2020): 台灣向美國表示 自願被"利用" 以致台灣現被美國"深度控制" (under deep control)
美國 War On The Rocks  (2023-11-9) : 美國正尋求在台海挑起戰爭...台灣應該警惕成為美國的砲灰這本身並非假訊息...
新加坡 Channel  NewsAsia Singapore (2024-1-7) : 美國正在利用烏克蘭來削弱俄羅斯 ...  我們會擔心他們是否會利用台灣來削弱北京
澳洲  The Interpreter , The LOWY Institute (6-16-2020) : 美國政策推動台獨... 將台灣當作挫败北京的工具,會危害台灣的安全 。 美國政策是要刺激惹怒中共做出過度反應,風險是最後美國放棄台灣脫身
中共 Global Times (2024-7-24): 抨擊民進黨當局揮霍民眾的血汗錢購買美國武器,把台灣人民綁在「台獨」火戰車上
 

 

 

 

 

 

 

OPinion  ♣♣              零日攻擊'任務'

 

《零日攻擊》成為爭論焦點

 

如果該劇著眼解決問題    ──    台灣 政府目前問題可能      ──     許多人民反對兵役與國防經費的增量,許多人民傾向兩岸和平對話。

如果該劇著眼討好總統如果賴清德跟蔡英文一樣,自願做美國工具(Eurasian times: "自願被利用";  The LOWY Institute : 美國政策推動台獨... 將台灣當作挫败北京的工具 ),問題會是美國將施壓台灣兵役與國防經費,照辦可能導致賴清德2028年落選

《零日攻擊》尚未上映,但可以確定的是,它不會拍共軍大轟炸 導致百萬人民喪生俄烏戰的驚悚畫面,已經讓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落敗

《零日》會別走巧徑,激勵人民團結 ,甚至自願加強國防。英美德義俄從一次世界大戰起,就使用多種策略,逼誘國民報國從軍

 

但該劇的目的是這樣嗎?

 

(1)  加強備戰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4-8-4) 討論《零日攻擊》時 說 年輕人並沒有響應備戰號召,一旦戰爭爆發, 200萬預備役軍人須即動員起來,台灣顯然還沒有做好準備。台灣最不希望的是,中国與美國懷疑台灣對自身防禦的承諾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15)   台灣政治分裂為二條路線,這使得政府很難動員民眾以及分配資源於 國防 大多數台灣人民並沒有承諾保衛領土,而是非常希望依靠外力特別是美國美國出兵機率不大 如果美國希望只依靠威懾來嚇阻止中共,那也不可能。美國Bloomberg (2024-7-25): 《零日》 前導片的發布,引發了加強軍事準備的呼聲。安全分析家普遍認為,台灣在威懾或抵抗中國大陸方面準備不足,因為台灣軍隊和志願兵的人數不斷減少

 

(2)  面對戰爭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8-25)  討論《零日攻擊》時 說 許多專家認為中封鎖與佔領台灣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該劇想讓台灣人擺脫對戰爭的麻痹、 大意、沉默,這種情緒普遍存在 ,怎麼去面對戰爭美國CNN (2024-8-5) : 《零日》製片人說台灣人對即將發生的危險已經「麻木」 , 許多人迴避它,甚至假裝它不存在 ,是時候認真審視它並打開潘朵拉魔盒了

 

(3)  認知作戰

美國CNN (2024-8-5): 《零日》大部分集中於「紅色滲透」,中国的滲透和認知戰 以多種形式呈現     ──   從假訊息散布金錢和權力的誘惑到暴力威脅。《零日》提醒台灣民眾在生活中提高警覺,並敲響警鐘:沒有自由就沒有台灣,  當我們可以選擇時,應該做什麼

 

(4)  競選廣告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8-25) :  批評者稱,《零日攻擊》危言聳聽等同於為執政黨作宣傳是政府的工具趙少康稱之完全用國家的權(力)替民進黨選舉作宣傳廣告台灣聯合報 (2024-8-6) :  《零日攻擊》前提指戰爭無可避免,承認賴清德路線走到底就是戰爭;該劇不止是大內宣、認知作戰和芒果乾,更是呼應賴總統「洗滌人心說」之洗腦工程。 民進黨近年選舉與執政,皆一手賣芒果乾、一手扣紅帽,大打認知戰台灣中國時報 (2024-8-6)指 《零日》  耗費2.6億元販賣「芒果乾」,但政府每年花在正規民防的教育經費平均每人才數百元

2024-8-27

 

 

中共怎麼看《零日攻擊》?
Global Times, 2024-8-29: 
該劇獲得「台獨」商人與民進黨的鉅額資助史無前例獲得拍攝總統府和軍艦的許可。預告片將主張和平或批評民進黨政策的人都標記成潛在的中共協力者包括一般公民“在內部製造敵人"令人毛骨悚然。台灣人民不知道為什麼而戰,所以,民進黨團隊正在大力強調中共的危險,強調只有訴諸戰爭,才能保衛台灣。 《零日》宣揚戰爭的想像來塑造大眾輿論雖然在社群平台引起激烈討論,但並沒有引徵兵的呼籲

 

 

 

 

 

OPinion  ♣♣              川普不關心 台灣2300萬個靈魂命運

 

歐洲 Politico  (2024-7-25)的大標題:‘QUITE A STIR’ — TRUMP SPOOKS TAIWAN   —  川普嚇壞了台灣

台灣政治階層越來越不安,因為川普重回白宮可能讓台灣成為討價還價 的籌碼。人們擔憂,川普可能以商業交易來解決台海緊張局勢。

 

川普咆哮指控台灣是晶片竊賊後,本週稱讚習近平是「一位brilliant的人」(異常聰明或有才華)。哈佛Harvard Kennedy School研究員的Jas​​on Hsu警告,如果川普再任,台灣可能經歷「一段痛苦的調整期」。

英國 Independent 也這麼看: 專家表示,川普當選總統後,台灣可能被視為與中談判的「討價還價籌碼」 ,可能會在台灣“引發動盪(create turmoil) ...”。

川普對Bloomberg表示,試圖保衛台灣是徒勞無功的 。這不是給中国的「綠燈」, 也是「閃爍的黃燈」。

 

美國國會山莊報 The Hill (2024-7-26): 川普暗示美國沒有戰略理由關心台灣2300萬個靈魂的命運。  當美國總統輕視美國的準承諾,歷史殷鑑,這是一種在全球舞台上非常危險的運作方式。當總統就其承諾發出混合信號時,往往會發生戰爭

當年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告訴海珊,美國對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邊界爭端沒有正式立場時,海珊認為這為侵略開了綠燈」。(但海珊後來做的遠 超過重劃邊界,而是佔領整個科威特 。)   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和法國為希特勒進入奧地利和捷克等開了綠燈」 但希特勒過度解讀了他的機會

 

Politico  (2024-7-25):  更令人不安的問題是,美國民眾是否願意支持美國用鮮血和財富來保衛台灣 。前外交官表示,美國「很多人分不清台灣、泰國與東京」,無法保證美國會「堅持到千里之外保衛台灣」。

 

除了美國,其他國家更不會出兵。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4-7-21):  美國主要盟友日本、澳洲、英國和加拿大可能不會提供軍力抗中 。 如果美國決定行動,它可能得獨自行動,美國主要智庫 蘭德(RAND)的新報告稱,美國的幾個最大盟友,要 麼是缺乏軍事能力,要麼是不想冒與日益強大的中發生全面戰爭的風險。英國不斷萎縮的武裝部隊僅僅向 6,000 英里外的南中國海派遣一支小型航空母艦特遣部隊就很困難。澳洲擁有柴電潛艇和 F-35 隱形戰機,但仍然缺乏在台灣投射和維持軍事行動的能力。加拿大小規模軍隊只能為台灣的防禦召集象徵性的力量。 日本的和平主義(無論是人民抑或憲法)以及對中国報復的恐懼可能限制了它對台灣的軍事支持。美國智庫 Responsible Statecraft.org, 2023-5-2: 日本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獨自保衛台灣。

 

英國 Telegraph  (2023-4-20):  即使澳洲和日本艦隊增援也可能無法挽救美國海軍在台海激戰中寡不敵眾的局面。

2024-7-27

 

 

 

 

OPinion  ♣♣              台灣不是一個國家。哈哈哈

 

美國 National  Review (2024-7-17):  許多人嗤笑  「台灣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附有政府的晶片產業。哈哈哈

美國 Bloomberg  (2024-7-17) 將台灣稱為晶片中心」 而不直呼其名(Trump declared the chip hub “should pay” for US protection ...)

美國 L.A. Times, 2024-4-6: 台灣大地震,全世界都屏住呼吸,原因是台積電

當問及美國是否會因為半導體晶片捲入台灣戰爭,拜登承諾將 台灣半導體帶回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2-1-26: Biden promised he would work to bring production of semiconductor chips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  ── 沒有承諾保衛台灣

美國 Bloomberg (2022-10-7) - 美國戰爭學院 (US Army War College Quarterly, November 2021 issue ) 論文建議美國必要時得對台積電焦土戰略("scorched-earth strategy”即摧毀它 )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3-5-12) 稱讚Rep. Seth Moulton議員摧毀台積電的創意思維。 中時社論(2024-7-23):  Moulton表示,「美國的決策者、政策執行者已經在討論這個問題」。可見這不只是想法,很可能正在形成美國的決策。

 

美國Benzinga (2024-7-18): 當兩岸爆發衝突時,你必須假設台積電會非常非常快地關閉,災難將牽連到美國經濟各個層面。天是黑的,沒有一線希望。

極簡言之, 為規避風險美國可能要拿走台積電 必要時摧毀它,眼皮下沒有台灣

美國 National Interest (2022-6-5): 摧毀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對台灣造成的損害比中更大 (Destroying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could do more damage to Taiwan than China by undermining Taiwan'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urvival)
根據 美國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3-5-9): 美國不准晶圓廠落入手中,相對的即便台灣是一個貧窮的農業社會,中国要台灣的決心也同樣強烈。

 

前二天川普威脅台灣支付保護費 美國New York Post  (2024-7-19):  川普說「台灣從我們手中奪走了我們的晶片業務,我的意思是,我們有多愚蠢?」

美國Semafor (2024-7-19):  川普政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專家解讀川普,所謂「保護費將「尋求台灣在其高端晶片技術方面做出更大讓步」。這可能意味著推動台灣晶片製造商在美國進行更多投資

中時社論(2024-7-23):  行政院長表示,希望半導體研究能留在台灣。但推測,美方的盤算是把先進製程引進留在美國,成熟製程保留給歐洲和日本、韓國,未來的新投資則不再考慮留在台灣。

美國已帶走台積電上千頂尖的工程師如果台灣不是一個國家。哈哈哈主權也沒有「 脊骨也沒有  雙手奉上台積電,「矽盾」終將瓦解

 

美國CNN (2024-7-24): 川普稱台灣竊取了美國的晶片產業但真相絕非偷竊。
頂多只能說,當年為防日本半導坐大,美國自願刻意移轉部分技術給台灣; 再由政府政策、歸國學人加上民間投資,共同發展起來 (中時, 2024-7-17)

美國CNN (2024-7-24): 台積電前研發總監表示:「頂級工程師、相對低的勞動力成本、較長的工作時間,加在一起提高了生產力。」
2024-7-25

 

  更多相關批評   n  台積電是美國戰略武器   n  國安局的矽盾假訊息?    n  毀台計畫

 

 

 

 

 

OPinion  ♣♣              台灣軍隊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4-7-21):  台灣今年的漢光演習變得認真(serious)起來
去年
漢光演習時也告訴德國之聲,會比往年認真(taking the drills more seriously)

 

美國Newsweek (2024-7-22):  今年的漢光演習會模擬「實 」戰爭,這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警鐘」後作的改變。
去年
漢光演習時 台灣表示 , 這次演習會比往年更加真實德國DW (2023-7-28) 報導: 包括台軍嘗試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戰略。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4-7-21): 今年的漢光演習從按劇本表演(scripted performances) 轉向真實場景( realistic battlefield scenarios)Barron's 法國 AFP  (2024-7-22): 今年的漢光演習拋棄了「更多演 (discarded exercises "that were more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但是 台灣聯合報  (2024-7-22)報導: 才說演習盡可能不演戲  演習前就傳出,工兵提前挖掘戰壕士兵們瞄準前方時除了欄杆毫無遮蔽物裝甲車縱隊行經沿途不斷有民眾揮舞國旗歡迎 ,如果不是事先通知民眾師生媒體,怎會有如此「完美」的「擺拍」畫面?  ......
 

英國 Reuters (2024-7-22):  今年漢光演習在主要國際機場所在的桃園拉開序幕。

去年漢光演習也演練“保護至關重要的機場",因為桃園機場是“真正戰爭的潛在弱點”。 英國路透社援引台灣官員說中国官媒將漢光演習描述為蔡英文和島上美國公民的“逃亡預演”。  這可能部分真實  因為美國FoxNews (2023-6-19): 美國政府正在為居住在台灣的美國公民制定撤離計劃NEO (2023-7-1): 截至2019年,在台超過8萬美國人,撤離困難重重主要困難是台灣的主要機場位於西海岸 (太接近大陸)

 

國際媒體早報導 台灣軍力表演作秀。 比方美國Foreign Policy (10-19-2020) :   台灣領導們基於選舉考量,以致於軍力作秀 美國Foreign Policy (2020-8-20) :  台灣的思維是共軍強大到台軍無論如何作戰都不會贏唯一能做的是作秀、虛張聲勢、軍購與祈禱美軍協防GT (2022-5-17): 漢光演習越來越成為一場政治秀演給美日等國看的,“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的悲慘 壯烈,目的是祈望外援。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20) : 台灣國防的主要目標似乎是等待美國及其盟友在中国開始入侵台灣時介入 但台灣領導人得知道這是多麼不可能實現的。

 

台灣聯合報(2024-3-15):立委說過去的國防部長李傑說,我們單獨可以撐兩星期,等待美國協助;前國防部長嚴明改稱一個月;前國防部長高華柱稱最少1個月;前參謀總長劉和謙說 以兩周為目標。

美國Barron's 以及法國AFP  ( 2024-7-22): 日本得出的結論是,解放軍現在「可能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登陸台灣,而不是先前估計的一個月。 美國 NBC News (2024-5-28): 專家稱中軍隊可能在一小時內 攻佔台灣政府大樓nbcnews.com/now/video/expert-says-the-chinese-military-could-seize-taiwan-s-government-buildings-in-under-an-hour-211721797548

 

美軍如果來要多久? 美國 RAND, Jun. 2023 (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A1658-1.html)  : Can Taiwan Resist a Large-Scale Military Attack by China?  表示: 90天是美國調集足夠部隊, 赴東亞進行干預戰爭所需的時間 ( Taiwan's capacity to resist an attack by China for 90 days—the amount of time plausibly required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marshal sufficient forces to carry out an intervention in East Asia. ) 台灣必須獨自抵抗共軍90天

 

既然美軍拯救無望(幾乎無望) 漢光演習作作秀 藉著電視與網路傳播一來穩定民心 有助選票 二來也可外宣(foxnews.com/video/6359009563112    drills video)。 算是很實用的附加價值,軍費也沒浪費

 

然而今年的漢光演習也有創美國 Newsweek (2024-7-22):  參演部隊不會事先獲悉「敵人」何時何地及使用何種武器系統作攻擊,因此須對不確定性自主應變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4-7-21):  今年注重分散指揮體系,將決策權下放(當台軍與總部的通信中斷時),接受非對稱戰略 ─  以小型、廉價、機動武器來對付優勢敵人的弱點。川普國家安全委員會專家指台軍須在快速、即時的規劃週期中適應戰時不斷變化的局勢。

 

台灣軍隊的前景如何?  美國在台協會(AIT) 前軍事和安全事務顧問說:台灣軍隊的結構非常等級化,幾乎是蘇聯式的」。美國 the Atlantic Council專家說台灣軍隊還處於嬰兒起步階段(the stage of infancy)」。中共《Global Times》專家說:  雖然台灣聲稱今年的漢光演習是無腳本的,但充其量只是一場無腳本的表演

2024-7-24

 

 

中国來真的 ~

n美國Bloomberg  (2024-7-24):  中国海警現在「持續」在台灣海峽中線以東巡邏,現在每個漁民都擔心被拘留,台北政府很少公開談論已被扣押的漁船和台灣船員,邊界和重疊水域的認識已不復存在。
n美國Bloomberg  (2024-7-25), Benziga  (2024-7-25):  與年度的空襲演習相配合,"零日攻擊"前導片發布,在島上引發激烈討論和情緒反應。該系列影片展示了假設的共軍襲擊,情緒升高下,可能有助於台灣軍隊招募新兵。
 

 

 

 

 

OPinion  ♣♣              川普台灣不寒

 

英國 Financial Time (2024-7-17): 川普的話讓台灣不寒而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7-17): 川普警告,台灣面臨中国攻擊的危險,而且遠離美國的保護範圍,並暗示應該向台灣收取更高的保護費這是交易 我們和保險公司沒有什麼不同

但是,保險公司的保單,白紙黑字明訂責任義務,川普的 保單都沒有,完全「阿莎力」,結果也許還是要台灣買過氣武器。

 

美國保護台灣?

 

台灣聯合報 (2024-7-18) 引述立委表示: 蔡英文執政八年已經向美國買了八千億美元左右的軍火 英國The Guardian  (2024-7-17) ,  The Telegraph (2024-7-17):  川普說:  台灣沒有給我們任何東西 SCMP (2024-7-16): 烏克蘭戰爭「正在引發中国侵略,因為他們知道美國沒有支持烏克蘭和台灣的武器系統」。

 

 

The Hill,  ASSOCIATED PRESS  (2024-7-17): 川普迴避了是否願意保衛台灣的問題。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7-17):  川普對台灣是否值得防禦含糊其辭 (waffles)。美國 New York Magazine  (2024-7-17):  川普邀請中入侵台灣 (Trump Invites China to Invade Taiwan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4-7-18):  川普似乎漫不經心地暗示美國可能不會保護台灣免受中的攻擊。英國Telegraph (2024-7-18): 川普暗示他不會保衛台灣免受中入侵,因為台灣是「竊取」美國晶片生產而富裕  問及是否會保衛這個島嶼時,川普拒絕明確回答。美國Newsweek (2024-7-17): 川普暗示他不會保衛台灣

 

 

美國會出兵嗎?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 (2024-7-18 ): 北京一直在進行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建設集結,而美國卻沒有重新加強武力來應對。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7-17):  川普如何處理愈演愈烈的台海爭端,存在不確定性,而且風險很高。 英國 Financial Time (2024-7-17): 川普說 美國要保衛台灣免受中的攻擊「非常非常困難」 美國 National Review (2024-7-17): 川普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川普告訴美國彭博社(Bloomberg): 「最終可能會陷入第三次世界大戰」。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7-17):  川普說台灣距美國9,500英里,但距離中國 68 英里, 「我只是認為我們必須聰明一點,但請記住,你必須在我們的軍機上裝載兩倍(物料等)才能讓他們過去​​,到達後又必須離開」。 美國 New York Magazine  (2024-7-17):  阻止中入侵台灣的傳統原因包括支持民主,這在川普看來是負面的(他欽佩各種獨裁者包括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原因是避免流血、混亂和破壞。

美國眾議員Raja Krishnamoorthi 指責 川普背叛台灣。

 

台灣自己捍衛自己

 

台灣閣揆回應表示: 台灣“願意承擔更多責任”,並將自己捍衛自己。( Taiwan is “willing to take on more responsibility” and would defend itself.)

 

New York Times  (2024-7-16): 一些專家認為,台灣應該延長徵兵期 以集結足夠訓練有素的軍隊來威懾北京。許多台灣官員相信,除非迅速加強準備,否則台灣將很容易受到攻擊。局勢正朝著更大衝突的方向發展 。US News & World Report (2024-7-17) , Reuters : Robert O'Brien 建議台灣應該考慮將至少 5% 的國內生產毛額用於軍事開支 Wall Street Journal (2024-7-18 ): 即使採取英勇的軍事努力,台灣也很難獨自保衛自己免受兩棲攻擊或封鎖

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4-7-17): 烏克蘭人知道的事,台灣人也應該知道  ——  作好美國不來的準備。 血腥戰鬥了二年 烏克蘭現在呢?   美國Bloomberg (2024-7-18):  “ 烏克蘭人可能決定在領土方面讓步,以免他們的孩子繼續死在絞肉機中"

 

台灣利益最大化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7-17):  川普說,美國可能不會出面保護台灣   ──   除非, 也許 , 台灣給了美國很多錢。( the United States might not come to Taiwan’s defense if China attempts to take over the self-governing island by force — unless, maybe, Taiwan paid the U.S. a lot of money. )  Newsweek: 彭博社稱,川普對台灣的看法似乎是基於美國經濟 美國也可能向對岸要錢,再兩頭比價,讓利潤最大化。 美國 Business Insider (2024-7-18): 中共認為 ‘美國優先’使台灣隨時可能從‘棋子’變成‘棄子’。

 

為什麼我們不對美中比價呢?

2024-7-18

 

 

 

OPinion  ♣♣              台灣 戰慄

 

川普最新訊號

 

美國The Atlantic (2024-7-18):  川普向習近平發出軟弱的訊號,他幾乎說了 他不會保衛台灣免受中国的入侵;  川普暗示,保護這個島嶼甚至是不可能的。 「台灣距離我們有 9,500 英里, 距離中国68英里。」(Trump Signals Weakness to Xi Jinping     He's all but said he wouldn't defend Taiwan from a Chinese invasion.     Trump went on to imply that protecting the island was not even possible.)

德國DW (2024-7-18): 川普台灣對美國的防禦承諾產生了懷疑。有教授表示,更令人擔憂的是,川普暗示台灣距離美國“太遠”,無法進行軍事防禦。(Trump implied Taiwan is "too far away" from the US for military defense)

亞洲的Asia Times (2024-7-18) : 川普沒有說他不會保衛台灣,他說的是他不能保衛台灣 (Trump didn't say he wouldn't defend Taiwan, he said he can't defend it。 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川普在彭博社登上了頭條新聞,大意是「在他擔任總統期間,美國不會保護台灣免受中的入侵」。 (because the island is ’68 miles from China, a slight disadvantage’  ... Donald Trump’s July 17 Bloomberg interview prompted headlines to the effect that “the US would not defend Taiwan from a Chinese invasion under his presidency,” as the Daily Telegraph complained)

 
美國Fortune (2024-7-18): 川普要保護費——這應該會讓NvidiaMicrosoft Tesla的股東感到擔憂。美國New York Post (2024-7-19):   川普的言論令投資人對地緣政治擔憂起來,電腦晶片股暴跌(Trump's Taiwan remarks rattle investors) 法國AFP (2024-7-19):交易型的川普給台灣製造了麻煩 、也造成疑美論  Economic Times (2024-7-19) 的大標題是"川普是否會放棄台灣支持中?"

 

川普一貫訊號

近年川普對台灣戰爭的說法大致是一致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2-3-9), Politico (2021-3-15): 川普曾向參議員暗示因相距遙遠很可能不會出兵援台"If they invade, there isn’t a f---ing thing we can do about it."

澳洲Sydney Morning Herald (2024-1-22) 報導川普2018年(語氣有變化)問:“我們從保護台灣中得到什麼?” ( Bob Woodward's book 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3-9-6): 川普暗示中国攻台時,他不會下令進行軍事干預。

美國 Newsweek (2024-1-22) :  川普暗示美國不應在中入侵台灣時幫助台灣。(親台) 戰略專家邦妮·格拉澤(Bonnie Glaser, managing director of the Indo-Pacific program for the 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S表示: "台北要小心了"("Taipei beware.")。

 

美軍能力

 

英國 UK.investing.com  (2024-7-18): 川普不相信美國有軍事能力在全面戰爭中保護台灣。

美國陸軍雜誌(2021)寫道:  解放軍擁有2,200多枚常規武裝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以及足夠的反艦飛彈攻擊南海的每艘美國戰艦,無論美國派遣多少兵力來東亞,中国在飛彈和無人機方面都可以壓倒它 Asia Times (2024-7-18) 說道: 沒有任何一支距離本土 6,000 英里的遠征軍能夠與具有主場優勢的同級對手的陸基火力相抗衡。戰爭結果將類似 1905 年日本在對馬海峽海戰中摧毀俄羅斯艦隊。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18):  台灣領導人必須了解美國人不太可能出手拯救( Taiwanese leaders must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guerilla warfare, too. The Americans are unlikely to come in to save the day.) 

即使美國出兵 恐怕也不是拯救台灣而是出於自身利益 法國AFP (2024-7-19): 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的2024年綱領中沒有提到台灣,只有簡短的誓言「對抗中国」。

 

台灣自救

 

台灣閣揆表示台灣將自己保衛台灣。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7-17): 許多台灣專家和官員表示,台灣需要投入(spend)更多來嚇阻中 国規模大得多的軍隊。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7-16): 一些專家認為,台灣應該延長徵兵期。 Reuters (2024-7-17): 川普國安顧 問R. O'Brien建議台灣應將至少 5% GDP用於軍事開支

聯合報 (2024-7-19) 形容R. O'Brien五%的點子是天方夜譚」般,等於現有水準的二倍,高達中央政府總預算的近半,等於政府每花二塊錢就有將近一塊錢用在國防上,難道要讓台灣變成窮兵黷武的國家?
然而,US News報導O'Brien
暗示 5%只是一個粗略的估計Semafor (2024-7-19) : 川普的國防策略大將Elbridge Colby批評台灣國防開支嚴重不足,建議 GDP5%至10%。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18): 台灣需要地獄景觀」, 再武裝盡可能多的台灣人,讓台灣每片樹葉 每根草後面都藏著一把槍。

2024-7-19

 

 

 

 

 

 

OPinion  ♣♣              台灣「歇斯底里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7-13): 台灣需要找到一條避免自滿歇斯底里的穩定道路。自滿」 是因為台灣人普遍相信,入侵時美國將出手救援。至於 歇斯底里  ──  當然是指結果美國沒來

 

 
Wikipedia歇斯底里Hysteria)在19世紀中晚期,主要指性功能障礙,過去被認定是一種精神疾病。症狀是由於未知恐懼等原因而情緒失控,或幻想身體某部位不舒服,或多重人格  ,或假性癡呆,或人格分裂或是對周圍環境的「非真實感」  夢遊,或創傷性或者應激性的事件部分或全部遺忘  ,或宗教幻覺「附身」......  zh.wikipedia.org/zh-hant/歇斯底里

 

(

近來 中共多次侵入疆域,且放話將逐漸逼近...  應該是台灣歇斯底里 的原因

 

如果賴清德所謂  ──  「和平靠實力」( New York Times, 2024-5-20: "對兩岸的主要立場" )   是真的有實力,今天就不會歇斯底里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主席Michael McCaul 表示,台灣現在沒有實力自衛。 靠半導體也不行,澳洲智庫Lowy Institute (2024-2-12): 台灣矽盾正遭到侵蝕。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2-12-12) :  除了矽盾台灣必須有軍事實力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5-29) : 美國人不能  ──  也很可能不會  ──  試圖幫台灣擊退中入侵。 

 

賴清德應該多出點力在內政上最近肅貪不是贏得一片掌聲嗎?  貪婪的政客綠藍白俯拾皆是。   不過,貪官通常不是直接從小老百姓的口袋掏錢,小老百姓受害的感受相對較輕,而司法與人權 ,才是切膚之痛。

 

  ♦  司法

 

根據聯合報(2019-4-9) 總統要對台灣司法形象負責政客控制司法推論不外為了控制底下的小雞小鴨?   賴清德曾承諾打擊腐敗(英國Independent, 2024-7-12),這是否包括司法腐敗呢?

 ♦

  ♦  人權

 ♦

人權跟司法一樣都是台灣一直醫不好的  ── 

蘋果日報  (2008-2-18)  籲總統公開無數政治黑幕, 及人權迫害真相

中國時報 (2012-4-21): 馬英九(前總統)表示, 大部分侵害人權的案件都是政府在做...

Taiwan News (2012-4-21) : 顧立雄表示,酷刑或威脅在台灣仍然存在,人權專家表示,台灣政府粉飾本國的人權狀況...

中時  (2024-6-6):  老大哥 黑影壟罩台灣民主國家的核心精神:「人民有不被監控的自由基本人權」中時 (2024-6-12):  台灣監控人民  打造新警總! 

 

聯合報 (2024-7-6):  東廠、錦衣衛自會聽令行事,背後若沒有聖上旨意,誰敢妄為(髒事)?

 

「東廠」橫行,總統要負責

 

賴清德(2024-4-6)表示,上任後要讓受苦、受迫害的人們得到平反。 也就是反對迫害。

除非政府無法multi-tasking「同時多工」, 否則應該開始醫治這百年

 

賴清德是仁心仁術、 德醫雙馨 的大夫?   還是「蒙古大夫」下蠱巫師」?  不久應可分曉

2024-7-16

 

 

NS

 

OPinion  ♣♣     台灣       帝國野心的 遊樂場

 

 

根據1913年創刊的英國 New Statesman (2024-7-8)台灣是中国和美國帝國野心的遊樂場 ── 它的未來還遠未確定。

 

50 年代兩次台海危機時,美國總統的國務卿在一份備忘錄中寫道,希望這些島嶼「[沉沒]到海底」。美國的政策因為不關心台灣的地理爭端而考慮發動核戰。(nuclear war was contemplated over a geographic dispute it cared so little about)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1-5-22)報導:  這將導致台灣數百萬人喪生的風險"(當時台灣人口約一千萬) 數城市也將成為放射性荒地

 

近年亦復如是澳洲 LOWY Institute, 9-30-2020: 美國若參戰台灣將成第一個戰場,這場戰爭重心很快就不再關乎台灣自主、繁榮或2400萬人的生活生計

 

近來美國政客和學者不斷炒作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無關台灣主權地位,形同否決「一中原則」; 中共點名反華學者B. Glaser多次指“中歪曲了2758號決議”,雖然已系統性且深入地駁斥了她的錯誤。American Reservative (2024-7-6): 在傳播台灣是中國「內政」方面取得了險勝。  但未來如何發展可能也是 一顆威力強大的炸彈。台灣聯合報 (2024-6-24):  兩位美國國務院副助卿低調來台,針對大陸長期運用聯合國該決議文,進行實質且建設性的討論

 

New Statesman也提及日本佔領台灣後的統治非常殘酷( brutal )

根據Wikipedia 後藤新平引述總督府報告,僅在1898—1902四年間,日本殺戮的台灣人數為11,950人。日本領有台灣前八年,共有32,000被殺害,超過當時總人口百分之一。1896年雲林大屠殺,有專家推估約三萬餘遇害國際輿論報導「日本人正採取殲滅所有台灣人的策略……台灣人的收穫破壞、家園燒毀,祖先墳墓挖掘、婦女遭凌辱,憤怒到極點……。」「日本士兵暴戾侮慢之程度令人咋舌……肆無忌憚地殺人放火……老幼婦女皆不能免……野蠻且苛酷之東方新強國。」 自1896年至1920年間,臺灣原住民先後發動150餘次武裝反日行動於是,日本人使台灣人互相監控,以有效控制台灣

 

美國 New Yorker (2024-7-1) 寫道: 台灣曾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將台灣作為一個模範殖民地:建造了一些宏偉的美好時代建築 ── 政府大樓、法院、大學、博物館  比清帝國的任何地區都更現代化、更工業化、技術更先進。那是為了向西方國家證明日本也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帝國主義國家

 

總之,美日如果參戰台海,是為了他們的國家利益, 而非前來「英雄救美」

 

 

2024-7-9, 7-10

 

 

 

 

OPinion  ♣♣        台灣之戰 三次世界大戰,  那個先來?

 

 

 

美國Newsweek (2024-6-4): 台灣專家表示, 目前很難評估中国是否或何時可能入侵台灣

 

台灣之戰  VS. 第三次世界大戰

 

大多數外媒評論台灣之戰將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瑞士 Neue Zürcher Zeitung (2024-6-6) :  中 国對台灣的攻擊將導致南海衝突,以及北韓對南韓的攻擊即使中国對台灣封鎖也可能升級為一場重大戰爭,並可能透過俄羅斯到歐洲。  英國  前澳洲總理現駐美大使 Kevin Rudd 警告,台灣戰爭可能會「徹底改變」世界

反之第三次世界大戰也可能先在歐洲引爆 再燒回來引發台灣之戰

 

美國Foreign Policy in Focus (2024-6-5) :  無論是俄羅斯被“逼到牆邊”,抑或西方為拯救烏克蘭跨越「紅線,核戰的風險都很大  

伊朗北韓等俄國盟友 很可能趁機發動戰爭讓美國盟軍分心;  如果中国等袖手日後可能被各個擊破  (Jack Reed and Jim Imhoff 2022 bill in Congress: 戰略是在征服中国之前先征服俄羅斯 )

 

在這種情勢下川普的戰略專家Elbridge Colby主張美國重心應從 歐洲轉向台灣因為亞洲是「主要戰場」(Live MINT, MSN, 2024-6-9)Colby也曾Washington Examiner表示,因為情感與能量因素,美國優先事項是歐洲專注台灣並不十分樂觀。

 

美國wsws.org  2024-03-09  : 一直擔憂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拜登在國情咨文發出系列瘋狂的斷言 與 狂熱的呼籲    ──     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做好準備!   俄烏戰升級將更加血腥

美國Newsweek 2024-5-29 : 烏克蘭和北約盟國敦促拜登放棄「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紅線     ──     讓西方武器攻進俄羅斯境內 

 

中東戰爭爆發後  參議員Tim Kaine 在國會山莊報(The Hill) 說:  這將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川普Vivek RamaswamyChris Christie 最近的言行都利用了美國民眾對三次世界大戰的恐懼。

Trendy Digests,  MSN,  2024-Mar :  近幾個月來,政治領袖和公眾人物使用「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詞的趨勢令人震驚。  美國TIME (2023-11-20):  川普感嘆「狡猾的拜登  ──   歷史上最軟弱、最無能的總統  ──   正將美國推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川普說自己是「唯一能夠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人」。  

 

Foreign Policy in Focus (2024-6-5) :  拜登終於批准烏克蘭 使用美國武器打進俄羅斯境內,但僅限於哈爾科夫邊境的東北地區,而且只許可使用短程飛彈 (荷蘭的許可更多)。 因此尚不清楚俄羅斯是否會如它所宣稱的以核彈反擊,或直接攻擊北約?

 

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

 

美國The Hill  (2023-2-9):   我們基本上處於相當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狀態我們似乎沒有意識到正處於颶風眼中它隨時可能迅速移動  ──   烏克蘭、台灣、伊朗和/或朝鮮。

美國自由派頂級雜誌 Reason  (2024-05-17):   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已經在「影子戰爭」中開始 2022 年 《紐約時報》稱,烏克蘭的防禦很大程度上依賴美國、 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北約國家秘密網絡, 俄羅斯軍事工業園區許多無法解釋的爆炸和其他事故, 或是炸毀了北溪 1 號和 2 號核電廠 (《明鏡周刊》和《華盛頓郵報》歸咎烏克蘭軍官...) ... 美國NBC News表示:“俄羅斯肯定正在與西方交戰"。  Reason  : 東西方 之間的衝突 包括了 網路入侵、縱火、爆炸和 製造混亂、 實際破壞行為等等

英國Telegraph  (2024-6-6):   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

 

台灣之戰 即將登場?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6-8): 台灣已經沒有時間備戰 了,台灣現在就需要武器和訓練!   美國要求台灣致力於自我防禦;  但該島是分裂的,人們消極地害怕與中国對抗,否認戰爭將會發生

戰略專家 Ian Easton:習近平已經得出結論, 將在他選擇的時間(以及華盛頓可能最不方便的時候)對台灣採取行動。  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Wallace Gregson也說:“當中確信台灣、美國和我們的盟友無法阻止或作出有效回應時,他們就會入侵台灣”。Russel Hsiao, Executive Director, Global Taiwan Institute:  除非局勢升級失控,習近平入侵的政治和軍事條件不會出現。

 

National Interest 2027 年(如果不是更早的話)將是中有史以來最好的機會   ──   確實如此Live MINT  , MSN (2024-6-9): 川普的戰略助理部長Elbridge Colby接受日本讀賣新聞採訪時表示,由於中領導人習近平可能已經放棄“和平統一”,因此攻擊可能在沒有明確警告下發動。

 

美國New York Post : 拿下台灣代表中國“百年屈辱”的終結。

台灣之戰快來臨了嗎?  
2024-6-9

 

PS: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 2024-6-6:  賴清德表示將對中更 為強硬, 所有跡像都表明,兩岸緊張局勢將加劇

 

 

 

 

 

 

OPinion  ♣♣        地獄」「 自殺」?!

  美國汲取了烏克蘭戰爭的教訓,已將其 Switchblade 神風特攻隊無人機納入Replicator(「複製者」) 計劃,同時探索低成本自殺無人機的設計。可能將用於「地獄景觀」行動


 

「地獄景觀」是什麼?

美國印太司令部近日在《華盛頓郵報》宣布了一項「地獄景觀」(‘hellscape’)  戰略行動  ─  利用大量、廉價、可靠的無人機(艦艇)...和其他機密戰力,將台海變成「無人地獄」( ‘unmanned Hellscape’) 以分散中的注意力,好對抗 攔截 入侵共軍的“最大優勢” ─   數量更多的船艦、導彈、軍隊,而北京正在增建無人機 aerial robots 對抗攔截它們

Asia Times (2024-6-12):  國防專家說: 模擬表明無人機群對於確保美國的勝利至關重要。“mesh” laser data-sharing 的網路使無人機群能夠即時共享數據,實現自主化,若與 F-35 和 F-22 等隱形戰機配合時,無人機群可以充當誘餌...

 

中国如何對付「地獄景觀」?

然而,D. Ochmanek對該技術的成熟度表示擔憂,指出電子戰、網路攻擊和頻寬限制方面存在漏洞。此外,美國海軍的無人機預算將減少,美國主要致力於建造驅逐艦和潛艇等軍力。

美國-土耳其的Interesting Engineering (2024-6-13):  中国的人工智慧群可以對付“地獄景觀” ,中国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無人機產能美國應該想想該如何應對更大的解放軍無人機群關鍵是美國空軍基地會受到攻擊,中 国會有一系列的反制措施,包括電磁波干擾或新式攔截 SCMP  (2024-6-13):  專家稱,中無人機可以對抗美國的“地獄景象”。

GT (2024-6-11): 美國「地獄景觀」「一廂情願」 (wishful thinking)。解放軍可以使用反艦彈道飛彈將美國航空母艦阻卻於第一島鏈之外 美國需要平台來指揮數千無人機, 解放軍有能力鎖定干擾這些平台 此外,美國是否有能力生產如此大量的無人機群也令人質疑 。 究其目的應不過是煽動美國的反華勢力,並為台灣的 台獨勢力壯膽。

 

中国如何統一?

何況国未必需要兩棲入侵來統一台灣(雖然Washington Post報導中国將發動“短暫而激烈的戰爭”,迅速控制台灣)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4-6-11): 国艦隊「非常適合」封鎖或隔離台灣,以迫使台灣投降。台灣的天然氣供應量僅夠11天,石油供應量只 有146天。美國Newsweek (2024-6-10): 能源是台灣國家安全的致命弱點 台灣 97.7% 的能源依賴進口燃料該島目前僅存有約 39 天的煤炭和 11 天的天然氣,遠低於有效保衛台灣所需的庫存。 美國Insider (2024-6-11): 中国若封鎖或隔離台灣,美國及盟國未必會作軍事反應

 

若美國參戰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6-9) 的大標題是:  美國可能不會獲勝 的原因......五角大廈需要確保白宮了解保護台灣將付出的代價 美國RealClearDefense (2024-06-12): 中国有很大的動機有限地使用其核武到 2035 年可以跨南極發射 在45 分鐘內輕易( are well within reach of a first strike )摧毀美國 500 個最大的城市 , 目前至少應可摧毀180 個美國城市台海之戰中很可能將核打擊範圍限制在台灣及其周邊,或許也包括美國在菲律賓和沖繩的基地。

 

美國  國會山莊報 (The Hill, 2024-6-11) : 中国有理由相信,當事情到了要對台灣動手時,美國總統拜登會 作讓步他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恐懼反映了他智力和道德的癱瘓
2024-6-14

 

 ♦ PS: Wall Street Journal (2024-6-23): 在共軍入侵的初階段,台灣需要昂貴的無人機,如美國「死神」無人機,可以在水面上徘徊較長時間。一旦共軍登陸,就需要更小、更便宜、載有炸藥的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烏克蘭每月燒毀約 1 萬架無人機,台灣必須庫存大量無人機,但對戰場影響最大的小型廉價無人機絕大多數是中国製造。 台灣擁有製造無人機的專業知識 ,現在是生產規模的問題。msn.com/en-us/news/world/taiwan-wants-a-drone-army-but-china-makes-the-drones-it-wants/ar-BB1oIrKD?ocid=BingNewsVerp   Joyu Wang  Taipei

 ♦ PS: MIT Tech. Review (2024-6-20): CNAS表示 台灣和中未來潛在的衝突將由無人機新式作戰決定,包括先進的海底和海上無人機和更高自主水平的無人機。自主技術正在迅速發展,無論哪個國家擁有更先進的自主無人機機隊,都將擁有顯著的優勢。中国更大的優勢是,它生產的無人機比其他國家都多 此外 中国政府可能會採取行動阻止台灣採購無人機

 ♦ PS: Interesting Engineering (2024-6-20): DSCA 宣布,台灣將購買價值 3.6 億美元的美國自殺式無人機,華盛頓的Cato卡托研究所智庫表示:台灣軍方一直拒絕完全採用不對稱的防禦態勢,積壓訂單中55% 的美元價值是用於昂貴且不太可能在與中的衝突中長期生存的能力。

 

 

 

OPinion  ♣♣        不直接入侵    也吞併台灣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7-3): 中国扣押台灣漁船,緊張局勢最新升級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4-7-1):國防部長: 台灣領導及其美國支持者正在以「漸進」的方式與中「分裂」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4-7-2): 国 認為,賴清德加大了賭注。 中国Global Times (2024-7-4):  如果民進黨當局繼續謀求「台獨」,中国管轄範圍只會更加接近台灣本島,這一趨勢是完全可見的。

 

台灣的領海 領空 最終是領土 將逐漸消逝嗎?

 

綜合美國CNN (2024-6-22),Times of India (2024-6-23) 等外媒與美國智庫CSIS報告:"中国可以在不直接入侵的情況下接管台灣"。國際法將封鎖視為戰爭行為,但由中海警或執法部門主導的隔離/檢疫並不是對台灣宣戰,甚至可以進行的更加低調,可能不需要使用「隔離」這個詞便可以孤立台灣。 有限的搜索和扣押可能阻止為台灣提供服務的商業活動扼殺台灣經濟;   以最繁忙的港口高雄為例,該港口處理台灣 57% 的海運進口和大部分能源進口。對台灣空中交通的影響也同樣重大,僅警告少數航班就可以產生廣泛的威懾。美國The Hill (2024-6-18): 台灣無法承受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或經濟絞殺。

 

美國CSIS 警告說,這將使美國陷入困境, 美國CNN (2024-6-22): 如果美國軍艦或飛機介入中所說的執法行動,美國可能背負戰爭之責

 

美國會介入嗎?

 

如果是脅迫侵犯挑釁(aggression, coercion,  daily provocations,  intrusive activities ),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4-7-2) : 美國無法承擔應對所有美國盟友或夥伴的責任

 

美國Fox News  国 聲稱對南海約90% 的領土擁有主權, 每當菲律賓採取行動,国就會升級……例如,當菲律賓增派兩艘海警船 時,国 會增派六艘 甚至對菲船發射軍用級雷射和高能量水砲、包圍、封鎖甚至撞擊菲船 ,一度導致菲律賓船員受重傷,中方也試圖拖走菲船。Washington Examiner (2024-7-3): 海警不僅登上菲船,還佔據設備並損壞其船

 

根據 Fox News,  Washington Examiner顯而易見,習近平正在測試美國是否有胃口再發動一場戰爭。   ──    菲律賓是美國簽訂了條約的盟 邦,沒有任何戰略模糊之處 如果華盛頓沒有反應,北京可能會解讀美國不太可能為台灣出兵作戰。

 

美國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2024-6-27): 菲律賓群島對美國的國防並不重要。沒有人想像過一支中国無敵艦隊會無情地向東征服夏威夷,然後征服加州 (以此推論: 台灣對美國的國防也並不太重要) 雖然美國願意包圍限制 中国,然而,這不值得與一個決心阻止美國主宰中国鄰居的核武國家發生戰爭。Cato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表示: 山姆大叔將聯盟視為一種慈善的做法,是給無能者的禮物。雖然鷹派主戰, 但美國沒有理由確保菲律賓所有領土主張。 美國應該退一步將責任轉移給盟國和其他友好國家,而不是與它們分擔 責任。美國應該把美國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

2024-7-5

 

 

根據美國The Hill (2024-5-13) 與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2024-5-13), 除了嚴格的法律隔離檢查不訴諸入侵戰爭的脅迫措施還包括經濟戰、網路戰、電子戰以及資訊戰、心理戰、宣傳戰,旨在大幅降低生活水平、降低美國民眾和政治領袖支持台灣的意願  相信「不值得」為台灣戰爭。美國應付出政治和經濟代價來阻止中国。 日本Kyodo News (2024-7-6): 中国已經開始一項不會引起國際強烈抗議(軍事入侵或經濟封鎖)的戰略, 以台灣的民主程序來打破台獨 之可能。

 

 

    

 

OPinion  ♣♣        拜登  賴清德  開槍射自己腳?

 


轉載美洲台灣日報(2024-6-7)

Global Times (2024-6-14): 賴清德近日視察岸基反艦導彈部隊,並表示將使用地面部隊對抗解放軍罪行。台灣軍方領導表示,如果解放軍進入“12海浬空域和領海”,台軍將“行使自衛權”;  GT說這是賴清德當局政治秀,為自己壯膽...
硬碰硬    雞蛋碰石頭?   哪邊先退縮呢?

 

美國Epoch Times (2023-03-07)報導:  台灣國防部長表示,共軍若突入24海里、進入12海里領海線內,國軍就射擊。(中央社)

 

一年後,發生兩名中国漁民遭台灣海警追擊後不尋常的溺水身亡(美國 AP, 2024-2-18, 美國 TIME, 2024-2-15) ,再加上'鬥雞'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講推動正式台獨(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4-5-22);  中時(2024-5-24) 報導: "(中国)甚至進入我12浬";  美國CNBC (2024-5-24): 共軍已經進入台灣‘禁海’( 12領海 或離島6公里之內),在烏丘和東引島2.8海里和3海里處巡邏中共Global Times (2024-5-23) 也證實: circled around Wuqiu, coming as close as 2.8 nautical miles to Dawuqiu and three nautical miles to Xiaowuqiu... came as close as 3.2 nautical miles to Dongyin island.

二個禮拜後台灣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美洲台灣日報(2024-6-7) 香港明報  HK01(2024-6-6)等外媒與台灣自由時報(2024-6-12)報導),若解放軍攻擊台灣本島、外離島,或未經許可進入12海里領海、領空,就可以下令台軍行使自衛權,並依比例進行自衛反擊。美洲台灣日報還刊登台灣<關鍵時刻>節目的畫面,寫著: 拜登"出兵"開綠燈   第一擊規則改變   顧立雄強硬嗆  "解放軍闖12海里就開火"。 把美國總統拉進來,這是明示美國將"出兵"協防嗎?  看上去似乎是拜登在幫台灣壯膽。同時美國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2024-6-6):  賴清德表示將對中更強硬

 

二個禮拜後中共Global Times (2024-6-26  globaltimes.cn/page/202406/1314869.shtml) 報導: 中国海警發布的影片顯示,台灣「海警」船聽到福建海警的警告,便集體掉頭,偏離航線,航行狀態不穩定。 台灣媒體稱,四艘CCG船 距離金門最近距離5海裡,這是史上最接近的一次。 

美國華府的研究機構與智庫也證實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  (2024-6-27): 賴清德總統就職以來,中 国加強了對台侵犯力度6月25日,四艘海警船進入金門限制海域。

 

強硬常是拿來嚇阻用的 美國 New Yorker  (2024-6-24 ~ 7-1) :“但如果嚇阻失敗怎麼辦?”
賴清德更強硬換來對岸的更強硬

拜登"出兵"開綠燈  ──  台灣國防部研判美國會協防嗎?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3-22):  應對即將到來的中戰爭,拜登總統還沒有做好準備 。 美國The Hill (2024-6-4): 拜登總統擔心局勢升級為“第三次世界大戰” Fox News (2024-5-31): 拜登在台灣問題上缺乏“道德清晰度”(‘moral clarity’)

 

美國 The Atlantic Council (2024-6-27):  烏克蘭人有足夠的勇氣、準備和意志,台灣人自問:“我們也是這塊料嗎?”   如果不找到更好的方法來挑戰北京的“灰色地帶運動”,那麼台灣的自治和美國的信譽“都會大大降低”。

 

英國The Week , Yahoo News (8-9-2020) : 專家質疑並預測若情勢升溫大條,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會退縮,陷台灣無助... 這次拜登是不是也是臨陣脫逃呢?

2024-6-30, 7-1

 

 

Defense One (2024-6-28): War with China not inevitable, Taiwan government officials say 台灣政府: 與中国的戰爭並非不可避免

 

 

 

 

OPinion  ♣♣          賴清德  搬磚砸自己的腳    

 

(Jun. 2024)  youtube.com/live/ecNxnat8s-Q?app=desktop : 顧立雄強硬   態度不 一樣了  因為 美國不一樣了  拜登對TIME說不排除使用武力... youtube.com/watch?v=JPH-L5-HPY4  進到12海里  形同侵犯領海領空  我們就必須把你打下來  如果沒法護衛領海領空的話  我們要三軍幹什麼? (brief)


然而 根據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4-7-2)拜登在《TIME》說美國可能可能保衛台灣,比先前明確保衛台灣更為謹慎該文作者Bonnie Glaser是親台獨的學者中国(globaltimes.cn/page/202406/1314752.shtml  globaltimes.cn/page/202406/1314605.shtml )大肆批評她「台獨」政策販子與霸權機器的齒輪, 因此她所說美國保台的立場倒退,應是實澳洲The Australian 更批評拜登在台灣防禦問題上搖擺不定 在《TIME》雜誌的訪談中說的雜亂無章、有時語無倫次  ( full text : 拜登搖擺 ) ,台灣國防部怎能這樣就硬起來?  拜登是Rocky 還是弱雞還不清楚 ~
 

美國Foreign Affairs (2024-7-2) 寫道,台灣希望美國加大力度反擊中 国的脅迫與進逼,包括大規模正常化軍事和海警活動但美國沒有選擇這麼做 , 部分原因是美國無法承擔應對所有美國盟友或夥伴每天面臨中国挑釁的責任。 如果美國答應台灣,那麼經常面臨同樣爭議狀況的日本和菲律賓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期望

 

總之, 台灣研判局勢 或 與美方溝通很有問題,造成對人民吹牛皮  結果無法下台階 , 美國NPR (2024-7-2) : 中 国在禁 海巡邏是是過去30年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這為了恐嚇台灣 明顯是出於報復

 

前面還有更多報復嗎?  Foreign Affairs (2024-7-2) 說賴清德可能採取更大膽的立場...加大賭注...若局勢繼續惡化,北京可能採取更激進的態度,包括更全面地強制限制賴 清德 (more coercive across the board to restrain Lai)

這是台灣人民之福嗎?

2024-7-3

 

 

nPS: 2024-7-3 扣押台灣漁民事件
本週,中
扣押一艘台灣拖網漁船,被認為異常嚴厲,美國官員們正在密切關注台灣海峽可能爆發的衝突 (美國Newsweek, 2024-7-4)。 自2003年以來,中已扣押了17艘台灣註冊的船隻,原因是在禁漁期間 捕魚。光是今年,台灣也扣押了五艘中國大陸的此類船隻(英國BBC, 2024-7-3 )。先前非法捕​​魚遭扣押的台灣拖網漁船,在繳納罰款後獲得釋放(英國Reuters, 2024-7-4)国 這次扣押是根據一項新protocol協議允許海警扣押在海上邊界內作業的船隻 (美國The Hill, 2024-7-3 )

 

 

 

 

 

 

 

OPinion  ♣♣              《哈利波特》作者羅琳   暫停發文X( Twitter)

 

《哈利波特》作者JK 羅琳已經兩週沒有在 X( Twitter)上發文了,根據未經證實的報導,原因是阿爾及利亞金牌得主哈利夫(Khelif )訴訟她與億萬富翁馬斯克等人。

 

Them  (2024-8-20): 世界各地的右翼人物,包括 J.K.羅琳,指責哈利夫    ──   一位順性別女性,秘密卻是「男性」(a cisgender woman, of being secretly “male.” )。羅琳甚至對Khelif 進行了性別 misgender,就義大利女拳手遭Khelif 痛擊46 秒後退賽一事,羅琳稱哈利夫為「一個知道自己受厭女機構保護的男性,享受著一個女人的痛苦,她(義大利女拳手)的人生抱負被他粉碎了」(a male who knows he's protected by a misogynist sporting establishment enjoying the distress of a woman he's just punched in the head, and whose life's ambition he's just shattered.)

 

全球性的騷擾運動也無法阻止哈利夫贏得金牌,哈利夫在法國提出控訴,聲稱自己是「大規模」和「協調一致」的「道德騷擾」受害者。Them (2024-8-20): 羅琳曾發文表示,她願意因為自己看似寫不完的恐跨性別文而入獄 (posted about how willing she is to go to jail for her seemingly endless transphobic posts)

 

The Daily Beast (2024-8-21)  報導,羅琳最後的一系列發文包括:

n「用些女子運動選手的照片 來轟炸我來'教導'我    ──   女人並不都長得像芭比娃娃就像垃圾郵件一樣,用不同形狀的馬鈴薯照片來證明岩石是可以食用的,我仍然能看出差別,坦白說,你看起來很瘋狂 ("bombarding me with pictures of athletic women to ‘teach’ me that women don’t all look like Barbie is like spamming me with pics of differently-shaped potatoes to prove rocks are edible. I can still see the difference and you look frankly bonkers.”)

n 我並不聲稱哈利夫是跨性別者但我和許多人都反對男性對女性施暴的行為成為奧運項目 “Commentators pretending critics of the IOC’s reliance on documents rather than sex testing think Khelif is trans are straw-manning.  I don’t claim Khelif is trans. My objection, and that of many others, is to mal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becoming an Olympic sport.”

 

女權作家 J.K.羅琳對奧委會允許哈利夫和林郁婷與賽的決定表示擔憂,「要怎樣才能結束這種瘋狂呢? 讓一名女拳擊手留下了改變一生的傷?讓一名女拳擊手被打死?(“What will it take to end this insanity? A female boxer left with life-altering injuries? A female boxer killed?")

2024-8-23

 

 

 

OPinion  ♣♣              林郁婷事件    ──    無數死亡威脅

 

英國The Telegraph  (2024-8-17) : 奧運會捲入了歷史上最具毒性的爭端之一,林郁婷等二位拳 手獲得了奧運金牌,指責仍在繼續。

 

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 2024-8-16) "性別意識形態的文化戰爭席捲了巴黎奧運" 一文主張:  大學以上女子運動員必須集體抵制與男性同台競爭,回到嚴酷的現實:大家是否希望女子擁有公平的機會? 目前人們懷疑傑出的女運動員是男性,並非沒有道理。畢竟,一些才華橫溢的女運動員實際上是生物男性。現實最終會佔上風。然而,戰鬥還遠遠沒有結束。
英國The Telegraph  (2024-8-17) : 專家引用研究表明,男性的出拳力度是女性的162%」。英國BBC (2024-8-16): 國際奧委會也“不喜歡這種模糊性”,但表示現今不存在“可靠的科學系統”來“識別男性和女性”

美國Fox News (2024-8-16): 由兩個獨立於國際拳擊協會(IBA)的實驗室完成的兩項獨立測試,發現了 Y 染色體。那是男性!」他們為什麼不對測試結果提出異議?一個簡單的臉頰拭子就可以解決問題,但他們沒有提出異議。

 

目前事件已經超出尋求真理真相的範疇,延燒到爭議的手段是否違法。

 

英國BBC (2024-8-16): 英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在評論林郁婷等二位金牌拳 手後,在網路上收到了「大量死亡威脅」(numerous death threats )。過去與台灣發生糾紛的WHO領導譚德塞也曾抱怨收到死亡威脅,雖然這不代表新一輪的恐嚇來自台灣
美國 Deadline  (2024-8-16): 英國體育主持人在 X/Twitter 上評論拳擊“玷污”了奧運會並危及其他運動員。評論經驗豐富的Laura Woods收到了死亡威脅還有"種族主義者、偏執狂和性別歧視者"各種侮辱, 以及——c**t、sl*g 等等。  

英國Independent  (2024-8-17): IBA 沒有具體說明為什麼這些拳擊手未能通過性別測試,但澄清兩人沒有接受睪固酮檢查。阿爾及利亞選手哈利夫 (Imane Khelif) 向網路騷擾者提起法律訴訟。 Variety報導: 這包括《哈利波特》作者JK 羅琳和億萬富翁馬斯克等人。 「川普發了推文,所以無論他是否被列入被告,都將不可避免地成為被調查或起訴的一部分」。

 

台灣仍在風波中央。英國The Telegraph  (2024-8-17) "台灣試圖在奧運性別爭議事件中 打壓封口英國女權活動人士"(Taiwan attempts to silence UK women's right campaigners in Olympics gender row) 一文報導 :  「駐英國台北代表處」致函人類生物學研究科學家Williams,指控她「基於毫無根據的指控、錯誤訊息和外表,攻擊一名生物女性」。威廉斯回信:你要求我刪除‘虛假評論’,因為林是‘生物女性’,您能否確認林擁有 XX 染色體和普通女性表徵,包括正常女性的睪固酮水平? 

 

Fair Play For Women (2024-8-16): 台灣當局無法做到這一點台灣政府回應國際奧委會已確認林女士有參加奧運女子拳賽的資格,林郁婷獲勝紀錄包括 two-time Asian champion (bantamweight 2017, featherweight 2019), two-time Asian Games medallist (featherweight gold 2023, flyweight bronze 2018), and three-time world championships medallist (bantamweight gold 2018, featherweight gold 2022, featherweight bronze 2019).

 

Fair Play For Women (2024-8-16): 台灣當局正試圖審查我們對男拳擊手林郁婷的評論。台灣特使辦公室對我們“言語攻擊'生物女性'”表示“嚴重關切”...。台灣政府的回覆只涉及國際奧委會和林的拳擊成就這些事實與正在討論的問題無關。國際奧委會的資格政策是基於護照上的性別,而不是運動員的生物性別。出生時登記的性別並不總是準確的。在運動中,重要的是睾酮驅動的性別優勢(a testosterone-driven male puberty.)

威廉斯告訴英國《每日電訊報》:「台灣當局不僅故意無視林郁婷生物男性在公共領域的既定事實,而且對有理有據合法的擔憂貼上'有害'和'攻擊'的標籤,這是令人憤慨的」。「我們的貼文稱林是男性和 XY,我會向台灣提出挑戰,要求他們在該聲明中找出任何真正有害的內容」。可笑的是,一個讓男人參與毆打女性的國家卻覺得自己有權向女權組織宣講「婦女的團結」和「女權主義精神」外國政府竟試圖對不配合其宣傳的英國民間社會團體訴諸暴力,這一事實應該會讓任何關心英國自治以及思想言論自由的人感到不寒而慄(“The fact that a foreign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strong-arm a British civil society group for not going along with its propaganda should send shivers down the spine of anyone concerned with UK autonomy and freedom of thought and speech.”)

 

生物學家Emma Hilton 在The Telegraph 補充說:「如果林郁婷確實是女性,那麼去年透過體育仲裁法院( the Court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 )成功挑戰 國際拳擊協會(IBA) 的決定會非常簡單。我們現在只能推測台灣為什麼沒有 」
2024-8-17

ref. to: fairplayforwomen.com/taiwan-attempts-to-silence/     thehill.com/opinion/civil-rights/4829903-women-boxing-controversy-gender/

msn.com/en-us/news/world/taiwan-attempt-to-silence-uk-women-s-right-campaigners-for-attacking-gender-row-boxers/ar-AA1oUYX5?ocid=BingNewsVerp

foxnews.com/sports/fitness-guru-jillian-michaels-has-simple-solution-end-olympic-boxing-gender-controversy  Ryan Gaydos 

 

川普   選舉語言

林郁婷  回應

AP News, ABC News, 2024-8-18: 川普再次譴責兩名奧運金牌選手,錯誤地將女拳手貼上男性標籤。 川普承諾“讓男性遠離女子體育運動”,川普長期在集會中批評跨性別者,並特別針對跨性別運動員,川普表示「奧運會上有兩名變性人」,「他們原本是男人,變性為女性後參加拳擊賽」「“瘋狂”... 這對女性來說是極大的侮辱( so demeaning)」。 林郁婷高EQ回應川普歧視:我們包容不同聲音

 

 

 

OPinion  ♣♣              台灣引起國際憤怒嗎?

法國 AFP, 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2024-8-13): 台灣派出戰機作為奧運選手的迎賓大隊; 然國際網路上的憤怒情緒仍在持續發酵,部分原因是川普和《哈利波特》作者 J.K.羅琳。

 

國旗歌歌詞改的面目全非, 使用中性白色五環旗才能與會奧運有中英文「台灣字樣 甚至以注音符號拼出台灣」的標誌或海報被強制沒收甚至暴力撕毀 , 球迷臉上的油漆被命令擦掉 ,美國 L.A. Times  (2024-8-6): 台灣顏色(綠色或國旗顏色)和符號的物品會被沒收 英國 The Guardian (2024-8-8): 連空白紙板( 台灣 president of the Taiwanese Association in France 所攜帶)也遭奧運會官員沒收

 

這無關台灣運動實力的羸弱, 而是因為台灣國力的相對積弱    ──    台灣少棒實力世界頂尖 仍被改名Chinese Taipei

 

台灣為什麼參賽?

美國TIME  (2024-8-8):   對台灣來說,奧運是一個在全球舞台上 露臉的機會。

台灣羽球男雙獲勝後 ,  台灣總統賴清德說:  「他們讓世界再次看到台灣」。

 

但是  —— 

台灣為什麼要世界看到?   Politico  (2024-7-25):  令人不安的問題是,美國人民是否願意用鮮血和財富來保衛台灣 。美國「很多人分不清台灣、泰國與東京」,無法保證美國會「堅持到千里之外保衛台灣」。

然而,美國人民 「分的清」以色列  了解以色列 與以色列同種族的猶太人在美國重要行業位居要津 根據最新民調,Miami Herald (2024-8-7): 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統計 當以色列遭受伊朗或鄰國襲擊, 大多數美國人反對美軍保衛以色列。

 

這次奧運 即使世界看到台灣, 也是非常有爭議性 或 許引起憤怒的台灣

 

美國Diplomat (2024-8-6): 拳擊手性別爭議引起全球憤怒( a global furor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8-2):  兩名生理男性 (biologically male) 被納入奧運女子拳擊類別  美國 FoxNews ( 2024-8-4):  拳擊手生理性別爭論正席捲全球 英國Reuters (  "性別憤怒席捲社群媒體""風暴爆發"  "爭議佔據了媒體頭條新聞"。《哈利波特》的作者 J.K.羅琳 和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公開表示反對生物男性(台灣林郁婷等二位)拳擊手參加奧運。美國Associated Press News (美聯社 2024-8-11): 批評(detractors)林郁婷的包括川普與義大利總理Giorgia Meloni 。美國Axios (2024-8-9): 另位生理男性拳手Khelif 控訴 攻擊來自美國許多著名的共和黨人士包括川普。

 

英國Reuters (2024-8-7): 台灣總統賴清德在臉書(FB)寫道,林郁婷受到了國際拳擊協會的「惡意攻擊」,「郁婷的參賽資格是毫無疑問的,國際奧委會多次公開支持她」。美國TIME (2024-8-2): 台灣總統賴清德發言人週四發文稱,林「展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克服了在世界舞台上公平競爭的疑慮英國BBC (8-12): 賴清德稱林是“台灣的女兒”X寫道,「她克服了錯誤訊息和網路霸凌

Agence France-Presse  ,  sports.ndtv (2024-8-6):  國際拳擊協會主席聲稱,兩人都進行過「基因測試(genetic testing ),顯示他們都是男性」。他在視訊通話中聲稱,測試顯示兩人「擁有男性的睪固酮水平」。

英國 Reuters  (2024-8-8):   國際奧委會使用的是 2016 年和 2021 年奧運會的拳擊資格規則,不包括性別測試。 英國 Reuters  (2024-8-7):  國際奧委會主席表示「她們出生時是女性,以女性的方式生活,擁有女性護照,並且參賽女子拳擊多年,這是對女性的明確定義

 

這重新引發了公平」與安全」(其他比賽比較沒有人身安全問題)的爭論英國Independent (2024-8-8): 生理男性Khelif '重擊' 淚流滿面退賽的義大利拳手說  :「一生中從未遭受如此重拳打擊」我必須保住自己的生命

 

科學怎麼看這事件?

英國 BBC (2024-8-9):   大多數女性擁有XX染色體,而大多數男性擁有 XY 染色體 (女性的 XY 染色體非常罕見——在丹麥約為 1/15,000)。 染色體影響性別但荷爾蒙(如睪固酮)也很重要,睪固酮      ──      這是男性在運動中的優勢基礎 ( testosterone -  is what underpins male advantage in sports) 專家表示: 某些人是比女性具有身體優勢,這些優勢可能包括更大的肌肉質量、更大更長的骨骼以及更大的器官,例如肺和心臟,他們的血液血紅蛋白水平可能較高,可以改善氧氣輸送到工作肌肉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8-2):  DSD 診斷需要醫學檢測,例如 DNA 篩檢、血液檢測和超音波檢測... ;  從 XY 性染色體來看,林郁婷是生理男性,但很難知道他們多大程度具有跨性別運動員的優勢,因為睪固酮水平和生理發育的詳細資訊尚未公開。  英國 BBC (2024-8-9):  某些 DSD( 長不出陰莖 ) 會產生較多睪固酮,身體卻沒有能力處理因此,無法從睪固酮中獲得好處。(they produce testosterone; but their bodies aren’t equipped to process it. So they don’t get any of the benefits from that testosterone, like males do)   專家表示,沒有足夠的科學結論確定他們是否確實具有優勢。但令人擔憂的是國際奧委會作出了「沒有優勢的假設」    ──     卻沒有直接證據證明。 區分男性或女性,通常至關重要的是 SRY 特定基因 (make-male gene「男性基因」即會產生睾固酮的基因) The Sex Matters charity專家認為林郁婷等二人在完成進一步測試之前不應參加比賽。 包括聯合國暴力侵害婦女問題特別報告員等人呼籲下屆奧運應進行強制性別測試, 「DNA 篩檢現在很容易就能完成」。

2024-8-9, updated 8-11

 

pic.: 留美台灣人民早年可以在美國棒球場揮舞大國旗1984年起因安全理由不准揮舞有大旗桿的國旗; 早年美國電視稱中華少棒隊為中國隊

 

NBC:   2018 年台灣公投反對將奧運隊更名為「台灣」一些專家表示,這是為了避免激怒北京的務實作法

pic. from Diplomat;  1976 年,國際奧委會妥協建議放棄「中華民國」,以「台灣」名義參賽,但台灣拒絕。 1979 年提議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不提國旗或國歌。中國接受,台灣直到 1981 年才同意。 pic.: 保加利亞選手Staneva八強賽敗給林郁婷後以"X"抗議

 

英國Independent, 2024-8-10: IBA 於週一證實,Khelif 和 Lin 性別測試不過的原因是染色體。IBA 沒有具體說明是 XY 染色體,但表示要大家 “read between the lines”

pic. from Independent Irish: 土耳其拳手E. Y. Kahraman四強賽敗給林郁婷 作出"X"抗議 英國Independent (2024-8-13): 準決賽和半決賽的對手表面上表現出適度的體育精神,但也明確表示林郁婷應該沒有資格參加比賽。

 

另位性別爭議拳手Khelif獲得金牌後 遭擊敗的中国拳手Yang Liu並未以手指抗議

ref. to   BBC: aol.com/does-science-tell-us-boxing-004325726.html

washingtonexaminer.com/policy/healthcare/3108889/what-is-dsd-sex-genetics-olympic-boxing-controversy/    Gabrielle M. Etzel

 

 

 

 

OPinion  ♣♣              賴清德肅貪  為私??

 

英國Independent (2024-7-12): 貪腐...   前副閣揆鄭文燦被視為潛在的總​​統競爭者,以對 兩岸關係溫和立場並倡導正常交往而聞名 (brief)

 

賴清德魄力肅貪 一再傳出別有目的

 

比如, 聯合報(2024-7-24),對鄭文燦案,賴清德以肅貪之名排除異己。聯合報(2024-7-21): 賴清德總統上任至今大殺四方,對外鬥爭政敵、對內整肅異己。可能威脅2028總統大位的鄭文燦涉貪被收押...  聯合報(2024-7-13): 賴清德總統被指是在對前總統蔡英文的英系人馬殺雞儆猴 賴總統強調「肅貪」是政府重要工作,外界則認為,他是在清除黨內最大勁敵。司法體系「聽命行事」慣了...

 

為公?為私? 外媒怎麼看呢?

Asia Times  (2024-8-23) : 2019 年,賴清德出人意料地挑戰蔡英文的民進黨總統提名,當時被視為避免於 2024 年可能與鄭文燦對決。儘管賴清德最終失敗,但這加劇了與鄭的競爭,蔡在大選前表現出明顯偏袒鄭文燦的跡象(as Tsai showed clearer signs of favoritism toward Cheng in the run-up to this January's election.)

賴清德是拘留鄭文燦的幕後黑手?
(1)  鄭文燦的調查 始於 2017 年,但因「缺乏證據」很快被撤銷。蔡英文時期沉寂七年的案件,在賴清德就任總統後不久,突然以足夠的證據重新浮出水面,,此為強烈線索 (One strong clue)
(2) 
另一明顯的跡象是蔡英文缺席 7 月的民進黨全國代表大會,該會對黨內部權力結構重組至關重要,因而「 撞期」不太可能。她的缺席可能表明了對賴清德拘留鄭的不滿。
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上任一百天穩定了美國當時的危機,「第一個100天」為評估總統的成功樹立了持久的標準,Asia Times結論: 賴清德為台灣總統上任的頭100天開創了重要先例:優先考慮內部權力鬥爭。

 

台灣高官貪腐嚴重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1-10): 台灣貪污腐敗 the frustration voters feel about out-of-control Taiwan housing prices and government corruption  Washington Post (2024-5-20):  執政黨面臨貪腐醜聞。英國The Guardian (2024-1-7): 腐敗是大多數台灣選民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政治腐敗往往是台灣選舉中最受關注的議題 。美國VOA News (2024-1-3): 北京注意到台灣2024年競選的重點是腐敗醜聞。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3-11-24):  蔡英文受到腐敗醜聞...的打擊 澳洲 Sky News Australia (2023-12-31): 民進黨受到腐敗醜聞的打擊 香港 SCMP (2024-1-5): 執政的民進黨受創於腐敗醜聞  澳洲 Australia InsideStory.org.au (2023-11-24): 受訪者稱...立法委員的貪腐行為(corruption)......  英國Economist (2022-8-2): 台灣需打擊軍方腐敗和浪費 美國Axios, 2022-6-28: 醜聞和腐敗困擾著台灣軍隊 

 

肅貪 還是鬥爭?   抓幾個象徵象徵 還是來真的?   是為公,還是為私?   看賴清德抓多少貪污高官,就可以知道

 

如果來真的, 再看看抓得多大 多深(心腹高官)  ──  跟韓國抓朴槿惠總統 盧泰愚總統 李明博總統  或是 習近平抓國防部長 外交部長, 有的比嗎??

2024-8-26

 

 

 

 

 

OPinion  ♣♣              賴清德 vs. 

 

 

英國 BBC ()  "為什麼香港這麼迷信?一文指: 香港外表超現代,生活卻古老迷信,許多人相信神靈可以改變命運, 大多數人都會做一些事情來增加或避免壞運氣香港的大樓、辦公室甚至醫院經常跳過數字  4  的樓層有些大樓39的上一層是50樓沒有40+樓、4樓、14樓...蛋黃區(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大多數摩天大樓都是風水建築。

 

台灣 ?

 

根據美國著名調查統計機構Pew Research org. (2024-7-29),台灣人比香港人更迷信,而且遠超過日、韓、越南可能是全球最迷信的國家之一。

 

Pew Research: 絕大多數台灣成年人相信鬼神靈異。 十分之八的台灣成年人表示許多宗教都是真的。

各國相信的 %
 

  karma因果報應

unseen beings神

god rebirth來生
Taiwan 台灣 87% 85 71 71
HK 香港 76 69 54 54
Vietnam 越南 75 51 54 56
S. Korea 南韓 48 57 43 28
Japan 日本 16 57 42 44

pewresearch.org/short-reads/2024/07/29/4-facts-about-religion-and-diversity-in-taiwan/

 

此外台灣中央社(CNA)調查 台灣 87.7% 大學生相信有鬼英國Guardian, 2021-8-30英國BBC, 2-10-2021Yahoo, 2024-1-22英國BBC, 2021-4-14 都曾報導台灣人迷信台灣許多實驗室、銀行甚至醫院都很迷信華盛頓大學教授認為: 在中國人文化中普遍相信 冥冥中有某種秩序即"天註定''

 

迷信起因於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 以滿足個人目的。

 

美國總統雷根1981年遭暗殺中彈, 僥倖獲救後,雷根的妻子聘請了占星家Joan Quigley,專門來預測黃道吉時安排行程。川普2024年遭暗殺中彈後沒聽說他太太如此迷信。CNN (Jul. 2024): 川普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自己可能成為政治暴力的目標。但他並沒有占星卦安排行程。

 

台灣報載: 賴清德總統說他「夜觀天象」發現「月亮破烏雲」,預言麟洋配會拿金牌 chinatimes.com/opinion/20240805004377-262101?chdtv唸哈佛的賴清德不可能迷信 卻 助長怪力亂神的迷信

 

迷信時,知識、邏輯和智慧都會失去作用,輕則破財,重則災至人民迷信害怕報應政客是比較容易管理國家賴清德不提倡科學破除迷信 , 至少不應提倡迷信,讓台灣繼續成為西方媒體的趣談 如果居心向 政治光譜中央的普羅民眾靠攏,可謂愚民政策。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辭典 範例如右: 有科學頭腦的人 不會隨便信怪力亂神的事

2024-8-8

PS: 過去認識信教的朋友多半面目清秀內心善良~

 

 

 

 

 

 

OPinion  ♣♣         最大 的 軍演    ──   從未如此之近: : 台獨'淌血'

台灣三月重申,如果共 軍進入距海岸 12 浬的領空,允許台軍開火。但2022年與今年的圍台軍演都侵入 12 浬,且僅今年五月国已經 多次駛入 12 浬

 

 

法國 Le Monde (2024-5-23) : 蔡英文的任期與中國大陸關係充斥著緊張,但這與繼任者賴清德相比  根本算不了什麼。

 

劍已出鞘

 

昨天突然宣布「誓言台獨淌血」包圍台灣的軍演中央電視台毫不掩飾地喊道:“劍已出鞘!”
美國「強烈」敦促中
保持克制。 聯合國呼籲各方避免局勢升級
美國
RFA, 2024-5-23:  軍演規模覆蓋範圍比裴洛西訪台後的演習還要大 (英國 BBC, 2024-5-24: 覆蓋的地區可能是迄今所見最大的 )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4-5-24:  軍演規模令人擔憂,這有效表明中可以在任何時候包圍台灣,逼迫投降  美國TIME (2024-5-23) : 共軍首次模擬全面攻擊台灣首次針對金馬東引烏坵等離島,連友中的反對黨也感到憂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5-23) 報導有些人認為這是迫在眉睫入侵台灣的掩護。 例如,GlobalPress聲稱,中將在「六月初」入侵台灣。 WE認為雖然有些動武的跡象美國查不到其他指標並未顯示下個月即將入侵

 

軍演的原因   ─  導火線是賴清德 的就職演講

 

譴責賴清德 就職演講, 是「台獨」的徹頭徹尾告白  ( 法國AFP, 2024-5-22美國The Hill, 2024-5-23)
賴清德演說中表示,必須展示“保衛國家的決心”( 法國AFP,  印度Times of India, 2024-5-24)

Soochow Univ教授認為,賴清德的演講是宣戰,因為他明確區分中國和台灣,徹底破壞了一個中國原則。( 印度MINT 2024-5-23)

中国對賴清德所說雙方「互不棣屬」對台灣民主的強調以及對中威脅的警告 感到憤怒,並指責賴推動正式台獨 (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5-22)

根深蒂固的厭惡賴清德 就職演講只是提供口頭上的理由  (英國 BBC, 2024-5-24)
「挑釁一次,反擊一次;挑釁越大,反制越有力」賴清德 就職演講充滿了敵意和挑釁、欺騙 可謂是公然的「台獨宣言」、「傷害台灣的宣言」、明目張膽的「兩國論」 ,態度極其傲慢,主張也更加激進。其“台獨”commitment是史無前例的。將大陸同胞視為“外國人”,卻在演講中將西方反華勢力視為“家人”,講話中充滿了西方反華勢力的 servility and begging for mercy,這是非常可恥(Global Times , 2024-5-22, 2024-5-20 )

 

軍演的目標

 

入侵台灣的全過程演練, 也可能是奪佔離島的訓練。(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5-22)

表明台灣東部將會暴露在中的攻擊中, 且美國任何補給都容易受到導彈和海上攻擊 (英國 BBC, 2024-5-23)

經濟封鎖「扼殺」高雄港「嚴重影響」對外貿易切斷“能源進口的生命線”,並“封鎖美國對‘台獨’的支持”(法國 AFP, 2024-5-23)  ; 台灣經濟為出口導向型,能源大部分依賴進口。一旦被圍困、封鎖,很容易導致經濟崩潰,變成一座死島 (美國 CNN, 2024-5-24)
封鎖「台獨分子」從東部逃離   (英國 BBC, 2024-5-24)

向軍事人員灌輸要讓台灣屈服的急迫願望,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和環球時報等重點報導顯然在激動人心 告知人民做好戰爭準備  (西方與俄羅斯日益緊張的關係促習近平儘早行動,以迫使美國軍力分散)。(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 2024-5-23)

測試「奪取政權」、聯合進攻、佔領控制重點地區的能力  (英國Reuters, 韓國Korea Times, 2024-5-24)

試圖對台灣老舊且數量較少的硬體(如戰機)施加壓力。(美國 CNN, 2024-5-22)

希望壓力會讓賴清德受挫,讓他犯下錯誤 , 北京可以利用這些錯誤,將他描繪成不穩定的根源,將他與台灣與世界各國隔離開來 (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5-22 ;  ps: NPR, 2024-5-22: Brookings 民調 64.8% 擔心兩岸發生戰爭  )

阻止賴清德和華盛頓進一步激怒北京 (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  2024-5-23)

恐嚇策略  表明北京有強大的脅迫工具包,它可以混合搭配、不斷升級、反復升級,它有造成台灣痛苦的多種選項。(美國 CNN, 2024-5-22)

北京正在發出精心調整的警告,如果想迫使賴清就範,解放軍可能嘗試迅速封鎖台灣(英國Reuters, 韓國Korea Times, 2024-5-24)

北京正藉軍演明確表達對台灣新正副總統的感  ─   比蔡英文更 despised  (澳洲ABC, 2024-5-24)

這次軍演只是塑造國際敘事的‘信號’( a signal to shape international narratives. )   ──   真正的‘懲罰’可能還沒有到來,Wen-Ti Sung from The Atlantic Council's Global China Hub表示 像是未來更多、更大規模軍事演習的前奏 (美國CNBC, 澳洲ABC, 2024-5-24)

北京警告台灣領導人正在將自治台灣島推向戰爭  (法國 AFP, 2024-5-24)

使“台灣周圍的大規模活動正常化,有助於模糊和平與戰爭之間的界限,以 掩飾未來發動真正戰爭的意圖”(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4-5-24 美國 CNN, 2024-5-24)

削弱台灣明顯資金不足、戰力不足軍隊的士氣和戰備狀態。(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5-23)

持續和明顯的軍事壓力有助於台灣政治機器的兩極分化  (美國 CNN, 2024-5-24)

更加注重戰備巡邏,視情況解放軍可以立即將巡邏轉變為軍事行動  (SCMP, 2024-5-24)

模擬了對「高價值『敵方』目標」的打擊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4-5-22)

“對台獨勢力的嚴厲懲罰”,“對外力干涉和挑釁的嚴正警告”。(美國NY Times, 2024-5-22, 美國WSJ, 2024-5-23, 美國Business Insider, 2024-5-24)

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展示解放軍對台灣島各個方向無死角的打擊能力,形成兩面夾擊的局面,軍艦戰機並逼近多個距海岸線僅幾步之遙的地點,這有效對所謂的軍事防禦空間施壓。 本次演習無疑具有歷史意義(Global Times , 2024-5-23 )

 

小結

 

美國 CNBC (2024-5-24): 兩岸關係已進入「不穩定時期」。  美國 WSWS.org (2024-5-22): 賴清德演講中多次發出挑釁言論,與美國欲刺激中戰爭的意旨相一致 在美國支持下與北京玩的危險遊戲在台灣並沒有得到廣泛支持人們對於與中的戰爭深感憂慮。  美國 Foreign Policy (2024-5-12):  台灣已成為向中展示美國強硬的手段   ──   但如果威懾失敗怎麼辦? 如果讓中覺得除了猛烈反擊別無選擇,該怎麼辦?
 

2024-5-24

 

 

♦  First Post  (2024-5-25): 海軍艦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台灣島」
♦  法國AFP (法新社, 2024-5-24): 本月中已經第八次駛入禁海。AFP, Defense Post: 台灣國防部表示,軍已進入台灣 本島 24 浬以內 英國BBC (2024-5-24): 進入the contiguous zone ("毗連區"通常12 ~24)被視為重大升級。 中時(2024-5-24) 報導: "甚至進入我12浬"

 美國CNBC (2024-5-24): 已經進入台灣‘禁海’( 12領海 離島6公里之內)烏丘和東引島2.8海里和3海里處巡邏
♦  中共GT (2024-5-23): circled around Wuqiu, coming as close as 2.8 nautical miles to Dawuqiu and three nautical miles to Xiaowuqiu... came as close as 3.2 nautical miles to Dongyin island.
 

根據中共東部戰區預先公布的圖示,    這次軍演,   顯然侵犯 了台灣領海

 上圖來自  globaltimes.cn/page/202405/1312871.shtml

 台灣離島之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waters定義可ref. to  youtube.com/watch?v=WebIyVzdtYo   年代向錢看 2024-5-23

 

 

 

 

OPinion  ♣♣          美軍不會出兵   

 


 

美國把台灣當成展現強硬刺激中 的工具美國Foreign Policy (2024-5-12): 如果中覺得除了猛烈反擊別無選擇,該怎麼辦? 唯一答案是備戰  (Washington has few answers beyond preparing for war.)

 

美國備戰了嗎?  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4-5-24):  拜登這四年削減了美國的海軍一旦中攤牌拜登或川普很可能會置身事外,像對待烏克蘭一樣對待台灣  ──   只在安全距離外提供武器。

 

美國不會為台灣出兵原因包括

 

1.   膽怯   

美國銷量(statista.com/statistics/272790/circulation-of-the-biggest-daily-newspapers-in-the-us/)第三大日報New York Post (2025-5-24):  拜登總統面對中国咄咄逼人的力量投射表現的笨手笨腳而且恐懼膽怯,拜登從未採取任何行動讓中国停止其侵略行為 八年來習近平目睹了拜登捲 著尾巴逃出阿富汗、於氣球窺視事件向美國民眾撒謊、對伊朗挑釁的反應蹩腳、對烏克蘭的承諾鬆懈、出於政治動機放棄親密盟友以色列,  ──   中国因此瞭 解了它可以有如此大的迴旋空間。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4-24) 批評拜登未能在烏克蘭和中東威懾俄羅斯, 也未能在印太地區威懾中国。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2-9-6):  拜登的政治恐懼削弱了美國對抗中的戰略
 

2.   不值得開戰

美國Atlantic Council  (2023-6-21): 中国與全球經濟有著深厚的聯繫,這使得全面制裁對各方代價高昂。

美國NBC (2023-6-29):  台灣問題的戰爭將使全球經濟倒退數十年,並且對美國和世界的利益是災難性

美國The Hill (2023-10-6): 核武超級大國發生戰爭,死亡人數可能達到數十億

美國Insider (2023-6-22):   在台灣危機中裁中可能使 3 萬億(兆)美元的全球貿易面臨風險,大西洋理事會認為,可能為中擴大替代貨幣和交易體系打開大門。
   

3.  很難說服美國人民

 美國The Hill (2022- 9-6): 戰爭可能會橫向和縱向擴展到其他地區,甚至可能包括核武 ... 成為戰爭史上最嚴重的災難。

 

4.  台灣人民想搭順風車

 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4-5-24): 習近平主席承諾在十年內控制台灣。台灣幾乎沒有為自己做任何事它只是依賴美國的保護要擊退中国,日本和美國都必須願意參與第三次世界大戰,並承擔數十萬人的傷亡和經濟混亂。 現在台灣的國防支出僅象徵性地佔 GDP 的 2.6%。台灣必須犧牲舒適安逸的生活將國防預算增加到 7%,但這將導致政治動盪 美國19FortyFive (2023-10-3): 更重要的是,參軍入伍的台灣人不夠多。

 

5.  美國軍力
  
美國War On The Rocks (2023-11-21): 美國的武器庫存相當有限
  ──   根據估計,已經低於台灣突發事件所需的庫存 香港Asia Times (2024-4-24): 在台海衝突中,美國將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耗盡像愛國者飛彈這樣的遠程精確導引彈藥。英國Financial Times (2024-5-20):  美國中国附近作戰缺乏相對優勢more

 

小結

 

美國National Review (2024-5-24): 任何客觀的觀察家都會建議台灣自己追求自由,而不是依賴美國。 裴洛西訪台引發中共軍演時美國Foreign Policy (2022-8-17): 台灣不可依賴美國爸爸來解決問題 (Taiwan Can’t Rely on Daddy America to Solve Its Problems)  
這次賴清德總統演講
引發中共軍演美國 敦促克制,被中共駁斥“沒有資格發表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中共週四至週五軍演完畢,週六美國再敦促克制這 三年中共軍演拜登都只是口頭說說見到像Clinton總統派出航母戰鬥群前來台海

2024-5-27

 


美國CSIS刊登中共東部戰區圖 ,  可見到台灣離島與本島的領海都遭到入侵(紅色塊),  2022年軍演僅本島領海遭到 較深的入侵,  台灣都隱忍避戰

 

 

 

OPinion  ♣♣          賴清德亂感謝美國的 ...  為什麼?

 

 

美國華府The Hill (2024-5-28): 中国對賴清德520演說憤怒  , 軍演以創紀錄的 27 艘軍艦和 62 架戰機包圍台灣,其中 47 架飛入台灣空域並進行boarding runs ── 所有行動都是封鎖台灣的重要部分

 

中共軍演後  , 台灣電視新聞播出賴清德(2024-5-26)「非常感謝拜登堅定支持台海和平穩定 甚至有電視新聞(youtube.com/watch?v=eeGVMtV8VwE) 說美國會來協助台灣的防衛 也有電視新聞(youtube.com/watch?v=UjMIb27txPY) 說這是拜登第四度公開挺台似乎出入更大。


  (1)  拜登在中共軍演後表示願意使用武力保護美國盟邦及美國核心利益 (I have always been willing to use force when required to protect our nation, our allies, our core interest. )   ──   然而澳洲ABC (2022-3-14)指出: 台灣是美國的重大利益不是核心利益 美國Defense One (3-1-2021):  台灣對美國既不是核心利益,也非生存利益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2-11-11) : 華府一些人大概不認為台灣是美國核心利益。  根據World Population Review或 日本防衛研究所(nids.mod.go.jp)台灣不在美國盟邦之列。根據美國政府< fact sheet on U.S. relations with Taiwan> 台灣是美國在印太的「重要夥伴」(“a key U.S. partner in the Indo-Pacific)台灣充其量 只算準盟邦吧。 中國時報  (2024-5-27):   賴清德總統迫不及待表達感謝台灣被定位為「夥伴」(不是盟邦);台海和平穩定屬於美國的「長遠利益」,從未被界定為核心利益 (brief)

  (2)  拜登支持台海和平穩定  "Biden: The U.S. is standing up for peace and stabil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  這句話在US Google Bing 都查不到西方主流英文媒體曾作報導可知拜登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 關於台海的致詞 不受重視。 台海和平穩定常掛在西方政客與專家口中, 甚至寫在政府文件之中 (e.g., 美國國防部: "Maintaining peace, stability and deterrenc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s not just a U.S. interest or an interest of the people of Taiwan, it is clearly a matter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如果是第五度公開挺台,美國各報都會報導 , 甚或開罵 比方Chicago Tribune
 

  (3)  美國The Hill (2024-5-28):  美國總統 拜登四 布希和川普各一次 曾表示美國將保衛台灣(will defend Taiwan);然而,六次都被白宮和國務院收回,因此拜登需要再說一遍...  由國會山莊報The Hill的這段評論 可知拜登這次所說 為盟邦及核心利益而戰根本不包括台灣  Taipei Times, 2022-9-27 也曾報導 截至2022拜登 說過美國將保衛台灣的次數是四次  (Biden has said four times that the US would defend Taiwan if attacked)

 

賴清德(背後還有一堆立委或政客'背書')在電視新聞的感謝似乎表明軍演時拜登堅定站在台灣背後   ──   然而  每次拜登都只是口頭說說(比如這次敦促中共"克制"),不像克林頓總統派出航母戰鬥群浩浩蕩蕩駛來台海   ──  但被中共恐嚇"要陷入火海" 後,第二次就不敢駛進台海,中美結下樑子,埋下之後報復的火種

2024-5-28

 

 

 

 

OPinion  ♣♣          實力 可能兵敗台灣

 

 

賴清德的抗中大招牌是「和平靠實力」,他選舉時說、就職演講時說、會見來訪的美國議員團也說本網從去年起曾一再分析台灣與美國的「實力」
27日剛 與賴總統閉門會議的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主席Michael McCaul 說,中共報復賴清德的軍演是迄今我見過最 挑釁性的,這麼多艦機台灣領土 ( into the island's territory); 他說:「如果中入侵台灣,我們可能會失敗」。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5-29) 評析: 美國人不能  ──  也很可能不會  ──  試圖幫台灣擊退中入侵。 

 

戰爭即將來臨?

 

 ♣ 美國Washington Times  (2024-5-29): 台灣戰爭即將來臨,可能是「短而激烈的戰爭」(“short, sharp war”)
 ♣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3-22): 戰爭似乎即將來臨。
 ♣ 美國
National Interest  (2024-5-29): 許多西方觀察家認為征服台灣的時辰很快就來。一些專家甚至懷疑中最早在6月就對台灣進行打擊 畢竟,這是中官媒大力 放話的
 ♣ 英國
Mirror (2024-3-21):  海軍上將阿奎利諾警告說, 2027 年可能入侵;  戰爭模擬的情景與入侵台灣驚人地相似 根據《富比士》報導,海空行動及封鎖演練已經展開

 

台灣實力 ?

 

 ♣ 美國 Fox News (2024-5-28): 27日剛會面賴總統的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主席Michael McCaul 評估,「這個島嶼(台灣)現在沒有實力自衛」
 ♣ 美國 NBC News (2024-5-28): 專家稱中軍隊可能在一小時內 攻佔台灣政府大樓nbcnews.com/now/video/expert-says-the-chinese-military-could-seize-taiwan-s-government-buildings-in-under-an-hour-211721797548

 

美軍會來嗎?

 

 ♣ 美國備戰了嗎? 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5-29): 美國官僚 政府幾乎沒有做任何準備。
 ♣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4-3-22 拜登總統還沒有做好準備。拜登不適合應對即將到來的台灣戰爭
 ♣ 美國
National Interest  (2024-5-29): 拜登和川普很可能都不會冒險在台灣問題上與直接軍事對抗 。
 ♣ 美國
National Review (2024-5-24):  拜登或川普很可能會置身事外,像對待烏克蘭一樣對待台灣   

 

美軍實力?

 

根據美國National Interest  (2024-5-29) ,如今,美軍已經捉襟見肘、精疲力竭,而且基本上已經崩潰了(stretched, drained, and essentially broken.)。 徵兵存在危機,技術裝備也不再可靠。敵人已經針對美國的系統制定了有效的反制措施。中不斷增加的火箭和飛彈武庫,使美國在印太區相對較弱勢。 美國不僅缺乏對中火箭和飛彈的反制,少數幾個前線基地,都可能被中的遠程飛彈摧毀......

美國New York Times  (2024-5-27) 報導,訪台的美國外交事務主席Michael McCaul 說 :我只是認為我們的國防工業基礎目前已經超過負荷,無法應對世界上如此多的衝突;   Cato Institute 研究員 Eric Gomez表示,美國「沒有能力發送」這些物資 從美國庫存中釋放19 億元武器運往台 灣
 

美國可能會幫台灣什麼呢?  
 ♣ 
NI (2024-5-29): 如果有一支美國特種部隊現駐台灣,可能幫助台灣人準備在中佔領台灣後發動地下敵後叛軍游擊戰...  
 ♣ “Embracing Communist China: America's Greatest Strategic Failure”一書 說,台灣需要擁有戰術核彈...
2024-5-30

 

 

 

 

OPinion  ♣♣          台灣注定一戰?  

 

 

Eurasian Times (2023-6-29): 多年來美國動不動就動用武力。 美國曾利用韓國、越南、伊拉克、阿富汗和許多地方,對其先進武器的 驚人能力進行實彈測驗  但是對上核武強國, 它會要代理人先上, 它不一定跟。(俄烏戰拜登確定不跟)

 

美國 War On The Rocks  (2023-11-9) : 美國正尋求在台海挑起戰爭...台灣應該警惕成為美國的砲灰...
新加坡 Channel NewsAsia Singapore (2024-1-7) : 美國正在利用烏克蘭來削弱俄羅斯   ──    這是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本人所說的。如果美國有這樣的計劃,我們會擔心他們是否會利用台灣來削弱北京


 

台灣為什麼要戰?

 

 n(1)  為主權?   /    日本NHK (2024-5-24): 台灣說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主權   ──     一切代價??  為了國家?  主權  

根據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4-5-20), 賴清德就職演說內容事先送美國進行非正式磋商,蔡英文也是一樣。 連一篇演講稿也沒法自己決定,台灣有多少主權?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4-1-15): 普丁和習近平都認為台灣沒有真正的自治權(主權),而是被用作美國霸權侵略的工具。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4-01-17) : 賴清德在總統選舉中獲勝,乍一看似乎是向美國靠攏的跡象。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更複雜的情況   ──    台灣人民表明無意成為超級大國的棋子。

香港 SCMP (2024-5-27) : 台灣應該停止自欺欺人,認為自己不是美國的棋子

英國 Economist (2022-11-29): 蔡英文在疫情嚴峻急需疫苗拒絕接受中提供BNT疫苗許多台灣人已經厭倦了國家認同爭論  ──     政權是用來造福人民 不是倒過來 傷害人民來造福政權

 

 n(2)  經濟?    /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4-01-10) : 台灣經濟的很大一部分與大陸息息相關。 美國Atlantic Council  (2023-6-21): 連一些台灣官員可能也不會支持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反制,某些措施可能會讓台灣經濟付出高昂的代價。 美國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4-2-27): 美國沒有提供台灣實際的經濟利益。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4-01-17) : 美國加強與台灣貿易的措施一直乏善可陳。  英國Economist (2024-05-16) :  金門受訪者說 如果中統治金門“我們更富有,而且沒人敢惹我們"

 

 n(3)  為民主?  /   美國  Brookings (1-22-2021): 僅23% 台灣人認為民主比經濟重要 曾經有調查顯示,台灣人對民主持基本功利態度,認為要能促進經濟發展,民主才有用。 「民主不能當飯吃」有台媒指出 台灣不成熟的民主, 能得到西方的高分是因為拿台灣作抗中的對照組

 

n(4)  政客討好美國?  /  美國CSIS專家: 台海一些最嚴重的軍事危機,如1996年李登輝訪美後爆發的飛彈危機、2022年8月裴洛西訪台等,都是美國政府的政治行為所引發。 總統討好美國 (紐約時報, 2022-8-3: 台灣越來越擅長討好美國大議員 )後果是   ──    台灣主權遭到中軍演侵 (CSIS, 2024-5-25; USA Today, 2022-8-4 )  戰爭將更有可能發生 (英國 Economist, 2022-8-10)

 

 n(5)  政客害怕美國?    /   美國 Atlantic Council (2023-8-23): 美國戰略專家呼籲美國制裁不肯好好備戰的台灣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2-12-27): 兵役延長是 因為美國對台灣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 (2023-11-24):  從一年 。  兵役延長是戰爭的序

 

台灣前途

 

台灣未來應該好好比較  ──    中國大陸提供我們什麼?   美國提供什麼?   台灣人的福利權利  如何最大化?
英國BBC (2024-5-21) 評論的最後二句話
是台灣律師希望賴清德不要過度強調 『務實台獨工作』『不然戰爭爆發的話  我們大家都逃不掉 』

2024-5-27

 

 

ps :  Russia Today, Malaysia SUN (2024-6-5): 美國高級軍事官員和情報官員聲稱,北京可能正在準備動用軍隊奪取台灣。WSJ (2024-6-2): 不太可能兩棲入侵Newsweek (2024-6-4): 台灣主要智庫INDSR專家表示, 目前的情況,仍然很難評估中国是否或何時可能入侵台灣。
 

 

 

 

 

 

OPinion  ♣♣          拖垮灣 ?  

 

 

 中視 (CTV HD, 2024-5-27  5:31pm) 受訪立委說美國是要烏克蘭拖垮俄國 台灣拖垮大陸
 其實  美國只是要適度拖垮俄烏克蘭與台灣有多垮似乎其次

 

 美國The Hill (2023-9-5):   拜登以“史無前例”的數量軍援烏克蘭感到自豪,但那遠遠少於烏克蘭驅逐俄軍所需。而且,俄烏戰打了二年,美國規定烏克蘭只能採取守勢,不得攻擊俄國境內的俄軍和後勤節點 (ref to NY Times,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4-4-18 )。 至於烏克蘭境內打的滿目瘡痍斷壁殘垣,美國是無法顧及這個邦交國的

 

 而台灣呢遠程戰斧巡弋飛彈以及JASSM等,日本買的到 台灣買不到CSIS兵棋模擬發現, 這些隱形巡弋飛彈是獲勝關鍵,但美國不賣(JASSM或LRASM導彈)  (Forbes, 2023-1-9);   換言之, 美國計畫台灣適度削弱中国 台灣的工業和基礎設施遭受巨創無關宏旨

 

甚至美國CSIS “The First Battle of the Next War: Wargaming a Chinese Invasion of Taiwan.”承認美國會故意摧毀台灣的基礎設施,以阻止共軍使用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3-5-12) 稱讚Rep. Seth Moulton議員摧毀台積電的創意思維美國NBC (2024-5-28)video專訪再度提及如果中共入侵台灣 美國可能摧毀半導工廠  

 

美國The Diplomat (2023-06-17): 美國推動蔡英文採用的ODC戰略 主要以防禦性方法阻止解放軍,要求台灣儘可能以機動小武器長時間頂住,等待外國軍援到來。 然而,美軍可能永遠不會出現。  即使真的出兵澳洲 LOWY Institute (9-30-2020) : 這場戰爭重心很快就不再關乎台灣自主、繁榮或2400萬人的生活生計 


為達成美方戰略計畫
  它需要政權親美   ──  非常親美    ──   有西方媒體專家建議  一旦台灣戰敗 應將台灣領導接走。  英國Reuters (2024-4-1  x.com/Reuters/status/1774631149370798346): 未經證實的報告指蔡英文計劃在與中国爆發戰爭時乘坐美國飛機逃離

2024-5-28

 

 

 

OPinion  ♣♣          「手短、腳慢」的 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