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賴清德    Willam Lai Ching-te comments

 
   本網站 世界排名 No.1 : 2020~23, 2017~19, 201620152014, 20132010~12        Top  since 1998      


fights for rights

 
home   評台灣  台灣   Opinion    腦控人民   民族性  旅遊  餐廳  醫療  夜市  buffet    民主自由  外交  愛情   情歌  軍隊(武統 台灣)  蔡英文  CovID-19  大學  檢察官  警察  貪污  女權  言論自由  外勞  逃逸外勞  死刑   軟實力  隱私權  按摩  嫖妓  國際詐欺  超市  賣場  轉型正義  網軍  居住  飛安  交通  幸福  人權  世界人權  司法迫害  司法  迫害  販毒  news  FB  食安  形象  文化  消遣副刊   評日本漫畫  評美國設計  評美國漫畫  文創漫畫  評上海世博   評北京奧運   二戰漫畫   政治漫畫評論 
 


jump to : 賴清德 製造戰爭 ? 美國2029棄台 毀滅戰爭條件成熟賴清德辯論♣♣ 賴清德 戰爭或和平干預大選 美國總統選人不肯承諾保台 芒果-Lie 郭台銘挑戰賴神  談判習近平 ? 賴清德 陷入暴風眼」 賴清德"Lie Cheater" 賴清德'挑釁' 過境美國 誰會點燃導火線?  對華戰略 賴清德 進白宮 台灣 危機四伏   ♣ 爭奪年輕選票  賴清德不要「疑美 蕭美琴要「疑美」! 誰來晚餐  外媒論 柯文哲侯友宜郭台銘

 

News:  ◆ TIME (2023-9-28): 如果中国軍方對賴清德大選勝利作出反應 ── 更靠近台灣挑戰台灣的防禦,如果中国要求有權檢查所有前往台灣的船隻,或如果共機在台海上空挑戰美國飛機更咄咄逼人,北京和華盛頓可能發現正在應對一場雙方都不想但又無法避免的危機   英國 Economist, 2023-9-26: 五分之一的選民中立於各黨派,他們可能是決定大選的關鍵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3-9-15): 政治分析人士甚至民進黨官員都預計執政黨將失去立法院多數席位

 

OPinion      賴清德 訪美   美台尋求進一步加劇緊張關係......?

 

據美國Brookings (布魯金斯學會) 2023年一月份的調查,62%的受訪者表示裴洛西八月的訪台“讓台灣變得不那麼安全”。距離蔡英文年初訪美引發北京憤怒反應並加速中美關係惡化不到五個月, 賴清德又計劃在八月的微妙時刻過境訪美


德國Spiegel (2023-7-18)報導: 賴清德 表示將利用停留時間與美國議員"交換意見"北京 視之為挑釁(Peking sieht darin eine Provokation)將採取"果斷有力行動"(China werde »die Entwicklungen genau beobachten und entschlossene und energische Maßnahmen ergreifen, um seine nationale Souveränität und territoriale Integrität zu verteidigen)。  英國Reuters (2023-7-20): 表示 目前“首要任務”就是阻止賴清德下個月訪美。美國官媒VOA news (2023-7-22) 認為阻止太可能成功可能考驗中美本已緊張的關係北京反對台美進行任何官方互動。美國政府資助的Radio Free Asia (2023-7-24): 美國最近對中的一系列外交姿態並沒有安撫長期憤怒的北京最新的憤怒對象是賴清德

 

拜登政府高官解釋說,賴的過境預計將是“低調、私密和非官方”。台灣副總統和美國都聲稱此行將尋求避免進一步加劇與中的緊張關係,但美國WSWS.org (2023-7-20 wsws.org/en/articles/2023/07/20/iotd-j20.html )評論: 事實上此行正是為了達到此一目的。 拜登政府嘴上說要緩和美中關係且對台灣大選中立實則其與"主要威脅"中對抗立場沒有絲毫改變。如果反對黨KMT贏得總統選舉,美國利用台灣作為對華戰爭潛在藉口的戰略計劃將遭受重大挫折。

 

中国駁斥美方所謂的“依循慣例”完全站不住腳,因為低調不會改變其性質;“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沒有受到懲罰,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再次犯罪”。根據Global Times (2023-7-18) 台獨分子會不斷誇大華盛頓的"支持","禮遇",以便為總統大選"拉選票"。 VOA News (2023-7-22) : Bonnie Glaser表示: "北京對賴清德的不信任甚至超過對蔡英文的不信任"
 

這也可能引發中共在一年內的第三次軍演,裴洛西訪台蔡英文訪美後的二次“史無前例”軍演已經使 北京增強對台灣海峽兩岸的制空、制海,中線不復存在

 

  美國著名智庫 csis.org. 2023-6-29     比較中国對台美二次懲罰措施

2022年8月裴洛西訪問台 2023 年 3,4 月蔡英文過境美國 更複雜的軍事和外交懲罰手段
中国取消或暫停了美中八關鍵領域對話 中国不恢復與美國最高層級對話挖走了宏都拉斯制裁the Hudson Institutethe 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Library蕭美琴及家人眾院議長麥考爾,懲罰性逮捕台灣公民
中国暫停進口台灣魚類和水果等 宣布對台灣對中貿易限制展開調查。可能實施額外的經濟制裁,或者更改或取消ECFA部分內容
史無前例地發射導彈飛越台灣上空、在台周邊設軍事禁區 解放軍無預警演習“史無前例”關閉台灣以北領空區域軍機創歷史新高,最重要的是航母的活動多得多向台灣東部投射力量,暗示“包圍”台灣。解放軍的行動、戰術和影響力呈現出相當大的連續性,甚至是進步性
csis.org/analysis/analyzing-chinas-escalation-after-taiwan-president-tsais-transit-through-united-states  Bonny Lin Brian Hart Samantha Lu Hannah Price and Matthew Slade

 

 大選在即高調軍演表達不滿可能適得其反,中国會如何複雜巧妙的對應有待觀察


 

 

 

pic.: "評論 賴清德" 排名US Yahoo 第1, 2023-9-28, 2023-9-1, 2023-8-21,  2023-8-8, 2023-7-30

 

 

 

 

賴清德過境美國   新聞評論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3-8-14 news brief, 2023-8-12) 直言不諱批評北京的台灣總統候選人謹慎走在微妙的線索上 努力拿捏尺妥協平衡(walks a fine line),他可能會更加沉默(more muted),預計會有所克制(Expect restraint) 。但無論多麼低調,也可能造成中国升級軍演。 nytimes.com/2023/08/12/world/asia/taiwan-us-china-lai-ching-te.html
美國 Bloomberg, 2023-8-16 北京稱賴清德承諾維護台海和平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中 国軍方對賴清德發出了更為直率的警告: 《解放軍報》社論稱,台獨意味著戰爭,台獨是“滅亡之路”、“玩火必自焚!”這些言論是迄今為止最明確的信號  news.yahoo.com/china-calls-taiwan-frontrunner-troublemaker-025403209.html?fr=sycsrp_catchall
英國 BBC (2023-8-14) 指責華盛頓以過境為幌子與台灣進行政治活動。賴先生的訪問正值美中關係的低谷,而台灣正成為最大的爆發點bc.com/news/world-asia-china-66495368?at_medium=RSS&at_campaign=KARANGA)   Derek Cai
德國 DW (2023-8-12) 中国給賴清德貼上標籤 麻煩製造者」「台獨分裂主義者
美國 CNN (2023-8-13) 中国外交部稱賴清德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中方對美方安排表示強烈不滿和強烈譴責”(deplores and strongly condemns)
法國 AFP (2023-8-13) 中国誓言對台灣副總統訪美作出“堅決、強有力”回應。

北京已經對蔡英文懷有敵意,因為她拒絕接受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觀點,賴在獨立問題上比台灣總統蔡英文更加直言不諱。news.yahoo.com/china-vows-forceful-response-over-035750831.html?fr=sycsrp_catchall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8-12) 賴清德訪美讓中面臨兩難,中領導人在權衡應對措施時需要考慮過猶不及更多問題。msn.com/en-us/news/world/us-visit-by-taiwan-vice-president-puts-china-in-a-bind/ar-AA1fbCxI   Chun Han Wong, Joyu Wang, Charles Hutzler
美國 VOA (2023-8-11) 華盛頓希望與中進行更多軍事和外交接觸,在邀請王毅訪問華盛頓之際,它將努力讓賴清德的過境“不那麼正式”
英國Reuters (2023-8-19) 中国在台灣周邊展開軍演,憤怒回應副總統美國之行; 為什麼中對賴清德如此憤怒? Reuters分析對習近平來說,台灣是一個令人深感不安的問題。中一再呼籲美國不要與台灣官方接觸或允許入境 ; 此外賴清德此行是為了“依美謀獨”,以不誠實的“幌子”為總統大選造勢及“謀取利益”。
美國US News  (2023-8-17) 賴清德稱這次訪問顯示了台灣走向國際社會的“自信”。

 

 


 


pic.: "評論 賴清德" 排名Microsoft Bing 第1, 2023-9-28, 2023-9-18, 2023-9-1, 2023-8-29, 2023-8-19, 2023-8-8, 2023-8-1, 2023-7-31, 2023-7-25, 2023-7-24


 

 

 

 

 

OPinion         賴清德    戰爭與和平   make war?  make peace?

 

國際間顯然 認為賴清德可能會  ──  加劇緊張局勢 甚至製造衝突或戰爭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1-26) 評論:  如果賴清德真的贏了總選大選,北京可能迅速入侵
英國 Daily Express (2023-6-27): 民進黨賴清德在選舉中獲勝意味著中入侵的機率更大
 美國 Washington Post ( 2023-5-31 ): 若民進黨大選獲勝,美國反擊中將獲得一個心甘情願的合作夥伴,緊張局勢可能持續
英國 Economist (2023-5-31): 即使賴清德將民進黨的口號緩和為“和平保台”。但只要民進黨掌權,中共就會繼續威脅並尋求孤立台灣——這加劇了國民黨對民進黨讓台灣不安全的批評。

英國 Economist (2023-3-6): 賴清德表達了他對台灣的看法:台灣已經獨立了但民進黨現在必須傳達一個更強硬的信息:台灣人必須做出犧牲來維護獨立 (the Taiwanese have to make sacrifices to preserve that independence)。這意味著備戰
英國 The Guardian (2023-5-24):
賴清德被描述為比蔡英文更“綠色”(支持獨立),這引發了一些人擔心賴是否會加劇兩岸緊張局勢。對於民進黨的獨立派來說,賴一直是他們最喜歡的兒子。

美國 WSWS (2023-7-20) :  賴清德以支持獨立的觀點而聞名,如果他當選,這將進一步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

澳洲 Sky News (2023-6-23): 賴清德說,台灣必須“堅持民主,否則就是默認共產主義”(Taiwan must “stand with democracy or default to communism”),這引起了台灣和美國的擔憂,擔心他可能會跨越北京的“最終紅線”skynews.com.au/world-news/china/taiwans-leading-presidential-candidate-lai-chingte-causing-us-concern/video/e05b566d446a425567ab043f13cf5a74

美國 The Hill (2023-5-7): 賴清德代表比蔡英文更強硬台獨路線的派系。如果賴當選統,北京可能會加大壓力。
加拿大 EurAsian Times, 2023-7-15: 大多數美國政府網站通常不會將台灣稱為一個國家,但美國大迴旋國務院突然從台灣旅行警告中刪除了“國家”一詞。
美國 Bloomberg (2023-1-16): 賴清德,是與北京有更多對抗性關係的選統候選人

美國 Bloomberg (2023-5-16): 美中關係不斷惡化,台灣新總統將被推到兩者中間,如果賴清德獲勝,台灣將成為美國打擊中国的合作夥伴
美國 Radio Free Asia (2023-7-24): 賴清德憤怒! (China fumes over Taiwan presidential hopeful) 駐美大使館在《華爾街日報》上寫道:“賴先生提議‘增強台灣的威懾力", “其真實目的是武力反抗統一...台灣正變成一個火藥桶"華盛頓和北京都認為賴清德比蔡英文更難以預測。
美國 VOA News (2023-7-22): 北京對賴清德高度懷疑... 深深的不信任

香港 SCMP (2023-1-10): 賴清德,年輕、英俊、有魅力 但對於包括美國在內來說,他對獨立的看法也可能過於極端。

 

前二個月《ETtoday民調雲》 "誰當選總統比較能夠維持台海和平?" 民調, 結論 侯友宜與賴清德差不多 差距不到4% 比蔡英文更「獨」的賴清德,能夠維持台海和平?? 


台灣中時 (2023-5-23): 美麗島電子報5月分公布的一份民調:  49.8%的受訪者認為,賴清德當選會使兩岸關係更加緊張其次為柯文哲的3.9%、侯友宜的2.4%

侯友宜與賴清德差距達40% 應該比較接近真實 情況

 

中共官媒Global Times (2023-5-28) 說得非常清楚:
專家表示,台灣選舉將對兩岸關係產生重大影響。民進黨賴清德在尋求台獨分裂主義方面比蔡英文更加極端,賴清德將更一心一意為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戰略服務,所以兩岸關係將進一步惡化,現有交流將進一步受損
  (
The regional election of the island will bring a significant impact to cross-Straits relations, experts said. If the DPP continues to hold power, its candidate Lai Ching-te is more extreme in seeking secessionism than the current regional leader of the island Tsai Ing-wen, and Lai will more wholeheartedly serve the US strategy to contain the Chinese mainland, so cross-Straits relations will get worse, and the existing exchanges will be further damaged. )

 

 


 

 


pic.: "評論 賴清德" 排名徳國Ecosia 第1, 2023-9-27, 2023-9-18, 2023-9-1, 2023-8-29, 2023-8-19, 2023-8-8, 2023-8-5, 2023-7-27


 

 

 

 

 

OPinion     台灣總統 進白宮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7-17): 賴 清德表示,台灣渴望與華盛頓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期待“台灣總統能走進白宮”的那一天。此番言論引起了拜登政府的關注,因為這違背美國過去對北京的承諾並顛覆現狀。
美國 Bloomberg (2023-7-11): 賴清德想走進白宮,這表明他將繼續努力進行讓中不安的美國接觸。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3-7-20): 華盛頓就賴清德走進白宮的言論向 台灣方面施壓、尋求解釋,因為這與 對美長期政策不一致反倒像是陳水扁經常不與 美國協調就做出驚人言行的作風,使美對台信任受到侵蝕。CSIS專家評論賴的言論“毫無幫助”,並加劇了華盛頓一些專家的擔憂。

美國 WSWS (2023-7-20): 賴清德走進白宮傳達一個信息,即他並沒有放棄支持獨立的立場。此舉將魯莽地引發美中的危險軍事對抗

美國 Reason (2023-7-19): "台灣總統能走進白宮”具有新聞價值,U. Penn.專家表示,"因為台灣總統無法做到"。 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學者說: 這是美國對台灣主權的無法否認的承認,也將是台灣幾十年來的孤立、被視為二等公民、不享有主權平等地位的結束。但這可能導致軍事衝突。
 

自 1994 年首次訪問美國以來,台灣總統已訪問美國 29 次,然而,還沒有台灣總統訪問過白宮。賴 清德在主張台灣獨立方面更為激進,這對北京來說是一條紅線。

 

香港SCMP (2023-7-19): 賴清德投書美國《華爾街日報》,提出「四大支柱」,向美國輸誠,北京批賴清德將會賣台給美國中国也在《華爾街日報》發表評文大力譴責賴 清德“卑鄙”,“背叛整個中華民族”

 

美國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早在 2023-1-26  便評論:  如果賴清德真的贏了總選大選,北京可能迅速入侵

 

 

 

 

 

            

pic.: "評論 賴清德" 排名US AOL 第1, 2023-9-27, 2023-9-18, 2023-9-1, 2023-8-21, 2023-8-8, 2023-8-4, 2023-7-30

pic.: "評論賴清德" 排名瑞士Swisscows 第1, 2023-9-27, 2023-9-18, 2023-9-1, 2023-8-21, 2023-8-8, 2023-8-5, 2023-7-30, 2023-7-27

 

 

 

 

pic  賴清德過境美國  在紐約引發抗議活動, France24 Taiwan will not back down amid China threat, VP says on US visit (msn.com)

 

 

 

OPinion    ☉ ☉台灣   危機四伏  

 

澳洲 Lowy Institute, 2023-7-17: 蘭德公司報告稱,美國在印太只有兩個盟友  ──  澳洲和日本  ──  有望幫助美國保台,但可能只是類似對俄羅斯的制裁
美國 National Review, 2023-7-15: 美國財政部長Yellen表示,"拜登如果 連任,他可能寧願不為台灣而戰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7-15: CSIS 模擬發現,若日澳等盟邦支持,美國可能會阻止中国接管台灣。但慶應大學教授說:90%的日本人都不 願冒生命危險保台
英國 Daily Express, 2023-7-23: 日本防衛大臣表示,如果全世界人民都有意願支持台灣,我們很可能向台灣提供某種支持; 但若要日本直進行干預入侵,須先獲得日本民眾的支持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3-7-23:  華盛頓正在減少印太軍力的長期部署,美國僅支援烏克蘭武器,以及一些歐洲國家的支持搖擺不定,對台灣來說都不是好兆頭...
美國 National Interest, 2023-7-15: 北京很可能會提前對台採取行動
英國 The Guardian, 2023-7-9: 烏克蘭戰爭凸顯了平民抵禦入侵的重要性,但據認為台灣只有約200萬後備役軍人的一小部分作好了戰鬥準備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7-5: 許多美國官員和專家表示,台灣遠未準備好作戰。台灣軍隊的專業精神和積極性尤其令人擔憂...

 

不要指望美國的盟友會加入台灣之戰
Responsible Statecraft.org

日本 主張參戰的日本政府無法得到選民的支持
澳洲 明確表示沒有承諾參與台灣戰爭,以換取核動力潛艇。儘管澳洲自二戰以來參加美國的每一場重大戰役
韓國 韓國有強烈的動機不介入。它與中国有巨大的貿易,無法承受與中国的敵對
泰國 泰國不將中国視為修正主義國家或軍事威脅
菲律賓 已排除美國使用其基地來支持台灣之戰
responsiblestatecraft.org/2023/07/17/war-with-china-over-taiwan-dont-expect-us-allies-to-join/   Daniel Larison


   Guardian電視(7-17)專訪 Is Taiwan living on borrowed time? — — News — Guardian TV  : 德國DW追問閃躲問題的台灣外長吳釗燮到底有沒有外國會與台灣並肩作戰 "Yes or No ?" 吳逼不得已 說保衛台灣是自己的責任


 美國 MsNBC, 2023-7-17: 川普(D. Trump)接受Fox新聞採訪被問及台灣成為中國侵略目標的地緣政治風險他說假若擔任總統就不會這麼說(保護台),這樣對美國的談判地位很不利 "台灣搶走了我們的生意 我們應該阻止他們,我們應該向他們徵稅" (We should have stopped them. We should have taxed them. We should have tariffed them")  msnbc.com/morning-joe/watch/trump-says-taiwan-took-our-business-away-188614213513

 

 中国 Global Times, 2023-7-16:  美國軍方沒有能力完全控制全局,因此要求盟國聯合行動。儘管日本宣稱願意,但一旦美國給日本佈置具體任務,比如台灣周圍搜尋獵殺中國潛艇,日本就會猶豫,日本並沒有衝到前線與解放軍正面對抗的能力或勇氣  globaltimes.cn/page/202307/1294458.shtml

 

台灣人  ──  海外避難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3-7-4 "人們很緊張”:台灣富人因擔心 兩岸衝突而尋求海外避;一些台灣人正在悄悄探索保護其財富的選項,並準備 後路。中產階級也在談論...ft.com/content/075b4caf-fa5b-4ec0-a66a-c769612e5e65   Kathrin Hille 

 

日前投書《Wall Street Journal 》向美國輸誠的賴清德呼籲減少與大陸的貿易關係放棄“一個中國”框架嚇跑了投資者大大加劇了戰爭威脅,(郭台銘  華盛頓郵報  2023-7-17,  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23/07/17/taiwan-china-agreements-safety/)

 

2024選擇賴清德 可能使台灣更加危機四伏

 

 

 

 

 

 


 

pic.: "評論賴清德" 排名Yahoo 第1, 2023-9-28, 2023-9-18, 2023-9-1, 2023-8-28, 2023-8-24, 2023-8-19
 

 

 

 

 

     國內外評論  賴清德

 

 ♣ 英國 Economist (2023-5-31): 賴清德,他是一位說話溫和的前醫生。但他過去的言論搞亂了他的步伐 ──  2017 年,他稱自己是與中對抗的“台獨工作者”(“Taiwanese independence worker”),這讓美國聯想起陳水扁(2000-08),他的台獨言論也曾擾亂了美中的談判。 賴清德知道他必須放緩調子,將民進黨的口號從“抗中保台”緩和為“和平保台”。但走過必留下痕跡,一切都不太可能被中共清洗掉 ── 這加劇了國民黨的批評 ──  民進黨會讓台灣不安全。economist.com/asia/2023/05/31/who-will-be-taiwans-next-president

 

 ♣ 英國 The Guardian (2023-5-24):  賴清德,63 歲的前公共衛生專家自 1996 年以來一直從政,包括擔任台南市長。賴在政治上享有聲望──2014 年,他以創紀錄的 72.9% 的得票率連任台南市長。如果他在 1 月大選獲勝,將 是自台灣民主選舉以來,首次有政黨三連霸。一些人擔心賴清德是否會加劇兩岸緊張局勢。 2017 年後他的立場有所改變,民進黨溫和派認為,賴近來走中間路線,不過是追隨蔡英文的足跡theguardian.com/world/2023/may/24/taiwans-choice-who-will-replace-tsai-ing-wen-as-president-amid-china-tensions    in Taipei and Chi Hui Lin

 

 ♣ 美國Bloomberg (2023-9-14): 在賴清德的領導下,與北京對話,絆腳石是“92共識”,因此寒意仍將持續。賴清德承諾將增加國防開支並加強與美、日和其他“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的關係作為威懾

 

美國Bloomberg (2023-9-21): 蔡英文和賴副總統都暗示,如果賴獲勝,兩岸對話的凍結將繼續下去。

 

 ♣ 美國Responsible Statecraft  (2023-9-15): 賴清德 “strike one” 很可能會耗盡北京對於和平統一的戰略耐心。...對台灣施加更大壓力  ── 甚至可能是強制接管  ── 的前景可能會大大增加

 

 ♣ 英國Reuters (2023-8-19):   雖然中共官媒呼籲對賴清德發出國際逮捕令,儘管中共對吳釗燮等高官 實行制裁措施,但尚未包括賴清德,或許北京不想完全關閉與他會談的大門

 

 ♣  美國L.A. Times, 2023-9-7: 民進黨執政八年,與北京爭議的關係引發了戰爭的恐懼,選民在工資停滯、高房價和進口CovID疫苗的 複雜問題等表達了不滿...

 

 ♣ 美國 Bloomberg  (2023-8-15): 大多數專家分析戰爭並非不可能,...  賴賴清德說: “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勇敢地度過這個複雜的局面"  bloomberg.com/news/features/2023-08-14/why-taiwan-s-2024-election-is-all-about-threat-of-war-with-china

 

 ♣ 美國 Bloomberg  (2023-1-16):  選民將不得不在像賴清德這樣與北京有更多對抗性關係的候選人,與可能採取更和解態度的反對黨候選人之間作出選擇news.yahoo.com/dpp-picks-worker-taiwanese-independence-063131571.html?fr=sycsrp_catchall

 

 ♣ 美國 Brookings, 2023-4-17: 如果 賴清德2024大選獲勝, 預計北京可能加大對台壓力台灣選民極其務實 ( deeply pragmatic) 大多數 (a significant majority)選擇中間路線 (in the middle)  

 

 ♣ 美國 RFA (radio free asia),  2023-4-12:  賴清德過去自稱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在宣誓就職黨主席時指「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受中国方面痛批。中 国政協委員周小平早前在訪問中形容賴清德為恐怖分子,鼓勵擊斃賴清德立功

 

 ♣ 美國 The Hill (2023-5-7): 儘管很難想像台灣下一任總統會翻轉地緣戰略棋盤,但民進黨和國民黨的不同戰略將影響北京的咄咄逼人、台灣面對脅迫的脆弱性、甚至可能影響兩岸潛在危機的時間表

 

 ♣ 美國 Axios  (2023-5-23):  賴清德在四月份說“和平是無價的”── 但有"不同的做法"。("peace is priceless" — but has a different approach)

 

 ♣ 美國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2023-3-17): 民進黨因多次處理CovID疫情失策錯誤、經濟低迷和有爭議的兩岸政策而在期中選舉大敗,賴清德將代表蔡英文政策的連續性,這些因素可能會使 2024 年的大選成為歷來最接近的一次jamestown.org/program/why-taiwans-2024-presidential-election-is-wide-open/

 

 ♣ Taiwan Plus   (2023-5-16): 賴清德否認“一個中國”msn.com/en-us/news/military-appreciation/dpp-presidential-candidate-lai-ching-te-rejects-one-china-taiwanplus-news/vi-AA1bez9I

 

 ♣ 美國 Bloomberg (2023-5-30): 儘管賴近年來有所緩和,但他此前將自己定位為台灣獨立的工作者,這一立場招致了中国的嚴厲批評。

 

 ♣ 美國 Bloomberg (2023-7-5): 台灣候選人賴清德向美國發出維持中國現狀承諾的信號 Taiwan Candidate Sends Signal to US With China Status Quo Pledge

 

 ♣ 英國 BBC 中文版 (2023-5-4):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政治學者:「北京試圖軟化對台步調……爭取更多民心,同時避免在(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出現台灣民族主義浪潮。」

 

 ♣ 英國 BBC 中文版 (2023-1-15): 賴清德首位在立法院公開主張台獨的台灣行政院長,震撼兩岸  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4261592

 

 ♣ 英國 Reuters (2023-8-12):  台灣民進黨政府官員說,中可能以賴清德過境為藉口,恐嚇選民,讓他們“害怕戰爭”。

 

 ♣ 法國 AFP (2023-8-12): 台灣於新聞發布會表示,"中国沒有理由反應過度或藉機使局勢升級"。"賴清德是以副總統(官方身份)而非總統候選人的身份訪美"

 

 ♣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3-8-7): 白宮無法控制賴清德(訪美時)的言論。他正在競選總統,希望在美國之行給人留下某種印象。白宮不能犧牲台灣官員自由旅行的原則。否則,中國就會相信自己能夠說服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兩國最近的緩和關係都將因棘手的政治分歧而消失

 

 ♣ 美國 Responsible Statecraft.org (2023-8-8): 華盛頓可能會被迫向賴清德提供隱性支持( implicit support)。考慮到他的對手侯和柯對北京更友好的觀點,這種傾向可能尤其明顯。

 

 ♣ 中国 CGTN (2023-7-17): 賴清德的 話術根本不利於兩岸和平 (Lai's word tricks are not in the interest of peace at all)。 news.cgtn.com/news/2023-07-19/Chinese-embassy-in-U-S-slams-Lai-Ching-te-s-erroneous-remarks-on-Taiwan-1lzwszrEkzC/index.html 

 

 ♣ 中国 Global Times (2023-8-14): 賴清德自認是“務實台獨人士”,這比“理論台獨人士”更危險。外界普遍預計,他一旦當選,在兩岸問題上可能會比蔡英文更加激進。賴在台灣的綽號是‘Lie Cheaterglobaltimes.cn/page/202308/1296215.shtml

 

 ♣ 日本 KYODO News (2023-7-16): 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深綠”的賴清德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將促進台灣社會的團結

 

 ♣ 中時 (2023-6-10): 賴清德的兩岸政策主張是最危險的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610003044-262101?chdtv

 

 ♣ 中時 (2023-6-2): 參選2024總統之後,賴清德就展開了他的「拆彈之旅」,誓言要直面造成民進黨2022九合一大選潰敗的「學倫」與「黑金」這兩大弊端。可以說,圍繞在賴清德周圍的人黑金黃通通有份,再加上學倫案和如今陸續爆發的性平案,賴清德光是拆跟自己有關的炸彈就拆不完了,哪還有能力改革民進黨!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602004779-262101?chdtv

 

 ♣ 中時 (2023-3-15): 賴清德真正的罩門還是在他身上揮之不去的「務實台獨工作者」的烙印,...九合一選舉的大敗...因此賴近來強調「中華民國台灣」,更不斷強調民生經濟的重要性,從過去販賣的「芒果乾」中抽離,...一時為求選票權宜性的「騙」?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315005244-262101?chdtv brief

 

 ♣ 中時 (2023-4-12): 賴清德路線恐爆台海新危機  /   賴清德依然以高姿態、高分貝批判馬前總統的大陸行,否定《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兩岸定位,切割台灣、中華民國與中國的連結,無異於堵死了自己的後路。由此,2024大選是否會迎來一場更嚴重的台海危機,將取決於台灣人民的選擇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412005453-262101?chdtv

 

 ♣ 聯合報 (2023-4-15): 賴清德毫無疑問將承續蔡英文路線,但蔡英文主政帶來外交崩潰、台海危機與經濟孤立,...(若當選)台海形勢更加險峻,恐怕無可避免    udn.com/news/story/7338/7099311?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 中時 (2023-7-31): 賴清德表示,蔡英文推動司法革新,「當然離民眾滿意目標還有一段很遠的路要走」。蔡英文2015年參選總統時具體承諾「由總統親自領導司法改革」,殷殷亟盼司法改革的氛圍下,蔡英文當選了總統,但蔡顛覆傳統,藉司改之名把長臂伸進司法,把司法變成民進黨的「私法」,導致黑金槍毒詐頻傳,民眾一再質疑檢方辦案有顏色考量,賴清德擔任過行政院長和副總統,有能力改變的時候不為,現在為了參選卻來搖旗吶喊要改革司法,不正是和12年前的蔡英文一樣,拿司改做幌子騙選票而已。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731004404-262101?chdtv   brief

 

 ♣ 聯合報 (2023-8-8): 賴清德說,台灣幾十年來的獨立運動或民主運動,就是為了一個理想,大家都是「番薯仔」。 udn.com/news/story/123307/7353511?from=udn_ch2cate6638sub123307_pulldownmenu_v2

 

 ♣ Yahoo Taiwan (2019-4-13):  賴清德希望蔡總統 - 「要求她的網軍停止攻擊我」「所以君子之爭格外重要,如果要達到這個功效,網軍攻擊就可以不必要」  tw.news.yahoo.com/向蔡英文喊話-賴清德-請要求網軍停止攻擊我-143252167.html

 

 ♣ 中時 (2023-4-29):  賴清德說,2024年非「戰爭與和平」的選擇。未料,話講完沒多久,蔡政府就把警察推去充當第二陸軍學丟手榴彈,就是替戰爭做準備,讓賴清德這席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謊言,才剛上路就被戳破brief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429002964-262101?chdtv

 

 ♣ 中時 (2023-8-3): 賴清德說兩岸如果發生戰爭,責任不在台灣。一旦發生戰爭,台灣損害慘重,甚至成為廢墟,怎能輕言「責任不在台灣」了事?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803003706-262101?chdtv

 

 ♣ 中時 (2023-5-18): 年輕人也將是賴清德選情崩盤的破口    中時 (2023-5-28): 民進黨的年輕族群支持率每下愈況。根據深綠網路媒體「放言」日前公布的總統參選人民調,在20∼29歲的年齡層,賴清德僅15.1%;30∼39歲的族群,支持率21.6%的賴同樣墊底

 

 ♣ 中時 (2023-5-20): 蔡英文執政7年成績太差,民怨迭起,賴清德受到拖累

 

 ♣ 中時 (2023-5-22): 以違憲為由反對總統至國會報告,不論是什麼原因都違反民主常態,印證賴具有專制獨裁DNA,一旦當選總統必獨攬大權,怎可能赴立院做國情報告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522003828-262101?chdtv

 

 ♣ 旺報  (2023-5-28): 華府兩岸專家葛來儀擔心,賴清德過去的發言常讓北京緊張,加上民進黨被視為傾向獨立,賴清德又被認為屬於黨內較激進派。「激進」的標籤會讓美國不放心賴清德主政。一個性格不夠穩定的領導者面對危機事件,可能在驚訝與時間壓力下,做出不符合危機管理的決策,這讓兩岸危機升高為戰爭。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528002662-262102?chdtv

 

 ♣ 中時 (2023-6-27): 要贏回民心,賴清德需要的是大力整頓蔡政府的各種不當作為,揪出伸向媒體的黨政黑手、切斷綠營網軍的資源、清查光電等弊案,徹底斬斷執政亂源,否則空投再多的資源也難以喚回民心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627004470-262101?chdtv  brief

 

 ♣ 自由時報 (2023-7-5): 二十多年來,同一政黨執政的民意「忍受度」,目前看來頂多八年、甚至更短。賴清德要突破民意天花板,需令選民感受到他的新意,而非「蔡規賴隨」之一成不變。否則,利用「討厭執政黨」的社會心理,操作「下架民進黨」,將成在野黨的選戰利器。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592071

 

 ♣ 聯合報 (2023-7-6): 賴清德的美媒《華爾街日報》投書, 為了讓投書能夠帶點仿文青風格,賴清德只好撒一些謊。賴投書美國《華爾街日報》,四大支柱保衛和平?賴清德錯置時空環境,不切實際,不但無助解決台灣困境,更可能令台灣處境雪上加霜。  udn.com/news/story/7338/7287519?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brief

 

 ♣ 聯合報 (2023-5-30): 賴清德參政以來,一直表現出具有強烈「道德潔癖」的姿態,一絲不苟,不肯妥協,而贏得好評。近數月來,人們看到的賴清德,是一個忙於在「道德魔人」與「媚俗者」間往返游移的候選人。 ...正暴露了賴清德在道德與媚俗間的慌亂,他知道民之所欲,卻說不出牛肉在哪裡 udn.com/news/story/7338/7199109?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pic.: "評論 賴清德" 排名Duckduckgo 第1, 2023-9-27, 2023-9-18, 2023-9-1, 2023-8-29, 2023-8-21, 2023-8-18, 2023-8-8


 

 

 

 

 

OPinion    ☉ ☉台灣是"最危險的導火" !   賴清德會點燃它?

 

 

 


pic.: "評論賴清德" 排名US Yahoo 第1, 2023-9-28, 2023-9-17, 2023-9-3

 

 

 

 

-台灣戰爭即將到來...美國百年歷史的<TIME> (2023-1-31) 寫道: 美軍印太司令Philip Davidson表示,他堅持早先的評估,即中国可能會在 2027 年攻擊台灣;  近來聲名大噪的美國空軍機動司令部(Air Mobility Command )司令 Mike Minihan 預測2025年與中發生戰爭可能成為現實。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NPR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最新報告警告: 中国 和美國正 因台灣問題“步向戰爭” (the U.S. and China are 'drifting toward a war' over the island)(2023-6-22)警告: 時間不多了!習近平可能在未來幾年對台灣採取行動! CNN (2023-7-11): 北約秘書長總結,今天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明天可能會在亞洲(台灣)發生。

 

  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Financial Times (2023-7-24): 中国Xiangshan Forum, Beijing'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nference主任將 中国攻擊台灣斥為“美國的炒作""我們當然不會對台灣發動戰爭"(Of course we will not wage war on Taiwan)中共英文媒體<Global Times> 抨擊上述美軍預測“魯莽和挑釁"、"不負責任""抹黑"<TIME> (2023-1-31) 報導: 習近平沒有在新年致辭中呼籲統一,而是說,“我們珍視和平 Economist (2023-6-19): 許多人甚至一些狂熱的民族主義者都敦促對兩岸戰爭謹慎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3-6-23 中国人更願意  ── 強烈願意  ── 以非暴力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現實是,解放軍自己承認還沒有做好準備。(The reality, though, is the PLA is, by its own admission, not yet prepared.)《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提出了發動戰爭的三個條件。(1) 至少要有1000枚核彈頭( 到2030年才能達成)(2) 擁有比美國、日本和台灣的總和更多的導彈和炸彈  (3) 能對台灣的所有軍事設施發動快速、破壞性的打擊。

 

“極有可能”。

《時代》(TIME) 雜誌: 正在形成的共識  ──  美國和中国註定要在台灣問題上發生衝突 (the most immediate of a worrying, emerging consensus that the U.S. and China are destined to clash over Taiwan) 美國著名政客 Kissinger警告說,我們正滑向台灣戰爭拜登政府完全否定了昔日成功談判達成的和平妥協。Yahoo Finance, SCMP (2023-6-23):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 指美國"並不熱衷於"改善與北京的關係,華盛頓更傾向於“戰略明確” 二個月前美國參議員 Mark Rubio向國會提出了The Deterring Chinese Preemptive Strikes Act’(先發制人打擊法案)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 Mike McCaul宣稱,美國和中“極有可能”因台灣而戰。(“very high likelihoo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would engage in battle over Taiwan. ) 

 

美國CSIS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文件以及五角大廈(美國防部)就其機密兵棋推演的公開評論都表明,美中軍事差距正在迅速縮小。如果中美之間發生衝突,越早發生衝突,美國就越有可能取得有利的結果; <NEO>引述 CSIS分析: 中国人對美國本土進行打擊從而影響西太平洋行動的手段能力極為有限,少數特種部隊不足以對西太平洋的軍事行動產生實質性影響

 

救台灣?  打中?

 

 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3-6-23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資深學者 Lonnie Henley說: “太多美國軍事規劃者希望從阻擋共軍入侵台灣直接跳到與中的衝突,而忘記掉了台灣"。Too many U.S. military planners want to jump straight from defeating the invasion to the regional conflict with China and forget about Taiwan) 澳洲 LOWY Institute (9-30-2020): 美中若開戰台灣將成第一個戰場,這場戰爭的重心很快就不再關乎台灣自主、繁榮或2400萬人的生活生計  CSIS 的文件承認,維護台灣自治的代價可能是大量的死亡和破壞美國Boston Herald (2023-06-19):  緊張局勢指向攤牌疏散在台美國人的計劃即使拜登政府刻意淡化,也引人注目

 

台灣的角色

 

n1.  台灣的角色就是"最危險的導火"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3-6-14) 美國Washington Post (2023-5-31 越來越認為美國正在廢除中美關係基礎的“一中政策"美國Washington Examiner  (2023-6-23  如果台灣要宣布獨立,或者美國改變政策說: "我們支持台灣獨立", 或"我們將派出一支美國隊到台灣執行此一政策" (或美國邀請台灣總統走入白宮時?),五角大戰略家說:  “那麼習近平將被迫採取行動"  Financial Times (2023-7-24):  “當涉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時,任何威懾都是徒勞的"
 

n2.  台灣另個角色是"代理戰士""代理戰場"美國向台灣投入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就像美國從 2014 年起在烏克蘭做的那樣。這些武器顯然是為了與中進行烏克蘭式的代理人戰爭。一旦開戰,台灣人很可能得先當炮灰。美國RAND, Jun. 2023 (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A1658-1.html)  : 台灣必須獨自抵抗共軍90天  ──  90天是美國調集足夠部隊進行大規模戰爭所需的最短時間  美國Fox News (2023-7-28): 拜登現在必須展現出領導力,強迫台灣加強備戰

 

2024

 

賴清德如果當選總統,上述情況就較可能發生
英國 Daily Express (2023-6-27): 民進黨賴清德在選舉中獲勝意味著中入侵的機率更大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1-26) 評論:  如果賴清德真的贏了總選大選,北京可能迅速入侵

2023-7-28

 

 


 


pic.: "評論賴清德" 排名Yandex of Russia 第1, 2023-9-18, 2023-9-1, 2023-8-29, 2023-8-19, 2023-8-8, 2023-8-1, 2023-7-28, 2023-7-24

 


 

 

 

OPinion         賴清德    和平戰爭   ?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3-8-28: 台灣選民可以火上加油或 以水澆濕日益緊張的局勢端視總統大選結果是維護台灣政治獨立的執政黨還是與中国建立更密切關係作為唯一可行道路的反對黨

英國 Economist (經濟學人 2023-8-29):
反對黨的勝利可能緩解緊張局勢賴清德的勝利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中国 Global Times(2023-8-29) : 清德獲勝,兩岸關係將面臨危險,大陸正在為任何可能,包括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統一進程可能加速,並立即作出解決台灣問題的艱難決定。

 

美國 Bloomberg (Aug. 2023) 的封面是賴清德的特寫照片(下圖), 大標題是"He wants to lead Taiwan, But can he keep peace?" (賴清德想要領導台灣但是他能維護和平嗎?

彭博社(2023-8-14): 戰爭威脅日益逼近,中日益先進的軍事力量可能會顛覆一切,賴清德該如何向他的兒孫解釋,有一天可能需要打仗?

 


 



pic.: "評論 賴清德" 排名US Yahoo 第1, 2023-9-28, 2023-9-18, 2023-9-1, 2023-8-28
美國 Bloomberg 封面: "He wants to lead Taiwan, But can he keep peace?"

("賴清德想要領導台灣但是他能維護和平嗎?"

 


 

 

儘管賴清德一再以「和平」為政策口號 比方 未來會以和平當燈塔承諾維持和平與現狀 (法國France 24 , 2023-8-14) 7月27日在台北接受美國《彭博商業周刊》專訪時表示,“我們必須努力維持和平現狀",英國 (BBC, 2023-8-14 ) : 他“非常願意”與中国對話,尋求和平與穩定

 

這一切仍然難以說服台灣成為下一個烏克蘭的懷疑

 

Washington Post, 2023-5-31:為什麼緊張局勢如此之高?中越來越認為美國正在廢除其“一中政策”如果民進黨大選獲勝,美國反擊中將獲得一個心甘情願的合作夥伴,緊張局勢可能持續下去。

Economist, 2023-5-31: 台灣的總統候選人都在承諾和平。可悲的是,這並不完全在他們的權力範圍內; 下任總統將被夾在bubbling的超級大國攤牌的中
SCMP, 2023-8-28:
美國、中国將決定戰爭與和平,台灣只是“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民進黨一向是“棋盤上的一顆棋子”對美國言聽計從賴清德能夠獨立決定台灣未來嗎?   SCMP (南華早報 2023-8-28): 美國希望賴清德贏,便可以續玩這盤棋   美國 Responsible Statecraft.org (2023-8-8): 華盛頓可能被迫向賴清德提供隱性支持( implicit support)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3-8-28: 民進黨獲勝,局勢可能持續高度緊張。

 

相對的,反對黨能夠決定戰爭與和平嗎?

 

新加坡前外長認為反對黨當選總統可以決定退出棋局, 使戰爭風險大降這就是台灣的選項之一。
2023-8-28

 

美國 Radio Free Asia, 2023-8-29 最近多項民調顯示

 

賴清德 在野
四腳督 37%至43 % 50%~ 64% (柯文哲27%至28%、侯友宜14%至22%、郭台銘9%至14%)

 

 

 



 


pic.: "評論 賴清德" 排名俄羅斯Yandex 第1, 2023-9-17, 2023-9-1, 2023-8-28, 2023-8-18, 2023-8-8, 2023-8-1, 2023-7-28, 2023-7-24

 


 

 

 

 

OPinion    ☉ ☉賴清德  與  美國對華戰略

 

保衛台灣安全

 

如果美國決心保衛台灣安全,它可以派兵協防,或出售大量尖端武器給台灣。但,
 

派兵協防 ?
   (1)  Washington Times (2022-11-8): 2024 年大選前 如果中国攻擊台灣,拜登很可能決定不保衛台灣。
   (2) 
National Review (2023-7-15): 剛銜命訪中的美國財政部長Yellen表示,"如果 2024 年拜登連任,他可能不為台灣而戰


出售尖端武器 ?

TaiwanPlus (2023-5-4) : 美國拒售先進戰機給台灣 (儘管美國參議員呼籲向台灣出售非常適合台軍的 F-35 B隱形戰鬥機) 。遑論出售對共軍殺傷力極強的先進導彈。
 

美國出售先進武器,有助台灣安全,中国也未必會那麼憤怒。因為: 美國DefenseOne (2018-3-26): "台灣很難守住這些先進武器的機密  ──  人已經滲透到台灣的體系中”(基於類似理由Diplomat, 2022-8-11: 美國也不出售給泰國) The Aviation Geek Club  ( Nov. 28, 2021 ): 美國已經假設賣給台灣的所有武器最終都會落入解放軍手中  ──  顯而易見的  ──  美國對台灣抵抗解放軍的期望為零。如果美國真希望台灣能夠堅挺戰局,它就會免費贈送台灣F-35。美國答應賣給台灣的 M1A2 主戰坦克、M109 SPA 和 F-16V 戰鬥機,都是較舊的裝備,解放軍只能從中獲得很少的技術知識。

 

傷害台灣安全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3-7-17) : 台灣放棄一個中國框架,加劇戰爭風險
相反的
美國台適足以害台    ──    故意破壞一個中國政策刺激中国 。 比方
 

   裴洛西議長訪台 國 DW (2023-4-19): 民調顯示多數台灣民眾認為裴洛西議長訪台不利國家安全, 且大量選民關切民進黨政府中了套據美國Brookings (布魯金斯學會) 2023年一月份的調查,62%的受訪者表示裴洛西的訪台“讓台灣變得不那麼安全”。美國 Diplomat (2022-8-11): 裴洛西造成軍事升級的可能性比任何時候都高。一旦發生戰事, 台灣“過時”的F-16和F-5根本無法對抗Deutsche Welle (2022-12-30): 台灣問題的美國權威專家說,裴洛西訪台加劇了台灣面臨的危險,沒有給台灣帶來任何具體利益 ; 澳洲前總理說全面戰爭將導致數 萬甚至數十萬台灣平民死亡美國 Diplomat (2023-8-10): 中国取消了中線, 最危險的幾天入侵,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誤判機會,解放軍機可能在幾分鐘內出現在首都台北上空日本Japan Times (2023-8-4): 裴洛西訪台標誌著一個轉折點,此後侵蝕了台灣的安全台灣無法應對美國也不作為 ── 中国可能解讀為不願軍事干預英國 Economist (2022-8-11): 中国從此之後為台灣領空和領海設定了新的界限如何防止戰爭越來越難了
 

   蔡英文麥卡錫(McCarthy)2023於加州會晤。 美國CSIS.org. (2023-6-29): 蔡麥會造成 解放軍無預警演習“史無前例”關閉台灣以北領空區域並可能對台實施額外的經濟制裁...  日本《日經新聞 (Nikkei) 指出,自3 月至7月,台灣東 部空域的共機每月的、大幅增加 (Asia Times, 2023-8-3)。 紐西蘭 New Zealand Herald (2023-4-12): 戰爭的可能性"令人恐懼"造成的死亡率和經濟打擊將比CovID更嚴重日本Japan Times (2023-8-4): 蔡麥會後的軍演可能更有效地威脅台灣東海岸重要戰略要地。北京進一步警告將在台海檢查台灣船隻  ──  台美不能當它是空頭威脅New York Times (2023-8-11):現在幾乎每天都會出動軍機,陣列日益多樣化和複雜化,過去台灣足夠的預警時間和戰略縱深,已經消 失了台灣現在放棄了例行派遣戰機監視共機

 ♣  華盛頓故意破壞長期以來限制美台官方接觸的外交協議,拜登政府幾乎消除了美國和台灣官員(包括軍官)之間高層接觸的所有障礙刺激中国賴清德深知,缺乏正式獨立對台灣統治階級有著明確的影響 (WSWS, 2023-7-20)但象徵性的外交對台灣安全有什麼幫助呢?
 

 ♣  美國歡迎以支持台獨而聞名的副總統賴清德“過境”訪美...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8-2): 中共形容這像一頭向我們衝來的“灰犀牛”。台灣外交部嘲笑“玷污了無辜動物的形象”。 日本NHK world  (2023-8-2): 可能會根據賴清德的言行採取反制措施日本Japan Times (2023-8-4): 中国可能以賴清德為由,加強對台灣的軍事脅迫武力強度類似前二次軍演美國 Diplomat (2023-8-10): 我們預計解放軍將對台灣副總統(兼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過境美國做出強烈反應 thediplomat.com/2023/08/since-the-pelosi-visit-china-has-created-a-new-normal-in-the-taiwan-strait/

 

刺激中国的原因?

 

美國刺激挑釁中展現武力    ──    中共 Global Times (2023-5-6) :美國意識到遏制中的有效手段已經用盡,因此要讓兩岸相互攻擊 (以削弱中國)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3-8-2) 引述Global Times》說: 美方釋放溝通信號,卻沒有表現誠意, 一逕試圖迫使中方在底線上妥協。更清楚的說美方從未停止過對中的挑釁和侵(aggressions)。 溝通的目的是試圖合法化對中的挑釁, 正常化緊張局勢,下一步就是繼續升級美國 WSWS (2023-8-1): 美國旨在破壞其主要威脅俄羅斯和中的穩定並 終使其臣服從屬於美國

 

2024

 

如果賴清德當選總統,不禁令人聯想起 2014 年美國協力推翻烏克蘭親俄政府, 終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無論賴清德現在嘴上怎麼說美國WSWS.org (2023-7-20): 他很快就會與華盛頓對北京的侵犯性戰略(aggressive strategy)保持一致

 

2023-8-3, 8-6, 8-11

 

 


 


pic.: "評論賴清德" 排名Yahoo Taiwan 第1, 2023-9-27, 2023-9-17, 2023-9-1, 2023-8-29, 2023-8-21, 2023-8-8, 2023-8-5, 2023-7-31, 2023-7-28, 2023-7-24

 

 

 

 

 

 

OPinion        賴清德'挑釁性'過境美國☉☉賴:“我毫無疑問 的支持台獨”

 

賴清德訪美的目地

 

1.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8-12):  賴清德挑釁性的行動可能會提高他在台灣選民中的受歡迎程度,北京採取的任何應對行動,都可能有助於賴清德得分  ── 因為 台灣一些選民不滿中共的欺凌行為。德國DW (2023-8-12): 中左翼民進黨員賴清德訪美最終可能會加劇台海緊張局勢

2.  美國 The Hill (2023-5-11): 美國積極地、毫不掩飾地設定了阻緩中国發展的目標; 美國高級政客毫不避諱地與台灣總統會面,從而激怒北京美國"are stirring things up"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3-8-7)引述《環球時報》: 美國又在台灣問題上挑釁中国 美國 Responsible Statecraft.org (2023-08-08): 美國官員(以及國會兩黨)越來越視台灣為戰略夥伴及資產 ── 台灣最好長久與中分離。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3-8-12): 民進黨一直試圖主張台灣與中分離賴清德的目的是讓華盛頓與民進黨選民放心,他將成為可靠的幫手。 

3.  澳洲 ABC Australia (2023-8-12) : 中国指台灣“分裂分子”正在尋求美國支持推進他們的議程。美國 官方支持的 Radio Free Asia  (2023-8-11): 賴清德宣稱:“我毫無疑問是一個支持台獨的政治家”,“無論擔任什麼職務,這一立場都不會改變”。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8-12): 官媒抨擊賴清德是一個一心煽動緊張局勢的分裂分子

4 美國官媒 VOA (2023-8-11):  賴清德需要證明自己可以成為‘蔡英文2.0’,這次訪問是重大考驗之一。美國官媒 NPR (2023-8-12): 賴清德此行主要是為了打破美國對他的一些懷疑,證明他可以與美國接觸共事(can engage with the U.S.)

 5.  中国 Global Times (2023-8-9): "Lai's provocative US transit for selfish gains (賴清德挑釁 訪美, 為自私目的)"   ──  賴清德過境最重要的內容是想藉此機會會見美國官員 (WSJ, 2023-8-12: 國會議員可能到場)台灣各路候選人訪美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對台灣政治特別是對選舉的干預。Global Times (2023-8-13): 賴清德 想藉著在美國公開或秘密的活動聽取美國政客甚至拜登政府的意見

 

北京的應對行動

 

   1.  必定展示武力
美國
The Hill (2023-5-11): 研究發現,自1949 年以來,中在與鄰國的17 起領土衝突中,有15 起做出了讓步。
這些年 引發了壓倒性的民族主義情緒,促使中
迅速反應,並不斷升級反制的事件,根據Asia Times, (2023-8-10),也只有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以及裴洛西訪台等少數 幾件国評估的因素是的核心利益以及是否威脅到政治和社會穩定。台灣是的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所以中必然反應(国 無視美國原子彈也要干預大門前的韓戰越戰,何況台灣)。美國Defense News (2023-8-12):  在賴清德出發前一周,共軍對台海 空域的入侵 ── 比平日規模更大。 法國 AFP, 2023-8-13: 誓言對賴清德訪美採取“堅決、有力的措施”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3-8-12): 賴清德訪美,無論多麼低調,都可能促使中在台灣周遭的 空海演習升級,使人們關注台灣未來發生真正衝突的風險

此外澳洲 ABC Australia (2023-8-12) : 解放軍習慣於在重大政治事件中利用大規模軍事行動來傳遞政治信息,賴清德訪 美後幾週內,中可能利用此契機展現同樣的模式 ──  將艦機派往更接近台灣的地區  ── 更易獲得防禦、通訊、動員的情報及戰術優勢  ──  隨之而來的最大風險是,你開創了一個先例,表明這種行為是可以接受的 (比方裴洛西訪台後取消中線,就回不去了; 英國 Reuters, 2023-8-11: 國家電視臺 進一步警告: “你們所謂的24海浬線並不存在"。 即使飛12海里領空領海美國VOA (Cantonese), 2023-6-27:台灣國防部長表示,不會馬上就擊落,"因為不期望台海發生任何戰端" ),這是一種"切香腸"逐步進逼的策略


   2. 
軍演規模彈性
賴清德訪美北京考量更多的因素是總統大選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3-8-12): 選舉的競爭因素將影響中這次報復的力度。美國官媒 VOA (2023-8-11): 過於挑釁的反應可能有助賴贏得選, 北京將嘗試 和緩對應,不過,如果過於軟弱,北京也擔心會發出錯誤的信號。專家認為軍事規模將取決於他此行的“官方形象”程度包括他會見了誰、他說了些什麼,以及這些會面的公開程度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8-12): 雖然緩和與華盛頓的緊張關係有助於減輕中國經濟低迷的外部壓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中領導人在必要時會迴避對台灣採取強硬行動
 

***  *** ***

 

英國 Reuters (2023-8-12):  台灣民進黨政府官員說,中可能以賴清德為藉口,恐嚇選民,讓他們“害怕戰爭”。
在俄烏戰爆發後
真實的恐嚇效果可能大增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3-7-4): "人們已經很緊張"台灣富人擔心衝突而尋求海外避; 一些台灣人悄悄探索保護其財富的選項,準備後路。澳洲 ABC Australia (2023-8-12) : 許多專家擔心,如果賴勝選,台灣當局會更加極端地尋求分裂,迫使中國大陸以更直接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賴清德訪美的時點  ──  美中對峙繼續惡化

 

據美國CNN報導,大多數美國人反對向烏克蘭繼續提供軍事經濟援助。美國深深介入俄烏戰爭,雖然拜登一直尋求緩和中美關係 ,以期阻止中俄結成針對美國的軸心 (The  Hill)。 ── 但美中關係繼續惡化NY Times (2023-8-10): 二天前拜登出於安全擔憂,禁 止美國投資可能增強軍事和監視能力的中關鍵科技行業,從而加劇了 美中對抗

 

美中對抗局勢在可見未來不會改變台灣問題被視為美國和中之間的權力鬥爭,賴清德若當選總統, 恐被利用為鬥爭的工具 (比方聯合報 2022-11-6: 延長役期是美國的主意, 民進黨政府躲不過去。brief)  ──  無論將來是拜登或川普 ── 川普可能更會利用他 ── 美國 New York Post (2023-8-10): 川普嘲笑拜登“我從未見過有人對中如此軟弱""非常害怕中""一位完全妥協的總統" ── 因為 川普相信"中付給他一大筆錢,而他不想讓人知道"

 

賴清德會不會是一位對美國"完全妥協的總統" 呢?? 

 

2023-8-13

 

 

台灣總統候選人赴美interview

美國 NPR (2023-8-12)

中国 Global Times (2023-8-9)

幾乎所有台灣總統候選人在選舉前都會做的事情——在美國停留。某種程度上,這幾乎是一個成人儀式。這就是台灣總統候選人證明其外交政策資歷的方式。他們正在證明自己受到世界超級大國的尊重,可與美國共事  2024年的選舉是台灣領導人的選舉,應該由台灣民眾自己決定,而不是由美國指定;
台灣各路候選人訪美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對台灣政治特別是對選舉的干預

 

 

 


pic.: "評論 賴清德" 排名德國MetaGER.de 第1, 2023-9-18, 2023-9-1, 2023-8-29, 2023-8-19

 


 

 

 

 

OPinion        賴清德  ── "Lie Cheater"

 

美國 Bloomberg (2023-8-14): 台灣的大選全是關於戰爭 (Taiwan's election is all about war) 賴清德的當選可能會讓台灣再享受四年和平與繁榮,或者,它可能會“打開地獄之門”, 引發一場戰爭。

 

彭博社又說: 戰爭威脅日益逼近,中日益先進的軍事力量可能會顛覆一切,賴清德該如何向他的兒孫解釋,有一天可能需要打仗?

 

中国清楚拜登政府的總體戰略已經確定,中共官媒美國精英們沉迷於高談闊論軍事攤牌,軍事化的外交政策正迫使美國傾向於與中開戰美國很可能先利用台灣進行代理人戰爭 (無論戰爭如何發生美國RAND, Jun. 2023 (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A1658-1.html) :  台灣必須獨自抵抗共軍90天)

 

台灣反對黨說: 投票給民進黨就是投票給戰爭。

賴清德若想贏得總統大位,即使懶驢打滾也要擺脫 黏在背上的戰爭標籤他更改"抗中保台"口號為 "和平保台" 強調自己「沒有所謂的獨立路徑」也複述蔡英文的台詞:“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稱為中華民國" (不須台獨)。

但與此同時他又大鳴大放'台灣總統有一天能夠走進白宮,像日本或韓國領導人一樣與美國總統握手'

 

(2023-8-15)聲明:“賴清德所謂維持和平現狀完全是謊言" ──  賴清德有個小名叫"Lie Cheater";  聯合報(2023-8-15)稱之"以獨台包裝台獨"

 

在野的三位參選人應該不致笨到三個和尚沒水喝 除非他們可能的聯盟 遭到分化或上演三國志,否則賴清德前景黯淡
2023-8-15

 

 

 

 

OPinion     2028年「棄台

 

 

New York Times (2023-8-4) 台積電董事長 劉德音說不會因為半導體而入侵 或不入侵台灣
但美軍可能會因為  ──   台積電在美國生產半導體 不保護台灣 ps

 

民意調查中的支持率不斷上升的美國總統參選人Vivek Ramaswamy表示,等 到2028年,美國半導體自給自足,不再依靠台灣時就 可以放棄台灣,因為保衛台灣"在理性上不符合美國的自身利益”; 但 若中国在2028之前發動攻擊,美國就會發動戰爭,攻擊中國大陸雖然"海軍能力不足會使我們變得脆弱" 孤立主義外交政策立場Ramaswamy說 。

 

Ramaswamy被稱為川普的徒弟可見川普的思路與決策也是如此川普有可能擊敗拜登重回白宮
Politico (2023-8-15):
三位民調最高的共和黨總統參選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不想讓美國承諾保衛其他國家,所指的就是烏克蘭和台灣。川普一再拒絕支持烏克蘭,甚至對台灣表現出一些憤怒; DeSANTIS要讓美國遠離不明確的軍事任務,而不是支持台北

 

Ramaswamy花了六個月了解台灣問題,他認為,中国想入侵台灣祇有兩個原因:控制半導體行業(這樣就可以對美國施加影響力),和解決中國內戰。

他的政見包括2028年前大幅加強台灣周圍的火力,將驅逐艦和導彈潛艇調往台灣海峽,並試圖與印度結成軍事聯盟,甚至“讓台灣家家 戶戶都配槍”。

 

New Republic (2023-8-16): 他似乎沒有想到中可能會將這些舉動解釋為侵略行為(aggression)並做出同樣的回應他 也似乎也沒有意識到中不太可能聽從美國的安排。Ramaswamy隨後也承認,如果印度不同意建立軍事聯盟,美國將在與中国的衝突中慘敗。

 

沒有印度,美國會慘敗。再加上 拜登經常表達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恐懼(The Hill, 2023-8-15),拜登害怕核戰(Military Times, 2023-8-18, Air Force Times, 2023-8-18, The Hill, 2022-10-4, AP News, 2022-10-7)美國人也不想捲入核戰(Washington Post,  2023-7-9,   L.A. Times, 2022-4-2,  Economist,10-9-2020;  PS: 但從歷史上看   1. 美國不介意兩岸互擲核彈  2. 中共不怕核戰 )因此, 美國逼迫台灣加強備戰(FoxNews, 2023-7-28),再讓台灣先打代理人戰爭 ,耗損国 , 似乎才是美國的最佳解,而且"在理性上符合美國的自身利益”

 

前決條件是台灣必須選出個聽話的總統, 像澤倫斯基那樣聽話。
2023-8-18

 

PS: 美國 Fox News (2023-8-22): Ramaswamy指責 CNN欺騙性編輯   ──  他反駁:

(1) 我是在演講說過 "在每個台灣家庭裡放一把槍,訓練他們使用槍,這就是讓習近平三思而後行的方法。”
(2)
我沒說遠程導彈、地面部隊、空中封鎖、海上封鎖以及 所有不同的措施... 足以阻止中入侵..."當然這 些還不夠"... 其中一部分就是"把台灣變成豪豬" foxnews.com/media/vivek-ramaswamy-accuses-cnn-deceptive-editing-debate-taiwan-kaitlan-kaitlan-kaitlan
 

PS: China Daily (2023-8-17):  Ramaswamy的世界觀反映了美國政治中日益增長的本土主義壓力。他的競選口號是“美國優先”,這意味著一旦台灣不再服務於美國既定的經濟和軍事利益,台灣就會被拋棄。 這暴露了美國對台政策背後的冷酷現實主義算計,而不是對台灣“堅如磐石”的 承諾。


 

 民進黨陷台灣於險境 ?

台灣 中時, 2022-12-22 蔡英文積極主動勸服台積電前往美國
美國 New York Times, 2022-1-26 美國媒體問: 美國是否會因為半導體晶片捲入台灣戰爭 ── 拜登答: 承諾努力將半導體的生產帶回美國
美國 CNN, 2022-12-9 台積電在台灣給西方國家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來保衛台灣,... 該策略非常成功
日本 経済新聞 ( Nikkei news, Nihon keizai shinbun )  台積電在美國建廠削弱台灣 安全
台灣 中時, 2022-12-8 民進黨掏空台灣半導體去台化
gisreports online 2023-4-28 國民黨表示,美國亞利桑那州等地建廠正在破壞台灣的矽盾。

 

 

 


 

       
pic.: "評論賴清德" 排名Lycos 第1, 2023-9-1, 2023-8-24, 2023-8-4
 

 

 

 

 

OPinion         台銘  挑戰賴清德 ?

 

美國 Bloomberg (彭博社 2023-8-24) 評論: 於 2019 年在白宮會見川普,被習近平稱為“老朋友”的郭台銘,如果與另位對中国友善的候選人聯合起來,可能可以挑戰賴清德,並成為習近平談判的對象。專家表示: “台灣總統對中国採取和解態度可能會減輕明顯的政治緊張局勢"

中国 Global Times (2023-8-2):  "台灣無論 哪個黨派統治台灣,都無法也沒有誠意在統一問題上與大陸推動政治談判,同時又不願放棄與大陸貿易和人文交流的利益...如果我們能通過經濟一體化和平實現統一,又何必選擇代價高昂和危險的軍事解決方案呢?”。

 

無黨無派的郭台銘似乎成為宣揚兩岸談判的主要推手他在美國Washington Post (華盛頓郵報 2023-7-17)發表文章: 呼籲台灣和中國大陸恢復兩岸直接談判,這是真正緩解緊張局勢並維護台灣民主、自由和統治的唯一途徑, 若 台灣放棄一個中國框架,將加劇戰爭風險 (郭也主張加強國防)

 

看來相反的是賴清德 他在Wall Street Journal (《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兜售全力加強“軍事威懾”;  中国官媒 (2023-8-23) 至一些親民進黨的媒體也擔心賴清德正將台海局勢從“冷和平”狀態轉變為高度不穩定狀態

 

目前“軍事威懾”中国的狀況究竟如何?
 

美國  拯救台灣 ?

美國民主黨 ── 美國 National Review (2023-7-15): 美國財政部長Yellen表示,"拜登如果 連任,他可能寧願不為台灣而戰
美國共和黨 ── 美國 Politico (2023-8-15): 三位民調最高的共和黨總統參選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不想讓美國承諾保衛其他國家,所指的就是烏克蘭和台灣。 美國 Washington Examiner (2023-9-6): 川普暗示他不會下令美國對中国攻台進行軍事干預。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2-3-9), Politico (2021-3-15): 川普曾向參議員暗示因相距遙遠很可能不會出兵援台"If they invade, there isn’t a f---ing thing we can do about it."
美國 RAND, Jun. 2023 (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A1658-1.html)  : Can Taiwan Resist a Large-Scale Military Attack by China?
     90天是美國調集足夠部隊 赴亞太進行大規模戰爭所需的最短時間
Asia Times, 2023-8-17: 如果中国入侵台灣,美國將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否則可能不足以拯救台灣
◆ 美國 CNN (2023-7-14): 若美國部隊的行動太晚,美國的優勢就太小了。

台灣  保衛台灣 ?

美國The Conversation (2023-8-16): 一些台灣觀察家認為,台灣人民不願意付出像烏克蘭 般大量生命損失和經濟崩潰那麼沉重的代價來維護其政治自治

美國Fox News (2023-7-28): 2018年研究揭示大量台灣年輕人“對軍隊漠不關心,厭惡服役”; 拜登現在必須展現領導力強迫台灣加強備戰

英國《經濟學人》(Economist, Mar. 2023) 指台灣的最大威脅,就是未準備好對抗中台灣備戰仍然不足,使得美國的戰爭策畫大師 Elbridge Colby 呼籲: 制裁台灣 (calling for sanctioning Taiwan )

 

在野任 二家結盟 ,未必穩操勝卷

 

不要一盤散沙在野大團結, 人民才會獲勝 !

2023-8-24, 2023-9-6

 

 

CNN, 2023-9-1  /  Foxconn億萬富翁郭台銘

在入侵威脅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台灣的外交政策  ──   尤其是與中国的關係  ──   已成為總統大選的核心問題。

郭台銘競選活動集中在:避免戰爭的唯一方法就是讓民進黨下台
短期內,郭台銘可能進一步分裂反對派選票,長期影響更難預測。

 

Asia Times, 2023-8-29 /  Foxconn's Gou has an eye on Taiwan's presidency

北京希望反對黨能夠聯合起來,但三位競爭對手的妥協並不容易。

 


 

       
pic.: "評論賴清德" 排名SearchEncrypt 第1, 2023-8-25, 2023-8-4
 

 

 

 

OPinion         賴清德   陷入暴風眼, 中共軍演“雷聲大雨點小”

 

賴清德  從美國返台

 

「暴風眼」

 

中国在台灣周邊舉行聯合海空演習英國Reuters (2023-8-19) 評論: 賴清德陷入「暴風眼」美國 New York Times(2023-8-19)評論人們普遍認為軍演是為了報復賴清德訪美,而採取威脅台灣、消耗台灣軍力的方式實施。英國Reuters (2023-8-20): 美國敦促中停止對台軍事壓力 。
與前二次報復式軍演
 ── 擾亂了台灣海峽的貿易航線,並迫使飛機改變航線相比, 法國AFP(2023-8-20): 這次演習的規模是適度的 (will be moderate), 專家指“這會給台灣帶來壓力,但不會對賴清德有助 選之效”。 英國Reuters (2023-8-20):中美現在正試圖重新接觸,中国可能不想在舊金山APEC之前造成太大的麻煩 美國 Washington Post (2023-8-20): 訪美時除AIT官員 賴清德沒有會見任何政府官員 ,並禮貌地拒絕會面國會議員,他的公開活動很少美國 The Diplomat (2023-8-18): 賴清德訪美遭到冷落, 因此中国的反應較為溫和

 

威懾 vs. 挑釁  vs. 戰爭

 

中国官媒Global Times (2023-8-17) 報導: 賴訪美行,連裴洛西、蓬佩奧等高調鼓動台獨的前高官,也沒有現身支持賴清德。華盛頓不願公開“支持”他為他的台灣大選造勢因為拜登政府此刻重點是明年美國大選,想要穩定中美關係,所以暫時對台獨派進行遏制,台灣專家表示,台海的未來局勢並不十分樂觀。 台灣中時 (2023-8-22): 美國低調處理賴清德過境,就是為了避免破壞即將舉行的「拜習會」大局。

USA Today (2023-8-19), CNN (2023-8-19) ,Washington Post (2023-8-19) , LA Times (2023-8-19)中方嚴厲警告民進黨的“新挑釁舉動”( "new provocative move"); 台灣也譴責中方的“非理性挑釁"。GT (2023-8-19) : 解放軍此次軍演將多方位、多維度、長時間包圍、逼近台灣,執行近距離威懾任務 (close-in deterrence mission)

 

挑釁與威懾不大同威懾的初衷是避戰挑釁可能引發衝突

 

方承認中国的指責  ──   從未停止過對中挑釁和侵略   ──   Foreign Affairs (2023-3-21): 美國決策者面臨的艱鉅但關鍵的任務是在威懾和挑釁之間穿梭...,可能會過於偏向後者,無意中做出他們試圖阻止的事  ──  引發衝突。 台海局勢是中國內戰的延挑釁」不斷出現,比方台美官方互動

但台灣
與中美不同的是, 台灣沒有努力加強威懾的實力, 即沒有加強備戰,卻常一股腦跟著美國'挑釁'中国

 

中国為什麼對賴清德憤怒?

美國 NPR (公共廣播電台, 2023-8-12): 台灣副總統在中国的監視下訪問美國。
中国監視到什麼?  中国官媒
Global Times (2023-8-17) 報導:
在美國短暫停留時,賴清德一刻也沒耽誤,他抓住一切機會宣揚“台獨”,向美國表忠。賴清德還在巴拉圭公開會見了美國高級官員。 賴清德在美subservience, gratitude, managed to conspicuously wear the label of embarrassment
TIME, 2023-8-21: 北京舉行海空軍演,... 譴責他在《彭博》採訪時有關台灣地位的言論
英國Reuters (2023-8-19) 分析:台灣是一個令習近平深感不安的問題。中国一再呼籲美國勿與台灣官方互動或允許入境,清德 卻利用訪美,推進“倚美謀獨”、為大選造勢騙取選票及“謀取利益”,因此中国憤怒

2023-8-20, 8-21, 8-22

 

 

 

蔡英文“過境”美國

賴清德“過境”美國

斷交 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3-26: 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  中国GT, 2023-4-6: 蔡英文每次“過境”美國前後,都有“盟邦”"消失" 英國Reuters (2023-8-22):中美洲議會投票決定驅逐二十多年來擔任常任觀察員的台灣,並由中取代,使台北日益邊緣化。 reuters.com/world/americas/central-america-parliament-expels-taiwan-makes-china-permanent-observer-2023-08-22/
貿易報復 美國 VOAchinese, 2023-4-15: 商務部公告,將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展開貿易壁壘調查,涉及2,455項商品,可能實施額外的經濟制裁  (Taipei Times, 2022-8-3: 大陸禁台灣百多品牌商品) 美國 TIME (2023-8-21):因政治緊張局勢而以害蟲(Planococcus)為由停止進口台灣芒果; 英國Reuters (2023-8-13): 宣布對台灣聚碳酸酯採取反傾銷措施( anti-dumping tariff on polycarbonate )廈大學者表示政經是分開處理的
“冷落” 蔡英文在紐約的許多活動中都被“冷落”。美方要求蔡英文低調遮遮掩掩 (keep a low profile and remain secretive); 與麥卡錫的“歷史性”會面不到兩個小時, 中方批之 "sneaky transit" 美國 The Diplomat (2023-8-18): 賴清德訪美遭到冷落, 因此中国的反應較為溫和
宣傳台獨  China Daily (2023-4-6): 蔡英文的“過境”與其說是“過境”,不如說是謀求突破,宣傳“台獨”。chinadaily.com.cn/a/202304/06/WS642e1201a31057c47ebb882e.html Global Times (2023-8-17) : 賴清德一刻也沒耽誤,他抓住一切機會宣“台獨”
沒有會見美政府官員 美方聲稱蔡英文“過境”是私人活動,沒有政府官員會見她的計劃(除McCarthy meeting)globaltimes.cn/page/202304/1288597.shtml   2023-4-6 Global Times (2023-8-17) 報導: 賴訪美行,連裴洛西、蓬佩奧等高調鼓動台獨的前高官,也沒有現身支持賴清德。GT (2023-8-23):利用過境機會會見了一些美國官員...

 

 

經濟牌

 
 
♣英國
Reuters (2023-8-21): 軍演“雷聲大雨點小”,中国可以採取貿易措施懲罰台灣。

 ♣美國 TIME (2023-8-21):因政治緊張局勢而以害蟲為由停止進口台灣芒果

 ♣台灣 中時 (2023-8-22): 北京為兩岸關係惡化做好準備,才會打開對台政策工具箱取出經濟牌
 ♣台灣 聯合報 (2023-8-20): 大陸指稱台灣違反ECFA條款,國台辦支持相關部門將採取的措施。台灣中時 (2023-8-18): 「惠台」成強弩之末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818003988-262101?chdtv
 ♣中国 Global Times (2023-8-2):  
大陸認為僅僅提供經濟利益、分享發展利益來  推動和平統一  是有侷限度的
 

 

 

 

 

OPinion         芒果  vs.  總統大選        ──    Lie Cheater ?

 

中国禁台灣芒果

賴清德指責影響選舉

禁芒果政治緊張局勢 賴清德訪美

賴清德指責中国利用“不公平”貿易影響選舉。
Taiwan's vice president accuses China of using trade curbs to influence elections (Washington Post, The Hill, 2023-8-25)

中国宣告因發現“害蟲”,將暫停進口台灣芒果,賴清德指 潛在是為了破壞一月舉行的總統選舉。“unfair trade practices against our agricultural products, potentially in an effort to undermine the coming elections.”(Associated Press, 2023-8-25)

美國TIME (2023-8-21): 中国因政治緊張局勢而停止進口台灣芒果 。 幾天前北京宣布舉行海空軍演,以對“台獨勢力”進行“嚴厲警告”  ──    對台灣副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表示憤怒,並譴責他在接受《彭博》採訪時發表台灣地位的言論

蔡英文訪美後,也有貿易報復  ──    商務部公告,將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展開貿易壁壘調查,涉及2,455項商品,可能實施額外的經濟制裁 (美國 VOA , 2023-4-15
裴洛西訪台後,也有貿易報復   ──   大陸禁台灣百多品牌商品 (Taipei Times, 2022-8-3 )

 美國 TIME (2023-8-21): 2005年,親北京的國民黨領導人訪問中国後,兩國關係升溫,中国宣布計劃取消對更多台灣水果的關稅。

所以,由近年歷史看貿易禁令並非針對總統大選。

2023-8-27

 

 

 


 


pic.: "評論 賴清德" 排名Hotbot第1, 2023-8-25, 2023-8-4

 

 

 

 

 

OPinion        愚民   愚忠       賴清德: 不要「疑美」!     蕭美琴:  要「疑美」!!

 


 正副總統熱門人選?   賴清德──蕭美琴

 

民進黨下屆總統熱門人選賴清德提出: 不能散播懷疑美國的言論,"不能讓懷疑美國的言論成為社會共識,否則台灣會很危險"

 

Asia Times (2023-6-13): 蕭美琴非常像是疑美論的人  ── 她對拜登的支持“不滿意” 美國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社長表示: 與台灣是比例更極端的例子…你 能如何反擊呢?

 

疑美論
 

 WEF (世界經濟論壇'08) 涵蓋59國的民調顯示,僅6%台灣人信任政治領袖;  根據自由時報 (7-21-2020) 社論 台灣人民信任政治人物的比率更低。 那麼為什麼台灣人民不能懷疑美國政客呢 ?

 

 昔日越戰打得如火如荼,跟越南併肩作戰的美國卻祕密與北越會談,再以大量援助換取越南接受美國與北越的談判結果,然而美國承諾給越南的大量援助從未兌現。美國也曾出賣庫德族 放手讓土耳其攻打他們、又以廣場協議陷日本於「失落的十年」、因Keystone XL 輸油管道背叛加拿大Trump(川普)稱歐盟是美國的“敵人”美國多年來一直監視德國、瑞典、挪威和法國的 政要高官,讓親密盟友們跳腳 譴責這是“不可接受的”。

 

 政客多得是可疑的, 有些甚至邪惡卑鄙, 不僅僅美國,英國等為了避戰曾撕毀軍事同盟協約、將捷克斯洛伐克移交給德國當時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慶祝此"慕尼黑協議" 現在被批之為 "慕尼黑背叛"(Mnichovská zrada; Munich Betrayal)成為怯懦的代名詞

 

 中華民國過去曾受惠美援 ( 2004年1月,積欠美方的貸款已全部清償完畢  zh.m.wikipedia.org/zh-hant/美援 )這不代表台灣應 對任何國家愚忠對內愚民  美國 L.A. Times (2022-2-21): 美國總統尼克森和國務卿Kissinger認為為了結束越戰台灣是可以犧牲的(Taiwan as expendable)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11, 40–57 (1992) 以及 Deseret News (2023-1-20) 等,1950年1月,美國總統杜魯門 原本宣布「棄台」半年後韓戰爆發,為了對抗蘇俄制約北京 6 月美國放棄"hands-off policy",下令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

 

1968 年 10 月,台灣總統蔣介石利用陳香梅女士說服南越總統推遲Paris Peace Talks,以支持尼克森競選總統 (Asia times, 2023-1-23)但尼克森當選美國總統後, 卻令國務卿從巴基斯坦潛入中國大陸,為日後與中共建交台灣斷交 鋪平了道路  (南加大 2021-7-8; china.usc.edu/revisiting-kissingers-secret-trip-beijing)

 

近幾任美國總統, 都曾暗示要為台灣而戰, 卻一直含含混混 (NYT, 2022-5-24); 川普總統口頭激烈反,實則 不提供台灣堅定的支持(WP, 2022-5-24),甚至向參議員暗示可能不會出兵援台(Washington Post, 2022-3-9, Politico, 2021-3-15: ),他也常輕視美國對台灣的承諾 ( Taiwan News, 6-18-2020; 引述 Bolton )美國 New York Times (7-2-2020) 報導: 川普總統對台灣的個人承諾已經引起懷疑 TuftsDaily, 3-10-2021:歷史殷鑑印證了現實主義的威力,美國若出於政治必要,可能會將台灣交給中国英國Economist, 8-30-2020: 台灣不能仰賴美軍的幫助   澳洲智庫 The LOWY Institute , 6-16-2020 : ...美國政策鼓勵中国做出過激反應,最後的結果是美國放棄台湾。

 

至於美國總統拜登最近數度表示美軍將保衛台灣,但Wall Street Journal (2023-1-26)拜登戰略上沒有做好準備政策上正阻礙威懾北京(are hampering deterrence) 台灣教授與 Taipei's Institute for National Defense and Security Research 專家預計美國幾乎不會為台灣出兵 (Star & Strips, 2023-1-19: few US boots on the ground if war breaks out)INDSR.org director Tzu-yun Su (2023-1-18) 表示台灣必須為最壞的情況、 未來單獨作戰做好準備

 

美國官媒Voice of America (2023-1-26) 引述台灣中央研究院民調,近六成的台灣民眾認為美國不可信,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吳建辉認為,美國主流的"戰略模糊"政策有後 遺症,是疑美論的背後主因之一。根據Foreign Affairs (2022-11-15)反對美國公開承諾武力保台的受訪學者人數是贊成的約五倍

 

 蔡英文也是非常可疑的。美國Breaking Defense (2022-3-11)蔡總統:  她還曾經把 烏克蘭與台灣的比較 稱為破壞士氣的認知戰...
   認知戰不是 打壓言論自由的藉口 不要蒙上人民眼睛、 不要捂住人民耳朵 ! Jan. 10,  26, Jun. 13, 2023


 

PS: 中共 Global Times (2023-1-28), 美國 Voice of America : a recent poll conducted by Taiwan island-based academic institution Academia Sinica, doubt in US' reliability is bubbling within Taiwan society, with 56.6 percent of Taiwan residents finding the US untrustworthy, VOA Chinese reported on Thursday

PS: 中時, 2023-1-10:壓制不同言論,爭取美方認同。brief -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110004902-262101?chdtv  2023-1-10;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115002798-262101?chdtv   2023-1-15

PS: 聯合報 2023-3-4: 令人錯愕的是,賴清德、朱立倫等兩大黨領袖,竟公然要遏制「疑美論」在台灣發酵;當然更不能容忍「脫美論」的發生

 

 

 

 

 

 

 


pic.: "評論賴清德" 排名Yahoo 第1, 2023-9-1, 2023-8-21, 2023-8-19

 

 

 

 

 

OPinion            柯賴爭奪 年輕人選票 

 

英國 Reuters (2023-8-31) 報導: 高風險的總統大選逼近,這一次厭倦了兩大黨主導政治的年輕選民被黑馬候選人柯文哲所吸引,柯P直言不諱地談論高房價找不到好工作不敢結婚等問題而不像民進黨過於聚焦於中国威脅,柯文哲在40歲以下選民中領先。

 

40歲以下年輕選民也是徵兵動員的主要對象

 

民進黨一邊高呼共軍威脅 另一邊不斷拖延徵兵動員,但是,已經成為美國的棋子 (Eurasian Times7-9-2020: 台灣向美國表示自願被"利用" )  的民進黨,不敢對拜登說不,雖然蔡英文說:「沒有美方壓力」。但事實是    ──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2-12-27):  這次徵兵制改革,是在美國對台灣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之後進行的

 

美國 National Interest  (2023-7-16) :  延長強制徵兵的計劃,遭到了台灣年輕人的強烈反對
英國 Economist (2022-3-5): 台灣人似乎對保衛家園沒有興趣 
美國 Foreign Policy (10-19-2020 ):   台灣領導們基於選舉考量,以致軍力作秀
英國 Financial Times (7-12-2020):  台灣政客害怕討論動員後備軍人
台灣中時  (2022-9-28): 願意將4個月的服役期限改為服1年兵役的台灣青年,只有18.5%,而拒絕延長的人高達81.5%。連當兵都拒絕延長,何況上戰場?

 

民視 (2022-11-28, 2022-11-27; ftvnews.com.tw/video/detail/h0489vFQzf4,  youtube.com/watch?v=2Nn4iEsCHGA, etc ) 分析九合一選舉慘敗因素之一是年輕人(與其父母?)對戰火的恐懼蔓延沒出來投票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台北居民的抱怨:"我們的生命和財產已經受到威脅"。美國WSWS.org (2022-12-1): 選舉結果反映出台灣人 成為美中開戰的棋子的真正恐懼。

 

與此同時 美國的壓力仍在加大   ──  美國Fox News (2023-7-28): 許多台灣年輕人“厭惡服役”; 拜登現在必須強迫台灣加強備戰。美國The Federalist, Texas Public Policy Foundation (2023-8-29) : 台灣不願認真武裝國家,從未建立嚴格的後備役制度 美國 Atlantic Council, 2023-8-23: 如果中入侵, 戰爭最重要的部分應該由台灣人來完成 。

 

佔選民約三分之一的年輕人不喜歡可以緩和局勢的國民黨,因此選擇功能差不太多的柯文哲, 又會在Tiktok, IG與他們互動, 也是可以理解的

2023-8-31

 

 

 

 

 

 

 

 

OPinion             美國總統選人    ──    不願意  ──   承諾出兵

 

賴清德 說 台灣安全,世界就安全;台海和平,世界就和平

 

如果這話是真的美國就該與台灣簽訂協防條約,以保衛台灣安全北約和平。

但是美國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8-29), NBC (2023-8-30), The Hill (2023-8-28) : 美國總統參選人Ramaswamy說, 現在沒有任何美國總統選人願意承諾軍事保衛台灣安全  ── 除了他,但他也只主張在2028年前(美國半導體自給自足)保衛台灣,而且只是用口頭說的 (Boston Herald 2023-8-29: "By saying that we will defend Taiwan") 以短期嚇阻中国他批評其他選人連說保衛台灣的"勇氣"(courage)都沒有

 

即使美國總統主張出兵保衛台灣,美國 National Review (2023-4-15), 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McCaul指出: 是否派遣美軍參戰“將由國會和美國人民討論"  。 近幾次民調顯示美國人民贊成為台灣流血的比例不高(美國Fox News, 2022-11-4, YouGov-Cambridge Globalism Survey (2022 ), TIPP Poll  (2022) ),國會也不大願意  ── National Review: 美國應該與台灣簽訂共同防禦協定,這 是勸阻習近平的最有力措施但 政客與國會沒有共識和決心,一些國會議員會聲稱這是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投票而反對Space News, 2023-5-22:僅是攻擊 GPS 的威脅就足以阻止美國保衛台灣。

 

此外兵棋推演和專家表明,美國即使參戰,很可能會戰敗 (美國Washington Times, 2022-11-8,  NR, 2023-4-15, 澳洲News, 2022-8-13 )美國即使參戰,"最重要的部分"還是由台灣人來完成 (美國 Atlantic Council, 2023-8-23 ),台灣因此會被炸的滿目痍、哀鴻遍野 

 

目前美國  ── 共和民主兩黨都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都擁護‘一個中國’政策大都贊成「戰略模糊」   ──  以執行雙重威懾  ── 但威懾中共已經效力遞減威懾台獨不必要美國可能是傾向不出兵,且「戰略模糊」可使部分台灣人民對美國持續期待,以免親中( 回復為「戰略模糊」= 「 放棄台灣」 ?  WSJ, 2023-8-30: Ramaswamy說2028之後將回復為「戰略模糊」  ── 我不會讓美國兒女因台灣戰爭而死”)

 

2000年,非綠分裂,使陳水扁以略高於39%的得票率獲勝,這是民進黨首次贏得總統寶座。
目前
賴清德的支持率也差不多35%-39%之間。非綠不應重蹈覆轍,畢竟台海局勢險峻的多了(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3-8-30: far more dangerou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Taiwan.); ( Wall Street Journal 文章認為川普若當選,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恐將動搖 )

2023-8-30

 

PS: The Diplomat (2023-9-1): 台灣走向“台獨”大不易...

 

 

 

 

 

OPinion    ☉ ☉賴清德  習近平    誰來晚餐?

 

賴清德稱,他最想共進晚餐的人是中領導人。(Taiwan's Lai Wants to Tell Xi Jinping to ‘Chill Out’ Over Dinner)

 

這是選戰策略,拉攏中間選民,選完他可能就聽美國的指 令 請習近平吃排頭。

 

蔡英文就是這樣搞的

 

Britannica: 蔡英文當選總統後,試圖向中保證,將與大陸保持友好 衷心真摯的關係 (would maintain cordial relations with the mainland.)  britannica.com/biography/Tsai-Ing-wen   
但之後
做的“抗中”英國 Reuters (reuters.com/investigates/special-report/taiwan-china-tsai/   December 24, 2021, 8 a.m. GMT  brief  ): 在蔡英文的領導下,在外交和政治上,“雙方處於交戰狀態”

 

 

 

 


pic.: "評論 賴清德" 排名US Yahoo 第1, 2023-9-26, 2023-8-21, 2023-8-5, 2023-7-30

pic.: "評論 Lai Ching-te" 排名MetaGER.de 第1, 2023-8-4 
 

 

 

 

 

 

 

 

OPinion    ☉ ☉干預台灣民主」 選舉

 

美國政府人權報告(US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2022-4-12 指2020年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兩個主要政黨都遭指控有買票行為

丹麥Denmark's Democracy Perception Index 2023: "% of people living in democracies perceive the threat of foreign election interference": 台灣民主受到外力干預的程度全球第七這頗嚴重  DPI (2021全球最大的"民主"主題年度報告 ) 研究顯示: 台灣民主是否受到外國勢力干擾威脅?  同意者占55% ──  中国與美國的干擾最多,  除此, 還有不公平的選舉作弊騙選票 (unfair elections and/or election fraud) ──  同意者占46%. allianceofdemocracies.org/initiatives/the-copenhagen-democracy-summit/dpi-2021/    

 

美國干擾美國 Bloomberg (2023-6-15): 美國就中國政策向台灣反對派候選人施壓,華盛頓希望得到侯友宜的保證 侯 要有明確的立場...... 但如此一來可能使拜登政府 對台灣大選中立的承諾受到考驗美國 CSIS (2023-6-15): 議員McCaul稱反對派候選人為傀儡 美國 Responsible Statecraft.org (2023-8-8): 華盛頓可能不得不向賴清德提供隱性支持( implicit support)。考慮到他的對手侯和柯對北京更友好的觀點,這種傾向可能尤其明顯
什麼是
隱性或暗地的支持呢?

 

中国干擾 中国對九合一選舉的干預 較少  ──   英國Reuters (2022-11-23):  台灣期中選舉前中国的干預少了   news.yahoo.com/taiwan-sees-less-chinese-interference-105940773.html     Asia Times (2023-8-29): 北京避免對台灣即將舉行的總統選舉發表評論,但仍然關心台灣未來的政治

 

AI干擾  /  Economist  (2023-8-31) 文章指出,政治從來就不是pure, 政客們掩飾、誇大和撒謊。他們通過一切可用的手段傳播謊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工具將改變歷史進程,其中包括說服我們“投票給特定的政客”。確實,人工智能可能會增加政治虛假信息的數量,並使宣傳信息更容易個性化。美國、印度、和台灣等等將是廣泛使用的生成人工智能時代的首批選舉之一,導致人們越來越擔心宣傳和虛假信息的過度傳播中時一文指台灣社會"活在催眠跟掌控中"  ── 只能希望AI不會干擾台灣大選

2023-9-2

 

 

 

 

OPinion         賴清德  辯論    辯論 賴清德

 

 

民視(2023-9-2) :  賴清德 看法

opinions

賴清德表示,「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說法,當然不是事實。 美國 Fox News (2023-9-1) : 美國前任國防部長Mark Esper近日訪台後表示:  距離習近平出兵的最後期限只有幾年了,但如果台灣即將舉行的選舉結果讓中共感到不安,...,他可能會更快採取行動。
中央社,   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共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十一日說,台海最危險時刻將隨明年一月台灣總統大選落幕展開,如果民進黨勝選,局勢將格外凶險
賴清德表示,郭台銘簽和平協議的方式沒有效果,和平是要靠實力 (ps: 增加國防開支並加強與美、日等關係) 美國 The Conversation (2023-8-16): 一些台灣觀察家認為,台灣人民不願意付出像烏克蘭 般大量生命損失和經濟崩潰那麼沉重的代價來維護其政治自治

美國 Fox News (2023-7-28): 2018年研究揭示大量台灣年輕人“對軍隊漠不關心,厭惡服役”
日本 Japan Times (2023-9-7),台灣 靠“矽盾”保台是一個幻想與錯誤...

美國 Foreign Policy  (2023-9-5): 美國對中共的威懾不起作用  (U.S. Deterrence Against China Is Not Working)

澳洲 SkyNews (2023-2-14) 願意犧牲的精神使北越的武裝農民能夠與最強大的美軍匹敵並且最終獲勝
台灣不是烏克蘭不是以色列也不是北越 (今日的越南)。和平談判應該列入選項

賴清德:其他的政黨都希望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他當選後有自信可以和對岸溝通 中国 Global Times (2023-8-2):  "台灣無論 哪個黨派統治台灣,都無法也沒有誠意在統一問題上與大陸推動政治談判"
印度 MINT (2023-9-3): 民進黨政府和賴清德多次提出進行會談,但遭到拒絕,因為北京將他們視為分裂分子
亞洲香港 Asia Times (2023-08-29): 如果賴清德當選的話,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註定會進一步惡化
簽訂服貿,都是走回頭路 台灣居服員移工 看護、政府 都不夠力
 TaiwanPlus News, 2023-5-24: 台灣人口老齡化 /  台灣面臨著照顧日益增長的老年人口的護理人員短缺問題。該國現在希望通過引進更多移工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對於海外勞工來說,台灣可能不像過去那樣具有吸引

 台視, 2023-1-10:  失能程度達八級者 每月只補助五千元 遠遠不足...

 中時, 2023-5-17: 醫院全天制看護,一天的費用大概是2200元到4000元  (ps:臺大醫院急診 2022 9-10月 - 很難請的到看護 )
 
中國時報  2023-2-13:  台灣新高齡化社會的長照等問題不容忽視,... 願從事社工者少,現有人力不堪負荷

 聯合, 2023-6-23: 內科病房一床難求,最大的原因是「照顧人力不足」

 聯合, 2022-11-2:  長照司長: 移工遲早要減少

 台視, 2023-1-11: 專訪失能患者只有起床與就寢時才有居服來 其餘時間因經濟因素無法聘專人照顧

 台視, 2022-7-16: 居服員雖然人數上升但永遠都不夠。有些居服員會以千奇百怪的理由拒絕雇主

 中國時報, 2023-6-26: 政府的資源分配,...長照則排在很後面。衛福部沒能提供足夠數量與優良品質的長照政策,一再遭到監察院的糾正;但始終沒能改善  

聯合報, 2022-7-31逃逸移工破7萬   最需要人照顧的失能、重症患者,成了最常被丟包的一群

天下, 2021-11-30: 移工引進變賣方市場  最底層的老殘沒人顧

Yahoo, NowNews, 2021-12-31: 目前全台共有23萬家務移工,對比76萬名失能人口是相當大的差距,但未來雇主將面臨更難找到看護工、等待時間拉長、聘雇成本拉高和仲介趁機收買工費等亂象, 少家務移工轉職到製造業工作
中時, 2022-7-4: <長照殺人悲歌 政府不能視而不見> 專家認為,「長照2.0計畫」政府的補助遠遠不及民眾的需求。台灣失能率為13.3%,推估失能人口已達70萬人;失能人數只會越來越多,住進1個月費用高達4、5萬元的安養機構,目前政府1年最高補助僅6萬元,根本無法支付, 「老老照顧」「介護疲累」產生殺意的案件也逐年增加

 

英國 Economist at 2022-11-29: 蔡英文在疫情嚴峻急需疫苗拒絕接受中提供的BNT疫苗許多台灣人已厭倦了國家認同爭論  ──   希望若有引進看護 的需要時不要也卡在抗中問題上

udn.com/news/story/123307/7412160?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2023-9-3, 9-13

 

 

 

 

OPinion    ☉ ☉"毀滅"戰爭 條件已成熟     

 

賴清德表示,和平是要靠實力
請問「
實力」在哪裡? 

 

"毀滅性"的戰爭條件已經成熟
Defense Gov., 2023-9-19: 國防部長Austin表示,「台灣海峽的衝突將是毀滅性的」

美國19FortyFive, 2023-9-21 国今天已做好戰爭準備,共軍最大的威脅於其在太空、電磁頻譜和網路空間 毀滅性戰力,攻擊美國及其盟國衛星將使盟軍聾啞盲擾亂電磁(EM)頻譜使大多數美國軍事裝備毫無用處。除潛艇外,美國海軍將很難對中行動; 高超音速飛彈甚至可以穿透美國本土的防空系統; 西方專家認為共軍缺乏兩棲能力的想法是無知的,因其民用Ro-Ro渡輪船隊已改造完成 msn.com/en-us/news/world/china-is-building-a-powerful-military-to-beat-america-in-a-war-over-taiwan/ar-AA1h3qBD
美國1945, 2023-9-20 共軍正準備入侵台灣(而且很快),危險的、毀滅性的戰爭的條件已經成熟。西方錯誤地認為,共軍最早要到 2027 年才能做好入侵台灣的準備...解放軍在2023 年吸引了創紀錄的1000 萬新兵 飛彈對美國空軍和海軍構成直接威脅 海軍艦艇和潛艇 ── 共軍約 350 艘,美軍293 艘 ──  “homefield advantage” “quantity has a quality all of its own.”  msn.com/en-us/news/world/china-s-military-is-preparing-to-invade-taiwan-and-quite-soon/ar-AA1h0bLL Brandon Weichert
美國 New York Post, 2023-03-18 国願意在必要時與美國開戰,但美國仍然毫無準備。 中氣球可以改裝成武器 飛艇也可以荷載動能或生物化學武器。中擁有的戰艦比美國多近 25%,這 為北京提供巨大優勢。中軍方正在研發和部署武器攻擊美國衛星和美軍。包括動能殺傷導彈、陸基激光、電子戰系統、定向能武器和軌道太空機器人到 2035 年,中国的核武庫可能將增加兩倍,達到 1,500 枚彈頭。核毀滅的威脅將在美國領導層心中滋生恐懼
英國 Telegraph, 2023-9-24 7月台灣有四種無人機,機隊僅數百,而中擁有 50 種不同類型的無人機,機隊規模達數萬
美國 The Hill, 2023-9-14 北京和華盛頓正盲目地走向衝突,如果武裝衝突,美國就會失去一切,付出毀滅性的代價,最壞的情況可能會導致核戰,整個美國城市都可能被摧毀。 ... 反之如果置身事外,解放軍將因突破台灣防禦受到嚴重削弱。中可能需要十多年的時間才能從損失中恢復,我們將在全球擁有無可爭議的優勢。台灣島上沒有任何東西值得拿美國的整個國家安全去冒險
美國 The Daily Caller, 2023-9-24 Lonnie Henley的論文: 計劃動員甚至數千艘民用商船、漁船、海岸警衛隊船以及任何能夠運送部隊渡海的船隻。如此大的數量,即使是先進的軍隊也不可能將它們全部擊敗。
香港 Asia Times, 2023-9-13 《海峽之聲》週二聲稱,美國加強對台灣的控制,並試圖在適當的時候發動戰爭
中国 GT, 2023-9-14 一天內派遣超過 100 架軍機,如此大規模的聯合行動,顯示解放軍環台實戰化演練已達新水平,必要時可以隨時轉化為實際行動

2023-9-24

 

 

 

 

OPinion    ☉ ☉  在野繼續分裂?

 

美國Responsible Statecraft  (2023-9-15): 賴清德 “strike one” 很可能會耗盡北京對於和平統一的戰略耐心。... 對台灣施加更大壓力  ── 甚至可能是強制接管  ── 的可能會大大增加

 

台灣未來

Modern War Institute at West point, 2023-9-14 (美國西點軍校 戰爭學院) 許多專家錯誤地預測,入侵對於中已經萎縮的經濟來說代價太大
英國 Financial Times, 2023-9-15 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美國的保證 信心不穩

 

蔡政府曾經以華府馬首是瞻,恫嚇在野黨噤聲,反對勢力益發羸弱 (聯合報  udn.com/news/story/7338/5014020?from=udn-catehotnews_ch2)
這次大選 牽涉美國第一島鏈在野會不會又遭蔡政府恫嚇 而聯合不起來?   頗令人擔心!

2023-9-16,  9-24

 

 

 

 

   外媒    柯文哲侯友宜郭台銘